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2765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docx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1之令狐文艳创作

职业枯竭与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

令狐文艳

教师自述一

•每天从早上一睁开眼开始,我的脑子里就都是学生、教学、上课、家长等字眼,一直要到晚上上床睡觉,我的脑海才会稍微安静一些。

晚上倒是倒头就睡,可睡眠质量不好,常常半夜就醒过来,然后整小时整小时的睡不着,脑海里走马灯似的转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只好起来看书做事。

我知道这是压力大的反应,可我有什么办法,除非没有这么多的事情,但这可能吗?

教师自述二

•我就是觉得累,除了上课,我一般是能不讲话就不讲话,甚至有时候很累很累,但是就是不想去洗漱睡觉,情愿傻坐着发呆。

有时人家跟我说什么,我也无法及时作出反应,脑子好像生了锈的机器。

有时还有想象力枯竭的情况,太疲惫了就啥也想不出了,感觉得了老年痴呆,可我才奔三啊。

我也没什么其它的压力,就是课太多,每天都是四五节课,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教师自述三

•我已经很久没看电视了,每天下班回家路上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在这段时间里把晚上要做的事情在脑子里安排好,回到家就跟打仗似的,买菜做饭安顿好孩子就已经九点多了,然后我看自己的书、备课。

我的msn称呼是“我希望能活着撑到退休”,可我已经很久没上那里去跟朋友聊天了。

白天在干什么?

早上7点到校,看早操、上课、批改作业,中午要么找学生谈心,要么解答同学的疑问,还要接待家长的电话或来访,传达学校布置的各种事宜……还是晚上夜深人静时备课效果好。

一、职业枯竭的测试:

根据最近一个月的实际情况,对下面的问题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1.你的情绪变化无常,并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担心。

•2.你总感觉自己的精力透支,经常有即将“坍塌”之感,失眠现象严重。

•3.你的记忆力糟糕、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4.脾气暴躁,为一点小事动怒。

•5.经常加班,每天平均睡眠不足6小时。

•6.经常胃痛、头痛、背痛,感觉全身乏力。

•7.一想到上班心情就低落,总是盼着假期快点到来。

•8.和同事关系紧张,想到见上司就紧张,显得很不自然。

•9.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对家务活也提不起精神,过分贪睡,饮食不规律。

•10.自我评价降低,经常有失败感和无能为力感。

•对于以上题目,如果你做出“是”回答的问题已经达到4个,那说明职业枯竭症虽然没有侵入你的生活,但已经为期不远了;如果你做出“是”回答的问题已经高达5个或者5个以上,那说明职业枯竭症已经侵入了你的生活。

二、职业枯竭的六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生理耗竭。

•这个生理耗竭我们称为是职业枯竭的临床维度,它的主要表现特点是:

身体能量有一种耗竭感,会感觉到持续性的精力不充沛,极容易疲劳,身体抵抗力也在下降,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说头疼,背疼,腰酸,肠胃不适,另外还有失眠食欲下降,等等。

由于职业压力,给身体造成的这样一种损伤,我们称之为生理耗竭。

•第二个特征是才智枯竭。

•才智枯竭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认知维度。

它主要表现在:

一个人会感觉到一种空虚感,就是一种被掏空的感觉,特别是像我们说的知识,你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工作的需要了,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够很好地去适应当代的知识更新。

根据关于中国教师这个群体的一个调查发现,教龄在3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的才智枯竭的感觉,要明显地高于其他年龄段。

•第三个特征是情绪衰竭。

•这是枯竭的一个压力维度,这也是职业枯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比如说工作热情消失,情绪很烦燥,很容易发脾气,经常迁怒于他人,然后就是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表现出一种悲观、沮丧、抑郁,无助的特点。

情感的资源就像干枯了一样,没办法去关怀别人。

•第四个特征叫做价值衰落。

•它属于枯竭的一个评价性的一个维度。

主要表现在个人的成就感下降,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也在下降,觉得自己做什么工作都没有成就感,总感觉到工作没有意思,工作也变得非常地机械化,效率很低,然后出错,久而久之,慢慢就会觉得自己在工作上,不能够有这样一种胜任的感觉。

认为自已无能,这样一种挫败感还会使得一个人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愿意再去付出努力,于是就出现消极怠工,甚至出现离职或者转行这样一种念头或倾向。

•第五个特征叫做“非人性化”。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心理学名词。

它属于人际维度,就是说它和人际交往相关。

这个“去人性化”,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的好坏,或者一种质量。

出现这种去人性化,表现出什么样一种特征呢?

这种人往往会用一种很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甚至是对待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包括自己的家人和好朋友。

那么这些人表现出对别人不信任,多疑、猜疑,对别人也充满了一种批判性。

比较严重的,会表现出一种把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

•有这样一个报道:

一个小学老师,只是怀疑这个孩子拿了别人钱,就在这个孩子的脸上刻了一个“贼”字,再涂上红药水。

整个过程他不是把一个学生当作人来看待的行为,他就把人视为一种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那么我们说这种行为就是去人性化。

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针对这种现象,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期间向听众解释说,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出现,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工作压力过重,出现职业枯竭感,出现将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看待的非人性化心理,从而导致体罚学生现象。

•第六个特征叫做攻击行为。

•这是它这个职业枯竭的一个行为维度。

这个攻击行为有两种取向,一种是指向别人的,另一种是指向自已的。

前一个方向就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会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一些无辜人的这样一种情况。

比如说在公司里面,有的人在公司里面受了老板的气了,回家呢可能就会去打老婆孩子,这叫转移攻击性行为。

还有一种,他的攻击并不是指向于外人的,而是指向于自身的,有这种倾向的就会出现一种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的枯竭情况下会出现自杀。

•李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今年35岁,有一个10岁的女儿。

她这样描述她的生活的:

“我的每个清晨都是非常忙碌的。

给家人准备早餐,送女儿上学,然后马上赶到学校监督学生上早自习,继而开始一天的工作。

讲课、出考试卷、做课件,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讨。

最近还有一个全市的中学生作文大赛,我班有几个学生参加,需要我为他们进行额外的辅导。

我没有其他的时间,只有牺牲中午休息的时间。

晚上回家还要做家务、批改作业、辅导女儿学习,常常是深夜才能睡觉。

我累极了,也厌倦极了。

上次和老公一起出去散步是很遥远的事情了,究竟是什么时候我根本都想不起来了。

•1。

国外的研究显示:

有40-50%的教师在职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枯竭。

枯竭最普遍的存在于教学生涯的中途,即35-45岁之间,具有7-12年教龄的个体中。

•2.在中国研究显示:

小学教师中,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容易出现枯竭现象;在初中教师群体中,容易发生枯竭的有两个群体,一是教龄在5年以内的男教师,另一个是有着11-20年教龄的女教师。

四、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管理

(一)促进自我觉察。

包括澄清压力事件和分清问题所有权。

•1、澄清压力事件

•当压力产生时,问自已:

我感到压力很大,是因为现在或之前发生了什么?

我现在的感受如何?

我心中不断出现的念头是什么?

我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式?

越具体越好。

制定压力事件清单,可以帮助教师增强对压力事件和自身压力反应的觉察,提高对压力事件的有效管理

•2、分清问题所有权

•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使命,铸就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

殊不知,当教师习惯性地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把本该是学生问题当作自已的问题时,往往很容易感到压力。

•是学生的问题,教师尽力教导纠正,而无须自责,这有利于教师从过分的情绪卷入中抽离出来,减轻工作压力。

(二)有效应对压力

•1、针对问题自身的应对方式

(1)设定具体、现实的目标,坚持小步子原则。

(2)做好时间管理。

黄金准则:

重视那些重要而不紧要的事情。

•(3)不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是保护自己。

•2、针对认知取向的应对方式

•同样的压力源,对于一些教师会成为压力,而对于另一些教师不会构成压力。

可见,压力产生与否还与教师个人因素有关。

•反思我们的教育,无不是处处体现着完美主义要求,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一个“纠错”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教师自然习惯于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而忽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

•3、针对情绪管理的应对方式

(1)情绪管理的妙用。

教师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长期过分地情绪卷入,往往容易导致情绪资源的枯竭。

因此,要学会体察自身的情绪,不时问自已:

我现在的情绪如何?

这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其次要学会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示来控制自已的情绪,如暂时离开现场,等心情平静时再理智解决;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场所适当发泄情绪等。

•2)身体的休息和放松。

心理压力是缓解无法回避身体放松的话题。

事实上,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工作中的间隙,尽量放松身体,将非常有益于缓解疲惫和压力。

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感官充分接触清新的大自然;或在走廊上做体操,舒展一下筋骨;或打开音乐,找一个最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在音乐中想象美丽的风景,进行深呼吸,做放松训练。

(示范做放松训练)

•(三)善用内外资源

•1、正确认识自我。

•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3、确立领域间的良好界限。

•卡耐基说过:

既然必须要靠工作而活着,不如开心地工作,然后活着。

•4、不为社会舆论所累。

•(四)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访谈)

真实的我理想的我别人眼中的我

1身高

  2体重

  3相貌

  4出身阶层

  5文化程度

  6性别

  7性格

  8人际关系

  9职业

  10配偶

  11家庭

  12收入

  13爱好

14住宅面积

  15理想抱负

下面的十二句话与同行共勉

•1、不要相信所谓“为人师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的鬼话。

教师只不过是一个行业而已,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完全可以活出自己的个性与风彩。

不要再做蜡烛,燃烧了自己也照亮不了多大的地方,我们要做电灯,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不受损,并且开关在自己手中。

•2、尽自己的可能做个优雅和高雅的人,教师属于知识分子,但绝大多数属于最俗的知识分子,我们要尽可能的出污泥而不染。

•3、不要给希望工程之类的捐款,也不要资助什么山区的孩子,如果你有余钱不如资助你身边的学生。

•4、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家人,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

•5、至少有一项业余爱好,比如小提琴、钢琴等乐器,或绘画书法,或体育运动等。

•6、不断提高自己,尽可能多地钻研业务,在属于你的领域力争做到最好,让自已不断增值。

如果做到了,不要炫耀,如果做不到要勇于承认,相信人外有人,不要因此而不快乐。

•7、适当锻炼身体,注意饮食,有病及时治疗,教师这行没有烈士。

•8、工作在上班时间内做完,尽量不要把工作带回家,能休息时尽量充分休息。

•9、多读些书,无论是业务上的,还是纯文学的。

不要参与办公室的闲聊,更不要和同事谈论你的同事或领导。

•10、出去吃饭或是娱乐,不要告诉别人你是老师,尽管社会上宣传的沸沸洋洋的,但教师的地位还是很低,而当人家知道你是教师之后就会毫无顾忌地变相欺负你。

•11、跟学生交往保持距离,除非他已经毕业,但毕业以后你要充分转变,做真正平等的朋友,不要再把自己当成他(她)老师。

•12、真心真意地对学生好,并且让他们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