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2192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docx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和战时动员

从纯粹的战争意义上讲,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所区别,那么其间的分野在于前者比后者对战争资源的依赖程度有了本质的提升。

壕堑战是一战中最主要的战争形势,海战、空战也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战争形式及所用武器的落后决定了对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需求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机械化成为了战争主流,海战、空战对飞机和舰船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科技战争已经初见端倪,因此战争对燃料、稀有金属、各种工业原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成为了主宰战争结局的决定性因素。

苏德战争从本质上讲,是苏德两国战争资源及其动员能力的较量。

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待苏德战争,则更能审视战争成败的原因。

  

  苏德两国的战争资源

  德国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对于现代战争而言的关键资源如石油、稀有金属(锰、铬、钨、镍、钒、钛等)、橡胶等等,德国几乎都依赖进口,唯一可以自足的只有煤矿。

希特勒曾经说过:

如果德意志民族不能找到足够供养他们的资源,那么它永远都只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力量,这就是希特勒不断进行对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但是,虽然第三帝国曾经获取了广袤的版图,但是其依然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源用于支撑自己的战争目标,这是希特勒失败的根本原因。

  与德国的“家徒四壁”相比,苏联可谓是富得流油,在其辽阔的幅员之下,资源种类丰富,数量繁多。

不论是“战争血液”石油,“战争骨骼”铁矿石,还是战略意义极端重要的稀有金属等等都是应有尽有。

例如高加索格罗兹尼的油田几乎就可以供应整个苏联的需求,乌克兰的锰矿,顿巴斯的煤等等都是举世闻名的。

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一直强调德国的生存空间在广袤的东线的根本原因,因为那里有足够供养日耳曼民族的资源。

  

  1.德国可控的自然资源

  对苏战争开始之前,第三帝国的版图已经相当可观,其版图西起英吉利海峡,东至波兰,北至北极圈,南至地中海,几乎是罗马帝国以来欧洲版图最大的帝国。

可以控制的资源也急剧膨胀:

瑞典可以为其提供足够的铁矿石,罗马尼亚成为了最主要的石油供给国;随着欧洲各国的沦陷,这些国家的储备资源也被德国收缴,仅石油一项就达到了880万吨之多。

但是第三帝国版图内的稀有金属却极度匮乏,吞并了捷克和巴尔干之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稀有金属资源,但是却依然不能满足德国的军工生产需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飞机、坦克和潜艇生产至关重要的稀有金属(稀有金属作为炼钢的添加剂,可以使钢铁具有不同的性质,可以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军事工业的调料。

如钢铁中加入了锰和铬后,钢铁的硬度大大提升,是制造坦克和战舰装甲必不可少的),却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得苏联成为了德国重要的供给国。

苏联向德国提供的战略资源种类多,数量大,1941年4月5日,负责同莫斯科进行贸易谈判的德国代表施努尔高兴地向柏林报告说,俄国在1941年1月和2月份的交货,由于“政治关系冷淡”而放慢速度以后,“在3月份已经飞跃增加,特别是在谷物、石油、锰矿、非铁金属和贵重金属方面”。

  入侵苏联后,德国占领了富庶的苏联西部领土,顿巴斯的煤,乌克兰的稀有金属和丰富的农产品都被其收入囊中。

但是德国从未获得过苏联的石油资源,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德军向高加索油田推进的步伐就再也没能前进一步,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已经不能满足德军庞大的战争需求,德国不得不靠人工合成的办法来生产液体燃料。

  总的来说,德国在入侵苏联之前,德国所掌握的资源还能勉强支撑它的战争目标,但是入侵苏联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急剧扩大,德国的资源储备被很快消耗一空,在苏联获取的资源基地也由于统治的不稳固而使得开采利用效率很低,远远不能满足战争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未能获取苏联的石油,德国可以掌握的石油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苏德战场上大规模机械化作战,例如,1942年希特勒之所以将对苏战争的重点放在南线,就是因为其石油库存的告急,他急不可耐地想要得到高加索的石油,并导致了斯大林格勒的惨败。

纵观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因为资源的匮乏,德国都没有能建立起一支足够强大的装甲力量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德军的普通步兵师更是大量依靠骡马进行运输,大大限制了其机动性和后勤补给的效率。

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德军著名的曼斯坦因元帅哀叹:

“这完全是由于最落后的运输队造成的。

”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所取得的战术成就几乎完全决定于德军的素质,但是资源的匮乏使得其在战略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1943年,随着军事态势的恶化,苏军不断收复失地,德军在苏联境内的原料供应、粮食供应被不断削减,特别是有色金属的供给锐减对其军工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

德国的主战坦克“虎”式和“豹”式坦克因为锰和铬的缺乏,不得不采用掺碳的方式来制造装甲,这大大降低了坦克装甲的抗击打能力,坦克的威力和可靠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资源的不断丧失进一步恶化了军事态势,这二者形成恶性循环。

到了1945年,德国几乎断绝了石油供应,纳粹军需部长施佩尔说:

“1945年,因为我们没有燃料,我们全力生产出来的数十万件武器都成了一堆废铁,真是太可惜了。

”资源的枯竭最终将第三帝国埋葬。

  表一:

德国用于军工生产的主要金属原料消耗

  年份钢铜铅锌

  19401580万吨23万吨18.7万吨30.4万吨

  19411690万吨27.8万吨22.6万吨33.2万吨

  19421722万吨16.7万吨17.6万吨30.4万吨

  19431860万吨14万吨14.5万吨26.1万吨

  数据来源:

朱世巍《东线——大崩溃》,其中1941年和1942年的钢消耗量的数据为笔者根据其他资料整理得出。

  

  2.苏联的可控资源

  战争之初,由于军事上的严重失利,苏联丧失了西部的富庶领土,丧失了大量的资源产地和农产品产地,特别是乌克兰的丧失,对苏联的农业经济和稀有金属资源是致命的打击。

但是,由于其广大的幅员,苏联的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在远东地区依然有相当的资源可供其使用。

特别是高加索的石油战争期间一直被苏联牢牢抓在手中,自始至终其军队的燃料供给都相当充足。

加之西方国家通过北极航线对苏联大量的物资援助,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苏联在物质上的压力。

  1941年-1943年,可能让苏联人最感到吃力的是农产品的匮乏,乌克兰作为苏联最大的粮仓,战争之初就落入了德国人之手,苏联的远东地区由于气候的恶劣以及农业条件的欠缺不能大规模地提供粮食供应。

由于粮食优先供应军队,从1942年开始,苏联后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饥荒,平民的粮食配给几乎已经被压低到了最低水平。

直到1943年下半年乌克兰收复后,苏联的粮食状况才有了明显的改观。

  另一方面,德国由于与整个世界为敌,注定了它战争形式的多样化,陆战、海战、空战等等德国都必须全力应对,很难在某一专门的兵种上投入大份额的资源。

而苏联的对德作战主要以陆战和空战为主,其海军并没有消耗苏联过多的资源,而德国潜艇和战列舰的制造分散了其不少的战略资源。

相对于德国而言,苏联可以更加专注于陆军和空军的打造,特别是对苏德战场具有决定意义的装甲部队苏联更是集中了大量资源全力经营。

加之苏联的集权效率大大高于德国(接下来将论述),所以,苏联虽然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但是其自我修复的能力却大大强于德国,并在1943年初就全面超过了德国的军事力量。

  苏联1943-1944主要原料产量(单位:

万吨)

  1943年1944年

  煤炭931012150

  石油18001830

  生铁560730

  钢8501090

  焦炭8801150

  生铝74.582.7

  数据来源:

朱世巍《东线——大崩溃》

  

  苏德两国的战时生产

  1.德国

  虽然德国掌握的资源从来就不足够,但是其战时的军工生产却表现出了德国人特有的精密和严谨,显示出了很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资源不足造成的劣势。

  谈到二战德国的军工生产,不能不提起第三帝国的军需部长施佩尔,这位建筑师出身的青年才俊于1942年初接管了德国的军工生产。

在此之前,德国的军需生产缺乏整合,资源浪费严重,结构不合理,在1941年底莫斯科会战的失败中深刻地暴露了弊端。

在希特勒的大力支持下,施佩尔于1942年2月接替了死于空难的原纳粹军需部长托特,从此第三帝国的军需生产进入了“施佩尔时代”。

  施佩尔主政战时经济后,雷厉风行,对庞大的战争经济进行了强有力的整合。

朱世巍先生在《东线——大崩溃》中提到,施佩尔大量吸收年轻人才充实官僚主义盛行的生产领导部门,将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进行联合,形成“大炮委员会”、“坦克委员会”等,并对中间供应商进行整合,形成了技术专家领导军工生产的格局。

  与人们的想象不同的是,1942年前,德国真正用于军工生产的资源仅占全部资源的30%,纳粹政权为了维持民生,在民用部门生产了大量奢侈品和日用品。

施佩尔主政后,下定决心提升军工生产的比例,通过强制措施希望将德国的工业生产尽力向军工领域转轨,“停止生产只对于行贿有用的奢侈家用品”。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希特勒和地方长官却出于民生的考虑没有给他太多的支持。

施佩尔独木难支,1943年,军工产品依然只占德国经济总量的31.1%,1944年也只有39.8%。

即使是对于战争工业极端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战争期间用于军工生产的有色金属也不到总消耗量的70%。

  施佩尔斗不过纳粹官僚,更不能改变希特勒维持民生的意志,他只有发挥自己的组织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生产。

首先,他将生活用品的生产大量转向占领区,腾出国内的人力资源和原料进行军工生产,据统计,这一措施至少为德国节约了100万人力以及难以估量的战争资源。

其次,他调整了军工生产的结构,根据前线的需求灵活地调整生产,例如,在1941年到1943年,德军还处在进攻阶段的时候,飞机、大炮和坦克等进攻性武器优先生产,但是到了1944年,德军处于撤退防御阶段时,施佩尔加大了弹药的生产,因为前线需要密集的火力抵挡苏军进攻。

第三,施佩尔与党卫军及纳粹占领机构合作,大量使用占领区人力资源,以及战俘,弥补国内因巨大战争伤亡造成的人力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德国战时使用的外国劳工和战俘达500万以上,其工作时长占到了德国总工时的五分之一以上。

第四,施佩尔扩大了国内的军事生产产能,仅机床一项,用于军事生产的比例就从1942年的74%增加到了1944年的83%,且在绝对数量,1943年也比1941年多出了40万台,达到了210万台。

第五,施佩尔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应对盟军针对德国军工业的战略空袭,在空袭最严重的1943年和1944年,德国的军工生产反而达到了战时的峰值,施佩尔靠卓有成效的组织,硬是以有力的军工生产将第三帝国的覆灭延后了至少一年。

  表三:

施佩尔主政德国军工生产后德国主要军工品产量统计

  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潜艇炮弹子弹

  194215409597936782441.2亿战时共生1943248071175059852702.1亿产210亿发

  19444059318956129273873.1亿

  19454539440620201550.9亿

  注:

其中的坦克产量的数据不包含各类自行火炮和装甲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施佩尔的领导下,当然也因为德国科技的发达,二战期间德国的武器无不以精良著称,具有代表性的是“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过度对质量的坚持却降低了德国军工的产量,使其在数量上显得过于单薄,始终在数量上没有形成过对苏联的优势。

  前面说过,石油一直是制约纳粹战争机器的软肋,由于欧洲大陆(主要是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石油产量有限,德国又没有夺取苏联境内的石油产地,所以施佩尔不得不花了很大的力气进行人工合成燃料的生产。

早在战前,德国利用卓越的化学成就,掌握了利用煤为原料,人工合成液态燃料的方法,并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建成了国家级的生产基地。

战争开始后,其规模庞大的合成燃料工业已经成型,面对英国的海上封锁,煤制油极大地弥补了德国的石油不足,对战争起到了重大的支撑作用。

  表四:

德国的业态燃料产量统计(单位:

万吨)

  石油总产量其中的合成燃料

  1939年830220

  1940年1560

  (含缴获的880万吨)320

  1941年810390

  1942年750420

  1943年1000500

  1944年470200

  从1944年5月开始,由于英美加大了对德国人工燃料合成工业的战略空袭力度,所以德国的燃料供应锐减,1944年的产量跌落至200万吨,这大大限制了德军的战略机动,1944年年底德军在西线发动的阿登反击战正是由于燃油的告罄而以失败告终的。

  尽管施佩尔才华横溢,对第三帝国的军工生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组织和管理,但是,从1943年开始,随着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德军的军备损失大得惊人,施佩尔使尽浑身解数,使德国的军工生产在面对盟军越来越激烈的战略空袭的情况下,于1943年和1944年达到了峰值,但是却依然不能弥补前线造成的重大损失。

仅1943年,德国就损失了13000多辆坦克,近12000架飞机,1944年又损失了15000多辆坦克和13000多架飞机。

德国经济研究所分析,德国在1944年生产的军火足够装备225个步兵师和45个装甲师,但是事实上,德军在这个时间段内绝对实力的下滑却是历年之最,前线的损失由此可见一斑。

  最终,由于德国所处的大势以及德国资源的匮乏,施佩尔没有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是,公平地说,如果没有施佩尔的卓越领导,德国的覆灭只怕会提前半年到一年。

斯大林格勒惨败后,虽然施佩尔已经意识到了失败的不可避免,但是他依然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才华都奉献给了这份能够给他带来足够荣耀和成就感的工作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除了希特勒之外,对战争进程影响最大的人。

  

  2.苏联

  苏联的战时生产主要靠位于后方的乌拉尔工业区进行,另外在远东也有部分兵工厂。

和德国的军工生产比起来,苏联主要是靠数量取胜,在质量上始终与德国有很大的差距。

  与希特勒不同,斯大林集中了国家的绝大部分资源进行军工生产,民用产品被压缩到了极限,军需生产占到了国家预算的60%以上。

此外,为了进一步集中力量,苏联在战争期间发行了760亿卢布的公债,180亿卢布的国防基金,甚至还靠彩票发行捞取了120亿卢布,战争期间,与德国平民相比,苏联后方平民的生活十分艰难。

  由于苏联对付德国的主要作战形式是陆战和空战,因此,斯大林得以集中力量生产对这两种战争形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武器。

由于苏联的金属切割机床只有不到70万台,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所以苏联人在生产武器,特别是技术兵器是尽量简化工艺流程,节约原材料。

据统计,单位机床的产出苏联是德国的7-11倍,重型坦克的成本比战前降低了三分之二,轻型坦克则降低了五分之三。

1943年,德国的主战坦克产量为12000辆,而苏联因为集中力量生产坦克,产量达到了24000辆,尽管质量与精致的德国战车比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个数量依然形成了十分明显的优势。

苏联人依靠简化工艺,节约成本的做法,在1943年和1944年两年内多生产了14000辆T-34坦克。

  在飞机制造方面更是如此,依靠规模化生产及工艺简化,多生产了近43000架飞机。

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因为德国占领了西部地区带来的资源匮乏的劣势。

  此外,西方国家通过北极圈航线在战争期间为苏联提供了可观的物资援助,仅1944年就给苏联送去了5877架飞机,3223辆坦克以及大量弹药。

因此,在1944年,苏联依靠自身的生产和西方的援助,积累起了强大的物质优势,并在1944年夏季发起了对德军著名的“巴格拉季昂”攻势,动用的兵力超过250万,仅仅两个月就横扫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推进到了波兰境内。

  此外,苏联的石油供应十分充足,战争期间几乎都保持在年产1800万吨左右的水平,几乎是德国的2-3倍,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从未因燃料的短缺而出现大的战略失败,这是德国无法比拟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燃油的充足,苏联才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一支数量庞大的装甲部队,使战场形势得以改观。

  随着1943年下半年大量失地的收复,苏联的军工生产因为资源的不断充足而更上层楼,坦克、飞机的质量也因为乌克兰的有色金属资源而不断提升,对德优势更加明显。

  表五:

1943-1944苏联军工产量

  1943年1944年

  卡宾枪(万)343.2245

  冲锋枪(万)202.36197.08

  机枪(万)45.8543.9

  迫击炮694007100

  火炮130300122400

  坦克2410028982

  飞机3490040421

  数据来源:

朱世巍《东线——大崩溃》

  

  虽然苏联的武器质量逊色于德国,但是当数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不少战争专家认为,苏联仿佛是一台庞大的蒸汽压路机,压碎了精致的德国战车,这个比喻可谓十分贴切。

  

  

  苏德两国的战时动员

  1.德国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德国一直到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才开始进行全国总动员,在此之前,德国依然实行的是常态化的管理,征召的都是志愿从军人员,普通工人遵循的都是八小时工作制。

  进入了总动员的德国,其动员能力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强,

  虽然有“要大炮不要黄油”之类的口号,但是德国的战争动员能力却因为其集权力量的不足而大打折扣。

  纳粹德国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这些机构并不像德军在战争中展示的那么高效有力,特别是本土以及后方的占领机构,官僚主义成风,办事拖拉,很多时候,就是希特勒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前面说过施佩尔在提升军用品的生产比例时就招到了地方官员的强烈抵制。

这是德国战时动员能力的瓶颈,尽管有施佩尔这样的管理天才,但是由于动员能力的不足,纳粹德国不论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没有在战争中发挥出最大的水平。

  

  

(1)军队动员情况

  德国在吞并奥地利以及苏台德地区后,其下辖的日耳曼民族人口大约为6500万,其中20-39岁的男性青壮年人口大约为1650万,另外,德国的仆从国也为德国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据笔者估算,对苏战争期间,德国的仆从国(不含芬兰,芬兰是以德国的盟国自居的)总共在苏德战场上投入了近300万兵力。

但是,即便如此,德国及其仆从国在苏德战场上的兵力从来没有超过550万,德军从未超过350万。

  但是,德国武装力量的绝对数量却是异常庞大。

即使是在经历了损失惨重的1942年和1943年,到1943年9月1日,德国的武装部队总人数依然接近1100万,此外还有200多万仆从国军队、外籍人员及所谓的辅助人员。

但是东线真正的作战部队却只有区区260万,加上仆从国军队也不过350万,而德国的所谓后备军竟然拥有了不可思议的200万,此外,杂七杂八的警察机构,纳粹占领机构,治安人员,军事辅助组织等等也大量分流了德军的人力,使他们没有被使用到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苏德战场上。

德国的军事力量真正用于一线作战,特别是生死攸关的苏德战场的兵力并没有占到其武装力量总人数的绝对多数。

  1944年年初,针对一线部队严重缺员的现象,希特勒制定了一项名叫“一百万人为前线”的动员计划,计划旨在精简军队的勤务机关,腾出更多的人力充实一线作战部队,为了贯彻希特勒的这一意图,德国最高统帅部及党卫军当局制定了严厉的措施推行这一计划,对违规者将给予严厉的惩罚。

但是由于臃肿的军事官僚们的重重阻扰,这项计划最终只动员了40万人,远远没有达到希特勒的预期。

由此可见,德国所谓的纳粹集权体制,其集权的效果被其庞大的官僚机构消耗殆尽,动员能力之低下让人咂舌。

对此希特勒也只好给予了无奈的妥协。

  军队动员能力的薄弱导致了第三帝国在苏德战场上兵力的薄弱,并引发了巨大的灾难,漫长的战线(战场最长时南北达5000公里,北起列宁格勒,南至克里米亚半岛)和补给线致使德军的漏洞百出,要么是后勤补给的不济,要么是战线的薄弱处被苏军突破,导致重兵集团被苏军包围。

如果希特勒拥有斯大林那样的铁腕,拥有苏联那样的动员能力,苏德战场上的兵力无论如何不该是这样的单薄,战争的进程将更为曲折。

  

  2.劳动力动员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工生产,德国需要数量惊人的劳动力。

早在1936年,由于德国经济的振兴,德国国内就出现了劳工紧缺的情况,德国不得不进行劳务输入,到1941年,德国的外国劳工就达到了175万,另有125万名战俘作为苦力。

  随着苏德战争的开始,大量原来在工厂里做工的青壮年被征召入伍,军工厂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而德国可供使用的青壮年劳动力却越来越少,仅1944年就有160万德国青壮年劳动力被送入军队。

不得已,德国大量从占领区,特别是东方占领区胁迫平民和战俘至工厂劳动,希姆莱对他们的原则时:

使用到直至累死,样的方法在1943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战时,据粗略统计,德国军工生产使用的外国劳工和战俘达500万之多。

  但是普通的德国工人即使是在人力紧张的1943年和1944年,其劳动强度也没有加大多少,1939年德国工人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8小时,1941年为49.5小时,1943年反而又下降为49.1小时,1944年更是下降到了48.3小时,军工部门的工人的平均工作时间也仅为每周50.3小时。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处于总动员的战时国家所应该有的劳动强度。

  此外,德国对妇女的使用也非常有限,也许是受到纳粹的“女人的任务就是养育优良的日耳曼后代”的影响,女性劳动力的使用十分有限,1944年仅增加了5万女性劳动力,对于巨大的人力缺口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总之,从动员上看,不论是军队的动员还是军工生产的动员,德国都远远没有开发出其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

  

  2.苏联

  苏联在斯大林的铁腕统治和高度集权下,其动员表现出了远远高

  于德国的效率。

万千的生灵被斯大林以近乎残忍的方式驱赶到了战场之上,而后方的平民忍受着巨大的劳动强度和饥饿承受着这场战争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

  苏联人组建军队的效率是二战中最高的。

1939年,苏联只有180个师,正规军不足300万,但是为了应付德国的威胁,斯大林开始大力扩充军队,到开战之前,苏军已有500个师的编制,正规军已经接近600万。

  1941年,苏军损失惨重,至1941年年底就损失了大约400万军队,但是让德国人惊叹的是,不管你消灭了多少苏军,后面总会有更多的苏军等待着他们,斯大林似乎会撒豆成兵之法,一夜之间就变出了千军万马。

事实上,斯大林采取了铁腕的手段,逼迫一切可以拿起枪的苏联人上了战场,哪怕这些人没有受过丝毫的军事训练。

这些人被投入到了残酷的绞肉机式的战斗中,哪怕他们只能向德军开一枪,斯大林也会毫不吝惜他们的生命。

  在这样的手段下,苏军在1942年时的规模又恢复到了600万以上,并在此后的战争中,在蒙受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军队的数量不减反增。

一度苏联国内的青壮年劳力被消耗殆尽,被驱赶上战场的甚至有大量50岁以上的老人和不满16岁的儿童,但是随着大量国土的解放,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苏军获得了解放区巨大的人力资源,军队又有了新的兵员。

例如,在1943年第三季度,苏军的伤亡为286万,第四季度为215万,但是苏军的总兵力却并没显著减少。

  战争结束之前,苏军总兵力接近1200万,为战时最高值,而在整个战争中,苏军的伤亡竟然高达2600万,加上军事辅助组织,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军队动员的人数就高达4000万以上,这是第三帝国望尘莫及的天文数字。

  在生产上,为了补充前线的巨大消耗,苏联后方的工厂也昼夜不停,工人背负着超强的劳动负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