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2048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部分,主要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作用和发展进行了介绍。

与以往教材相比,本章增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

在教育心理学的考试中,本章的重点较少,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基本是选择题、填空题,偶尔也有简答题,一般不会考论述题。

本章涉及四大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这里一般考填空题,即填出相应的关键词,如学与教、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等等。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素,一是群体差异,二是个体差异。

2.教师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判断、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这部分通常考填空、选择和简答题,要求记住五要素三过程,并记忆相应的关键词。

例: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A.教学过程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有: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对实际教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教育现象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新观点。

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这部分主要考试填空、选择或简答题,也是要求记忆这几个知识点。

例: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观察者应注意下列几点:

(1)每次观察不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

(2)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

(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

(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方式进行。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有意控制某些因素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方法。

实际上,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有控制的观察。

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教育心理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三种:

单组实验形式;等组实验形式;循环组实验形式。

三、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育心理学某些课题的调查研究常采用问卷法去搜集资料。

问卷法系霍尔所创。

它有许多优点,主要是简便易行;取样大,研究的被试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由于样本较大,可以抵消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的统计处理具有科学性等。

目前采用问卷法的较多。

为了发挥它的优点,应用时可作如下改进:

(1)问卷试题不宜过多,可以适当加大,但必须紧紧围绕主题拟题;

(2)问卷题目内容应生动有趣,使被试愿意回答。

回答须简单;

(3)被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尽量避免其明白主试的意图;

(4)一套问卷题中间应加入一定量的测试被试回答是否真实的题目;

(5)问卷材料的选择须严格和客观,应通过预测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四、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此外,个案研究的结论不能简单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但在经过多次同类性质的个案研究之后,可为研究者设计实验研究假设提供参考。

目前,教育心理研究中有时采用临床法,这种方法也是以少数人或个别人为研究对象,基本上也是一种个案研究的方法。

五、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是指教育工作者对平时自己工作经验作出的总结。

这在历史上是早就有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一节的考试大多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要求记住这几种常见的方法,并能理解每种方法。

例:

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控制相应的条件,对教学进行比较长时间的考察称为( A )

A.自然实验

  B.个案研究

  C.调查法

  D.观察法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我国古代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

这些条件到了l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

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

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辨,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

桑代克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l913—1914年,又将其扩展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

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卷:

第一卷讲人类的本性;第二卷讲学习心理学;第三卷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例:

1、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期大致为( A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2、在科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中,着重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测量》和《学习心理》三大问题。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到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这一时期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及教育心理文选之类的书籍多达上百种,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种心理学。

受行为主义影响,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①主动性研究;②反思性研究;③合作性研究;④社会文化研究。

2.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

l908年,房宗岳翻译了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近代在我国最早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有明晰的思路,记住教育心理学发展四个阶段,并能记忆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

主要考选择和填空。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1924年编写的,其作者是( A )

A.廖世承

  B.陶行知

  C.蔡元培

  D.陈鹤琴

第一章小结

  本章小结:

本章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部分,从研究对象、内容、学习本学科的意义、学习方法以及本学科的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本章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记住相应的知识点,了解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