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语文二模分类汇总多文本阅读汇编.docx
《北京高三语文二模分类汇总多文本阅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三语文二模分类汇总多文本阅读汇编.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高三语文二模分类汇总多文本阅读汇编
2020年北京高三语文二模分类汇总————多文本阅读
2020年朝阳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住在一个布满病毒的星球上,如果我们戴上一副能看见病毒的眼镜,会发现它们几乎布满了所有物体的表面。
但是不必恐慌,大多病毒都能与我们和平共处,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
当然,部分病毒也有着惊人的致病力。
哈佛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博士内森·沃尔夫说:
“一个能制造灾难的病毒,必须既拥有杀伤力,又具备传播力。
”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学会了狩猎,开始驯养动物,同时拥有了大规模的固定社区。
大量的病毒通过动物在人群中传播和变异,这让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为病毒风暴的酝酿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许多病毒最初都是从野生动物身上“跳”到人类世界,成为人类致病源的。
让人闻之色变的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便是如此。
艾滋病病毒是非洲猴免疫缺陷病毒在黑猩猩体内发生基因重组形成的一种新病毒,最初在黑猩猩种群中蔓延。
后来人类在捕杀黑猩猩时接触到了它们的血液,这种病毒传播到人身上,并在人类世界暴发。
1976年发现的埃博拉病毒,已有多方证据表明也来源于野生动物,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这些野生动物真的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吗?
科学家们表示:
找出病毒源头固然重要,但是人们更应当认识到,许多时候野生动物或许是无辜的,人类自身可能才是灾难的始作俑者。
如果人们不去捕杀这些野生动物,动物携带的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就会小得多。
此外,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环境被破坏,迫使野生动物不断变更栖息地,自然疫源地也随之发生变化。
由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四处扩散,而人类往往对这些病毒缺乏免疫力。
可以说,病毒导致的流行病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交通运输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的频繁、旅游的国际化、移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性“大连接”,让以前分散在各处并处于静止状态的病毒有机会快速流动、高度混合,将人类真正带入流行病时代。
输血、移植和注射等医学技术的革新,帮助人类摆脱了许多致命疾病的威胁,但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新路径。
大量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使得病毒的耐药性增强,基因突变加快,各种新型耐药病毒不断出现。
此外,人类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都是导致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产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病毒引起的疾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传染病大流行期间,大量人群感染疾病并死亡,医疗卫生系统高负荷运转,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病毒的危害,人类控制传染病的关键环节是尽快有效切断“传染链”。
注重预防、早期控制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甚至可以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早期警报系统”,以便尽快发现新疾病的暴发或旧疾病异乎寻常的传播。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现在我们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但更应意识到,病毒传播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引起的,与病毒作战,人类首先要学会“自善其身”。
(取材于黄婷、文风等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只拥有杀伤力而不具备传播力的病毒,很难制造灾难。
B.人类与动物关系密切,为病毒风暴的酝酿创造了条件。
C.每一次病毒暴发时,尽快寻找到病毒的原宿主很重要。
D.病毒加速传播与不断进化,源于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行为对预防病毒性传染病产生和流行不利的一项是(3分)
A.定期给宠物注射疫苗。
B.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
C.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D.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材料二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病毒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魔。
但实际上,从人类起源开始,病毒与人类就一直协同进化,紧密相连。
病毒与人类宿主之间的持久斗争是人类演化的关键推动力,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
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现代哺乳动物,都属于有胎盘的哺乳动物。
有了胎盘,哺乳动物的胚胎才能在出生之前得以在母体的子宫里面发育成熟。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意外地观察到一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
这种病毒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入侵动物细胞并在动物体内定居,且在变异后失去了毒性和传染性,成为了“有用之材”。
胚胎发生学的研究发现,ERV通过前病毒DNA与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基因组结合,在卵子受精时开始不断地复制。
当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膜着床时,ERV产生的融合蛋白使一些早期胚胎细胞融合,从而逐渐形成胎盘。
换句话说,若不是借助病毒蛋白,就不能演化出最初的有胎盘哺乳动物,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人类。
另外,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大数据分析发现,自人类与黑猩猩进化分离以来,近三分之一的蛋白质适应演化,都是病毒驱动的。
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当瘟疫出现时,被病毒袭击的宿主,要么自身产生抗体生存下来,要么死亡。
面对这种生与死的压力,宿主的免疫系统会全面反击病毒的侵害。
有意思的是,最近研究表明,不仅免疫系统的细胞蛋白有免疫功能,而且几乎所有细胞的蛋白质在接触病毒时,都能参与反击。
生物学家们认为,这种与病毒之间的持续战争、相互作用影响着细胞的每个部分。
病毒几乎劫持宿主细胞的所有功能以便进行复制和传播,因此与其他的进化压力(如捕食或环境条件)相比,它们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细胞结构的进化。
近些年来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揭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直接从病毒那里获得了100多种基因,这是病毒侵入动物细胞内的结果。
这些病毒基因的频繁变异以及新病毒基因的侵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很大一部分蕴藏在病毒之中。
我们基因组的一部分就来自感染了人类远古祖先的上千种病毒,人类体内复制DNA的酶系统的形成就有病毒的功劳。
其实,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就是在40亿年前从病毒起源的。
我们跟病毒之间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病毒是我们既不想要,但又离不开的“老朋友”。
(取材于苗德岁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ERV的认识不正确一项是(3分)
A.20世纪70年代初,ERV被科学家发现并命名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B.早在远古时代ERV就已经入侵动物细胞,并且逐渐与动物协同进化。
C.ERV与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基因组结合,在卵子受精时开始复制。
D.ERV产生的融合蛋白对早期哺乳动物的胎盘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人体能够与病毒斗争的蛋白质均来自于免疫细胞。
B.病毒对促进细胞进化的作用比环境条件的作用大。
C.病毒侵入导致人体基因的频繁变异时刻都在发生。
D.如果没有病毒,就没有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
5.就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上面两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病毒的关系?
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6分)
2020年丰台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智能化技术应用“崭露头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应用广泛。
鉴于新药和疫苗研发期间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科学超算等工作的需要,XX、腾讯等企业相继开放了公司内部的亿级计算资源,帮助疾控中心和科研单位将疫情的数据检测时间以几何倍数缩短。
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口罩而造成人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通过多模态算法识别体态特征,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
服务型机器人在防控疫情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一些企业开发的医疗智能机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在污染区和隔离区作业,完成部分高风险任务,并节省大量防护服、口罩等重要物资。
语音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很好地代替人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大幅减轻相关人员工作强度,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无人配送“初试身手”。
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的无人车承载餐食或物资,可自动前往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
这种免接触配送方式,能够阻断“人传人”的病毒传染链条,降低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几率。
区块链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完备可追溯等技术优势也在疫情防控中有所展现。
相关机构推出了基于联盟链技术的疫情捐款平台,这一平台具有防篡改可追溯的特征,可有效解决传统公益活动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此外,区块链还在疫情缓解后的复工复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复工复产平台,将防控指挥部门、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方作为节点上链,企业备案、业务审核、卫生监管等均可在链上完成,各节点可随时同步查询,确保公开公正,从而实现防疫下的精细化复工治理。
(取材于渠慎宁、杨丹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XX、腾讯等企业的亿级计算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疫情的数据检测效率。
B.“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能快速识别流动场景中戴口罩的危险人物。
C.国内一些企业开发医疗智能机器人,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D.医院使用无人配送方式配送餐食或物资,最终阻断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
2.下列对“区块链技术优势”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智能化技术,其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崭露头角。
B.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疫情捐款平台和复工复产平台都体现了其公开透明的优势。
C.传统公益平台不具备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优势,因而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D.复工复产平台将相关防控管理部门作为节点上链,这有利于实现精细化复工治理。
材料二
随着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5G+智慧医疗”、AI医生、医疗智能机器人等多元化的医疗场景从理论落地现实,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医疗需求。
AI医生在通过硬件设备获取大量多维度医疗数据基础上,为病人“把脉”,并通过自身算法和机器学习对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用“人话”提供诊断结果。
目前,国内的三甲医院大部分都在尝试通过Al+辅诊,对肺结节、乳腺癌等多个疾病进行诊断。
AI医生还可应用于生活领域,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缓解了当前医院和医生资源短缺的状况。
相对传统的医疗场景,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表现强势。
在一项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能在识别医学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学习病历文本数据中的诊断逻辑,逐步具备了一定的病情分析推理能力,能更进一步读懂、分析复杂的病例。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发的沃森机器人可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000份临床报告。
通过海量读取医学知识,沃森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肿瘤专家。
近些年来,沃森机器人为诊治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提供了服务。
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家医疗机构引进了沃森机器人。
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诸多领域,有效地辅助了医院医生识别图像、获取和分析医疗数据,提供诊疗服务等等。
展望未来,医疗与人工智能结合方式将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多元化的医疗场景成为现实。
B.AI医生通过硬件设备了解病情,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终提供诊断结果。
C.沃森机器人通过读取海量医学知识,迅速成为肿瘤专家,可辅助诊治多种癌症。
D.AI技术为医院医生进行诊疗提供了诸多帮助,目前已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材料三
图像识别是AI技术最擅长的事情之一。
利用AI技术这一长处,辅助医生诊断,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判断更准确。
AI技术是否能对所有病症做出独立的诊断?
美国眼科教授布莱斯勒正在做的项目,是使用AI技术诊断糖尿病人的眼底病变。
由于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数据积累丰富,再加上对于病变的判定相对简单,目前这个技术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
然而,触及到更难的领域,例如肿瘤,图像模式十分复杂,很难用一种或者几种机械的模式概括,机器往往就会卡住。
而有的病变本身十分罕见,机器根本无法形成值得信赖的数据库。
再说,就算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AI技术能够取代人类判断吗?
医学专家帕里克说:
“现有的大部分算法,包括诊断和预测等,都不是在传统的医学范式下研究出来的,不能直接体现医学所需要的指标,即使一些已经投入应用了,但可靠度、可应用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验证。
”他认为,当下许多医疗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都以计算能力、反应速度、概率分布曲线等作为指标。
可是,这些研究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多大增益?
速度提高了,误诊率、返诊率以及病程等问题是否也会随之解决?
这些才是医学关心的指标,也是监管机构能否给某个技术放行的依据。
帕里克还认为,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人工智能本身的能力,而在于人工智能和现有的医学条件结合能够发挥多大的功效。
医生多年所见、所识、所领悟的并不能完全被翻译成数据,变成机器学习的资料;而人工智能亦有更精准的观察、更快的速度和永不疲倦的眼。
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远比谈论如何替代、或者谁比谁好要更有意义。
未来的医疗场景,一定不是病人进行全身扫描之后得到“智能”的诊疗,而是可复制、可量产的机器,为医生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参考,节省更多人力物力,让诊疗变得更普及、更平民、更快捷。
(取材于李子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糖尿病人眼底病变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机器可以形成相对值得信赖的数据库。
B.虽然AI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但是诊断和预测的可应用程度仍不容乐观。
C.诊疗中,医生的见识和领悟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的精准、快速。
D.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更多人能获得比现在更为快捷、平民的诊疗。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6分)
美国某医学院实验室开发了一套结合影像和人工智能的心脏造影方案,构建出全息3D的心脏模型,重建每一束心肌纤维,模拟心脏动态,精确地找出病灶,让手术“指哪打哪”。
然而,实际应用的前景并不乐观。
你认为美国这一实验室开发的心脏造影方案有哪些优势?
可能存在哪些不足?
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加以解说。
2020年昌平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医学上,人们把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比较强、可以引起传播的称为传染病。
人类遭受传染病的折磨由来已久,只是在早期狩猎采集的时代,人群以小部落的形式聚集,而它的传播需要一定人口密度,因此在当时,传染病风险并不大。
随着农业革命的出现,狩猎、采集者群体向农耕社会进化。
农业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生活、居住更为紧密,同时农业生产和食物的获取方式使人口急剧增加,人口密度增大,这导致致病微生物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早期重大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也促使人类不断反思和改进。
发生于中世纪晚期的“黑死病”(鼠疫),肆虐欧洲,蔓延亚洲、北非,从1347年开始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截至1350年,这场瘟疫造成了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随着“黑死病”的暴发,欧洲开始重视公共卫生,针对街道清洁和污水、垃圾处理等等,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在意大利,为了防止接触传播,消灭空气中的恶臭,政府实施了限制来自疫区的服装进口和销售的政策;出台了遏制集会和规定埋葬地点的法案;在城墙外建起一种固定的木头小屋,来接收那些传染病患者,将他们与其他的人群隔离开来;规定外来船只进入到港口需要做30天的隔离,后来又延长到40天。
这些隔离和检疫的手段是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获取的最早的经验。
20世纪下半叶以后,另外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艾滋病。
这种由HIV病毒造成的人类免疫功能缺陷,至今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21世纪以来,人们面对的传染病有无数种,新型和新发现的有埃博拉出血热、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原有的疾病既有死灰复燃的,也有以新形式出现的,如莱姆病、登革热、猫抓病、军团病、结核病,当然还得加上年年变异、年年出现的流感等。
(取材于张田勘等人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导致中世纪“黑死病”肆虐欧亚非的可能原因,推测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共卫生状况较差
B.人口密度不断增大
C.与疫区的贸易频繁
D.隔离和检疫场所少
材料二
关于人和疾病的关系,人类早期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
最初,人们把疾病与神秘的自然力量联系起来,包括神力、恶魔、瘴气、星象等,认为生病是得罪了上苍、祖先,是某种神力或者是恶魔的左右,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等。
也有一些通过经验观察得到的猜想,比如瘴气理论认为沼泽地区的空气中存在许多微小动物,吸入人体后引起疾病;星象学认为黑死病是1345年3月24日土星、木星、火星会合的结果。
人类面对疾病威胁的时候,最恐惧的是未知。
一旦有了某种解释,即使不合理、不科学,人们也会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来应对。
人类真正对传染病有所认识,是到19世纪的下半叶。
这时,人们才确定了所谓的病原生物学,认为很多传染病是来自于病原生物体,提出“病因——环境——宿主”模式,这也成为传染病防治的科学基础。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蠕虫等,其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体液、食品、水等传播途径,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
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公共卫生学家皮腾科费尔证明了传染病的发病原因,除了病原体有致病性以外,可能还与环境、与人的自身免疫力有关。
所以仅感染病菌不一定会患病,还要看个体的免疫功能。
在人类对传染病的控制中,重要的是怎么提高自身免疫力,其中一个关键方法是通过主动免疫,即所谓的疫苗接种来预防,如接种牛痘、狂犬疫苗等。
人类在与传染病的不懈斗争中,步步为营,效果显著,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有些传染病如天花、炭疽、黑热病、灰髓炎等或消灭或接近消灭。
1980年5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
这一天成为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分界线,它标志着此前主要由生物致病菌(病原菌)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当时,就有一些专家提出,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实际上已经转变,此后的主要疾病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国家的大学和医学院关闭了传染病学系,认为传染病问题已彻底解决;相关机构对传染病防治的关注和投入也在减少,很多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处于停滞状态。
(取材于魏婉笛等人相关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黑死病是土星、木星、火星会合导致的结果。
B.病毒传播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天花被消灭标志着危害人类健康的模式改变。
D.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人类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
B.只要自身免疫力高,就不会被病菌感染而患病。
C.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关键方法之一就是接种疫苗。
D.对传染病的轻视使得疫苗研发处于停滞的状态。
材料三
从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趋势看,我们不能低估传染病病原体极强的再生能力和产生抗药性的能力。
传染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攻击,它不会因为医学模式稍有改变就放弃对人类的虎视眈眈。
而且,从生物的相互利用来看,很多微生物都需要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宿主,除了大型动物外,人类是当仁不让的宿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亡的5200万人中,三分之一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造成的。
在科技进步、医学发展、卫生水平提高的现代社会,依然有许多因素导致病原微生物兴风作浪。
全球气候变暖能改变虫媒地区分布,缩短病原体的繁殖时间,使虫媒传染病频发。
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易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如热带雨林正在被毁,迫使携带疾病的动物进入人类居住的地区,使致命性的神秘微生物在大范围内感染人类、危及人类生存有了切实的可能。
病原微生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出现变异,使一些不致病的毒株转化为致病毒株,弱毒株转化为强毒株,或者使其转化为新病原微生物,从而引发传染病,如每年的流感变异病毒引起的不同流感流行。
另外,吸毒、滥用抗生素等不良行为,也会增加传染病发生以及传播的危险性。
新发传染病病死率高、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不仅对某一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使传染病风险全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世界卫生组织已认识到传染病将永远伴随人类的这个趋势和事实,及时发出了“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的预警。
病原微生物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危害,全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任重而道远。
(取材于黄亮等人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传染病发生及传播因素的一项是(3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森林生态毁坏。
C.病原微生物变异。
D.政治经济交往。
5.根据三则材料,概述我们应该如何防控传染病。
(6分)
2020年门头沟二模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垃圾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
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人们消耗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
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分门别类交给相关企业、单位去处理,将会有效减少真正垃圾的数量。
因为树木被砍伐作原料,森林就越来越少;对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矿山就越来越荒芜。
使用过的商品最终被永久废弃,为了持续生产,就只能消耗更多的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但是,如果把使用过的商品回收分解加工变成原料,那么就可以使之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对树木、矿产等资源的依赖。
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垃圾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形象,有些垃圾还有毒有害:
塑料会使土壤板结,焚烧塑料会产生高致癌物二恶英;各类电池中的镉、铅、汞等都是有毒金属,处理不当都是环境杀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通过垃圾分类,这些物质可以集中到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些有毒有害垃圾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变废为宝。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垃圾分类是从垃圾源头开始,通过分类投放、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B.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完全相同,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C.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可以把废弃垃圾变为再生资源。
D.垃圾分类,不但可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能改变城市形象。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意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减少垃圾B.节省资源C.避免污染D.创造效益
材料二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垃圾的热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理处置,是世界各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较少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日本政府认为,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