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0242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平邑县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2017-7

一、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 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

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

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

是(  )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D.乳酸与血浆中NaHCO3反应

5.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

BC段下降的原因:

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

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6.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

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7.下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8.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

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10.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

含量的相对稳定。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

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激素A是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

B.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D.各类生物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分泌

11.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

组织细胞膜缺乏该

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12.正常血清蛋白用电泳的方法可以看到四个主要部分:

血清白蛋白和α、β、γ球蛋白(如

下图)。

抗体主要属于(  )

A.血清白蛋白B.α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

13.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解释的是(  )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

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14.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  )

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

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

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

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

1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

不自主战栗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16.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17.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18.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啤酒时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降低成本

B.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

C.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衰老,乙烯促进果实生长

D.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19.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

进行下列处理:

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弯曲向上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

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D.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20.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林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

是(  )

A.利用脱落酸可促进种子萌发

B.利用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

C.利用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D.利用一定浓度的赤酶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促使其纤维明显增长

21.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时,应特别注意(  )

A.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要用蒸馏水

B.扦插所用的土壤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不同植物的枝条可能要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

D.选择多年生且带有多个芽体和嫩叶的枝条

22.下图1、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1的实验结果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

C.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D.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

23.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

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24.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

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  )

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B.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

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25.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26.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  )

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

C.纸层析法D.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2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

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28.从光裸的岩地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

较短,其原因是(  )

①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

②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③灌木更高大,具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④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

A.①②③B.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29.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

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

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C.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30.研究人员调查南方一个稻田群落,发现近30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几乎绝迹。

下列对该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稻田群落近30年来的变化是群落自然演替的结果

B.稻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虫将呈“J”型曲线增长

C.信息传递在维持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中不发挥作用

D.近30年来稻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有所降低

3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B.在群落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

发生显著变化

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D.发展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

一定是植物

33.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代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是消费者,同化作用类型只有异养型

B.植物都是生产者,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

D.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

3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的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

35.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

下列有关

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3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37.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38.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

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

于负反馈调节,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39.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

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B.Ⅳ为分

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40.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

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41.(8分)下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

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________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________免疫。

(2)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________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细胞团或沉淀,进而被________吞噬消化。

(3)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

消灭该类抗原的途径:

首先是________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________,抗原失去寄生的基础,然后再由该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42.(12分)下图为人体内血糖

的调节示意图,序号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两种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

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内环境中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分泌[b]________增多,进而促进

[⑤]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的进行。

(2)当人进行体育运动导致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a]________增多,促进[①]________等过程的进行。

(3)由图可见,人体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血糖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43.(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__。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____。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低、高)。

(5)为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

44.(12分)下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2中的乙相当于

图1中的________。

(2)图1中可体现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F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示________(填字母)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丙曲线中bc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1-5DDDDB6-10DDBCC11-15ADACD

16-20DCADA21-25CBAAC26-30DCACD

31-35DDDCD36-40DABCB

41.

(1)B细胞 体液 

(2)抗体 吞噬细胞 

(3)效应T细胞 裂解死亡

42.

(1)胰岛素 葡萄糖氧化分解 

(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 

(3)下丘脑 神经-体液(反馈)

43.

(1)竞争 

(2)c a (3)减少 (4)恢复力稳定性 低 (5)400

44.

(1)BCDEF(缺一不得分) F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E 

(4)数量都减少 

(5)乙的减少,甲的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