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8919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94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docx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习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练习

一、根底题

1.如下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陛遗传因子控制的。

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

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B.1/4C.1/8D.1/6

3.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请回答: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__种类型。

4.观察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毛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

(2)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二、拓展题

1.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

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

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

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2.孟德尔说:

“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决定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

〞结合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除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外,你还能举出科学研究中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的实例吗?

根底题

1.B。

2.B。

3.

(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别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

l。

(2)孟德尔的别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别离,别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

(1)白色;黑色。

(2)性状别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别离现象。

拓展题

1.

(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

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实验性状别离比的模拟

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建议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目的要求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别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材料用具

小桶2个,分别标记甲、乙;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记录用的纸和笔。

方法步骤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

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

重复做50~100次。

结果和结论

1.统计实验结果:

彩球组合有几种?

每种组合的数量

是多少?

计算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

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2.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求平均值。

计算小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

3.两个彩球的组合代表什么?

4.结论:

讨论

1.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拟,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他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别离现象吗?

2.将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相比拟,你认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理?

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

2:

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

l。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如此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别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展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

1的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技能训练设计实验程序

假设3年后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

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这种花卉新品种。

知道这种花是自花受粉的以后,你将这株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

去,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却有46株是开白花的,这当然不利于商品化生产。

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

请你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程序,与同学交流,看谁设计的程序更简捷。

提示:

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展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具体过程可用以如下图解表示。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练习

一、根底题

1.判断如下表述是否正确。

(1)表现型一样的生物,基因型一定一样。

()

(2)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

2.假设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

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A.1/8;B.1/16;C.3/16;D.3/8。

答[]

二、拓展题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

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展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列图,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黄色圆粒),______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

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如果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种,数量比为。

根底题

1.

(1)×;

(2)×。

2.C。

拓展题

(1)YyRr;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

l;l/4。

(3)YyRR或YyRr;4;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l:

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l:

l:

1:

1。

思考与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在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之前,一些研究杂交育种的专家对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别离的现象早已熟知,但是他们往往把一种生物的许多性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没有对实验数据做深入的统计学分析。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

主要原因是:

(1)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

(2)当时没有人知道山柳菊有时进展有性生殖,有时进展无性生殖;(3)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讨论:

1.用豌豆作杂交实验的材料有哪些优点?

这说明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怎样的作用?

2.如果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不是从一对到多对,他能发现遗传规律吗?

为什么?

3.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展统计学分析,他能不能作出对别离现象的解释?

4.孟德尔对别离现象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

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交实验进展验证呢?

5.除了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以外,你认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

1.提示:

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在1.5~2.0m,矮茎高度仅为0.3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

(2)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3)花比拟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根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展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提示:

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研究n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个性状组合,这是很难统计的,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题,

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

这也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孟德尔恰恰借鉴了前人的遗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进展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提示:

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展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做出对别离现象的解释。

因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

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4.提示:

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一演绎法〞的解释。

5.提示:

(1)扎实的知识根底和对科学的热爱。

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

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是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

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光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他就没有局限于对实验结果的简单描述和归纳。

(3)勤于实践。

孟德尔在豌豆的遗传杂交实验研究中,连续进展了8年的研究,并且对每次实验的结果进展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和规律。

(4)敢于向传统挑战。

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的遗传观念的挑战。

自我检测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2.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3.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别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

选择题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别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

3:

3:

l;B.1:

l:

1:

1;C.3:

l:

3:

1;D.3:

1。

3.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B.全部黑色;C.二黑二白;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如下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B.WWdd×WWdd;C.WwDd×wwDD;D.WwDd×WWDD。

二、知识迁移

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试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

甜和非甜是胚乳的性状,胚乳是由胚珠中的极核和精子结合发育来的。

三、技能应用

如下图表示的是l355只某种蝴蝶的性状。

哪些性状是显性的?

哪些性状是隐性的?

对图中数据进展分析,解释你的答案。

四、思维拓展

1.举出身边一种生物遗传现象的事例,分析说明这一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2.根据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讨论分析3~n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用数学式表示出来。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

2.×。

3.×。

选择题

1.D。

2.C。

3.D。

4.B。

二、知识迁移

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

当甜玉米承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非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显性基因,而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隐性基因,极核受精后发育成胚乳,胚乳细胞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当非甜玉米承受甜玉米的花粉时,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隐性基因,而非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显性基因,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

三、技能应用

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所以在生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一般在一个群体中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个体数。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蝴蝶的绿眼个体数多,并且绿眼:

白眼接近于3:

1;同样蝴蝶的紫翅个体数多,并且紫翅:

黄翅接近于3:

l,所以判断蝴蝶的绿眼和紫翅是显性性状,白眼和黄翅是隐性性状。

四、思维拓展

1.提示:

一对皮肤颜色正常的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说明白化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疾病。

同时调查统计结果明确,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且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后代是白化病患者的几率为25%。

以此可以判断,人类正常皮肤与白化皮肤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别离定律。

2.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普遍性,因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可分解为每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乘积,即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产生的性状组合类型数为2×2=22,性状比例为(3:

1)2;故n对相对性状遗传产生的性状组合类型有2n,其比例为(3:

1)n。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练习

一、根底题

1.判断如下表述是否正确。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2)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

(3)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

(4)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

()

2.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

3.如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A.精细胞;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4.识图作答

(1)假设右上角图所示细胞正在进展细胞分裂,看图回答如下问题。

①这个细胞正在进展哪种分裂?

为什么?

②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几条染色单体?

③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哪几条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细胞中哪些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

⑤这个细胞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⑥画出这个细胞的分裂后期图。

(2)如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看图回答如下问题。

①这个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条。

②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二.拓展题

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吗?

有没有例外?

出现例外时会造成什么后果?

请选择你认为最便捷的途径寻找答案。

根底题

1.

(1)√;

(2)×;(3)×;(4)×。

2.B。

3.D。

4.

(1)①这个细胞正在进展减数分裂。

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

②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③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

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

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

⑤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⑥参见教科书图2—2。

(2)①4条。

②B,D;B,C。

拓展题

提示:

不一定。

假设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或几条染色体。

再如减数分裂过程(无论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的现象。

如果上述现象出现,如此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

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该个体的性状也会是异常的。

例如,人类的“2l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

色体是2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

 

二受精作用

 

技能训练识图和作图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1.参照曲线图填表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条)

2.填表并画出曲线图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细胞类型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

答案

练习

一、根底题

1.判断如下表述是否正确。

(1)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一样的。

()

(2)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

(3)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

2.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面,简要说明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

二、拓展题

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

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

对患者进展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的21号染色体不是正常的l对,而是3条。

你能从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角度推测这种病的病因吗?

根底题

1.

(1)√;

(2)√;(3)√。

2.提示:

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局部遗传物质;中期时,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导致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

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

由于减数分裂是有规律的正常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这样每个物种正常的雌、雄配子都含有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的染色体,并且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

而受精作用时精卵结合使受精卵与其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又可以恢复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

性状是筌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拓展题

提示: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2l号染色体没有别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形成含有2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1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了2条21号染色体,但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

这样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

当一个正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含23条非同源染色体,其中只含有l条21号染色体)与上述异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如此该受精卵含47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为3条。

当该受精卵发育成人时,这个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47条,含有3条21号染色体。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练习

一、根底题

1.如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2.如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答案是:

A.同源染色体别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别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二、拓展题

1.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但在自然界中,有些动植物的某些个体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

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

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2.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第l号~第22号是常染色体,第23号是性染色体。

现在已经发现第13号、第18号或第2l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婴儿,都表现出严重的病症。

据不完全调查,现在还未发现其他常染色体多一条(或几条)的婴儿。

请你试着作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根底题

1.D。

2.B。

拓展题

1.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

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2.提示:

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第3节伴性遗传

练习

一、根底题

1.如下关于性染色体的表示,正确的答案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B.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D.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3.在如下4个图中,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是:

4.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