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7993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docx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范文

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

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

在满目疮痍的氛围中,问“如何重建家园”,导入新课。

采用“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相互借鉴,互相学习。

【重难点】

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难点:

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知识梳理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盛行(1945—1971)

①背景

A.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

a主张:

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

b特征:

国家干预经济。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实质:

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直接原因:

对30年代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反思,认识到自由主义有严重的缺陷;

C.苏联干预政策的成功提供榜样;D.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提供实践经验;E.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②实施:

罗斯福首先在美国推行;二战后,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③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

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使混合经济出现,英法德较典型)国有企业特点:

主要集中在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资本不愿投资的基础行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B.制定经济计划(指导性计划,日本较典型),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C.财政政策调节(美国较典型):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税收等财政政策

④影响:

西方国家迅速完成经济恢复工作(1945—1955);并出现近20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55—1971)

A.积极影响: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B.弊端:

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导致通货膨胀,人民负担加重;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以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国别

1951-1981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联邦德国

5.2

8.6

4.7

2.8

美国

3.4

3.2

3.8

3.1

日本

7.8

7.9

11.2

4.8

法国

4.8

5.0

5.6

3.7

英国

2.5

2.8

2.9

1.8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英国、法国,仅次于日本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三经济大国.70年代,欧美国家遭受石油危机打击,联邦德国却顺利地渡过了这场危机。

材料一:

二战日本投降时,国家经济陷于破产,据1949年日本官方统计,日本在战场中物资财富损失率达36%。

全国有119座城市被美国飞机炸为废墟,236万户住房被烧毁。

生产极度萎缩,物价暴涨,大批人员失业,粮食严重短缺。

材料二:

1960—1970年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量达到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1988年,根据权威的美国《商业周报》统计,当时世界排名前30位的大公司中,日本占了22家。

(2)混合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减缓

①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②特征: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将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经济管理模式

1973-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概况

国别

危机起讫年月

危机持续月数

工业生产指数

下降幅度

GNP下降幅度

基期

危机前最高点

危机期最低点

英国

1973.10-1975.8

22

1970=100

111.4

98.5

-11.6

-5.4

美国

1973.12-1975.4

18

1967=100

127.5

109.9

-13.8

-5.7

“滞胀”是指生产增长迟缓、经济发展停滞、失业率较高与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涨同时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

2.建立“福利国家”

(1)含义:

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A.目标:

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B.基本手段: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服务开支;C.目的:

减少因贫困引起的社会问题,保障经济安全,维护统治稳定;D.建立基础:

生产力发达;E.资金来源:

个人缴纳、企业缴纳、社会缴纳;F.福利种类: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

(2)具体表现

①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政策:

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失业保险、义务教育等。

②充分就业、收入均等

(3)实质: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主动寻主自我调节和调整结果(国家干预分配)。

(4)特点:

A.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B.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社会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C.福利种类繁多

(5)评价

①积极:

使低收入得到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利于社会稳定,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国内市场,刺激了生产;扩大了社会消费能力,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②消极:

易造成国家财政赤字,增加了社会惰性,降低劳动者积极性。

德国:

有人要求政府给自己买结婚戒指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

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

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

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

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

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

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

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

连现今的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了。

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可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

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

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想一想:

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梯子:

资本主义国家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安全网: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社会福利政策。

3.第三产业的繁荣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繁荣

①原因:

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多样化。

②表现:

增长速度快;产值比重、就业人口比重迅速增长。

③作用:

推动一、二产业的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加了国民经济的门类;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缓和了经济危机。

④范围:

A.公用事业:

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电信、水电煤气供应;B.服务行业:

教育、法律服务、医疗保健、娱乐、休闲、酒店、互联网、新闻媒体。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中国%

第一产业

5.2

2

2

3

13.1

第二产业

24.9

38

38

40

46.2

第三产业

69.9

60

60

57

40.7

(2)“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

①含义:

“新经济”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②包括三个要素:

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

“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

③概况:

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美国,主要特征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并存,经济发展迅速

④问题:

新经济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知识经济:

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两大标志:

一是电脑代替人脑;二是互联网的开通,以数字为基础的经济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一切.

二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图

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第三条道路”进行改革……1993——1996年,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6%,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的水平,财政赤字由1993年的2900多亿美元降至1886年的1160亿美元。

失业率则从上台时的7.1%降到1996年的5.1%,还创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

……在此期间,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主要经济理论比较表

项目

凯恩斯主义

供给学派

货币学派

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

问题

需求低于供给

“滞胀”

(生产停滞,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主张

充分就业,

刺激需求

扩大供给,

创造需求

控制货币发行量

通货膨胀,高失业率

措施

赤字财政

降低失业率

削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

减税、加大国防开支

削减政府开支、适当增税

激励消费、政府加大投资

效果

高速增长,调

节“滞胀”失效

走出“滞胀”,经济再次衰退

二战结束后最长时间的经济繁荣

二.核心突破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变化

①生产关系调整:

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关于国家干预的争论虽然持续不断,但如今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干预程度的问题上。

20世纪末,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了减轻,各国多推行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经济的“混合经济”。

②生产关系调整:

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的发展(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战后普遍实行,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缩小了福利规模。

③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代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④生产力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⑤经济全球化:

由于科技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认识

①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②新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较过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立,还有相互适应和可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还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没有变化的一面,在诸多的发展变化中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没变,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的最低限度是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新的矛盾冲突和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就是突出反映。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是否加强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上左右摇摆。

④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增强了计划调节的能力,但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缺陷,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危机。

科技进步和政府干预只能使周期扩展期延长,衰退期缩短,衰退程度也相对温和;

⑤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结合,生产问题与金融问题结合,使衰退问题更趋复杂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各种失衡、失调、动荡和衰退同步进行。

2.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问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1)1870年后开展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各国的大垄断组织能够控制某一个部门,有的还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各国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控制了国家的政权。

他们依靠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殊地位赚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润。

(2)从1870年至1929年的这50年间,各国垄断资本主义较为顺利地得到了发展。

(3)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垄断资本主义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就是为了保护美国的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而实行的一次有效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抛弃“自由贸易”政策,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国家的作用,开始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用政治(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并迅速取得了成效,这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一次调节。

由于“二战”即将爆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只是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还来不及显现其作用。

(4)“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起来。

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他们通过实行国有化和国家投资建厂,扩大国营企业;发展国家与私人合作的企业;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来影响再生产的过程;实行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以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

这一节活动,都是罗斯福新政对国际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继续进行调节的表现。

联系:

归纳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三次局部调整及其原因

(1)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盛行;

(2)19世纪晚期,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3)20世纪3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1929-33年经济危机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束手无策

 

3.全面认识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的发展(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利弊

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

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并得到立法制度上的保证,具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社会福衬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战后,两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

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可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4.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

从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一直到“二战”前夕,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自由放任政策,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导,国家奉行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原则,以尽量不干涉和少干涉经济为基本行政指南。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自由放任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的罗斯福新政出现,从此,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经济模式。

20世纪末,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了减轻,各国多推行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经济的“混合经济”。

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是如何演变的?

(1)战后初期到70年代:

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原因:

经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

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2)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

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

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或超过美国

(3)80年代末以来:

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原因:

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6.二战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

(1)美国

阶段

特征

原因

表现

二战结束至70年代初

快速增长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科技革

命的推动;延续并发展了罗

斯福新政的社会福利政策;

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及激光等产业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

“滞胀”

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推

行扩张政策;石油危机;资

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影响。

供给超过需求,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20世纪80年代

复苏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到1983年初,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在里根执政的第二个任期,经济出现了低速的持续增长。

20世纪90年代

繁荣

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知识经济;互联网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991年-2000年12月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持续117个月的增长,1998年联邦政府实现了自1956年以来的首次盈余。

(2)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加强与美国的联系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③发展告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④逐步建立国家福利制度

(3)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成为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③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形成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④国家调整内外政策,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⑤资本主义国家广大民众积极的劳动;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给我们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

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改革,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兴国之路。

7.西欧、日本在二战后都经历了废墟上的重建与经济的起飞,你认为我国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注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政府注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注意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注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正常秩序;注意学习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

8.比较联邦德国、日本经济运行模式的异同。

据此你认为战后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相同点: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各国都把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相结合,重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不同点:

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怎样处理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或者说,国家或是市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9.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1)经济状况:

战后初期,西欧各国依靠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及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实现了经济的恢复。

20世纪50~70年代,欧美各国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推行政治改革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通货膨胀严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由“滞胀”转入调整复苏的时期,各国经济稳步增长。

(2)经济模式:

战后各国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加强国家向投资大、风险大的重要工业部门的投资,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注意国民经济的计划性,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等措施以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3)经济格局: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经历了三次转变。

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上升,资本主义经济呈现三足鼎立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美国、西欧、日本三极竞争局面,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增强。

(4)经济结构: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产生;资本主义各国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三.易错知识点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2.资本主义国家三大领域的调整与经济发展:

(1)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协调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2)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障经济高速发展(3)不断调整国家间的矛盾,实现国际领域的经济合作。

3.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4.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调节经历的历程:

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17—20世纪初的自由主义→(19世纪末垄断产生)→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变革原因:

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内在需要);经济危机、战争或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时代发展、社会变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5.从整个人类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是人类不断学习和借鉴各种文明成果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手段和机制,同样的,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也为我们中国所借鉴。

6.二战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因为福利制度虽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但是福利国家更多地是为垄断资本家带来好处;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而且,当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之时,资本主义国家总是首先减少社会福利支出。

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所以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7.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大了对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