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7792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8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docx

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word版1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培源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答案填到表格中.)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候鸟的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2.蛇与鼠的关系是(  )

 A.竞

争B.捕食C.合作D.毫不相干

 

3.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到南极科考工作者要把粪便等带离南极.主要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

 C.缺少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

 

4.下列各项中,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

 A.鲢鱼以

浮游藻类为食B.山羊喝水

 C.蛇捕食青蛙D.老鹰抓兔子

 

5.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B.珊瑚虫C.机器人D.电脑

 

6.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干燥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B.绿色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

 C.生活在极地的企鹅有厚厚的脂肪层

 D.夏天的树林里空气凉爽

 

7.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阳光B.害虫C.温度D.水

 

9.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水分B.温度C.光照D.空气

 

10.山南坡的树比北坡的树长的好,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B.水C.温度D.土壤

 

11.严重干旱可造成农作物颗粒无收,这说明是哪项非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  )

 A.光B.水C.空气D.土壤

 

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B.一个池塘C.生物圈D.草原上的羊群

 

13.一台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分别为5倍与10倍,物镜分别为10倍和45倍,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为(  )

 A.15倍和55倍B.50倍和450倍C.5倍和45倍D.100倍和225倍

 

14.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  )

 A.反光镜、遮光器B.目镜、物镜

 C.转换器、反光镜D.目镜、遮光器

 

1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

 A.目镜B.物镜C.粗准焦螺旋D.不作要求

 

16.科学探究常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中应注意(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相同

 C.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不相同

 

17.能够净化水源,防洪蓄水,又被称为是“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18.真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

 A.吸收代谢废物

 B.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C.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2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春天正是踏青归来后,许多

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

 A.凉水B.碘酒C.酒精D.洗衣粉

 

2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有(  )

 A.水和二氧化碳B.氧气和水

 C.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机物和氧气

 

22.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  )

 A.导管B.叶C.茎D.根

 

23.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2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25.一般来说,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

 A.根B.叶C.茎D.花

 

 

二、识图作答题(每线1分,共20分)

26.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将显微镜的有关部件与其作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填在下列横线上.

A.转换器D.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B.遮光器E.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C.载物台F.安装物镜,转换物镜

A      ;B      ;C      .

(2)对物像有放大作用的是      和      .

(3)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上右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      .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就向      方向移动.

(4)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27.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还有      ,它们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2)请写出该池塘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

      、      、      等.

 

28.如图甲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

(2)乙图表示      的结构,该结构中含有能够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它使植物呈现绿色.

 

 

三、实验题(每线2分,共24分)

29.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

      .

(2)图②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3)图③表示酒精脱色,能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图⑤表示向叶片滴加碘液,其目的是      .

(5)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滴加碘液后,叶片未遮光的部分      ,由此可推断出      ;叶片遮光的部分      ,由此可推断出      .

(6)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      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7)下列关于实验中对照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对照组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C、不需要对照组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四、问答题(6分)

30.“生物圈Ⅱ号”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生物圈?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培源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答案填到表格中.)

1.(2分)(20

12•梅列区模拟)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候鸟的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解答:

解: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爬出地面,是为了呼吸,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故“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鸟类迁徙,这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蛇与鼠的关系是(  )

 A.竞争B.捕食C.合作D.毫不相干

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

解:

猫蛇吃鼠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猫的生存,蛇与鼠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到南极科考工作者要把粪便等带离南极.主要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

 C.缺少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

解:

南极科考队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主要是因为南极气候寒冷,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很难生存,因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很少,不能将动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可见A、B、C都不正确,只有D正确.

故选:

D.

点评:

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4.下列各项中,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

 A.鲢鱼以浮游藻类为食B.山羊喝水

 C.蛇捕食青蛙D.老鹰抓兔子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食物链的概念来解答.

解答:

解: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表示食物链,题干中藻类属于植物,是生产者,而鱼、青蛙、蛇、羊、兔、鹰等为动物属于消费者,选项C、D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合作等.

 

5.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B.珊瑚虫C.机器人D.电脑

考点:

生物的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

解答:

解: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只有选项B具有上

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点评:

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6.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干燥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B.绿色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

 C.生活在极地

的企鹅有厚厚的脂肪层

 D.夏天的树林里空气凉爽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解答:

A、干燥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绿色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与环境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才能适应环境,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生活在极地的企鹅有厚厚的脂肪层,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因此,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夏天的树林里空气凉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还能增加大气的湿度,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运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7.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

解: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

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属于复杂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

的解释.

 

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阳光B.害虫C.温度D.水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鼠妇生活的其他生物.

解答:

解:

阳光、温度、水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

活的非生物因素,害虫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因此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B、害虫.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含义,并且熟记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9.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水分B.温度C.光照D.空气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狐好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

故选:

B

点评:

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0.山南坡的树比北坡的树长的好,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B.水C.温度D.土壤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解答:

解:

树木的生长主要受环境中的温度、光、水、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山坡南面的树木之北面的树木长势好,其主要原因是山坡南面的阳光充足,北面的阳光由于山遮挡阳光不充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树木生长缓慢.

故选:

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树木的生长主要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有关,而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11.严重干旱可造成农作物颗粒无收,这说明是哪项非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  )

 A.光B.水C.空气D.土壤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严重旱灾,水极度缺乏;而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须需要水,水严重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因此严重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是水非生物因素的重要作用.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B.一个池塘C.生物圈D.草原上的羊群

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

A、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B、池塘既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并且是最大是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D、草原上的羊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13.一台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分别为5倍与10倍,物镜分别为10倍和45倍,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为(  )

 A.15倍和55倍B.50倍和450倍C.5倍和45倍D.100倍和225倍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计算,属于知识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最小(大)放大倍数就是目镜放大倍数最小(大)与物镜放大倍数最小(大)的乘积.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解答:

解: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就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即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5×10═50(倍)

同理,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10×45═450(倍)

故选:

B

点评:

解知识应用题,需要把基本概念或方法理解掌握,认真审题、分析、仔细解答.

 

14.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  )

 A.反光镜、遮光器B.目镜、物镜

 C.转换器、反光镜D.目镜、遮光器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需要强光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需要弱光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解答:

解: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故选:

A.

点评:

解本题时,要注意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1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

 A.目镜B.物镜C.粗准焦螺旋D.不作要求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可分为四个步骤:

①对光;②安放装片;③观察;④整理和存放.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解答:

解:

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眼睛观察的部位有这样几种:

对光时,眼睛看着目镜内,手转反光镜,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反方向转到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时,眼睛看着目镜内寻找物象;找到物像并调至清晰后,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绘图.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一定要看物镜.

故选:

B.

点评:

新课标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所以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16.科学探究常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中应注意(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相同

 C.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不相同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

对照实验设计原则: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要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

解答:

解:

对照实验是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都应该相同,所用实验材料及其数量也应该相同.所以A正确,而B、C、D均错误.

故选:

A

点评:

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17.能够净化水源,防洪蓄水,又被称为是“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解答:

解:

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没有“地球的肾”之称,A错误.

B、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没有“地球的肾”之称,B错误.

C、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没有“地球的肾”之称,C错误.

D、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D正确.

故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