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房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778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泵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泵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泵房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泵房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泵房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泵房施工方案.doc

《水泵房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泵房施工方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泵房施工方案.doc

公安碧桂园豪园一期

编制人:

审批人:

审核人:

公安碧桂园豪园一期项目部

2017年4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地质条件

四、土挖及降水施工

五、模板工程

六、钢筋工程

七、混凝土工程

八、防水工程

九、安全保证措施

一: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公安碧桂园豪园一期工程

工程地址:

荆州市公安县梅园大道南侧,规划7号路南侧

建设单位:

公安县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研究所

监理单位:

公安县天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位荆州市公安县梅园大道南侧,规划7号路南侧,相邻本工程三标段标段,水泵房面积为156㎡,设计顶标相对室外绝对标高36.1m,为-0.500m.地下室底板及外墙均采用C30混凝土,抗渗等级P6。

地下室底板外墙防水采用1.5厚单面反应粘高分子卷材防水,屋面采用2.0厚阻根型双面粘高分子卷材防水。

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水泵房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水泵房混凝土强度等级:

构件类别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地下室底板垫层

C15

地下室底板、顶板(梁)

C30

P6

地下室外墙

C30

P6

地下室柱

C30

楼梯

C30

本工程钢筋采用HRB400\HRB335\HPB300型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0mm的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

二、编制依据

测量成果资料文件;

经设计院签发业主方确认的本工程建筑、结构图纸;

本工程基础图纸设计交底纪要;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9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1999)

《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建筑基坑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本公司企业标准、管理文件等

三、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各岩土层的分布及主要特征一览表

表2.3

地层编号

及名称

地层

年代

成因

分布

范围

层面

埋深

(m)

厚度

(m)

颜色

状态及

密度

包含物及其它特征

(1)耕表土

Qpd

局部缺失

0

0.3~3.4

黄褐色

松散

主要为粘性土和粉土夹少量植物根系组成,结构松散,土质不均。

堆积年限大于10年。

(2)粉质粘土

Q4al

大部分场地

0.3~3.4

0.3~1.0

黄褐色

可塑

含氧化铁,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局部夹少量粉土,土质不均。

(3)淤泥质粉质粘土

全场地

0.6~4.1

2.2~10.3

褐灰色~黄褐色

软~流塑

含氧化铁及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粉土,土质不均。

(4-1)粉质粘土

大部分场地

4.7~12.4

0.7~5.0

黄褐色

可塑

含氧化铁,局部夹少量高岭土,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土质均匀。

(4-2)粉质粘土

局部缺失

6.3~13.8

1.0~3.8

黄褐色

可塑

含氧化铁,局部夹少量高岭土,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土质均匀。

(4-3)粉质粘土

局部缺失

7.8~15.0

2.4~7.6

黄褐色

硬塑

中偏低

含氧化铁,局部夹少量高岭土,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土质均匀。

(5-1)粉质粘土夹粉土

全场地

14.8~18.0

2.3~5.4

黄褐色

可塑

含氧化铁,局部夹薄层粉土,粉土呈中密状,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土质不均。

(5-2)粉土夹粉砂

大部分场地

18.0~22.6

1.8~5.6

褐灰色~黄褐色

稍密~中密

饱和,含石英、云母、长石,呈中密状态,以粉土为主,夹薄层粉砂,粉砂呈松散~稍密状态,具水平层理,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呈不规则互层状,土质不均。

(6)细砂

全场地

19.6~24.6

9.0~13.8

青灰色

中密

含石英、云母、长石,饱和状态,局部夹薄层粉土,偶见少量腐植物,土质均匀。

(7-1)细砂夹卵石

全场地

32.6~35.9

5.3~9.5

青灰色

中密~密实

含石英、云母、长石,细砂中密~密实状态,夹卵石,成份为石英砂岩,呈棱角状或亚圆状,粒径0.5-10cm,含量10~40%左右。

(7a)细砂

局部

分布

38.3

1.2

青灰色

中密

含石英、云母、长石,局部夹薄层粉土。

(7-2)中粗砂夹卵石

全场地

39.5~43.5

最大揭露厚度11.2

青灰色

密实

中粗砂夹卵石:

含石英、云母、长石,砂呈中密状态,夹卵石,成份为石英砂岩,呈棱角状或亚圆状,粒径0.5-12cm,含量20~40%。

粉粒含量较重。

本工程底板垫层底标高为-5.7m,位于(4-1)粉质粘土层。

2、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

根据勘察报告显示勘察期间在各钻孔中均见有地下水,本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二种类型:

上层为主要赋存于

(1)层耕表土中的上层滞水,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生活排放水渗透补给,无统一的自由水位,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稳定水位埋深0.30~0.70米,其相对应的标高为34.27~34.96米;下层为赋存于下部砂土层中的承压水,与长江有一定水力联系,其水位变化受长江水位变化影响,勘察期间分别在99#、307#孔测得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6.6m及7.2m,对应的承压水水头标高分别为28.00及27.70m。

依据地区经验,公安县承压水年变化幅度为3~4m。

四、土方工程及降水施工

1、土方施工准备

根据”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为了尽快安排动土开工,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机械挖土(大面开挖至垫层底标高以上300mm,即相对标高-5.2m),人工清除300mm的办法,对局部出现(3)淤泥质粉质粘土的部位采取换填级配碎石处理。

地下夹层土方开挖的范围为:

坡脚为垫层边线往外1000mm,设置排水沟300×300mm及集水井1000×1000mm,现场第一层土为回填土,高约1米,边坡采用二级级放坡,第一级放坡系数为1:

2深度为2米,第二级放坡系数为1:

2深度2.5,现场自然地面绝对标高35.4米。

土方开挖断面图

2、基坑边坡支护

水泵房基坑土方采用一台大挖土机由西往东开挖分2次开挖到位。

挖至基坑底板标高上约30cm用人工清理换填,挖出土方用多台自卸车部分转运,现场预留土方回填。

土方挖至-3.0米开始硬化,考虑到基础部分施工周期较长又是雨水季节,为防止雨水侵入土体而坍方,采用Φ6@200厚80MM的C20有筋细石砼护坡。

3、工艺流程

4、降水施工

由于基坑土方开挖时施工时,特别是人工捡底后更是不允许水的浸泡,因此本工程基坑土方施工时还需对基坑底水进行处理,根据离水泵房最近105#楼现场基础开挖时,发现在-2.8米处开始有地下水,确定水泵房在-2.8米处有地下水。

4.1主要管理和技术措施

1.针对基坑底有明水的措施

根据取水工程设计,取水泵站±0.00=36.6m,水泵房基底标高为30.9m,采用筏板基础,基坑需要大开挖。

因此本工程降水设计范围主要针对水泵房范围,降水深度为6m,即将地下水降低到30.6m标高。

本工程采用截、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截即是在离水泵房基坑8米标高-3m处对应的四个角置集水井。

排即是挖至水泵房基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并在间距10m设置集水井。

并在集水井内放置污水泵(出水口径φ70)将水抽出基坑。

2.3基坑降水方法

采用集水坑的方法,在水泵房大开挖至-3m时,离水泵房基础8米四个角布置4个1.5x1.5x3m的降水坑,水泵房土方挖至离基础底300mm时,在离筏板1米处四周设置300x300mm的排水沟,并再间距10m处设置集水坑,筏板横向中间设置两条暗沟,利用排水沟、集水井内抽水方法使地下水位降低到30.9m标高(-5.7)。

保证基础不被雨水浸泡。

具体放坡、排水沟、集水井布置如图:

4.2、施工方法

4.2.1基坑底周边排水沟及集水坑

1.布置及安排

(1)将土方大开挖至-3m处,在离水泵房基础8米处四个角落挖4个1.5x1.5x3m的集水井,集水井采用M7.5水泥砂浆MU15灰砂砖砌筑护壁,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

集水井内设置污水泵(出水口径φ70)将水抽到市政排水管道。

(2)沿水泵房基坑底离筏板1m处四周设置300mm宽的排水沟,在筏板横向设置两道暗沟,并间隔10m左右设置500mm×500mm×1000mm的集水井,共计6个集水井,集水坑内设置污水泵(出水口径φ70)将水抽到坑顶。

排水沟和集水井均采用M5水泥砂浆Mu15页岩砖砌筑,20mm厚1:

3水泥砂浆抹面。

(3)筏板1m外排水沟和集水井土方采用挖机开挖,筏板内的暗沟采用人工开挖,多余的土方采用塔吊运至坑顶外。

(4)排水沟与集水井的布置、集水井位置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做适当调整,以实际实施的为准。

(5)由于在水泵房底板施工前地下水多,需要反复抽水,清理疏通临时水沟,基坑明排降水时每日按3班,每班至少安排2个工人(技工)对排水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清理疏通临时水沟、移泵);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改为每日按3班,每班至少安排1个工人(技工)对排水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

4.3、排水沟做法

基坑底排水沟剖面图

4.4、集水坑做法

基坑底集水坑平面图

1-1剖面

2-2剖面

3-3剖面

积水井的布置图

4.5.、基坑回填后降水措施

4.5.1.本工程的降水需在主体施工完成及水泵房回填土工程完成后方可停止,现在的降水已靠在基坑底周边设置的明排水沟和集水井抽水进行。

4.5.2.为了确保水泵房回填土,避免水泵房起浮。

在水泵房基坑回填前应先对水泵房基坑底周边的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为,将基坑边8米处的1.5m集水井直接用土回填密实。

但基坑底周边排水沟内用人工先填直径50mm的卵石层,深度为排水沟底至筏板顶面用于过水,再在卵石层上铺一层土工布后再回填,建议采用砂夹卵石回填。

基坑底对应两角的2个集水井内填直径50mm的卵石层,并在集水坑内设置内径为300mm,壁厚20mm水泥滤管接到基坑顶自然地面以上400mm,管顶部采用2mm厚的直径D=500mm圆形钢板进行封闭,以防杂物落入管内,水泵需改放到滤管内。

排水沟和集水坑的处理如下图“水泵房基坑底周边排水沟内填卵石图”和“水泵房基坑底周边集水井设水泥滤管和水泵及回填图”所示。

4.5.3、待水泵房顶板土方回填完成,消防水池灌满水,停止抽水,每天观察水泵房沉降,沉降稳定后回填集水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