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7582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

《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 地理试题.docx

八年级上地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xx-20xx学年度xx学校xx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注释)

1、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

A、输水线路短

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已有的河道及天然湖泊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   )

A、新

B、内蒙古

C、藏

D、川

4、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5、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A、吐鲁番盆地

B、广州

C、漠河

D、青藏高原

6、下列选项中,适合生长于暖温带的水果是 (   )

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橘子

7、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8、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柴达木盆地

B、成都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9、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1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

B、壮族

C、苗族

D、满族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项选择(注释)

11、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共同的特征是()

A、都处在高寒地区

B、都处在干旱地区

C、降水都比较少

D、都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12、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A、凌汛

B、地上河决口

C、水土流失

D、干旱

13、以下有关“基塘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塘农业”仅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地势低洼地区

B、针对地势低洼易涝的状况,趋利避害开发了“基塘农业”

C、为了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开发了“基塘农业”

D、“基塘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4、以下有关各地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B、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闽、粤沿海滩涂广阔,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D、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所有的山区都应发展林业

分卷II

分卷II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注释)

15、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_____度,大部分在_______带。

16、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布上的特点是:

;产生的原因是: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业。

(4)从图中可以看出,淄博市处于我国的带内;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两条)

17、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18、读我国简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城市及其所交会的铁路线连接起来。

   

A    郑州   京广线与浙赣线

B    兰州   兰新线与包兰线

  C    株洲   京沪线与陇海线

  D    徐州   京广线与陇海线

(2)从图中找出两条东西走向且可直接与沿海港口城市相通的铁路线:

_________、_______。

(3)由九江到昆明旅游,主要乘坐火车,应先坐车到_________(城市)转入______线,再先后经过_______线、_______线到达昆明,包括终点站此行共经过__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

(4)京九铁路从北京到终点_________,途中唯一经过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

19、读图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下面的资料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00平方米的森林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约等于10个人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总量。

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森林每天约释放0.73吨氧气,这些氧气可供近千人一天的呼吸所需。

(2)一个人需要            平方米的森林,才能获得呼吸所需的氧气,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正好被完全吸收掉。

(3)前面的计算说明了               资源的重要性,该类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三个方位。

20、读“我国油料、糖料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平原;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盆地。

(3)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又以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北方地区以________为主;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北方地区以________为主。

(4)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条件的差异。

21、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等工具的运输。

22、请填写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省级全称

江西省

江苏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重庆市

四川省

简称

23、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大致以________为分界线。

(2)北方旱作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南方水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作物在这里的播种季节是________,收获季节是________。

24、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1)阅读上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死亡率高,人口增长。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上升。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五、材料分析题(注释)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占到90.1%。

其中,煤炭占68.7%(约29亿吨原煤,大部分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仅为9.9%。

可见煤炭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煤炭的开采与消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如材料二所示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材料二

(1)从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分别是。

(3)材料中的“其他能源”中,在我国青藏地区蕴藏比较丰富的主要有水能、能、地热能等。

(4)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改变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5)我们每个公民都是能源的消费者,都要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提倡低碳生活,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26、根据下述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神州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6°N,100.2°E)成功发射,并顺利实现与“天宫一号”的两次交会对接。

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1)从图文信息判断,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场与主着陆场都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地势          ,人烟稀少,便于对飞船的监测跟踪,适宜飞船返回舱着陆。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从A→B→C三地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由                             的变化。

其原因是自东向西降水量在逐渐         。

(3)本区由于大部分地处内陆,因而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农业以         为主。

(4)本区优良畜种有内蒙古牧区的                       ,新疆牧区的                  。

(5)本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全称),其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                    。

(6)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把图中           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其选用的交通工具是           。

(7)图中喀什是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特区。

其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评卷人

得分

六、综合题(注释)

27、读“我国沿海某工业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海洋、河流和湖泊名称:

A,C,D。

(2)铁路线与省级行政区名称:

GJ_。

(3)该地发展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其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请你在图中准确位置上填写出该城市名称。

(4)该区发展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有哪些?

28、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字母);我国壮族人口最多的省区为(字母)。

(2)2014年8月3日,在我国云南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

鲁甸所在省级行政区(字母)是,其简称是,记者在救灾现场发现了一辆车牌号为“鄂L395688”救援车,这辆车来自于省。

(3)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纬度最低的是。

(4)我国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填一个即可)。

(5)图中中国的人口地理界线MN以东地区人口(稠密或稀疏)。

(6)中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个,其中与甘肃省接壤的国家是。

(7)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以下为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

1、B

2、C

3、A

4、C

5、D

6、C

7、B

8、D

9、B

10、B

多项选择

11、CD

12、CD

13、AC

14、AC

填空题

50   北温

16、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跨流域调水

(2)夏季多、冬春少  夏季降水多

(3)畜牧

(4)过渡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

17、珠江

18、

(1)见下图 

A             郑州                   京广线与浙赣线

B             兰州                   兰新线与包兰线

C              株洲                   京沪线与陇海线

D              徐州                   京广线与陇海线

(2)陇海线 沪杭线 (3)南昌 浙赣  湘黔 贵昆 3 

(4)九龙  南昌

19、

(1)10   10

(2)10(3)森林 东北  东南 西南

20、

(1)甘蔗 甜菜 油菜 花生

(2)东北 长江中下游 四川

(3)400 秦岭——淮河 水田 旱地 水稻 小麦

(4)气候

21、火车 汽车船舶飞机

22、赣     苏   鄂   湘   翼  豫  鲁  晋  渝 川或蜀

23、

(1)秦岭——淮河

(2)小麦 水稻

(3)冬小麦 秋季 夏季

24、

(1)缓慢

(2)直线

(3)资源环境   社会经济计划生育

材料分析题

25、

(1)化石能源比重大

(2)破坏耕地、污染空气

(3)太阳

(4)大力发展新型能源

(5)随手关灯、走路上学。

26、(l)平坦

(2)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减少

(3)干旱   畜牧业(牧业)

(4)三河马、三河午   细毛羊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山夹两盆

(6)塔里木   管道

(7)B

综合题

27、

(1)黄海 长江 太湖

(2)沪杭线浙江省

(3)上海 略

(4)有利:

①交通便利;②市场广阔;③劳动力充足;④科技雄厚;⑤腹地广阔等。

不利:

矿产资源贫乏等(意思相近即可)。

28、

(1)A   B

(2)C   云或滇   湖北

(3)南海

(4)山东省和辽宁省

(5)稠密

(6)14   蒙古

(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