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7472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docx

运河博物馆讲解词教材

运河博物馆

(运河文化陈列部分)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运河文化运河博物馆。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馆名是由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同志题写的。

博物馆座落在水城广场东侧,美丽的东昌湖北岸,于2004年11月开始筹建,2009年5月1日对社会开放。

它的建成,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映和展现中国大运河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

博物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近6000平方米,共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分陈列区、收藏区和研究及学术交流区3个功能区域。

陈列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主题,除了序厅之外,另有十个展厅:

第一层三个展厅是“聊城庆祝设市十周年大型图片展”,第二层三个展厅是“运河文化陈列”,第三层三个展厅是“聊城历史文物陈列”,第四层一个展厅是临时展览。

你现在看到的就是博物馆的序厅。

序厅内是一个全面反映聊城城市概貌的大型电子沙盘,从这个沙盘上我们就可以对聊城有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一览无余。

古城犹如一叶方舟,漂浮在碧波绿水之中;运河则像一条丝带,从古城和新城之间穿过。

下面我们首先参观“聊城庆祝设市十周年大型图片展”……请继续参观“运河文化陈列”。

“运河文化陈列”共包括“世界运河陈列”、“中国运河陈列”、“聊城运河段陈列”三个展厅,现在我们走进的是“世界运河陈列”展厅。

早在公元前19世纪,古埃及就开挖了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

其后,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和贸易量的加大,欧洲的一些国家加快了运河的开挖。

从16世纪到18世纪,是欧洲运河建设的高速期。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70年代,随着船舶尺度的不断加大,运量的不断增长,原有运河已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相继开挖了深水运河,其中最著名的是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各国的运河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因而也有着不同的风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世界著名运河一览表”和世界运河地图,从这个表和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现存的世界运河中,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是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河道。

那么,您知道世界上最宽的运河是哪一条吗?

世界上最深的运河又是哪条呢?

请跟我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国的伊利运河。

伊利运河位于美国纽约州西北部。

从伊利湖岸的布法罗,经莫霍克谷地,到哈得孙河岸的奥尔巴尼,全长581公里,1817年始建,1825年竣工。

以后曾数度扩建,从1909年起经改建后,运河长度变为544公里。

伊利运河宽45米,水深3.6米,是纽约州通航运河系统的主要水道,对美国中西部的经济开发和纽约市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纽约市也因此而高速发展,取代费城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港口。

现在看到的是巴拿马运河,雄伟的船闸,满载的货轮,伴着呼啸的海风向我们驶来。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大陆中部,全长81.3公里,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闸式运河。

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最窄处152米,最宽处304米,设有6座船闸,素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运河的开通,使美洲东西海岸航程缩短了7000至8000海里,亚洲到欧洲之间的航程缩短4000至5000海里。

看完美国的运河,我们再来欣赏俄罗斯的运河。

莫斯科运河,1947年前称“莫斯科-伏尔加河运河”,跨越莫斯科、特维尔两州,全长128公里。

莫斯科运河的开凿,将莫斯科河与伏尔加河沟通。

这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建筑群。

在这个运河河段上修建了8座船闸和8座水电站,同时还有各种拦水大坝、水泵站、船闸、河下隧道、倒虹管、铁路桥等人工建筑设施达二百多个。

莫斯科运河的建立,使莫斯科同圣彼得堡间的航程缩短1100公里。

俄罗斯另外一个著名的运河是伏尔加河-顿河运河。

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在俄罗斯欧洲部分东南部,西起卡拉奇,东至伏尔加格勒以南25公里处的红军城。

始建于1948年,竣工于1952年,全长101公里,其中45公里是天然河道。

 荷兰也是运河纵横的国家。

位于荷兰西部的北荷兰运河,是一条四季如画的风景运河。

该河从海尔德到阿姆斯特丹的伊日,全长约80公里,始凿于1824年,深9米,全线可通航800吨的船舶。

荷兰的另外一条有名的运河是阿姆斯特丹运河,阿姆斯特丹运河位于荷兰西部,长72公里,连接阿姆斯特丹和莱克河及瓦尔河,共有上百条大小水道相连,有1000多座各式桥架在河上,。

始建于1952年,共有4道水闸,是西欧最繁忙的运河之一,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德国具有欧洲最古老的运河费诺福运河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基尔运河。

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

位于德国北部,西起北海畔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科格,止于基尔湾荷尔台瑙,全长98.7公里,水面宽103米,深13.7米,可通行海轮。

基尔运河1887年破土动工,1895年建成通航。

德国修建这条运河,原为避免军舰绕道丹麦半岛航行,建成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756公里。

在商业上,现为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经济的水道。

费诺福运河不仅是欧洲最古老的运河,还是德国最漂亮的运河。

费诺夫运河1603年由边地伯爵约阿希姆.弗利德里希下令挖掘。

在三十年战争中,运河被毁。

1743年,在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指示下重建。

1747年重建工作完成后,这条运河成了普鲁士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时成了这个地区的生命动脉。

1998年,德国联邦政府和勃兰登堡州政府决定赋予这条运河“第三个春天”,通过开展运河沿岸的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看完德国的运河后,我们再了解一下有“沙漠之舟”之称的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纵穿狭窄的苏伊士地峡,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是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最短航线,是世界海上航道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之一,具有极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战略价值,所以被称为“国际航道”。

苏伊士运河北起地中海东南岸的塞得港,南至苏伊士湾的陶菲克港,全长161公里。

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

在全世界所有的通海运河中,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上,苏伊士运河均名列前茅,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的国际航运水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大运河,在现有的运河之中,中国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在人类运河史上占有最引人注目的地位。

在展览设计上,中国元素的大量使用,传统书画卷轴的渲染,令人们对中国的大运河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最后我们进入的是游艇模拟驾驶舱,让我们带着好奇与欣喜,从美国的亚历山大港出发,经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杭州进入京杭大运河,然后到达我国的首都北京。

在这次运河神奇之旅当中,您将充分了解世界运河以及运河沿线城市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

体验完运河之旅,我们继续参观。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进入的是中国运河陈列展厅。

该展厅共包括“早期的运河”、“隋唐时期的运河”、“宋金元时期的运河”、“明清时期的运河”、“青春永驻的今日运河”五部分。

中国大运河始修于春秋,形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对我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运河的开凿和利用过程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前面这个“中国大运河隋唐、元、明清变迁电子示意图”上,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大运河历次变迁的一个大体情况。

现在我们参观第一部分“早期的运河”。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为了保证军事运输的需要,吴、楚、魏、齐、秦等国相继开凿了运河。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攻越大胜,俘虏了勾践,越国向吴国求和,吴许越为属国。

夫差平越后,认为已无后顾之忧,一心要北进中原与齐争霸。

但伐齐远征,须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如靠陆运,费力甚巨,且道路不畅,而吴国的优势是舟师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但江、淮间无相通水道。

公元前486年,吴国决定利用江、淮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淮河一线贯通。

这就是《左传》中所记载的(鲁)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

因该运河以邗城为起点,故称“邗沟”。

这年冬,吴王夫差兴师伐齐,终于打败齐国。

一千四百年后的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在苏北段也沿用了夫差的邗沟。

其后三年,吴国又相继开凿了菏水,将沂水、古济水连通。

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魏国开通了黄河至淮河的鸿沟,基本上形成了中国早期运河的雏形。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尊塑像,就是吴王夫差。

墙面上的这些图片是我们今天仍能看到的古邯沟、鸿沟和菏水的照片。

展柜中展出的船型陶壶是中国最早的船型酒具,器身横置,口部呈杯状,上部两端突尖,颇像一只小船。

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鱼网状的图案,鱼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鱼网。

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也可穿绳背负,可随身携带。

秦代统一全国后,开通了沟通湘、漓二水的灵渠,把长江和珠江水系沟通起来,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河。

西汉时,汉武帝开凿了从长安至潼关入(黄)河的漕渠。

东汉则是对汴河进行了疏通和治理。

东汉末年,曹操又开凿了白沟、平虏渠、利漕渠、睢阳渠等一系列运河,形成了一条纵贯河北平原的水运航道。

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特别是他下令在山东境内开凿的白沟,在中国运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南北大运河的贯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曹操开河雕像,展柜中的陶砚、瓦当、铜镜都是这一时期典型生活用品。

曹魏政权建立后,继续对境内的运河河道进行了维护。

孙吴政权,除利用长江、太湖等水利外,也开凿了破冈渎,整修了江南运河。

东晋与南北朝时,南方政权建都建康,江南水运大致按孙吴时规模发展。

北魏时建都洛阳,运河大致沿袭了曹魏布局。

在这一时期,运河的主要功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军事方面,我们现在看到这幅三国赤壁之战中用的斗舰照片,仍能隐隐约约感受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水上大战。

隋代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开凿了广通渠和山阳渎。

隋炀帝即位后,迁都洛阳。

为了加强对南北方的控制,从公元605年到610年,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绝非隋炀帝个人的意志使然,而是出于隋朝交通、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统治的需要。

隋朝政治经济发展及隋朝以前完成的地区性运河也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

隋炀帝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实现了南北大运河的贯通。

由于隋炀帝驱使民力,突破了人民可以忍受的限度,运河还未来得及充分发挥其效能,隋朝之舟便被农民起义之滚滚洪流所覆没。

但是,隋朝的大运河毕竟“为后世开万世之利”,隋炀帝在运河开凿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唐代重点开凿了三门水道,并对隋代遗留下来的运河加以疏浚、整理、扩充,建成了更为完善的水运网络。

因此有“隋朝开河,唐宋受益”之说。

对唐朝政府来说,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各地粮帛进京,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之所在。

这艘唐代竞渡船1960年3月出土扬州原邗江施桥乡,整艘龙舟可以看出是以一根整楠木挖凿制成,呈长条形,全长13.65米,宽75厘米,深56厘米。

因其保存完整,是研究水运、造船和民俗历史的珍贵资料。

北宋定都开封后,整修、开凿了汴河、惠民河、广济河、金水河以及江淮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御河等重要运河水道,把江浙、两淮、荆湖等南方地区与河北、京畿等北方地区连接起来。

南宋时期,建都杭州,重点是整治了江南河道。

金代则对御河进行了重点维护和疏浚。

在这一时期,北宋得运河之利,都城开封可谓繁华之极。

画家张择端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就全景式地对北宋晚期的开封作了详尽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包括经济状况、城乡关系、民俗风情等等。

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形象史料。

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武阳决口,灌封丘南下,夺泗水,从今淮阴夺淮河入海。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

初期漕运路线,是由江淮溯黄河向西北至封丘(开封北),转陆运180里至新乡入卫河,水运经天津至今通州,再陆运至大都。

这条运输路线不仅绕道过远,且要水陆转运。

为此,1282年政府开始动工开挖济州河,自今济宁引洸、汶、泗水为水源,向北开河150里接济水(相当于今天的黄河)。

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

从济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线有二,一是由济水入海,经渤海湾至天津;一是由东阿旱站(东平北)向北陆运200里至临清入今卫河。

沿前一路线,漕船常遭海涛风浪之险,沿后一路线每遇夏秋霖潦,粮车跋涉艰难。

于是在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开会通河,长250里,接通卫河。

因为会通河位于海河和淮河之间的分水脊上,所以在会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门船闸26座,并在济宁设水柜,南北分流,以调节航运用水,控制运河水位。

因此,会通河也叫“闸河”。

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经溯白河至通州。

1291年—1293年,元朝从通州到大都又开通了通惠河。

从此,漕船可由通州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

至此,今天的大运河的路线走向才告初步形成。

明迁都北京后,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着重对会通河、中运河、里运河等重要运段进行了整治改造,并开凿了南阳新河、泇河。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再度决口,致使会通河淤废。

到永乐九年(1411年)至十三年(1415年),朝廷采纳了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汶水上筑戴村坝,把水全部引进南旺湖。

南旺湖在泗、卫之间,地势最高,号称水脊,水到南旺后,通过上下二闸控制,使水南北分流。

北流水量约占百分之七十,南流水量约占百分之三十,故有“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

同时,建闸三十八座,彻底解决了会通河水源的问题,保证了运河的畅通。

前面这组明代治水人物雕像,除了汶上老人白英外,都是明代治水的朝廷命官,他们均为明代运河的畅通做出了不朽功勋,在治河工程中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创造了运河史上一个个奇迹。

最左面的这个雕像是宋礼,宋礼(1359—1422年),官至工部尚书衔。

其主要治河业绩是开通了会通河、重修了汶水南旺分水工程、清平县魏家湾(现属临清市)减河泄洪工程等。

紧邻宋礼的这个雕像是潘季驯,潘季驯(1521—1595年),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

官至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嘉靖四十四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他四次总理河道,先后治河近十年。

在处理黄、淮、运三河关系上,提出“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合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会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的规划原则,进行综合治理。

在处理水沙方面,潘季驯提出“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方策。

在职时曾著有《两河经略》和《河防一览》等书,阐述了他的治河方略和经验,对后世治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白英(1363—1419年),字节之。

明初著名农民水利家。

山东汶上颜珠村人。

白英是运河上的一位“老人”,这里的老人不是指上年纪的人,而是指10名以上运河民夫的领班。

由于他治水、行船经验相当丰富,十分熟悉山东境内大运河及其附近地势、水情。

所以宋礼在治理会通河受挫后,微服出访,来到汶上城北,寻求治水方略,认识了白英。

白英根据会通河的地势水情,提出了6条治河方法。

以汶水作水源,筑堤引水,西注运河地势最高的南旺,然后向南北分流。

从根本上解决会通河水源不足的难题。

宋礼采纳了白英的建议,按照白英设计的图纸组织施工。

经过民工历时9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完成了开掘汶上济宁段运河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使之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汇成一派巨大水系。

白英治水的成功,使明、清两代600余年间航运畅通无阻,尤其对当时的南粮北运发挥了很大作用,最高年运粮达500万石。

有力地促进了明、清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因治河有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被追封为“功漕神”,建祠于南旺。

清雍正、光绪皇帝追封他为“永济神”和“大王”,受到人民敬仰。

徐有贞(1407—1472年),吴县(今苏州)人。

宣德八年进士,他身材短小精悍,多智数,热衷于功名,知识广博,对天文、地理、兵法、水利等无不悉心钻研,尤好天象阴阳之道。

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进为侍讲。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徐有贞升为右谕德。

当时,黄河在沙湾一段决口已有7年,一直治理不好。

群臣一致推荐徐有贞治河。

于是,他被擢为左佥都御史,负责治河大计。

经过对实地详细的勘察,他提出了置水闸、开支流、疏通运河三条措施,并积极组织大量民工,亲自督率工程建设,终于消除了水患。

徐有贞因治河有功,被进为左副都御史。

陈瑄(1365~1433),明初大臣、治理运河水利专家。

南直隶合肥(今属安徽)人。

朱棣即位后,封平江伯。

永乐元年(1403),命瑄为总兵官,督理海运。

四年七月,又令瑄兼督江淮河卫转运。

九年六月,造平底浅船二千余艘,以便运河运输。

开始,每年运粮二百万石,后来逐渐发展到五百万石。

当时,江南运船行抵淮安,须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很大。

十三年,他采纳当地居民的建议,自淮至临清间建闸四十七座,在淮安、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以便转输。

陈瑄凡所规划,精密宏达,举无遗策,使漕运畅通。

陈瑄一生督理漕运三十年,功绩显著,与同代治理运河专家宋礼齐名。

清代继续启用了明代运河,并把治河作为当时政府三大要务之一,不惜耗费巨资全力经营,使大运河和漕运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从这幅清代运河水流流向电子示意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南北尽两千公里的清代大运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地势悬殊,其水流流向也不尽相同。

北京至天津段,水的方向是从北京流向天津;从天津至济宁南旺,水流的方向是从南旺也流向天津;从南旺至镇江段,水的方向是从天津流向镇江;从扬州至杭州段,水流方向是从杭州流向扬州。

为了解决水流不一,水位悬殊的问题,一些高科技的水利工程被运用到运河的治理当中,前面我们看到的这组运河穿五河的沙盘,就可以直观的看到运河穿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域的具体情况。

从这个沙盘当中,特别是运河和黄河的关系颇为复杂和特殊,不同时期具有不同情况。

墙面上的南旺分水沙盘,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明代水利专家宋礼和民间水利专家白英共同创造的高科技水利工程,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力科技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开通之后,狭长的运河沿岸地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富庶,物资最集中,人口最稠密,交通最发达的区域。

在没有现代交通的时代,沿岸城市的兴衰枯荣就维系在大运河的一脉水流之上。

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运河经济功能的增强和沿河两岸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性城市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的三十多个新兴商业城市,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大运河沿线。

现在您脚下这条流光溢彩的“河流”,是我们制作的脚踏中国大运河模型。

模型蜿蜒曲折,象征着中国大运河静静在流淌。

我们选择了大运河沿线的33个主要城市,以电子沙盘方式,展示反映这些城市历史风貌和名胜古迹。

运河的开掘,除了政治、军事功能外,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和漕运的作用是其最基本的初衷。

漕运是封建王朝利用水路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

漕粮征收的起点是各有漕州县,因为在历史上并非所有州县都有交售漕粮得得任务。

在清代,征收漕粮的省份有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八个,岁额400万石。

其中,330万石输京仓,为“正兑”;70万石输通仓,为“改兑”。

漕粮原额以粮米计,实际征收有部分折收银两,称“折征”;还有将原定本色改收他种实物的,称“改征”。

在清代,漕运与河工、盐政并称“三大政”,是国家三件最重大的经常事务之一。

漕粮的运解经历了支运、兑运、长运三种方式。

支运即“民收民解”,兑运即“民军共解”,长运即“官军独解”。

清代沿袭明制,实行长运方式,但在漕船派兑上却有固定和轮兑两种。

帮船固定派兑是指某帮船专到某水次兑运某州县漕粮,从不变动;轮兑是指某帮船今年兑运甲地漕粮,明年改兑乙地,将帮船和州县各分为六限轮流,周而复始,六年一轮。

但这也有缺点,有时帮船离水次过远,迁延时日;另帮船所属卫所不归兑粮府县管辖,对运军的约束督催不便。

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各省漕粮先就本地卫所帮船派兑,船只不足时,再由相邻州县卫所派船兑运。

派定兑运州县后,由粮道派定各卫所运船兑运前后次序,以防凌越挤兑。

兑交漕粮还有许多规定,如办理通关手续,严定漕船抵达水次期限,征收米质规定,防止州县做弊、旗丁额外勒索规定,取样米规定,办理离开水次规定,白粮征收及解兑规定等。

漕船组织以帮计,每帮船只多少不等,一般为30多只到60多只,但也有少数帮船多达90多只,少者仅10余至20余只。

帮船一般以运本地区漕粮为主,各帮船运粮地或以抽签为定,或以轮流为定。

至清后期共计有118帮。

每帮船配运丁10至12人,轮流出运,每次由1人领运,其余人出银帮贴济运。

运丁运粮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1)行月粮;

(2)可携带一定数量免税商货;(3)分派屯田耕种等,作为运粮报酬。

漕船北上,经过长江,横渡黄河,在淮安以南还有几个大湖泊,如遭遇风暴,或水流湍急之时,都存在覆没的危险。

朝廷为预防意外,一方面严定漕船吃水限制,以防因超载而发生事故;另一方面设立望楼,加强对天气观察,指挥漕船行止。

此外,加强救护设施,如设救生船只等。

大型漕船起运场景,生动的再现了漕粮运输的艰辛和运河繁忙景象。

当年,运河上百舸争流,漕粮、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纤夫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他们屈着身子,背着僵绳,步态一瘸一拐的往前迈。

有许多纤夫拉纤的时候是不穿衣服的,暮春、夏季、初秋等温暖的时节多是光着身子,即使面对大姑娘也是泰然自若。

纤夫拉纤为什么不穿衣服?

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士,如穿着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能管几天?

拉纤时要频繁下水,在时间上容不得宽衣解带。

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一会儿岸上,一会儿水里,衣服在身上干了湿,湿了干,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所以不如不穿衣服。

纤夫除了拉纤之外,还会喊一口沙哑的船工号子。

号子有声无字,“嗨,嗨哟哟,嗬嗨,拖呀,拖、拖拖拖……”每当逆水行船或遇上险滩恶水时,全靠纤夫合力拉纤,号子声声,空谷回荡,别有一番情趣。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船只一旦搁了浅,这时你看岸边一个个纤夫排列整齐地背着僵绳,发出惊天动地的吆喝……那河风裹着冰雪阵阵狂舞,其境况是常人难以相象的,而纤夫则处之泰然,习以为常。

漕船抵达通州,要在仓场主持下当众抽签决定所运漕粮兑交某某仓廒。

正兑漕粮在石坝卸粮,改兑漕粮在土坝卸粮。

漕船到坝,经查验米色干净即行起卸。

起卸时由坐粮厅取样米送各仓监督,以备查对入仓。

漕粮运交京通各仓后,该年漕运即告完成。

展柜内的这些题本奏折,全部是和漕运有关的文物,弥足珍贵,大部分都是明清故宫内藏档案,在这次布展当中,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均给于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清代帮规,是当年漕帮内部密传的自律和必须遵守的行规文件,就像我们现在的协会章程。

这张图片上展示清代的“军粮经纪密符扇”,从明代开始就在运河漕运中广泛使用。

密符由担任军粮经纪的人自己创制,外人无法释读。

根据军粮经纪在盛放粮食的器具上标记的密符,再查看密符扇的记录,就知道是哪个军粮经纪验的粮食。

今后如果发现粮食出了问题,就会知道责任人是谁,有谁负责。

这张图片是一件官斛,是当时征收漕粮时的重要量器,这是官方制定的标准衡器,一斛相当于五斗,大约合现在的75斤。

船是运河的骄子,运河对人类的贡献正是通过南来北往的船只体现的。

繁忙的航运不仅是经济和交通发达的标志,也成为运河文化的一种象征。

这个展柜展出的是宋、明、清三代的运船模型。

通过这些模型,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漕船的一个演变,可以让观众增长这方面的知识。

运河不但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和新的文化气象。

有人说,大运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