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小学数学课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结题报告
江西省寻乌县实验小学负责人王进彬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追求有效教学是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能效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上来。
”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我校组织的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存着如下几个共性问题:
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盲然;二是新课前盲目出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境创设,整个教学机械呆板,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作业;四是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自学流于形式;五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等。
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
这种“教师中心,机械模仿,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辨与创新,学生的主体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建设轻负高效课堂”,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减轻学生学习强度,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达成育人目标.
从新课改实施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相脱节、课程改革与抓教学质量“两张皮”的现象.这已成为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师压力过大、教学效益不高,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瓶颈.究其原因,固然是多层面和复杂的,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在具体教学技术层面的帮助指导,致使新课程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效益和质量难以提升。
因此,研究和探索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探究并形成小学数学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teaching)是20世纪及上半叶很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思想与理论,它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是一套教学策略,它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情景做出及时的决策。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J.S.Bruner)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教育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化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最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优化统一起来.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五个基本成分,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选择每个过程的最优化方案,发挥整个教学系统的最大可能性。
(四)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探索出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2、研讨总结出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意识。
3、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围绕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
2.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有效性教学策略.包括
(1)有效的课前准备策略;
(2)有效的情景创设策略;
(3)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4)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
(5)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3、初步形成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包括
(1)概念教学基本模式;
(2)计算教学基本模式;
(3)解决问题教学基本模式;
(4)练习课教学基本模式;
(5)复习课教学基本模式。
重点和难点
(1)探究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及有效性教学策略
(2)研究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为课题实验获得理论依据,寻找有效策略、研究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
适时调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有效调整研究策略。
3、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
主张“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学生数学学习方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4、案例研究法:
针对不同学习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5、观察研究法:
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它辅助工具,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从而得出学习数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6、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
7、实验研究法:
通过实验,及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的信息和资料,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启动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主要工作:
(1)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完成课题规划;制定初步实施方案,建立研究框架体系;等待审批结果。
(2)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论著、文献资料等,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2、实验实施阶段(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
主要工作:
(1)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2)根据研究的框架体系,进行分类开展教学模式的实践,解决实践中可能碰到的问题。
(3)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多位一体”的教学活动,总结方法,规范课题研究;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撰写教学论文等。
3、总结推广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
主要工作:
撰写专题论文、课题总结研究报告;展示课成果;推广经验;申请结题。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2012年3月初,根据学校的数学教研的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
及数学教学的需要,我确定了要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课题。
同时,在导师黎主任的细心指导下,以及与我校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其他数学教师经过讨论交流,最后确定课题名称为“小学数学课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导师的帮助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对课题方案进行了研究和策划,最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经学校教研处和县教育局教研室推荐,本课题在赣州市教师专项课题中立项。
(二)、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我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模式.研讨学习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籍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
1、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这期间,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学习。
其一是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
我们了解到在国内,现在有不少的单位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研究过程中,有些也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
我希望我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其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以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使得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我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地阅览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
2、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盲然;
(2)新课前盲目出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境创设,整个教学机械呆板,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3)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作业;
(4)四是教师较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自学流于形式;
(5)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等。
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
这种“教师中心,机械模仿,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辨与创新,学生的主体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我们教研组也进行全力的配合,有计划的开展了多次说课、听课、评课多位一体教研活动。
主要从“情景激趣”、“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迁移升华”这种课堂程序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同时,我们还经常观看名师课堂实录,深入名师课堂,观察名师们的课堂教学技巧;还利用学校组织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校际课堂教学交流的机会,认真观察和研究兄弟学校教师展示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方法,并经常和课题组成员一起探讨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转变自己的观念。
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交流,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一个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其次,我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九、课题研究成果
(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1.情景激趣-—激发学生有效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学—-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
3.互动探究——培养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能力
4.迁移升华-—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解析
1.情景激趣—-激发学生有效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洁、易懂,背景丰富,能激发学生兴趣,但又不那么直白,与学生已经具备的那些常识性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见解有关,学生已经习得的正规知识能派上用场,能引起思考,能提出问题,容易导向一段发现和活动的过程。
如何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以下是我们课题组的几点总结:
(1)把学习情境故事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一开头,我们创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
“花果山中三个小猴子吵着要猴爸爸买甘蔗给他们吃:
最小的猴子嚷着要根数多,老大自认为很懂事说:
‘我只要一根,但要最长的。
'精明的老二说:
‘我不要最长的,也不要根数最少的,但根数要比大哥多,比弟弟的长一些。
’猴爸爸思考了一下,买来三根同样长的甘蔗,将第一根分了一半给老大,将第二根平均分成6段,取了3段给老三,将剩下的一根平均分成4段,给老二两段。
三个猴子高兴极了,都认为爸爸对他最好。
同学们,猴爸爸分得公平吗?
……公平不公平,学了新课自分明",学生兴趣盎然地步入了新课。
(2)把学习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置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身边,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从事理中明确算理.例如:
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计算一课中,我们创设了生活中的购物情境:
在教室的一角“开设"超市,货架上陈列着文体类商品,其中篮球标价96元/只,排球42元/只,……一位同学跑上去,营业员连忙说:
“欢迎光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同学说:
“我想买一只篮球."营业员:
“96元。
”学生拿出100元,营业员找给学生4元,学生说:
“谢谢。
”营业员:
“欢迎再次光临。
”通过“买篮球”,让学生感悟:
①96元靠近100元,②多付就要找零(蕴含多减要加)。
这样为学习新知扫除障碍,让学生从生活事理中明白为什么“多减要加",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学习社会交往,体验生活数学。
(3)把学习情境操作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感知,逐步在头脑中建立起表象,进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如:
在执教《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一课时,我让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并把操作后获取的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再观察每排的个数、摆的排数、层数与小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得出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小正方体木块的个数(即长方体体积),逐步推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在操作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引导他们观察-—抽象——概括—-表述,架起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桥梁.
(4)把学习情境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争辩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锻炼学生语言的表达,使他们在“风口浪尖”上磨练,在“实战”中提高。
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3/10米,第二根用去3/10,哪一根用去的多一些?
”问题给出后,学生讨论比较热烈,有的说第二根用去的长,(假设钢管10米,10×3/10=3米),有的立即反驳:
当钢管长1米时,1×3/10=3/10米,两根用去的一样长,……通过争论、举例验证得出,这道题答案有三种可能性,分三种情况进行思考。
让学生体会到在一定范围内,数学问题的不确定性。
2.问题导学——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渠道,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重点之一。
爱因斯坦强调:
“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答案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想象。
”课题组采用板块式结构,昭示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
教学展开时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基本思路是:
经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或有待于形成的运算技能,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性、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人教版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信息窗2“合作探索”红点问题:
“厨房的面积有多大?
"其实质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
在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来研究,然后在计算纸片个数的过程中,发现沿着长和宽摆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个数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厘米数的关系,从而推测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的过程.
(2)有价值问题的呈现形式
有价值的问题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我们认为问题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是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
新教材在问题的呈现形式上可谓生动活泼,也给我们提供了范例,就几种主要形式简单列举如下.
1表格式.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计算时,可选取生活中学生常见的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生活素材设计表格式应用题:
品名
日记本
钢笔
圆珠笔
三角板
单价(元)
2.5
5。
00
2.00
1。
50
把12元全买完,怎样买更合算?
这类是教师自行设计的,另一类表格式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票据,把这类表格式的票据呈现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得紧密性。
②文字式。
并非传统上的纯文本形式,而是带有一定的应用文格式,如通知、借条、广告等。
学习了小数加、减法这部分知识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
新华书店门口贴了一则广告:
今天新到以下书籍,欢迎购买。
《谈谈新的学习方式》5.35元,《童话大王》3。
85元,《脑筋急转弯》11。
1元,《新十万个为什么》10.9元,《我们爱科学》8.00元,《趣味数学》6。
9元。
请问:
①看到这则广告,你首先想到什么?
②你最喜欢的两本书是什么?
需要多少钱?
③哪种书最贵?
哪种书最便宜?
比一比相差多少。
④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漫画和对话式。
新教材中的问题,大多是以漫画和对话的形式呈现的,非常生动,小学生很喜欢。
④图形式。
这也是新教材中呈现较多的一种形式。
图形,既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真实的图片。
3.互动探究——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通过探究性的数学学习,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感受和学习数学知识中凝聚的数学智慧,并形成初步的研究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心态,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互动探究具体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和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专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尝试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如我们课题组成员何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是这要进行的:
师:
同学们,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一个计算公式,如果老师直接告诉你,你就会觉得它非常简单。
大家是想让老师直接告诉你呢,还是自己去探究发现呢?
生:
我们自己去探究发现!
师:
那就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并且说一下为什么这么猜?
生1:
我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邻边”.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也就是两个邻边相乘,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能是两个邻边相乘,所以我猜“底×邻边”.
师:
有道理。
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板书:
底×邻边)
生2:
我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邻边)×2”。
师:
你能说一下理由吗?
同学们对他的猜想有意见吗?
生3:
这是求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而不是求它的面积。
师:
刚才那位同学还坚持你的猜想吗?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4:
我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高”。
我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剪下来,再移到右边,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我就猜“底×高"。
师:
有头脑。
咱们把它记录下来.(板书:
底×高)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这些猜想一定正确吗?
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生:
验证.
这样设计,其一,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遵循了他们的认知规律——迁移,借助猜测这个环节,将学生原始的思维状态暴露,引导他们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了推理能力。
其二,通过验证这一活动,以体验为主线,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实实在在地经历了有意义的“做数学”过程,对所学知识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构建数学模型、知识动态生成的思维过程中,把数学方法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操作和思维的碰撞,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了探究数学问题的经验,获得了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4.迁移升华——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更突出了迁移在知识建构、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也使得“为迁移而教”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特征之一。
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大体上对当堂课所要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要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还必须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直至迁移升华为更具概括性、实践性知识结构,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1)针对性练习促进知识的迁移
练习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来设计,才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例如,在整数乘法或把带分数化假分数时,经常要用到一位数乘、加的口算,但如果盲目出题,即使练习再多也无济于事。
学生最感困难和最容易出错的,是在乘得的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如:
只要把整数乘法计算过程中属于这种情况的100道两步口算题全排出来,有计划地安排在各节课上经常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就能提高整数乘法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2)阶梯性练习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一般都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切到确切,从表面理解到比较深刻理解这样的过程。
阶梯性的练习,有助于推进理解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可以先练习求两队合作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多少天的基本题,再练习求三队合作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多少天的发展题.然后将例题变化成其中一队先单做几天后,求两队合作剩下的工程需要多少天;或者先由两队合作多少天,剩下的由其中一队单独做还需要多少天等的变式题。
通过这样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掌握得比较全面,沟通了“工程问题”和“一般工作问题"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3)启发性练习促进知识的迁移
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指向并集中到事物的本质方面,把它们的思维引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这样就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牢固掌握。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解法后,引导学生想象当两物体同时相向而行一定时间后,两物体的位置关系会出现哪几种情况(相遇、相遇前的相距和相遇后的相距等),并画出线段图,讨论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去求两地的路程,使学生对两物体相向运动时各自的行程与两地间路程的关系更加清楚,拓宽了知识,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性练习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学习初级阶段的知识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有意识地渗透一些较高阶段的知识。
虽然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但可以使他们在后阶段学习时不感到陌生和困难。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后,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水平,把平均分一个单位,引申到平均分一个整体,让学生根据某一小组(或全班)的男女生人数,说出男女生各占全小组(或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为今后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全面认识单位“1”的含义,作好铺垫。
这里要注意的是,渗透必须适时、适度,以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且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原则,千万不能作为教学要求。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水平不均衡,个别教师有畏难情绪,认识不到位,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也不够大胆;课题研究的成果也有待进一步推广.
2、实验教师在结合课题进行探索以有效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时间的有机结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