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6950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案人教选修31.docx

26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案人教选修31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习目标定位]1.进一步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的设计思想.2.会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3.掌握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一、实验原理

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R=

).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2.用毫米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利用缠绕法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圈金属丝的宽度,求出金属丝的直径d,算出横截面积S(S=

).

3.由电阻定律R=ρ

,得ρ=

,求出电阻率.

二、实验器材

毫米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开关及导线、被测金属导线、电池、滑动变阻器.

实验操作

1.实验步骤

(1)测直径:

取一段新的金属导线紧密绕制在铅笔上,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它的宽度,除以圈数,求出金属丝的直径,并记录.

(2)连电路:

按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图2

(3)量长度: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并记录.

(4)求电阻: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

(5)拆除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2.数据处理

(1)电阻R的值:

方法一,平均值法:

分别计算电阻值再求平均值;

方法二,图象法:

利用U-I图线的斜率求电阻.

(2)将测得的R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

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3.实验注意事项

(1)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导线连入电路前进行,为了准确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应该在连入电路之后在金属导线拉直的情况下进行.

(2)因一般金属丝电阻较小,为了减少实验的系统误差,必须选择电流表外接法;

(3)本实验若用限流式接法,在接通电源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状态.

(4)电流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太长,以免电阻率因温度升高而变化.

一、仪器的选择和电路的设计

例1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直径d,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率.

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10kΩ

B.电压表0~15V,内阻50kΩ

C.电流表0~0.6A,内阻0.05Ω

D.电流表0~3A,内阻0.01Ω

E.滑动变阻器,0~10Ω

F.滑动变阻器,0~100Ω

(1)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3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图3

错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电源是两节干电池,电动势是3V,选用3V量程的电压表A;因为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Ω,如果把3V的电动势全加在金属丝上,电流才是0.6A,因此用量程是0.6A的电流表C;此题中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Ω,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10Ω的滑动变阻器E.

答案 

(1)A C E 

(2)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

二、数据处理和实物图的连线

例2

 如图4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将已知直径为d的待测金属丝固定在接线柱a、b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小金属滑片c,连接好电路,电路中R0是保护电阻.已知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金属丝的电阻,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可以忽略不计.闭合开关后得电流表的读数为I0,电压表的读数为U0调节滑片c的位置,分别测出长度L及所对应的电压值U,然后作出U-L图象.如图乙所示.

图4

(1)在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测量电路应选________电路.

(2)根据所选电路图在图甲中进行实物连线.

(3)测得图乙中图线的斜率为k,由此可得该金属丝的电阻率为________.

解析 

(1)待测电阻是金属丝ac部分,

依题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选A电路;

(3)由实验原理R=

=ρ

,S=π(

)2,

得ρ=

,又k=

故ρ=

k.

答案 

(1)A 

(2)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3)

k

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不再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而是采用刻度尺测量紧密绕制多匝的电阻丝长度,求得直径.某次测量结果如图5所示,则直径为______mm.

图5

(2)如图6所示是测量金属丝电阻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图乙电路图,补充完整实物图的连线,并使开关闭合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甲           乙

图6

(3)某同学利用正确的电路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10

1.70

2.30

2.80

I/A

0.02

0.06

0.16

0.22

0.34

0.46

0.54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中作U-I图线,并由图线求出电阻值为________Ω.

答案 

(1)1.8 

(2)如图 (3)5.0

1.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由ρ=

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  )

A.金属丝直径d的测量

B.电压U的测量

C.电流I的测量

D.金属丝长度l的测量

答案 A

解析 四个选项中的四个物理量对金属丝的电阻率均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因为在计算式中取直径的平方.

2.在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B.实验中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取得多组U和I的值,然后求出平均电阻

C.应选用毫米刻度尺测金属丝的长度三次,然后求出平均长度l

D.实验中电流不能太大,以免电阻率发生变化

答案 C

解析 测量的是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故C错.

3.在测定阻值较小的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在测量其电阻时应选择的电路是(  )

答案 D

解析 金属阻值较小,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该用电流表外接法,题干中要求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故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接法,D正确.

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金属丝长度,图1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金属丝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的金属丝长度为________mm.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如果受条件限制,身边只有米尺1把和圆柱形铅笔1枝.如何较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请简述测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答案 972.0 在铅笔上紧密排绕金属丝N匝,用米尺量出该N匝金属丝的宽度D,由此可以计算得出金属丝的平均直径为D/N

5.“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a、b、c、d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丝.

图2

现有四根镍铬合金丝和两根康铜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mm2

A

镍铬合金

0.8

0.8

B

镍铬合金

0.5

0.5

C

镍铬合金

0.3

0.5

D

镍铬合金

0.3

1.0

E

康铜合金

0.3

0.5

F

康铜合金

0.8

0.8

(1)电路中四种金属丝应选用上表中的________(用编号表示).

(2)某学生由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

电路图中四种金属丝的电阻R与长度L、横截面积S的关系可用比例式R∝

来表示.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3)在交流合作时,有位同学提出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只要将图中P端分别和1、2、3、4相接,读出电流,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也能探究出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请你对其作出评价.

图3

答案 

(1)BCDE

(2)不正确,因为它们的材料不完全相同

(3)不能探究出.实验过程中无法保证每次金属丝两端的电压相等

解析 

(1)本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分别选用导体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不同,B、C符合要求;选用导体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不同,C、D符合要求;选用导体横截面积相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材料不同,C、E符合要求.故选B、C、D、E.

6.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时,需要对金属丝的电阻进行测量,已知金属丝的电阻值Rx约为20Ω.一位同学用伏安法对这个电阻的阻值进行了比较精确的测量,这位同学想使被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尽可能的大.他可选用的器材有:

电源E:

电动势为8V,内阻为1.0Ω;

电流表A:

量程0.6A,内阻约为0.50Ω;

电压表V:

最程10V,内阻约为10kΩ;

滑动变阻器R:

最大电阻值为5.0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上述条件,测量时电流表应采用________(选填“外接法”或“内接法”).

(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若在上述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且电流表内阻RA、电压表内阻RV均为已知量,用测量物理量和电表内阻计算金属丝电阻的表达式.

答案 

(1)外接法 

(2)见解析图 (3)Rx=

解析 

(1)待测电阻约为20Ω,是电流表内阻的40倍,但电压表内阻是待测电阻的500倍,故采用外接法.

(2)因为要使Rx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尽可能的大,所以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电压表分得的电流为IV=

,所以Rx中的电流为

Ix=I-IV=I-

,则Rx=

.

8.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约为5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为75kΩ)

C.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

E.变阻器R1(0~100Ω,0.3A)

F.变阻器R2(0~2000Ω,0.1A)

G.电池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Ω)

H.开关S,导线若干

(1)为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4甲中________(填“a”或“b”)为该实验的电路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图把图乙中的实物图用导线连接起来.

图4

(3)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导线长度为6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导线的直径为0.635mm,两电表的示数分别如图5所示,则电阻值为________Ω,电阻率为________.

图5

答案 

(1)ADEGH 

(2)b 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3)2.40 1.27×10-6Ω·m

解析 

(1)由电池E决定了电压表选V1,结合Rx粗略计算电流最大为600mA,故选A2,由Rx确定变阻器选R1.

(2)因A2的内阻不能满足远小于Rx,故选b图.

(3)Rx=

Ω=2.40Ω

由Rx=ρ

得ρ=

Ω·m

≈1.27×10-6Ω·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