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a.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652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施工方案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模板施工方案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模板施工方案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模板施工方案a.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模板施工方案a.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施工方案a.doc

《模板施工方案a.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施工方案a.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施工方案a.doc

乐陵市中央世纪城住宅楼

施工单位:

乐陵市建筑工程公司

建设单位:

山东澳林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山东海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编制人: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二章施工程序········································4

第三章施工设计计算····································7

第四章模板工程的安装与拆除····························15

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18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混凝土等级为:

基础垫层采用C20砼,基础C35,挑沿等室外构件采用C30砼,厨房、卫生间盥洗间采用C25砼.其它均采用C20砼。

墙体砌块±0.000米以下采用MU20砼普通砖,±0.000米以上采用MU15;标高±0.000米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储藏室采用M10.0混合砂浆;一、二、跃层住宅均采用M7.5混合砂浆,其它层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

1.2方案选择

本工程采用竖向结构采用竹胶板,平板采用木胶板。

采用10mm厚1220mm×2440mm高强度竹胶板和木胶板作为面板,50mm×80mm方木及φ48mm钢管为楞骨,φ48mm钢管、自制蝴蝶夹、φ14mm对拉螺栓作为加固系统,以φ48mm钢管搭设的整体双排扣件式落地脚手架作为墙柱的水平支撑及梁、板的垂直支撑系统。

1.3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工程施工图纸、本省有关文件

第二章施工程序

2.1.材料设备要求

1、木方(厚度为60~80mm),镜面板(91.5mm×183mm),阴、阳角模,连结角模。

2、木楔、支撑(钢管)、扣件、螺纹顶、铅丝(12~14号),隔离剂等。

2.2.作业条件

1、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的位置是否符线。

办理预检手续。

2、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3、检查构造柱内的灰浆清理:

包括砖墙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根部的落地灰。

2.3.施工顺序

模板整体支设顺序为:

柱→剪力墙→梁板。

2.4.施工工艺

(1)墙、柱模板施工工艺:

定位放线(轴线、构件、控制线)→底部垃圾清理→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单侧模板封堵→穿墙、柱对拉螺栓→对侧模板封闭→脚手管及自制蝴碟夹紧固→与脚手架连接并加固。

(2)楼板、梁模板施工工艺:

定位放线→支设脚手架→支设梁底模→核对标高及位置→支设梁侧模→梁模边方木加固→支设板模底部横杆→铺设板模方木楞骨→铺设板模→校正位置、修补边角及拉结固定。

2.4.工艺流程:

 

 支构造柱模板

      

作清理准备工作 →支圈梁模板 →办预检

         

         支平板模板

1、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2、支设模板

(1)、构造柱模板:

A.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鼓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米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20。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米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个砖处。

B.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C.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用斜撑支牢。

D.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2)、圈梁模板:

A.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B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调整合适。

C.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定位,并用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D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中间每隔50cm左右留一道,每面墙不宜少于5个洞。

(3)、安装楼板模板:

地面夯实→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

A、底层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B、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层安装。

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范设计规定。

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厘米,大龙骨间距为60~120厘米,小龙骨间距为40~60厘米。

C、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D、铺模板。

E、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F、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

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

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厘米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米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G、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

(4)、模板拆除:

(前提条件:

必须混凝土试块试压合格后方可拆除模板)

A、柱子模板拆除:

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支撑,再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U型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B、楼板、梁模板拆除:

1)、应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

2)、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3)、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4)、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钢模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

5)、有穿墙螺栓者先拆掉穿墙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

6)、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

墙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超过1MPa时,方可拆除。

板与梁模板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第三章施工设计计算

3.1模板设计验算

(1)剪力墙模板设计

、剪力墙、侧墙模板对拉螺栓计算

a.荷载组合

公式1:

模板侧压力按F=0.22β1β2υ1/2

r=24KN/㎡,t0(初凝时间)=3h,β1=1.15,β2=1.2,υ=10m/h

故F=0.22×24×3×1.15×1.2×101/2=69.1KN/㎡

公式2:

模板侧压力按F=24h(h为有效压头),此时取最大楼层高度3.9m,F=24h=24×4.5=108KN/㎡。

取公式1、2中的小值,F=69.1KN/㎡。

对模板侧压力及向模内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进行组合得:

F(侧)=69.1+6+4=79.1KN/㎡

b.对拉螺栓间距

P=F(侧)A,P为模板立杆承受的拉力,在此为φ14螺栓,取P=17500N,

A=a×b(a、b分别为对拉螺栓的纵横向间距)=P/F(侧)=17.5/79.1=0.221

螺栓纵横向间距为0.45×0.5m,在此因竖向结构高度较大,底部1/3的模板对拉螺栓纵向间距取0.4m,横向间距取0.5m,其上2/3各取0.5m。

②面板计算

水平小肋间距下部按320mm,1.9m以上按380mm设计,面板按5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载F=79.1KN/㎡,计算板取10mm,面板计算厚度18mm

强度验算:

跨度/板厚=38/1.8=21<100属小挠度连续梁

查表得弯矩系数KM=-0.105

则M=KMql2=0.105×0.79×3202=8494

抵抗矩W=10×182/6=540mm3

σ=M/W=8494/540=15.7N/mm2

模板抗弯强度按普通木材2倍计算为:

2×15=30N/mm2

故σ=15.7N/mm2<30N/mm2符合要求。

挠度计算:

Kf=0.644弹性模量按普通木材2倍计算为20000

I=10×183/12=4860

f=Kfql4/(100EI)=0.644×0.79×3204/(100×20000×4860)=0.6mm,小于模板制作或安装允许误差,符合要求。

根据计算结果作以下设计:

小横杆(横肋间距):

4米以下间距320-350mm

4米至3米间距350-400mm3米至2米间距400-450mm

2米以上间距450-500mm

③横肋计算

横肋设计按3跨连续梁,跨度500mm,梁截面50×100mm,计算宽度320mm,荷载F(侧)=79.1KN/㎡,q=79.1×0.32=25.3KN/m

强度验算:

跨度/板厚=500/100=5<100属小挠度连续梁

查表得弯矩系数KM=-0.1则M=KMql2=0.1×25.3×5002=632500

抵抗矩W=50×1002/6=83333mm3

σ=M/W=632500/83333=7.6N/mm2

普通木材抗弯强度为:

15N/mm2

故σ=7.6N/mm2<15N/mm2符合要求。

挠度计算:

Kf=0.677弹性模量按普通木材计算为10000

I=50×1003/12=4166667

f=Kfql4/(100EI)=0.677×25.3×5004/(100×10000×4166667)=0.3mm,0.3/500=1/1667<1/400,符合要求。

④纵肋计算

纵肋设计为两根竖向φ48钢管在横向肋外,计算单元宽度500,纵向内侧受横肋集中荷载,外侧受对拉螺栓作用,可视为3跨连续梁,对拉螺栓间距400mm

集中荷载为0.5×0.32×79.1=12.6KN,共作用4只集中荷载

可近似认为每跨作用2只荷载,每只为12.6×2/3=8.4KN

查表得弯矩系数KM=-0.267

则M=KMFl=0.267×8400×400=897120

查表得单根钢管抵抗矩W=5.03×103mm3

σ=M/W=897120/2/5.03×103=89N/mm2

Q235钢抗拉强度为:

215N/mm2σ=89N/mm2<215N/mm2符合要求。

挠度计算:

Kf=1.883弹性模量按Q235计算为210000I=12.19×104

f=KfFl3/(100EI)=1.883×8400×4004/(100×210000×2×12.19×104)=0.2mm,0.2/400=1/2000<1/500,符合要求。

在纵肋上增加斜撑间距1.5m×1.5m梅花形布置,抵抗意外倾覆力。

(2)柱模板设计

柱模板的支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