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气和冷空气.docx
《热空气和冷空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空气和冷空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空气和冷空气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研究冷热空气是怎样对流的,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认识空气是怎样流动,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第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
第三,了解人们如何利用热空气,制作热气球。
第四,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
本课首先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由三个小实验环环相扣,其中尤其要注意第一个小实验结束后的过渡“你有没有看见热空气往上流动了么?
”或“你在上面看见热空气了么?
”由此引出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
在第三个实验,一定要强调两个杯子里是同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还要注意加热一个杯子里的空气时一定要扶住小木棍的另一端。
“热气球”的实验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竞赛,最后由看那个小组的热气球飞得更高更远为目标进行课后拓展研究。
需要思考的是“冷热空气的对流”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如何用更合适的实验来演示呢?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采用了问题情境引导策略,从旧知到新知,提出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继续对新知的学习。
整堂课都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出新知。
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佳效果。
新课标指出: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指导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
小学科学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活动过程。
小学生对周围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来自于儿童的天性,这也是最基本的学习动机。
但这种主要来自于好奇的探究倾向,最初只是潜在的动机力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尤其要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儿童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来做科学,但面对的毕竟是小学生,而在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不宜搞得太复杂。
要突出主要教学目标,做到“万绿从中一点红”,过程上更要“小中见大”,材料上能越简单,越典型越好。
让学生研究空气受热时会怎样流动呢?
其中有一个小实验,用纸蛇转动来证明空气受热向上流动。
材料简单易操作,但又不失生动,学生十分热情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不同部位试验,当放在火焰上方,看到纸蛇旋转起来那一刻,大家是多么兴奋,有人甚至欢呼起来:
“纸蛇活啦!
”
在活动过程中也要符合儿童的特点,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可让学生独立研究,而有些需要两两合作甚至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
当学生通过观察验证发现并提出问题不成熟、不完整时,教师要多鼓励,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积极观察探索,形成创新的心理愿望。
让学生品尝到跳一跳摘果子的喜悦。
如果是望天难登的感觉,久之会使其丧失活动的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科学课程标准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
陈斌老师执教的《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能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教师的“引”,让思维点燃。
疑问是激起学生进行思维的原始动力。
陈老师在导入时,通过演示,问:
在100ml水中加一勺盐能溶解吗?
生众:
能。
师加盐搅拌,学生观察到果然溶解了。
这样的过程重复了三次。
师问:
如果我们所有的盐全部倒进去呢?
学生罔然。
追问:
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
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的动力,为本节课确立了探究的主题。
这时教师还没有结束,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有同样高度的水的烧杯。
问:
这样来做可以吗?
其中有一位学生说:
可以。
老师不急着否定,继续引导,问其他的学生,回答不可以。
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思考明白,假如要知道1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必须要知道有多少水。
我们强调在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动脑”,最终内化成一种固有的知识和技能。
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猜测后,假如50ml水能溶解43克食盐,你认为每次加多少食盐适合呢?
学生有的说一勺一勺加;有的说2克、2克加……师引导:
每次加盐是先多后少?
还是先少后多?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
前面应加多一些,后面加少一些。
让学生明白了科学的实验方法。
这样的事例在很多环节都有充分的体现。
如:
什么时候又可以加盐了?
溶解完后还剩下一点点怎么办等等。
二、科学表述,让思维开花。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
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述才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发展。
陈老师在课上十分注重学生对语言的表述。
如让学生说什么时候又可以加盐了?
学生回答等溶解完了再加;剩一二颗时再加;剩一半时再加……从学生的语言中反应出孩子们对什么时候可以加盐了,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再如,师问:
还剩下一点点怎么办?
学生描述:
一勺多一点,半勺,大约几勺半……
三、数据分析,让思维火花升起。
新课标指出,实验时,要注重事实证据,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陈老师在这堂课上做得特别好。
他把学生猜测的溶解食盐量和通过实验后得出的实际溶解食盐量都一一记录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两组数据。
从数据中去发现猜测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证意识。
虽然三四年级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还不是那么熟悉,但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训练,学生思维水平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在这堂课上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
1.实验材料的选择:
学生在用勺子“量”食盐的过程中,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筷子”,这样对保证一平勺大约是1克的结果会有出入。
学生在操作时,可能会多刮去一些或少刮去一些。
我建议是否可采用牙签为好。
2.课的延伸拓展处:
学生经过实验已经得出了50ml水大约能溶解20克食盐。
老师是否可以设问:
那100ml水你猜能溶解多少食盐呢?
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去探究。
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探究活动还没有结束。
我们不能以下课铃
努力追求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的统一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自信的坐在讲台上,来进行评课。
有一种诚惶诚恐、如履波宾的感觉。
虽然今天要求我进行主题评课,但是,我跟大家一样,事先没有听过这位老师的课,只不过,我是在周日晚上11:
00的时候,打开邮箱,收到了这位老师给我发过来的教学设计。
我觉得,同样的听课,是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的。
就我的思考,我觉得,教师的课可以分为家常课(常规课)、示范观摩课、比武课、研究课等等。
我把这位老师今天上的课定位于研究课。
在我的认识中,在我现今的价值观众,我觉得,听研究课是最有价值的。
因为,研究课,能够引发我的进一步的思考。
当然,因为是研究课,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我认为,研究课的价值不会因为课堂中出现问题而打折扣,研究课的最大价值在于充分的体现研究的主题,呈现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及策略。
一、总体评价
这是一堂比较精彩的科学课!
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的……
课堂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为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提供了简约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
无论是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
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地想问题,指导科学地做,有计划地做,能动地搜集资料。
面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假设、验证、整理、交流。
教师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
听了这位老师的课,我联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的一段话。
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一个少年剑侠初出道之时,往往用的是一口天下无双、锋利无比的宝剑,那萧萧剑气、舞动的风采真是绚烂之极;等到他武艺精进,真正安身立命,成为一个门派的掌门人,或者在江湖上成为一个有名的剑客的时候,这个人用的武器反而可能是一口不开刃的钝剑。
因为锋利现在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内功开始变得沉浑雄厚;等到这个人已经成为名动江湖的大侠,他的武功已经超越了一个一个的流派划分而出于其上的时候,这个人可能只用一根木棍。
就是说,金属那样的一种锋利和那种质地对他来讲也不重要了,他的手里只要随便拿个东西就够了;而等他真正走到至高的境界,也就是独孤求败的境界,求一败而不可得,这个时候他的手中是没有兵器的,他双手一出,就能挥出剑气,所有的武艺都融会贯通在他的内心里。
此时敌人已经不能和他对招,因他已经到了“无招”的境界,因为他的无招,故而对手不能破解。
融会贯通的境界,一直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最高的境界。
我感觉,章这位老师的教学素质正在不断的接近“融会贯通的境界”。
如果说,要给我今天的评课加一个主题的话,我评课的主题是《努力追求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的统一》。
本学期,提出了进一步打造活力课堂。
本学期,我校对活力课堂进行了界定——
三维化:
抓三维目标落实。
民主化:
课堂的民主氛围。
创新人才就是靠民主的氛围孕育的,学生是否投入,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化:
着力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和能力。
生活化:
要尽可能地生活化,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有效性:
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这个界定写进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
我想说明的是,校本教研方面的任何一个文件,都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就这个活力课堂的界定,是我在认真学习了很多关于活动课堂的界定方式后确定的。
(一)三维化的落实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科学技能)
1.能够预测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
2.能够收集数据来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科学知识:
1.知道连续测量一杯水温度的方法。
2.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精神。
上面是这位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在三维化目标表述中,凸现统计图表,我个人觉得更为理想。
今天的教学中,学生对统计图表的认识上存在的与教师预定的目标的差距,估计跟目标上的不明确有一定的关系。
(二)民主化的体现
我们先来看看章老师的课堂导入环节。
(1)师倒一杯热水,问:
谁能上来测量一下这杯热水的温度?
请大家观察,这位同学测量观察的方法是否准确?
老师觉得,你应该再低下去一点,目光与温度的读数相平。
你认为最高温度是多少,请你把这个温度写在上面。
他写的对不对?
(2)再请一个同学来测一测。
(3)同样一杯水,两个同学测出了两个温度。
这说明了什么?
想不想再来测一个?
(4)我们看到,三个同学上来读温度三个同学的温度读数都不一样。
原因是水温在变化。
如果每隔三分钟测量一下,这杯水温度下降的规律会怎样?
我认为,无论是课前谈话,还是教学的导入,本节课把技能复习与教学引入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
今天的猜想,学生的发展状况很好。
让学生充分的展示学生的思维,给错误学生改正的机会、发展的机会。
这一点,章老师在处理上比较妥当。
我们发现,学生在科学预测的环节中产生了多种想法。
这反映的是学生思维的卷入。
(三)主体化的呈现
老师们,我们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观察、实验、制作;5.搜集整理信息;6.思考与结论;7.表达与交流。
这节课,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着力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和能力。
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帮助。
我们知道真正的学习并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学生的头脑内部。
从而增加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含量,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今天的教学,对学生养成这样的科学思维的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科学课本质的东西——
作家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科学家往往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
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是一种学问,而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是一种智慧。
在今天的这节课上,我们的学生,已经在向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把复杂的过程说简单。
这一目标的达成的基本保证是,学生独立研究的时间很长。
要学生安安静静地做实验,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
(学生想齐读,处理的很好)
商榷的地方——
倒计时,数10-0,小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学生数数应该进一步一次比一次提高要求。
读秒不能随便读。
看到了学生读书的发展,后来进入了自动化,但是,还可以看到更大的发展。
教学效益的问题:
想到了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每隔两分钟计时,学生三分钟时间里的效益太低。
另外,可以考虑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甚至可以是1人1组进行实验。
另外,我觉得,学生对于读图的发展不是很理想。
21世纪,是读图的世纪。
统计图的最大意义在于,一眼就能看出变化的趋势。
但是,要让学生知道变化的趋势,必须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还没有将深讲透。
(四)生活化的凸现
用内容本身去吸引,是理性的吸引,更有科学的特点。
本节课,材料与材料之间是有结构性的,服务于今天的教学。
1、把温度计挂在铁架台上,解放了学生的双手。
2、课件中的记时器,很清晰,很管用。
(五)有效性的达成
本节课教学目标达程度高,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追求“简洁”(教学环节简洁)、“扎实”(教学目标落实)、“有趣”(学生趣味盎然),这或许从一定方面,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节课,教学时间超过了5分钟左右。
时间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
因为这节课是研究课。
是探讨一些问题,展示自己的思想。
当然,我们还需要考虑时间的效益问题。
请大家思考,在测量一杯水温度变化的间隔时间中,(每次间隔3分钟)我们还可以怎样有效的利用中间的三分钟的间隔时间。
分享:
在今天有幸听了吴老师的《岩石、矿物和我们》这堂课。
整节课听下来一个整体的感觉是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衔接自然,并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先说说我要好好学习借鉴的地方
1、语言的魅力
听吴老师的课总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吴老师的语言总是这么的抑扬顿挫,有种让人“不得不听”的感觉。
尤其是在第一与第二环节的衔接处,吴老师讲到“如果这块岩石不小心砸到了你,你有什么感觉?
”时加上肢体语言,给人一种真的好想要砸过来的感觉。
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
2、合理有效的处理教材
第二个环节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岩石矿物的用途,然后再一起交流。
吴老师则通过大屏幕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岩石的用途及其发展过程,然后让学生找找教室里的存在的岩石和矿物,并在结束时留给学生一个作业——调查宁波地区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储存量。
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3、评价的艺术
本堂课课堂上我比较关注着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评价。
发现吴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很富艺术感,每个学生回答后都给以一定的肯定,如:
课堂上有个同学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了,然而又回答不出时,教师即时的接上:
“我知道你已经知道了答案,可能还不能很好的表述出来,先坐下,我们听听别人的回答吧!
”这样亲切的语言,让学生有一种乐于回答并且想要回答的感觉,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接下来我针对其中的细节部分谈谈自己的拙见。
1、本课开始,吴老师出示了一块岩石,让学生说说它的特点。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学会了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一块布认识的岩石了。
但此处教师又花了大概5-8分钟时间去回顾研究岩石的方法(包括重复学生的回答),个人此处可以不用花费这么多的时间。
2、吴老师在要求学生研究矿物更多用途时,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许多种矿物和岩石要求学生将这些岩石根据表格里的标准分类。
这里我想问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限制岩石矿物的种类呢?
为什么要让学生只按照书本中的这么几个标准分类。
这样个人认为会牵制学生的思维。
以上是个人的不成熟的想法,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