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5493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docx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年级B实验班历史周练卷二

高一年级实验班历史周练卷(B部)

4.1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1.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3.“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5.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讲时说: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多极世界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7.某同学在历史小沦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

“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

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

”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论科技造福人类”

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D.“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8.历史课堂上,庄老师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梳理如下:

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然后要求学生列举各个阶段的主要事件。

下列能与各阶段完全对应的是()

A.妮妮:

北约成立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欧洲联盟成立

B.龙龙:

不结盟运动兴起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世贸组织成立

C.雯雯:

马歇尔计划提出苏联解体“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D.珩珩:

欧共体成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9.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

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

④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到冲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也放弃了。

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

A.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守封海政策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封锁沿海对英国商人损失巨大D.英国的做法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抵制

11.(2011年10月无锡一中月考16题)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12.《汉书》中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舶之为利也,譬之矿然,封闭矿洞,是为上策。

度不能闭,则国收其利权,而自操之是谓中策。

不闭不收,利空漏泄,以资奸萌,而啸聚其间,斯无策矣”。

对其主张理解准确的是()

A.政府统制经济B.禁绝对外贸易C.扩大对外贸易D.取缔个体经济

14.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

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明成祖称下西洋的目的是:

“……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期夷习。

”……梁启超语:

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再看两支船队的对比表,你的感想的集中点是()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方式

皇帝特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团

西洋方式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A.国力B.资本积累C.东西方差别D.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差别

16.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

马克思说:

“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

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④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B.殖民活动的进步意义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18.“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机器工厂的出现

海外市场的扩大

A.

B.

C.

D.

19.1824年,斯坦德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

”这里“巨大的变化”主要是指()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工业革命的开展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20.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21.)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

“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3)④D.②③④

22.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23.)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

“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

”导致自由主义“大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

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加强了统治

C.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24.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

“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

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B.英、法航运公司经营不善,技术落后

C.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初步发展对外国企业构成威胁

D.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与之争利的结果

25.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26.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

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

据此可推断()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27.1910年,在陆士谔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里,描述梦见上海浦东举办世博会的情形:

“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遂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

该作品()

A.体现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潮B.与当时的“实业救国”思潮有关

C.展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D.是属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28下表是对1902——1919年国内农垦公司的数据统计:

1902—1912

1912—1919

农垦公司总数

59家

100家

资本总额

286万元

1245万元

下列对农垦公司在1902——1919年获得迅速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是其发展原因之一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其发展

C.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D.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9.(下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观察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②传统农具仍是主要的劳动工具③保守观念是农民采用农机具的最大障碍④民国政府的倡导,促进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0.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整理以下材料:

①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分类统计表②甲午战后新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图片④《新青年》刊登的部分文章

你认为该研究学习小组活动主题最贴切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中国人民反封建求民主的斗争历程

C.艰难曲折的中国近代化D.中国近代的实业救国之路

31.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和17世纪华南地域社会转型时期,粤闽交界因“山贼”“海盗”和“倭寇”空前活跃,而引致地方动乱的严重情势,乡村聚落出现了明显的军事化趋势,以宗教组织和民间神祭祀为核心的乡村社会组织重新整合……该地区“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的乡村景观。

——摘编自陈春生、肖文评《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

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

材料二民情强悍,好勇斗狠,嗜利轻生。

乡村聚族而居,烟户繁密。

明末海盗纵横,民多筑围建堡以自卫,久而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

其弊也,莠民藉以负固,敢于拒捕抗粮。

官吏捕为难,半由于此。

——摘自冒澄《潮牍偶存》卷一

材料三明、清两代,有些商业市镇、手工业市镇以及手工业——商业市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城市经济职能都超过了作为传统政治中的县城,甚至府城(包括州城),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

如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镇,河南朱仙镇和湖广汉口镇地当交通要道,发展为商业市镇;江西景德镇和广东佛山镇以陶瓷、铸铁为基础,形成为著名的手工业市镇。

……《广阳杂记》即记有:

“天下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可见其经济地位已与府城、首都齐名。

再如芜湖米市、无锡布市、南浔和盛泽丝市、清江浦、淮安、济宁及其张秋镇、武清的西河务和天津等,实际上都已成为当时的商品交换中心城市。

——摘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材料四下表是1851年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统计数据:

国家

英国

比利时

法国

德国

城市化率

50%

20%

42%

35%

 

 ——根据人教网材料整理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

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

……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一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

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摘自马丹霞《浅谈英国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出16、17世纪粵闽乡村社会形态的特点。

(2)材料一二的社会形态是否会影响材料三所述市镇的发展?

请说明理由。

(3)比较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镇形成的共同点。

概况英国城市化程度高的因素?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特征对各自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

选择题

1-5BCBBA6-10CDABB11-15DAAAB16-20BDACC21-25ACDDD26-30CBBBC

31.

(1)军事化、宗教形式、聚族而居。

(1分)

(2)会。

(1分)原因:

军事化的封闭管理不利于劳动力转移;家族观念有较强的排外思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答出其中一点1分,共2分)

(3)共同点:

手工业(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交通的进步。

(2分)因素:

外来移民,圈地运动,工业革命,政府政策引导。

(答出其中一点1分,共2分)

(4)材料一、二形成分散的农村聚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促成保守的宗族思想的发展。

(2分)

材料三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市民阶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有利于新思想的形成和多层次文化的发展。

(4分)

材料四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状大,城市化(工业化)水平提高;促成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