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507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

《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下部构造开工报告.doc

福建省厦门至漳州高速公路扩建工程

ZA2标合同段

紫泥互通主线桥下部构造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复核:

中铁十七局集团ZA2标项目部

二00九年六月十六日

紫泥互通主线桥基础及下部构造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慨况

1.工程简介

本桥梁起点桩号为K493+375,终点桩号为K494+557,桥长1182米,桥梁位于半径为R=3000m、LS=350m的平曲线内;本标段内桥型布置:

左幅4*25+3*25+4*25+(22+22.3+22.3)+3*22.3+4*25+3*22+2*(6*25)+3*22.5+2*(3*25)+3*30m其中第1、2、3、6、8、9、11、13联采用预制连续T梁,第4、5、7、10、12联采用现浇连续箱梁。

右幅5*25+4*25+(25+25+22)+5*22.3+4*25+3*22=6*25+2*(3*25)+3*22.5+6*25+3*30m其中1、2、5、7、8、9、11、12联采用预制连续T梁,第3、4、6、10联采用现浇连续箱梁。

其中承台40个、系梁62个;本工程墩柱为桩柱式墩柱,直径分别为φ1.4、φ1.5、φ1.6,共计296根;盖梁82个。

2.水位、地质、环境简介

桥址区以冲海积平原地貌为主,地形平坦,地表多为耕地、渔塘。

地表主要上覆薄层第四系人工填土(Q4me),第四系全新统长乐组冲海积(Q4cal-m)层,第四系上更新统龙海组冲洪积(Q3Lal-pl)层,第四系(Qel)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γ52)花岗岩及其风化层,未见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互通建设。

3、主要工程量:

1)、C30混凝土:

12136.M3;

2)、C40混凝土:

668.6M3;

3)、R235钢筋:

143249kg;

4)、HRB235钢筋:

1356320.2kg。

二、施工组织:

1、施工队伍:

本桥由我项目部下辖的桥梁下部一队负责施工。

该队进场人员260人,人员组成为:

技术及管理人员(含质检及测试人员)35人,技术工人70人,普工155人。

主要人员一览表

职务

人员

岗位职责

施工负责人(队长)

林国龙

负责全面施工组织管理

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

郑国建

全面技术管理

质检工程师

黄勇

全面质量管理

桥梁工程师

李善斌

技术指导、过程控制、施工纪录

安全负责人

董金荣

安全生产

测量工程师

陈海龙

测量放样

试验工程师

张勇军

现场试验

现场管理

黄章庆

现场管理,组织施工

技术员

涂松良

现场技术

2、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祥见一览表,其他设备根据需要配置。

主要设备一览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型号

拌合设备

1

强制式750型

砼搅拌机

1

JS120

发电机

3

75KW

振动棒、电机

20

φ50、1.1KW

系梁模板

墩柱模板

承台模板

盖梁模板

钢筋弯曲机

2

2

2

2

45米

GW40

钢筋切割机

1

GQ40

钢筋调直机

1

φ10

交流电焊机

5

BE2000

串筒

2

上口30cm,下口25cm

砼运输车

4

8m3

气焊设备

2

直螺纹连接机

1

CX-40

钢筋冷挤压机

1

YJ-40

吊车

2

20吨

3、工期计划:

本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2009年7月1日,计划完工时间为2010年5月31日。

紫泥互通主线桥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开工时间

完成时间

持续时间(天)

1

桩基

2009-2-28

2009-9-1

185

2

系梁

2009-4-10

209-11-5

209

3

墩台身、盖梁

2009-4-15

2009-11-20

220

4、主要施工方案

(1)桩基成孔:

采用钻孔灌注桩。

(2)系梁:

采用钢模板木支撑。

(3)墩身:

定型港模板分节段制作安装,墩身整体浇注施工。

(4)盖梁等:

采用组合钢模板安装。

(5)混凝土生产、运输、进料:

拌合站集中生产,输送车运输,吊车吊装进料。

(6)钢筋制作与安装:

桩基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统一制作,特制钢筋车运送至工地,吊车起吊机械连接;其余构件钢筋均在钢筋制作场统一制作,现场绑扎安装。

三、施工方法:

1、桩基施工详见桩基施工组织设计

2、系梁及承台施工

①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开挖基坑→基底垫层→安装钢筋→安装侧模→浇筑砼→砼养护。

②施工方法

A、用全站仪放出桩位中心点,用钢尺量放出系梁(承台)边界线。

在地面上开挖基坑,在基坑顶面作好防水坎、排水沟,疏通周边的排水渠道,防止雨水及地表水流入坑内;基坑底面作好集水井且清理基坑底面,并在基坑底铺垫10cm厚碎石、砂垫层,并整平夯实,然后在碎石、砂垫层上铺筑5cm厚砂浆抹平,作为系梁(承台)底模。

基底整平后安装钢筋,安装系梁(承台)侧模。

系梁(承台)侧模用组合式钢模板安装,模板固定采用对拉杆加固,沿系梁(承台)上下设2道,对拉杆采用φ16对拉螺栓拉紧。

B、钢筋、模板经项目部自检合格,填写钢筋、模板检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注之前,项目部现场工程师检查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

砂石料、混凝土搅拌、水电供应、施工人员、机械准备情况,意外问题保证措施等一切准备就序,方可下令开盘浇注。

桩顶系梁(承台)施工结束,基坑回填原弃土,以便墩柱施工。

C、系梁质量标准见下表。

系梁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尺寸(mm)

±30

顶面高程(mm)

±20

轴线偏位(mm)

15

3、墩、台施工

当系梁或承台砼强度达到70%,可施工墩台。

本工程桥台设计为柱式,桥墩均为圆柱式墩。

仅少数桥墩位于河沟内,大部分在陆地上可干地施工,且无过高墩台,施工条件较好。

为了保证墩柱美观,根据本工程墩柱高度、直径制作定型钢模。

柱模采用无接缝,不组拼整套钢模,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线→绑扎墩台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墩台模板→搭设脚手架及浇注平台→灌注墩台砼→砼养护→模板拆除→施工脚手架拆除。

(2)、施工准备

在系梁上测放墩、台位置,对与墩柱相接的范围进行凿毛处理。

根据桥墩设计的几何尺寸、形状和高度制作钢模,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加工的定型钢模板几何尺寸、形状等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墩、台模板制作、安装方案,脚手架、混凝土浇注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方可用于施工。

墩柱施工之前,项目部现场工程师检查机械、施工人员、施工便道、原材料准备、搅拌站工作情况等施工准备情况,必须做到施工准备充分。

(3)、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严格按照设计形状、尺寸加工制作。

为了保证钢筋间距、尺寸正确和钢筋笼形状规格,安装位置准确,墩柱钢筋笼采用在钢筋加工厂统一制作,运至现场吊装焊接的施工工艺。

桥台钢筋采用于加工场统一制作,现场安装。

柱式钢筋笼的焊接,焊接接头应错开,避免在同一截面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要求。

现场安装的钢筋应尽快立模浇注混凝土,防止雨淋生锈。

现场等待安装的钢筋应用方木支垫,离开地面以免污染泥土,并应有雨布等防雨措施。

柱式墩台钢筋笼桥台钢筋必须在施工准备阶段制作完成,并经班组自检,施工队质检员检验,项目部专职质检员检验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准予现场安装。

钢筋安装、模板安支结束,项目部自检,并填写质量检验报告单,请监理工程师进场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准予开盘浇注混凝土。

(4)、模板安装

①、模板安装前,内侧打磨平整、光洁,确保无锈迹,并涂无色透明脱模剂。

②、搭设脚手架,于承台上用全站仪施放墩台中心点,据此安装模板,模板就位后校正、移动模板,使板下端准确就位。

在墩柱模板上端放置一横木(横木最好放置于脚手架上),用垂球将承台上墩柱中心点传至横木上,或用全站仪再次施放墩柱中心点至横木上。

根据横木上的中心点检查模板上端位置,并反复校正、移动使模板上下端位置正确。

模板准确就位后认真固定使模板安装牢固,混凝土施工中不得移位、偏斜。

下端用钢筋、木楔固定于承台混凝土上,上端用钢筋(或钢绳)拉紧。

③、进入高空中作业后,必须注意安全,佩戴安全带。

台帽施工时,注意防震挡块、支座垫块、伸缩缝、桥头搭板锚固筋等各种预埋件的预留位置。

④、模板安装后,项目部自检测量模内尺寸,平面位置及倾斜度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砼浇注

砼的输送采用砼搅拌车送至墩位,再用吊机起吊吊斗,通过串筒减速下落到墩柱内,串筒口离墩柱底部不超过2m,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均匀振捣,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方法和工艺操作,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有技术员、质检员在场指导监督并应安排专门模板工值班检查模板,如有模板位移等问题应及时处理加固。

每次混凝土浇注施工前应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意外问题应急措施。

墩柱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应检查其外观,并根据混凝土7d强度,评定是否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填写中间检验报验单。

待28d强度出来后填写正式报验单。

(6)、模板的拆除和砼的养护

气温较高砼浇筑完毕养护1-2d即可拆模,气温较低应适当延迟拆模时间,但砼强度均应达到10Mpa以上,从上至下拆除模板。

拆模以后墩柱采用塑料薄膜包裹继续养护,桥台采用草席覆盖洒水养护。

气温低于5℃时停止地面以上混凝土的浇筑,也不能在浇筑的混凝土上浇水。

(7)、施工测量

在桩顶或系梁(承台)上用全站仪施放出墩柱中心点,按此点控制钢筋笼底面位置,用垂球检查校正钢筋笼顶面位置。

钢筋笼安装后,按照系梁上的墩台中心点安支模板,同样用垂球检验校正模板位置及垂直度,使模板中心线与墩中心线重合。

用水准仪在模板上施工放出墩台顶标高,并弹线按此控制混凝土浇注面标高。

(8)质量标准

墩、台质量标准详见下表。

墩身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相邻间距(mm)

±20

竖直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墩柱顶高程(mm)

±10

轴线偏位(mm)

10

断面尺寸(mm)

±15

4、盖梁

(1)、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底模及支撑系统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养生。

(2)测量控制

在墩台上用全站仪施放出墩台中心点,按此支立盖梁模板。

在盖梁模板上用水准仪测出盖梁顶标高,控制混凝土浇注面(或支座垫石标高)。

(3)、底模及支承系统安装

根据本工程墩柱高度,浇筑混凝土时,预先在墩柱上预留孔洞,架设圆钢横梁,横梁上架设“工”钢形成底模支架。

模板用大片钢模板。

详见附图。

(4)、钢筋骨架安装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严格按设计图纸制做,用汽车运至工地,吊机起吊于底模上,于现场进行绑扎安装。

安装位置应准确,钢筋骨架下支设保护层垫块,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就位后,整理绑扎发射喇叭形柱顶锚固钢筋。

检查布设盖梁顶预埋件其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侧模的安装

在支立模板时,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意其稳定性、安全性,并进行支护,以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

模板必须拼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内必须洁净,模板内表面涂脱模剂;模板结构尺寸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且经项目部自检,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6)、混凝土浇筑

盖梁砼浇筑时由于钢筋较多,振捣派专人负责,确保砼质量;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模板及支架,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