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5031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4古诗三首(第2课时)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二课时

赠刘景文

【课时目标】

1.会认“赠、刘”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2.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

喜欢秋天吗?

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

认读生字:

赠、刘,读准平舌音“赠”,边音“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板书:

赠刘景文)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zènɡliúɡàijúcánjūnchénɡyóuàojú

赠刘盖菊残君橙犹傲橘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

“赠、残”是平舌音,“橙”是翘舌音。

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前两句诗。

1.指名朗读古诗《赠刘景文》,教师评议: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2.指名说,板书:

荷菊

3.师:

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荷”字的教学。

(1)荷花荷叶图(板书:

荷花荷叶图)

师:

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师:

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

师: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

师:

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

引导理解——荷尽:

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

举,向上托。

雨盖:

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反复读:

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1)菊花图。

(板书:

菊花图)

师:

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

菊残图(重叠在菊花图上),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引导理解——菊残:

菊花凋谢。

犹:

仍然。

傲霜:

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师:

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师:

那你们看看:

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

师:

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菊残犹有傲霜枝)

(2)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3)对比朗读。

(三)教学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师:

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1.橙黄橘绿图。

(板书:

橙黄橘绿图)

师:

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

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

(板书:

橙橘秋之美)

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

指名回答,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齐读诗句。

三、读中悟情,多元吟诵。

(一)谈话过渡:

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下面老师教你们读古诗的一个方法,好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二)同学们,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指名背诵)

(三)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同学们,老师在课余的时间把这首古诗配上了音乐,让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

欣赏“古诗新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赞美秋天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课余时间也可以找找读读哟!

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

(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

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

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

赠刘盖菊残君橙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熟字加偏旁:

“曾+贝”是“赠”,“文+刂”是“刘”,“登+木”是“橙”,“

+皿”是“盖”。

减一减:

“群—羊=君”。

换一换:

“线”把“纟”换成“歹”,变成“残”。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1)“盖”字的“羊”没有尾巴。

(2)“君”字的第二笔横要露头。

(3)“赠、橙”都是左窄右宽,“残”左右等宽,“刘”左宽右窄。

4.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残”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两横一撇,不是一横两撇。

“橙”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撇,七、八笔是两小撇。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按照“随文识字”的做法去落实,使识字与学文相结合。

 

【设计意图:

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

而且遵循语文识字的基本规律,通过图片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词意,迅速解开质疑,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

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同时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

【设计意图:

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相关作者的诗歌和同类型的诗歌,积累优秀诗文。

 

【设计意图:

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抹、磨”的读音和用法。

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漫话山水。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本单元我们要一起领略祖国的山山水水,你准备好了吗?

先来看几幅图片。

播放音乐:

高山流水

出示图片:

天门山、长江、西湖、洞庭湖。

学生结合图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诗人有三个,你都认识他们吗?

知道他们的诗歌吗?

出示:

李白、苏轼、刘禹锡

预设:

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刘禹锡的《浪淘沙》、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整体感知

1.听诗歌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三首诗。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节奏。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想一想:

作者看到了哪些风景?

3.依次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亦、抹、宜、庭、未、磨、盘。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

重点讲解“抹、未”的上横的长短。

3.掌握多音字:

抹、磨。

四、朗读诗歌

1.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色?

预设:

这是三首写景诗。

诗中有长江天门山、晴雨美西湖、月夜洞庭湖。

学生根据图片想象情景。

2.根据课后的注释,想一想诗歌的意思,画出每首诗歌描写的景物,读一读。

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预设:

读出《望天门山》的雄奇秀丽;读出《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妩媚动人;读出

《望洞庭》的恬淡寂静。

3.出示图片,配图朗读。

五、学写生字

美好的诗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现,诗中还有这几个生字需要我们会写,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断、楚……”等13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每个汉字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注意讲解“至”的最后一笔是长横。

“孤”的右边是“瓜”。

“帆”的右边不要少写一点,变成“几”。

“初”的左边部首是“衤”,不要写成“礻”。

“银”的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巩固提高

1.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2.小组合作,试着背诵诗歌。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提醒,互相检查,互相挑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有句对联说得很好:

“万里江山如画,一人潇洒如我!

同学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最悠闲、最潇洒的事情就是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2.检查背诵。

小组检查背诵诗歌,全都可以背诵的小组展示背诵成果。

学生对照图片朗诵诗歌。

二、了解诗意

1.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1)参考课后注释。

(2)借助工具书。

(3)加入自己的想象。

2.抓住关键词,感受山河美。

(1)《望天门山》中最能够表现山河雄奇秀丽的词语是哪个?

预设: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抓住“断、开、回、出、来”等动词,体会作者坐着船沿江而下,经过天门山的景象。

感受作者以动写静的美感。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了哪两种天气下的西湖美景?

预设: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抓住“潋滟、空蒙”两个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潋滟:

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

云雾迷茫的样子。

“水光潋滟”指的是晴天;“山色空蒙”指的是雨天。

这两句诗分别是写不

同天气的西湖美景。

(3)《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把西湖比作了什么?

有什么好处?

预设:

西子: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把西湖比作西施,生动地写出了西湖景致的妩媚动人。

同时用“淡妆”和“浓抹”来形容两种不同的天气,更是贴切。

(4)《望洞庭》中的两个比喻句你读出来了吗?

跟大家说一说吧!

预设: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句诗中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镜子,写出了秋月的照耀下湖面的平静、光亮的特点。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图片:

洞庭湖和君山的关系,感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形象比喻。

三、赏析诗歌

1.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意境,注意感受景物的特点。

选择一首诗歌,进行小组研讨,然后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提示:

你能不能说得跟诗一样美呢?

注意表述的语言美。

2.你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三首诗的景物特点吗?

出示图片,学生按照图片表述。

(1)《望天门山》:

青山对立,景色壮丽雄奇。

日出行舟,舟行大江,两岸青山迎面而来的波澜壮阔。

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雄奇秀丽的景象。

(2)《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雨两重天,描绘了西湖美景的妩媚动人。

(3)《望洞庭》:

湖水和秋月两相融和,塑造出一幅和谐宁静的情景。

也表现出诗人孤单寂寞的心。

3.这三位大诗人,分别描写了长江天门山、晴雨西湖、洞庭湖的美景,朗读这三首诗,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预设:

这三首诗歌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主?

?

?

江山如画,大好河山任我游。

风景在途,四海美景向前走。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赞美祖国山河的名诗?

说一说,大家来交流一下。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诗歌。

2.老师这里还有几首古诗也是关于祖国山河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

品。

出示诗文《望庐山瀑布》、《咏华山》《望岳》。

学生自读诗歌,说一说诗中的景和诗中的情。

五、巩固提高

打开“阅读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