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教案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4315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活动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域活动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域活动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域活动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域活动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活动教案1.docx

《区域活动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活动教案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活动教案1.docx

区域活动教案1

区域活动教案1

4月区域活动推进记录

1、美术区

开往春天的汽车、糖果屋(撕贴、涂色、黏贴、手指印花)

(一)糖果屋——

目标:

1.学会撕扯、粘贴纸张,体验手工制作糖果的快乐。

  2.能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材料:

橡皮泥、各色彩纸、粘贴纸。

指导要点:

1)各色彩纸。

用小手把彩纸撕扯成大小合适的小纸片,进行装饰。

 2)选择合适的粘贴纸进行装饰。

调整

1、选择喜欢的彩纸或粘贴纸进行装饰,可以增加材料的多元性。

2、继续增加难度,增加细节制作。

(2)开往春天的汽车——

目标:

1、能用手工花朵和彩色描绘春天花朵的特征.

2、会认真观察、能大胆表现。

材料:

纸、水彩颜料(绿色)、盘子、擦手巾。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感知花朵的花瓣形状和,用弧线表现柳条,用短线表现柳叶。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弧线表现柳枝的动感,并在弧线上画出短线来表现叶子。

3、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花蕾和花瓣

调整:

增加各种塑料瓶盖等辅助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益智区:

(一)磁吸迷宫——

目标:

1、了解磁铁的性质,并利用磁铁的特性将珠子推进终点。

2、锻炼手眼配合的能力,训练小手肌肉的发展。

材料:

磁吸迷宫配套材料

指导要点:

1、珠子的“家”在哪儿?

(让幼儿知道珠子将要走的方向)

2、将我们的磁铁棒对准珠子,然后吸住它。

3、轻轻的推着珠子,一个一个地往家走。

调整:

第一次:

设置几个不同的家。

第二次:

两两比赛

(二)魔尺变变变——

目标:

1、练习简单的魔尺造型变化。

2、锻炼小手肌肉的发展。

材料:

24节魔尺、魔尺范例。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要变形的地方,用右手捏住旋转变形。

2、鼓励幼儿大胆变自己喜欢的造型,由简单到复杂。

3、提供简单的造型图片给幼儿参考。

调整:

1、学习变条形;正方形;长方形。

2、变化枪、剑;

(三)益智盒——

目标:

1、通过各种拼摆游戏,感知颜色、数量的不同带来的图形美。

2、练习拼插的动作,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细心、专心做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

益智盒、拼图范例。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自愿拼插,练习拼插的能力。

2、引导幼儿根据图案提示,分颜色拼插。

3、看图大胆拼插,也可自由拼图。

调整:

1、幼儿自由拼插。

2、根据教师提供的色板拼插,学习颜色分类。

3、学习简单的图形拼插。

训练观察、拼插能力。

(五)小熊穿衣拼图——

目标:

能根据衣服,裤子的不同图案拼图。

材料:

小熊穿衣拼图材料

指导要点:

1、观察衣服,裤子的不同图案,并判断。

2、拼在小熊身上的不同位置。

调整:

1、根据图案进行同颜色服装拼图。

2、自由搭配不同颜色的服装拼图。

数学区:

小小搬运工

(1)颜色分类——

目标:

学习两种颜色分类

材料:

两罐颜色不同的小球,一个大盒子

指导要点:

1、将两罐小球倒入大盒子中,按不同的颜色分别装在小罐罐中。

2、加入两罐小球,幼儿再次按不同的颜色分装。

调整:

第一次:

提供多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塑料积木卡片。

幼儿按颜色将塑料积木卡片分别装在不同的小罐中。

(2)大小分类——

目标:

区分物体的大小,按大小的标记分类。

材料:

大小不一的球、棒棒糖、花、鱼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送礼物将大的物品放在大的篮子中。

2、引导幼儿将大的棒棒糖插入大的瓶子口,小的插入小的瓶子口。

3、按同样的方法将花、鱼也装入相对应的盘中。

调整:

第三周:

提供的材料是不同颜色的,以提高练习难度。

(3)配对——

目标:

1、能在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物品配成对。

2、区分物体在颜色、图案等方面的不同。

材料:

颜色、图案不同的袜子实物若干。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一只袜子上的颜色、图案。

2、幼儿操作将相同的袜子配对好并挂在衣架上晒。

调整:

1、第二周:

配对鞋子,让幼儿根据鞋架上的鞋,找出另一只鞋。

2、第三周:

配对手套,按颜色、图案匹配相应的手套。

3、第四周:

动物和食物匹配,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和食物,并将相对应的食物和动物匹配。

(4)区分上下——

目标:

能以自我为中心区分物体的上下方位。

材料:

创设小兔家的情景,准备各种玩具材料,录音磁带。

指导要点:

1、小兔不在家请小朋友帮忙收拾房间。

2、放录音,幼儿根据录音的提示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位置。

操作区:

(1)叠叠高——

目标:

训练叠高技巧,培养手眼—致动作的技能。

材料:

各式瓶盖、胶卷盒、纸、笔、圆盘.

指导要点:

1、根据难易不同的参照图,依样叠高。

2、按自己的方法尽量将瓶盖或盒子叠高,并做好记录。

3、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叠高比赛。

调整:

在竞赛中可采用两人选用同种材料预设同时进行的方法比赛速度,也可以饭预先规则的叠高层数轮流叠高,看谁坚持到最后。

(二)穿珠——

目标:

训练打结、折弯等动作技能,及按一定规律来串珠的方法,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材料:

各种珠子、金线、细绳

指导要点:

1、自由选择材料穿珠。

2、提醒幼儿按一定规律串珠。

3、指导已经完成一件作品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再设计再创作。

调整:

(三)夹夹乐——

目标:

1、自由体验夹球乐趣,锻炼手部肌肉。

2、尝试远距离夹海洋球。

3、主动与同伴游戏,并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材料:

海洋球、夹子、篮子、纸板

指导要点:

将海洋球从原来的篮子夹到另一个篮子里。

调整:

1、分享经验,挑战更多坡道让球稳稳滚入篮中的方法。

2、边夹边与同伴比,挑战在游戏中。

(四)串项链——

目标:

动手操作的同时认识不同颜色,通过颜色的搭配串出漂亮的独一无二的项链。

材料:

废旧的毛线、废旧的塑料吸管。

指导要点:

1、根据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情况,提供多种材料、粗细不同的吸管

 2、鼓励幼儿看看谁串的项链颜色搭配更好,并且是最长的。

结构区

预期目标:

1、按自己的意愿确定主题,尝试与同伴合作建构。

2、运用多种方法(连接、延长等)进行建构

材料投放:

水管胶粒

游戏推进一:

观察:

在活动中我提供了单一的水管胶粒,刚开始时孩子们先是各自玩各自的,突然多元小朋友说了一句:

“我们的接在一起玩好吗?

”“好的”。

他的一句话激发了其他孩子们把玩具连接在了一起。

分析:

单一的游戏材料及环境的限制“逼迫”孩子们进行同伴间的合作,于是有了孩子们的初次的尝试合作。

推进:

1、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

2、与幼儿讨论:

连接在一起的水管可以建构什么?

(可以建构迷宫)

游戏推进二:

观察:

在连接迷宫的时候发现孩子们没有规划,随意的往各个方向延长,造成线路比较混乱。

由于场地大小的限制,当新浩小朋友发现他的“线路”已经碰到墙壁,无法延长时,他尝试把“线路”往上延长。

分析:

受到场所大小的影响,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地面上的建构,于是尝试把建构空间往“上”发展。

孩子们在进行水管胶粒连接、延长时没有方向性,四处延长,地上的“线路”比较凌乱。

推进:

1、分享经验,鼓励幼儿可以尝试“往上”进行建构。

2、可以在地上黏贴提示线,帮助幼儿合理规划线路。

游戏推进三:

观察:

在活动中邓斯宇小朋友尝试要把水管立起来,可是尝试了好几次水管都立不稳,最后他放弃了。

由于老师增设了提示线,所以孩子们就根据线条有序的进行建构。

在迷宫快要建构成功时,吴熠晨小朋友顺手在矮橱里拿到一辆汽车在建构的迷宫里玩了起来了。

分析:

看来近段时间的孩子对于立体空间的建构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有了提示线后,孩子们能有序的进行连接建构迷宫,孩子们的天性总是爱“玩”,因此有了在迷宫中游戏的欲望。

推进:

1、鼓励幼儿对原有的迷宫进行拓展。

2、提供遥控汽车,让幼儿通过游戏检验迷宫。

角色区:

娃娃家

游戏总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能用语言、动作再现爸爸、妈妈照顾小朋友的情景,反映自己对所扮演的家庭成员中各个角色的认识。

3、建立并遵守游戏常规。

4、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电视机、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第一次游戏:

观察:

从本次游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朋友们对娃娃家的游戏十分兴趣,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地方脱离游戏,以下是几游戏片段:

片段1:

有一个小朋友抱着布娃娃坐在桌子旁边,什么都没有做,一个下午的游戏时间浪费了。

片段2:

另外一组一个小朋友拼命的把各种蔬菜水果放进了锅里,然后再倒出来,最后再放进去,这样一直重复,没和任何交流也没做其他的事。

推进:

娃娃家小朋友们的表现,反应了小班小朋友现在仍处于操作材料自我满足的阶段。

他们角色意识较差,有时候一个东西可以玩很久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改怎么样做,不会与人交往,教师在今后的游戏中要继续的引导,使幼儿有更多互动和分享经验。

第二次游戏

观察:

针对上次观察推进的结果,这次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抱娃娃喂娃娃吃饭等,照顾娃娃的方法。

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照顾娃娃很感兴趣,而且学习的很快,但是观察游戏中又发生了另一个问题:

因为娃娃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小朋友们都想抱娃娃照顾她,所以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去抢娃娃,这样会出现争执和混乱,大家都说我要娃娃。

推进:

在下次游戏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娃娃够幼儿游戏时使用,然后要进行幼儿的角色分配,可以让一些小朋友扮演妈妈去抱娃娃,照顾娃娃;另一些小朋友扮演爸爸、爷爷、奶奶等,这样可以帮娃娃煮东西吃,或者帮娃娃洗澡等,分工合作,这样游戏中也不会发生争执。

第三次游戏:

观察:

通过2次的游戏后,幼儿对如何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于是这次活动将小朋友们进行角色分配,有的人演爸爸有的人演妈妈。

在观察中发现小朋友们有了自己的角色后玩的更开心了:

比如倩玉会抱着娃娃说“不哭我是妈妈”而扮演爸爸的伟锋会在一边像模像样的煮东西。

推进:

从此次游戏的情况看,前2次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和娃娃家中的游戏材料的使用和一些常规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游戏角色的分配和教师对常规的强调,使的幼儿慢慢形成了

较良好的游戏常规。

第四次游戏:

观察:

本次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对爱护玩具材料的常规要求做的还不太好,比如:

在游戏中,几个男孩子在抢娃娃家的灶,于是他们吧桌子旁边的东西碗啊盘子啊什么的,全部扫到了地上,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去捡,而是继续的去抢;还有的小朋友不玩的东西不重新放在篮子立,而是随手一扔就不管了。

推进:

在活动中出现的这种行为在下次游戏的开始,教师要先进行强调,先给小朋友们说一说让幼儿思考这种行为对不对,哪错了,应该怎么做,教育幼儿游戏材料要爱护,如果损坏了小朋友们就没的玩了,大家要把幼儿园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玩具好好爱护,不要互相争夺,要互相谦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