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x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课孔子与老子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井田制的崩溃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晋卻①至与周争②田。
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
……晋侯使卻至勿敢争。
──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一年③》
〔材料三〕子产使都鄙有章④,上下有服,田有封⑤洫,庐井有伍。
──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⑥年》
〔材料四〕初税亩⑦,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⑧》
〔材料五〕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
……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亩而履亩⑨,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己悉矣。
──谷梁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解读】《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左传》《谷梁传》都是解释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春秋》经的主要著作,其中《左传》以记事详细、议论精辟见长,相传作者为鲁史官左丘明。
以上史料描述与周王室争田事件和鲁国实行初税亩的赋税政策,对了解井田制的崩溃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周时,土地属周王所有。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大不如从前,诸侯势力膨胀,周天子控制土地和人民的局面越来越难以维持。
因此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用地的事件经常发生,从天子到大夫,相互间为了一田一邑引起纠纷的事屡见不鲜。
公元前580年,晋大夫卻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鄇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竟然把官司打到晋侯那里。
由于晋侯的支持,才承认属“王室之邑”。
这些说明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主宰权已经丧失。
另一方面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不断的侵田夺土,一再破坏井田的封疆沟洫,井田制在这一过程中,日趋解体。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明显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得到使用和推广,私田增加。
统治者为了剥削收入,开始在赋税制度上进行一些改革,如齐国“相地而衰征”。
即按土地多少、地力的贫富美恶,作为征税的标准,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影响和意义重大。
在税亩之前,鲁国田赋仅出于藉田,公田,即十取一也。
在税亩之后,田税既取之于公──藉田,也取于民──私田。
原来私田之收全归自己,现在也要按亩纳税即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收赋税,这表明公田私田之间的界限,被取消了,即鲁国正式承认私田存在的合法性,也反映出土地私有化发展的趋势,井田制崩溃了。
(1)晋大夫卻至与周争鄇田说明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主宰权,已不起作用,已不复存在土地王有的概念。
(2)郑子产扩大井田的封疆沟洫日趋解体。
(3)鲁国实行初税亩,打破公田私田界限,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彻底崩溃了。
【注释】①卻音xì。
②鄇音hóu,温之别邑。
③成公十一年,公元前580年。
④章、服,指制度。
⑤封,田界,田有封洫指扩大封疆沟洫。
⑥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
⑦初税亩,开始按土地亩数征税。
⑧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
⑨履亩,按实际亩数。
2.王室衰微
〔材料一〕隐公三年夏,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①。
王贰②于虢,郑伯怨王。
王曰:
“无之”。
故周、郑交③质④。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⑤虢公政。
四月,郑祭⑥足帅师取温⑦之麦。
秋,又取成周⑧之禾。
周郑交恶⑨。
──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
〔材料二〕桓公五年夏,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战于⑩葛。
……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
祝聃射王中肩。
……
──左丘明《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三〕宣公三年春,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
“在德不在鼎”。
──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
【解读】《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为儒家经典《春秋》的三传之一,相传为鲁史官左丘明所作。
以上三则史料分别描述“周郑交质”、“周郑交恶”、“问鼎中原”,对了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很有参考作用。
郑武公因护平王东迁有功,武公、庄公父子相继担任周平王卿士(执政大臣)。
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平王欲使虢公参政,引起庄公不满。
平王惧而否认其事,为保证互相信任,周王室与郑国互派了人质。
平王死后,王室打算任用虢公,郑庄公为此进行报复,抢收了王室的庄稼,周郑的关系由此恶化。
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王收回郑庄公的执政权,同年秋,周王调动诸侯军队伐郑。
郑庄公率军与王战于葛,郑将祝聃射王中肩,王师败。
可见天子的威风扫地,荡然无存。
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60年),楚庄王率军队攻打已经迁徙到伊水流域的陆浑之戎,随后来到洛水,在周的疆土上陈兵示威。
楚庄王询问周室九鼎的大小轻重,意欲取而代之。
(1)周郑关系由“交质”到“交恶”,周王室已丧失“天下共主”的权威,周郑最后兵戎相见,战斗中郑祝聃射王中肩,可见天子的威风扫地。
(2)楚庄王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意极轻视王室,欲取而代之。
以上两则史料,集中显示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与一般小诸侯国无异。
【注释】①卿士,指王卿中执政的人。
②贰,动词,有贰心。
③交互相。
④质,人质,以太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
⑤畀bì,给予。
⑥祭音zhài。
⑦温地名。
⑧成周,地名,洛阳市东。
⑨交恶:
互相憎恨,恶wù。
⑩xū,即长葛。
楚子,楚庄王,《春秋》贬之为“子”。
陆浑之戎,古族名,原居甘肃一带,春秋时迁至伊洛河一带。
观兵,检阅军队以示军威。
九鼎,象征王权。
3.诸侯士大夫崛起
〔材料一〕《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①者不可胜数。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②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论语·季氏》
【解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卷,52万余字,分为本纪、世家、书、表、列传五种体制,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分为20篇,486章,内容丰富、广博,直至今天仍有广泛的用途和较高的价值。
以上两则史料描述了春秋时期兼并战争的情况和王室衰微,诸侯、大夫势力增长情况对了解春秋时期诸侯士大夫的崛起很有参考价值。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是一个大动荡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各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出现了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的兼并战争。
出现“诸侯不能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另一方面诸侯大国之间开始出现争霸战争,先后做霸主的分别是: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
孔子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这样说:
西周时期,是“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期。
到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专征伐,很少有维持十世的;政归大夫,出不了五世就会变成了“陪臣执国命”;陪臣势力能维持三世的已是很稀少的。
这也就是说,春秋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先是诸侯势力的增长,王室衰微;接着是大夫势力的增长。
诸侯、士大夫的先后崛起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了。
(1)各国间的兼并战争争霸战争,说明了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实际情况。
(2)各国内部内乱不止,出现了“政归大夫”、“政归陪臣”这样的情景,即士大夫的崛起。
【注释】①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代国家。
②希,同稀,少有。
4.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材料一〕秦师过周北门……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①韦②先,牛十二犒③师。
──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材料二〕简子誓曰:
“……克故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庶人工商遂④,人臣隶圉⑤免⑥。
”
──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年》
〔材料三〕朱公以陶⑦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故富者皆称陶朱公。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⑧。
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⑨富。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解读】《货殖列传》是司马迁为以工商业致富的货殖大家立传,着重反映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以上史料集中反映社会各阶层地位变化商人的出现,即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政治上的动荡,井田制度破坏了,从而使一个新的阶层──商人诞生了,而且弦高矫命犒秦师,足见商人的作用日见重要。
战国时期,大商人往来列国之间,陶朱公(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
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抗礼”。
邯郸人郭纵从事冶铁,富比王侯。
春秋时晋国赵简子战前宣布:
参与战斗的老百姓及工商业者可以当官,免除一切奴隶。
这虽然是战争前的动员令,但能够推动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1)商人的出现,显示出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2)商人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
【注释】①乘shéng,四。
②韦,熟牛皮。
③犒kào,犒劳。
④遂,指进仕。
⑤人臣、隶、圉,都是奴隶。
⑥免,免做奴隶。
⑦陶,山东定陶。
⑧抗礼,为宾主之礼。
⑨埒léi,比。
5.“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国统治者重用
〔材料一〕简子誓曰: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年》
〔材料二〕下令国中曰:
……诸侯卑秦①,丑莫大焉……宾客群臣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②。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三〕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孰隗以招贤者。
──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
〔材料四〕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
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人。
──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材料五〕信陵君,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解读】上述史料都记述了各国喜士,士在社会上活跃起来。
赵简子发布战争动员令:
能战胜敌人士可以授予十万田,意即对士的重视。
秦孝公、燕昭王、齐宣王都非常重视士,这些都缘于国家积弱,宗族人臣不能自振。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都是养士“三千人”,可见当时养士之风大盛,因此,士在社会政治运动中活跃起来,如侯赢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扮演重要角色。
各国君主喜士,士在社会活跃起来,各国养士之风大盛。
【注释】①卑秦,瞧不起秦国。
②与之分土,裂地封之为侯。
6.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材料一〕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礼记·王制》
〔材料二〕师氏掌以①诏王。
以王德教国子:
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教三行:
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周礼·地官·师氏》
〔材料三〕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
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周礼·地官·保氏》
〔材料四〕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周礼·春官·乐师》
〔材料五〕当周宣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②周适③晋……或④在卫,或在赵,或在秦。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六〕仲尼曰: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
〔材料七〕孔子以诗史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解读】《周礼》是记载西周政治制度的书,所记大部分为西周旧制,同时也加入作者的政治理想,因保存有大量古代制度方面的资料,有很高史料价值。
以上史料描述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逐渐下移的情况。
古时,学在官府,即官府掌握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官府教化是合二为一的,受教育的对象只能是“国之贵族子弟”,主管教育的官吏分制是师氏、保氏、乐师,各司其职。
到周宣王时,周朝已经衰落了,掌管周朝的史官司马氏离开周地去晋国,因此王朝的典籍、图册有的散落在卫国,有的散落在赵国,有的散落在秦国。
所以孔子才说:
天子失官,典籍图册失散在四夷,学术学问在四夷开展起来。
这表明学校教育,已经逐渐下移。
孔子是私学的开创者,他说“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意思是大约在其15岁时有志向于学习知识,在其30岁时,已经开始收受门徒,讲授私学了。
(1)古时“学在官府”,受教育对象只能是贵族子弟;
(2)到春秋时期,学术逐渐下移,出现“学在四夷”;孔子是私学的开创者。
【注释】①媺měi,美,善。
②去,离开。
③适,到达。
④或,有的。
7.诸子百家
〔材料一〕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①,天下多得一②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庄周《庄子·天下篇》
〔材料二〕夫儒者以六艺③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故曰“严而少恩”。
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
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不内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解读】《庄子》是记录战国时庄周思想的著作。
以上资料描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由于道德的标准不一致,许多人以自己观察的某一方面为“自好”,于是出现众多的学术派别,号称“百家”。
儒家重在“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好长幼之别”,即重视“礼”,礼就是伦理和社会秩序。
墨家主张强本节用,发展生产。
法家不别亲疏,主张“严刑峻法”用法律制度维护统治。
道家的主要思想是“无为”。
这些学派以发展学术为宗旨,互相攻击,开展“百家争鸣”。
(1)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动荡是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
(2)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开展“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运动,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源头,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①一,一致、统一。
②一,一方面。
③六艺,即儒家经典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材料一〕樊远问仁,子曰:
“爱人”。
──《论语·颜渊》
〔材料二〕子曰:
泛爱众,而亲①仁。
──《论语·学而》
〔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曰:
请问其目②。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四〕子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材料五〕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材料六〕子曰: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解读】《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成书于战国时期。
《论语》语言精深、简练,全书只有12000多字,字字珠玉,句句格言,分为20篇,486章,内容丰富广博,直到今天仍有广泛的用途和较大的价值。
《论语》不仅是研究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家思想最直接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读书。
以上几则资料集中反映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认为:
“仁”,就是爱人,这种爱不是私爱,而是很宽泛的,能够爱众人,就接近“仁”了,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约束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周代制度,即符合“礼”,礼的基本原则就是“仁”了。
怎样才算符合周礼呢?
就是不符合礼的原则,不去听它,不去看它,不去想也不说它,要在思想上保持冷静克制,即就是在主观上尽量克制约束自己。
怎样才能做到自我克制和相互妥协呢?
孔子提出实行“仁”的基本原则就是:
自己希望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达到;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再强调,实行“仁”并不难,只要你思想上想实行“仁”,“仁”就立刻会到来。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
(2)“爱人”包含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民本思想;(3)礼和仁互为表里,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主观上自我克制和互相妥协,也是十分必要的;(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道德观和伦理观的集中体现。
【注释】①亲,接近。
②目,具体内容。
2.孔子的政治主张
〔材料一〕子曰:
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材料二〕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论语·颜渊》
〔材料三〕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④,居其所而众星共⑤之。
──《论语·为政》
〔材料四〕子曰:
道之以政⑥,齐⑦之以刑⑧,民免而无耻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⑩。
──《论语·为政》
〔材料五〕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解读】以上几则资料集中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认为:
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取得“民信”,怎样才能取信于民呢?
就是要求统治者认认真真地做事,爱护百姓,节俭财物,并且无夺农时,只有做到使老百姓有饭吃,才算把国家治理好。
另一方面治理国家,要以德服人,即“为政以德”,用政令法度治理人民老百姓,虽免于刑罚,却从不感到内心羞耻;如果用“德”治理国家,辅之以礼仪教化,那么老百姓不仅心服口服,而且做事有羞愧之心。
所以如果实行以德治国,那么天下的人民好像众星围拱北极星一样归附他。
孔子还认为,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方法必须符合周礼,即做君主要像做君主的样子,忠心爱国;做父亲要像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要像做儿子的样子,做到父慈子孝。
(1)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取信于民,这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反映;
(2)“为政以德”,以德服人,以礼仪教化治理国家是孔子政治思想另一大特点;(3)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周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注释】①道,治理。
②乘shèng,四马拉一战车,千乘之国,指诸侯大国。
③敬事,认认真真地做事。
④北辰,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天之中枢。
⑤共,同拱。
⑥政,政令法制。
⑦刑,刑罚。
⑧齐,使之齐、整顿。
⑨耻,羞愧羞耻。
⑩格,正。
3.孔子的教育思想
〔材料一〕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①乎?
──《论语·学而》
〔材料二〕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②,思而不学则殆③。
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材料三〕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材料四〕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材料五〕子曰:
当仁④,不让于师⑤。
──《论语·卫灵公》
〔材料六〕子曰:
有教无类⑥。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七〕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材料八〕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⑦之徒,颇受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解读】司马迁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学传世久远,所以特别推崇。
列入“世家”之中。
以上所选资料集中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
学习应和思考相结合,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犹豫不决。
学习应该有老老实实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
学习还应该有兴趣。
在对待老师学长的态度上,不迷信老师。
同时孔子在教学中的基本方法是因材施教。
孔子在承认人的智力水平在先天上存在差别,“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强调因人施教。
孔子还主张“有教无类”,使受教育的范围扩大了,孔子是私学的开创者,大约在其30岁时,开始收徒讲学了,他的学生多达3000人,得意门生72人。
学生之中,有贵族,有平民,还有商人,甚至还有颜浊邹这样的大盗也曾经从学于孔子。
从而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1)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学习要有老实的态度,学习要有兴趣;
(2)孔子的教学方式是因材施教;(3)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教育的范围。
这是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一大贡献。
【注释】①说,同悦,高兴;②罔,迷惑不解;③殆,犹豫不决;④当仁,以仁为己任;⑤让,谦让;⑥类,类别,指身份不同;⑦颜浊邹(jū),子路妻兄,梁父之大盗。
4.孟子的“仁政”思想
〔材料一〕孟子曰:
离娄之明①,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②,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③,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轲《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⑥辟邪侈⑦,无不为己。
──孟轲《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忽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庖有肥田,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休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解读】《孟子》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主要是孟子语录,全书14卷,261章,34685字,主要反映孟子的思想。
以上所选资料能集中反映孟子“仁政”的主要思想。
孟子认为,不借助工具,即使是离娄、公输班那样的能工巧匠,也不能画出规整的方和圆。
不借助六律,虽然有师旷那样耳朵灵的人也不能校正五音。
同样的,在社会治理方面即使是尧舜时期的治理,如果不推行仁政,也不能把国家治理太平。
怎样才能推行“仁政”呢?
孟子认为:
首先必须让人民“有恒产”,即分配土地给人民。
他设想,每一家都应该有100亩土地,其中主要用来种植粮食,留出五亩盖房和种桑养蚕,再养些猪、狗、鸡。
这样,这家人便可以不饥不寒,50岁的老人能穿丝绸衣服,70岁老人还可以吃到肉食,老百姓有恒产,便会有恒心,安居乐业过上稳定的生活。
同时作为统治者,还应该对老百姓实行轻徭薄赋,省减刑罚,并且不再有意侵夺农时。
在这个基础上,使之能够孝敬父母和睦兄弟,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为此,孟子非常憎恶“暴政”。
他指出统治者厨房里放满酱肉,马圈里养的都是肥马,而广大人民却面有饥色,到处都有饿死人的这种现象。
孟子痛斥统治者是在“率兽而食人”,无疑是国君率领一群野兽在吃人!
(1)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2)“仁政”的主要内容是让人民有“恒产”同时统治者应轻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