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检测与闭水试验.docx
《CCTV检测与闭水试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TV检测与闭水试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CTV检测与闭水试验
∙管道CCTV检测系统简介
CCTV管道内窥检测在国外称管道(ClosedCircuitTelevision)闭路电视检测,是目前国际上用于管道状况检测最为先进和有效的手段。
CCTV可以用推杆式或爬行器进行不同大小管经的探测;并适宜各种复杂的管道情况。
系统可通过手持式控制器控制镜头焦距、照明灯光和爬行器。
操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控制器或推杆,对放入管道内的携带摄像镜头的爬行器进行有线控制,使其在管道内行走,工作人员可通过监视器观察管道中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实时录像。
运用管道检查软件对录像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管道的破坏程度、病害情况等,最终出具管道的检测报告,作为管道验收、养护投资的依据。
主要功能:
1.CCTV在管道内可实现前进、点动、后退、停止,操作人员在管道外空间通过手持遥控器控制上述动作,同时通过图像监视器观察管道内部状况。
2.CCTV监视器有视频输出接口,在观察的同时可配接录像机,可制成录像带或光盘长期保存。
检测范围:
1.新建排水管道系统的竣工;
2.排水系统管道改造或疏通的竣工验收;
3.管道淤积、排水不畅等原因的调查;
4.管道的腐蚀、破损、接口错位、淤积、结垢等运行状况的检测;
5.查找、确定非法排放污水的源头及接驳口;
6.查找因排水系统或基建施工而找不到的检修井或去向不明管段,探测不明线路,寻找已消失的工作口;
7.检查市政排污系统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排水管。
8.可在非开挖铺设管道工程竣工后,对管道内部状况进行检查验收。
9.可进入人员无法进入的危险环境下作业。
10.根据其内部状况,及时进行清理和维修。
11.保证管道在紧急状况下能正常发挥作用。
一:
对管道进行摄像检测的必要性
准确把握管道的功能性病害和结构性病害
判读损坏情况,进行种类和程度的分类和归纳,便于管理
按损坏情况分轻重缓急提出预防性修理计划或紧急抢修方案,把问题解决在摇篮之中
保存管内的影像资料,建立管道的管理档案
二:
电视检测系统的适用范围
适用管径:
200mm-3000mm
防水性能:
10m深水压
最大爬坡角度:
50度
单次检测长度:
300m
三:
电视检测系统的特点
图像清晰,轻便小巧,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摄像头高度可自由调节,镜头360度自由旋转,正负240度斜视
可自行测量管道的长度,明确管道的损坏位置
可将必要的信息输入在画面及刻录在光盘上
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就是在重力管道施工完成后,取一段管路,两端封死,然后往里面注入一定量的水,要求水位到达一定高度,然后开始算时间。
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察看水位下降多少。
如果下降超过规定数值,则闭水试验不成功,管道施工存在较大漏水点。
闭水试验方案
1试验条件
对于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规程要求,必须再回填前做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1)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
2)管道两端的管堵(砖砌筑)应封堵严密、牢固,下有管堵设置放水管和截门,管堵经核算可以承受压力;
3)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需要,不影响其它用水;
4)选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2试验程序
在具备了闭水条件后,即可进行管道闭水试验。
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实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
试验各阶段说明如下:
1)注水浸泡:
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灌至接近上由井口高度。
注水过程应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侵泡管和井1~2天进行闭水试验;
2)闭水试验:
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3)试验渗水量计算:
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渗水量
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
L---闭水管段长度
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
参考资料: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CJJ3—90)采用满管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法按下列程序进行:
1)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
2)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min。
3)实测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q=W/(T×L)
式中q——实测渗水量,L/(min*m)
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量观测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方法
塌方处理的方法和体会
隧道处在分水坳大断层旁侧,隧道全部从层间破碎带中通过,地质极其复杂,变化无常,其破碎程度是少见的。
从施工过程揭露的实际情况看,其围岩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从进口端向前150m为断层挤压结构面,完全石粉化,且洞内大面积淋水,属特殊地质地段。
从150m再向前至出口的洞身段,在开挖面上始终有三种结构面:
硅质薄层灰岩碎石压碎结构面,炭质泥岩镜面(滑动面)结构和断层挤压石粉状结构面。
该洞身段内多段淋水,属不良地质地段。
在隧道开挖的全部里程中,有一次级断层基本沿隧道中线贯穿隧道的始末,因受分水坳大断层的影响,其羽状断层纵横交错使围岩处于变化无常的状态。
隧道全洞身围岩均属易塌方地质。
在施工开挖过程中虽然按着“短进尺,弱装药,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施工,但小的滑塌每一循环都有,小塌方不断,50m3左右的塌方5次,大塌方1次,塌方量达1000m3以上。
这些塌方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更严重的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这种防不胜防的极易塌方地质造成的塌方也给我们如何处理塌方积累了经验。
现就10月31日的大塌方处理的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塌方情况和经过
2002年10月31日6时30分,分水坳隧道进口端上断面开挖至K10+038里程(进洞60m),出现大塌方事故。
在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塌方,初次冒落矸石300m3,塌穴区域为K10+035~K10+039段。
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塌穴迅速扩大至K10+030~K10+043.5,塌高18m,纵长13.5m,宽8~14m,塌体完全堵住洞身。
损坏型钢拱架6榀,该段初期支护全部破坏。
这次塌方处理:
后方加固段6m,塌方段14m,超前过渡段5m,共25m。
每班参加施工人员12人(含管理人员),三班轮流作业,历时18天。
塌方和处理塌方的过程中没造成伤人和损坏机具事故。
对塌方处理方案和处理效果,在专家组考察分水坳隧道地质和施工情况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处理10.31塌方事故的方案是适宜的,效果是很好的。
二、塌方成因的分析和判断
分水坳隧道进口端处在寒武系和震旦系的层间破碎带,大断层的羽状断层很发育,地下水活动强烈,这是该洞段的基本情况。
因此,其塌方原因主要是:
1.地质原因
塌方部位处在破碎带中的断层挤压结构面,该结构面呈石粉状,未开挖前密实度较高,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快,没有自身承载力,围岩失稳导致塌方。
2.近期连续降雨,地表水丰富,通过裂隙进入岩体,顶板淋水量增大。
在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下加剧了岩体失稳,加速了层间移动,这是导致塌方的又一重要原因。
3.判断结论;特殊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是这次塌方事故的成因,根据塌方的情况和隧道所通过的层位,认为是层间移动性的大塌方,这种地质的塌方难以稳定,会引起连锁反应,积累和发展扩及到已开挖支护的较长洞身段。
为此,决定用稳住塌方区,固结塌体,超前加固三个阶段渡过塌方区。
三、塌方处理措施和方法
根据塌方的实际情况,处理措施主要是防止塌方的继续扩大,加强区段支护,堵死塌孔,设法提高松散体的整体强度,使其具有承载能力和自承能力,防止地下水源对塌穴的影响,然后采取“大塌穿”的办法处理断层塌落体。
1.塌方后段的处理
首先采用素喷C20砼厚20cm封堵断层塌落体,然后对塌穴距后6.0m范围内未破坏的原初期支护进行加固,支护采用18#工字钢支撑,间距0.4~0.5m,钢架间用Φ22mm钢筋连接,环间距1.0m,并对该区域喷射C20砼与钢架齐平,同时采用D50×4mm无缝钢管超前注浆,管长9.0m,环间距2.5m,共7根,外插角300,管壁每0.5m对称布设Φ10透浆孔,钻眼终孔于塌穴前缘0.5m以外。
第二步是采用D42×5mm无缝钢管对塌穴后段8.0m范围内预注浆,钢管长度5.0m,环纵间距2.5m左右,外插角30~350,每环5根,断面两侧拱脚以上区域梅花形布置。
以上注浆均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双注浆,其配比为1:
1,注浆采用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即先对塌孔部塌方处理示意图
图一塌方处理纵剖面图
图二塌方后段处理断面图
图三塌方段处理断面图
位注浆,再逐步退后进行后段注液,使钢管所伸入的范围内通过注浆,组成一个固结的灌浆层,通过浆液无规则的穿透,松散体产生胶结,从而达到堵死塌孔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塌体得到固结,从根本上达到控制塌方的扩展。
而后段的注浆也提高了其整体承载强度,并与初期支护共同在3.5~4.0m范围内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撑拱,而且通过钢管外插角的调整,将塌方段积水引排至后段稳定区域,通过预留排水钢管导入洞内水沟。
(见图一、图二)
2.塌方段处理
通过后方段的注浆处理,塌方段围岩达到一定强度,其处理即可有效进行开挖,每掘进一步采用18#工字钢支撑,间距仍然控制在0.4~0.5m,钢拱架间用Φ22钢筋纵向连接,环间距1.0m,钢架背面用Φ8、网格间距0.15×0.15m钢筋网加固,喷射C20砼25cm,并按设计要求施作超前管棚,管长3.5m,环间距0.35m,外插角10~120,注1:
1单液水泥浆。
调整外插角一是加大塌穴上部的注浆厚度,二是与塌方后段形成流水反坡,以便集中排水。
断面开挖采用先护后掘进,即先按断面尺寸要求开挖支撑轮廓线,然后采用分次爆破的方法对断面进行弱爆破。
(见图一、图三)
3.塌方前段处理
通过塌方段超前管棚及注浆钢管的注浆,塌方前段上部围岩破坏区域得到加固,但该区域5.0m范围内仍采用塌方段的支护办法,并按设计施作锚杆,通过其5.0m的加强支护后,即可按设计进行常规开挖。
开挖过程密切注视塌方段断面变化情况,加强监控量测,适时通过注浆加固围岩。
(见图三)
四、处理塌方的主要体会
10.31塌方事故的处理,之所以效果较好,领导满意,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主要因方案正确、处理及时、方法恰当、组织严密、措施有力,抢险队伍技术熟练、经验丰富、作风顽强,使抢险得以顺利完成。
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处理塌方必须分秒必争适时地投入抢险战斗
处理塌方是一种紧急抢险,如同打仗一样,有利的事机稍纵即逝,时间就是力量。
10.31塌方事故,项目经理、隧道地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施工队长等迅速到塌方点,详细察看塌穴高度、宽度、纵向长度及塌穴稳定情况;研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洞顶水的流向和涌水特点、范围;检查塌方对初期支护的损坏情况和影响区域;分析塌方可能的发展趋势等。
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现场定案,建立抢险机构,现场下达抢险口头指令,明确任务和要求。
这样施工队既能正确理解领导意图,又能明了关键部位的所在和处置措施。
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保证了抢险的及时性,保证了不失时地投入抢险战斗。
2.储备处理塌方预案,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在隧道开工前的准备阶段,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地质、设计文件,周密地对现场地质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分水坳隧道所通过的全部里程均为易塌方地质,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都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
为此,在制定预防塌方事故措施的同时,假设可能出现不同规模和不同情况的塌方处理预案,对机具器材也做了相应的准备。
这些塌方如此迅速现场定案,现场下达任务,明确要求事项,是在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略加调整做出的。
对此,我们深深体会到在特殊不良地质地段中施工,这种预案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3.前方封堵,后方加固,对塌方区形成合围,是防止塌方恶化的有效方法
抢险的战斗从何处打响,关系到抢险工程全局性的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前方封堵,即:
用注浆法将塌渣口封死,切断塌渣不断向洞身补给的通道,防止空顶加大,并对下一步塌体注浆创造条件(在向塌体注浆时防止浆液从塌口处外溢),保证注浆效果。
同时,还有效地缩小了淋水面,改变了涌水位置和流向,为设管引水创造了条件。
后方加固,即:
对塌穴后方6m处未损坏的初期支护段架设型钢拱架加固初支,对初支顶部低应力围岩注浆,以增加其强度和自稳力。
这种前方封堵和后方加固,对塌方区形成合围的方法,稳住了整个塌方区,有效的防止塌方恶化,使塌方工程处理出现了良好的局面。
这是我们在处理大塌方中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4.加强组织领导,组织精干的抢险队伍是实现顺利抢险的重要保障
为使抢险工程顺利进行,我们建立了抢险机构,以项目部经理(地下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为指挥长,以合同段技术负责人、工程部部长(地质专业高级工程师)为副指挥长,建立以下机构:
现场指挥组:
由隧道专业工程师、地质专业工程师、施工队技术负责人、施工队队长组成;抢险保障组:
由测量、质检、材料、工程车辆等各方人员组成;抢险突击队:
从各施工队中挑选身强力壮、机智灵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组织纪律性强、能吃苦耐劳的24人组成,分编三个班,轮流昼夜奋战。
以怀新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和怀新公路施工监理处副处长兼总工程师特派工地全权解决塌方有关问题。
这种临时组建的抢险机构,在抢险过程中审时度势,灵活恰当的处理了大量的意外情况和难题,克服了许多常日施工难以遇到的艰难困苦。
在抢险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没有一个坚强的专业理论根底深厚的,实际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作风顽强、保障有力的抢险领导班子和抢险队伍,要顺利圆满的完成如此难以处理的塌方任务是不可能的;业主和监理单位特派工地代表全权解决处理塌方的有关问题,减少了抢险施工中的请示报告,保证了施工的不间断,这也是一条抢险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5.做好防险保安工作,保证塌方抢险的顺利进行
处理塌方是在险象环生的危险区和意外情况的多发区作业。
防险保安工作必须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思想工作,确保抢险顺利进行,根据塌方处理方案,我们制定了具体措施,设专职安全员,观察、记录、预报险情,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使其人人重视,各个明白;对所有人员明确进退顺序、路线和安全待避点及各种信号;提出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令行禁止的要求。
有关安全和要求等项打印成文,要求熟记,严格遵守。
由于思想动员深入,人人重视措施具体,在历时18天的塌方处理过程中,在多次出现险情的情况下,没有出现任何伤人和机具损坏的事故。
静态破碎法 ( 静态爆破技术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破碎(或切割)岩石和混凝土的新方法,亦称静力迫裂和静力破碎技术。
1、作用原理
将一种含有钼、镁、钙、钛等元素的无机盐粉末状静态破碎剂,用适量水调成流动状浆体,直接灌入钻孔中,经水化反应,使晶体变形,随时间的增长产生巨大膨胀压力(径向压应力和环向拉应力),缓慢地、静静地施加给孔壁,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值,将混凝土或岩石胀裂、破碎。
因为一般被解体的岩石或混凝土均属脆性材料,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
岩石的抗拉强度为 4 -10Mpa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约 1.5 - 3.0Mpa ,约相当于其抗压强度的 1/10 - 1/20 。
而通常静态破碎剂的膨胀压力可达 30 - 50Mpa 。
所以,合理的破碎设计(装药量、孔径、孔深和孔间距的确定)是能够使孔眼周围的介质受到充分破坏的。
只要约束继续存在,破碎剂就有持续产生或残留一定程度的膨胀压力的性质,因而能继续增大或产生新的裂缝。
经测定,在温度为 20 ℃、水与破碎剂之比为0.3:
1 时,其体积将自由膨胀四倍。
2、适用范围
(1)混凝土和砖石结构物的破碎拆除;
(2)各种岩石的破碎或切割。
或作二次破碎。
但不适用于多孔体和高耸结构。
3、优点:
(安全、方便)
(1) 破碎剂不属于危险物品。
因而在购买、运输、保管、使用中,不受任何限制。
(2) 施工过程安全。
不存在炸药爆破时产生的震动、空气冲击波、飞石、噪音、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3) 施工简单。
破碎剂用水拌合后灌入炮孔即可,无须堵塞;不需专业工种。
(4) 需破则破,需留则留。
按照要求,设计适当的参数,可达到有计划地分裂、切割岩石和混凝土的目的。
但是,静态破碎剂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与炸药相比,能量不如炸药大,钻孔多,破碎效果受气温及施工人员经验影响较大。
在不允许使用爆破方法的环境中,才显露出它的优越性。
4、静态破碎剂的历史
1968年日本大成建设技术研究所的田中秀男,以《混凝土结构物的破碎工法》为题申请专利,其成果的主要内容是:
将 CaO 或 MgO 与水拌合后充填到炮孔中,利用浆体水化反应导致体积膨胀产生压力,使建筑物破坏。
这是最早出现的静态破碎剂。
以后日本的小野、住友等株式会社也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
目前,日本市场上公开出售的静态破碎剂量最少有五种,其适用的温度在-5℃到35℃之间。
国内80年代初以来,也先后研制成功。
但由于市场、原材料、技术、体制等原因,静态破碎剂这种产品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近两年来,随着炸药使用的限制及环保的要求,静态破碎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5、膨胀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破碎剂水化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以前我厂没有实行“订单式”生产以前,春秋型静态破碎剂适用温度在 10 ℃ ---25 ℃之间,即使在这一范围内,若分别在温度 13 ℃和 20 ℃使用时,在同一时间产生的膨胀压力也相差一倍。
以致一天之中的旱、中、晚灌浆对破碎效果都有很大影响。
我厂为方便施工和提高破碎效果,实行“订单式”生产,即根据各地不同的施工环境温度和被破碎材质硬度,生产出适合各地客户的产品。
6、裂缝分布与孔位的关系
静态破碎剂引起的裂缝类型与炮孔的布置情况密切相关,详情请看《第二代“神力”牌静态破碎剂使用经验与技巧》。
该产品是一种粉状快速、定时、耐低温的静态破碎材料,又称为无声破碎剂、静态膨胀剂、无声裂石剂、无声炸药、静态爆破剂等。
因具有无震动、无飞石、无毒气.无污染安全破裂。
而广泛使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拆除,特别适用于不宜采用炸药爆破的场合,进行破碎或拆除作业,并可做到需要拆除的拆除,需要保留的保留。
又因所破石材具有快速,无内伤,可以按计划要求进行破裂和切割,较火药爆破可提高出材率3倍以上,有效保护矿山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更广泛使用于花岗岩、大理石、玉石等,贵重石材的开采及裁割上。
静态爆破是一种新型的爆破方法。
城市、工厂和桥梁混凝土的拆除,矿山大理石、玉石等贵重石材的开采都需要使用静态破碎剂,该技术最早是由日本小野田水泥公司研制。
国内在85年也生产了3SCA型破碎剂,其主要缺点是生产周期太长,通常夏季开裂需要10个小时,春秋季也要10 - 40 小时以上,冬季20 -80小时以上,尤其是严冬季节,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时,该产品不能使用,国内一些小的生产厂家在介绍该产品时,为用户介绍许多种辅助使用方法,如冬季浇注热水,用火烧,用棉被盖,加促发剂以提高温度,又如夏季要求用户用抑制剂来降低温度等一些手段。
才能使石料,混凝土开裂,即使这样,因其没有一个科学的数据来指导用户,明显显示了该产品的缺陷,因此使矿山或搬迁工地或停工等待。
使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这种静态破碎剂都与关,不能定量快速的开裂石料,混凝土,施工只能无计划地进行。
本专利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大理石,玉石等石材和混凝土的碎裂开采时间而提供的一种快速定量,耐低温的静态破碎剂。
☆ 性能与型号 产品执行建材行业标准JC506-1992《无声破碎剂》
l、该产品与水搅拌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体积膨胀而发生效力,膨胀压力为30-80兆帕,施加给孔壁,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值,将介质破碎。
2、该剂的效力与温度直接有关系.因此分夏、春秋、冬三种型号.按季节使用,分别用Ⅰ、Ⅱ、Ⅲ型表示,参看表A。
型 号 适用温度范围 8小时膨胀压(MPa)
HSCA - I(夏季) 25 - 40 摄氏度 大于等于30
HSCA - II(春秋季) 10 - 25 摄氏度 大于等于20
HSCA - III(冬季) -15 - 10摄氏度 大于等于10
3、该剂各型分快速、慢速两种。
该剂的使用与温度、被破物硬度、孔距、水灰比、钻孔布置、灌浆时间和速度、操作人员的经验等因素有关。
因此,快速大约在10小时之内开裂;慢速大约在36小时左右开裂;也可能受温度等条件影响,在几分钟内开裂。
4、根据用户需要,可生产特殊型号产品。
KDNA型,在孔距布局合理情况下,能较准确定时开裂,分别开裂时间为半小时、1小时、2小时等。
KDNB型,冬季不需任何养护,仍可在10分钟-5小时之内开裂,也可能受其它外因,影响开裂时间。
5、该产品属非易燃、易爆物品的特种工程材料之一,不受炸药类运输及储存限制,购买使用运输方便,分箱装和编织袋装两种。
☆ 使用方法
1、预先打孔,用户可根据被破物的材质、结构、形状和破碎要求等因素(参看表B),设计不同的孔径、孔距、孔深等,被破碎的物体必须有1-2个以上的自由面,打孔时应在自由面的一面打孔,使物体开裂不受外力阻碍。
用空压机等设备按所需的型状打孔。
打好的孔内不能有水和杂物。
被破物 孔径(mm) 孔距(cm) 孔深 使用量(kg/立方米)
砂石 38 - 45 40 - 50 0.8 H 孔径为38 - 45mm时,
每米孔可装2.5Kg左右
一面切割8-10
二面切割10-20
三面切割20-30
大理石 38 - 45 10 - 25 0.9 H
花岗岩 38 - 45 10 - 15 0.9 H
混凝土 38 - 45 15 - 30 0.8 H
钢筋混凝土 38 - 45 10 - 15 0.9 H
2、搅拌与充填:
按HSCA重量比为25-30%的水倒入容器中,然后加入HSCA进行搅拌,搅成稀泥状,能流动而不是太稀,按照少拌快装的原则,搅拌均匀后灌入预先打好的孔内,孔内不能留空隙。
从搅拌到把产品倒入孔内不能超过4分钟,否则影响开裂时间。
水平钻孔装药和快速破碎时,按100kg破石剂加水10—15kg在容器内拌成稠泥状,能捏成团,搓成条塞入预先打好的孔内用物层层捣实、中间不能留空隙,要装密实,同样要少拌快搅,从搅拌到装入孔内不能超过5分仲.时间过长将影响开裂时间,已发酵烫手膨胀的不能再装,否则不能使被破物开裂,一年四季均用凉水进行搅拌,切勿用热水,不然可能造成本产品失去效力。
待裂纹出现后,可向钻孔上喷洒少量开水可使裂缝增大。
垂直的孔口灌满不必堵塞,水平或倾斜度小的孔要堵塞孔口,以免浆体流出,如遇雨、雪天孔口要隔离雨水,冬季不必进行任何防护。
☆ 注意事项
1、为安全起见,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镜,头要偏离孔口,更不能用眼睛直视孔口,以防喷浆,伤害眼睛。
刚打好的孔或气温高时装药最易喷浆,更要注意安全。
操作完毕,立即离开现场,直到被破物开裂前,被破物附近不能有人畜和贵重物品,保证现场安全,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万一操作不当发生喷浆,打入未戴防护镜的眼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