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精选.docx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精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精选
第4章探索职业世界
案例一:
你适合做保险吗
一位31岁的女士8月31日刚考完保险代理人的全国统考,却还是犹豫不决是否应该做保险?
她的同学在一家外资的保险公司做经理,她看了同学上个月的工资单,一个月收入几万元,所以动了心,参加了保险代理人的培训。
广州一家著名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张先生也想做职业定位。
他说现在回到家一句话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干。
保险代理行业是否也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要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保险,至少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你的身体是否够好?
张先生今年32岁,我问他:
年纪大了做保险会不会觉得体力跟不上?
他说:
我现在主要是做老客户,还是觉得很辛苦、身体很疲惫。
当然如果客户说要买保险,我出门还是很有精神。
他说做保险的确很辛苦,他举例说:
广州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业绩第一名的某先生,是赚了很多钱,但现在得了胸膜炎,年近四十,还是“王老五”一个。
我们公司代理业务做得好的女士,没有一个有小孩的,全流产了。
所以你在决定做保险之前要想一想自己:
是否够年轻?
是否够体力?
2、你是否很喜欢交朋友?
很多人说我很喜欢交朋友!
如果你不是有目的,也很喜欢约别人出来坐坐,花很多时间与别人聊一些你并不感兴趣的话题吗?
当你正忙的时候,你愿意放下手中的活、耐心地听别人诉苦吗?
你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去帮助别人吗?
如果不是,那你不算是真正喜欢交朋友。
很简单的道理:
朋友越多,保险业务就越多。
你是否真心愿意跟别人交朋友,别人心理很清楚。
你的朋友多吗?
这是你在决定是否做保险之前应该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案例思考
1、你对保险行业了解有多少?
2、你对你想从事的职业又了解多少?
如不了解,应该怎么去加深了解?
案例二:
个性在国内职场和国外职场的不同待遇
在思科的公司内部网站上,有一个专门为同性恋员工设置的PARTY。
我们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真实地体会到美国企业对不同员工个性的尊重(尽管笔者不赞同这种支持同性恋的做法)。
相反,中国绝大部分企业不尊重人的个性。
中国企业喜欢听话、使人放心、能办事的人,那些虽然才华横溢、但浑身是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广告界是最崇尚点子、标榜个性的行业,我们见到那些有才华、有个性的广告人,又有几个能在一个企业善始善终!
我一个朋友,嘴很臭,说话很不讨人喜欢,却在一家美国著名的石油公司做了5年,收入也颇高,只是一直没有升职。
凭他这样的个性,要是在国内企业,早给炒鱿鱼了。
在中国职场,性格至关重要。
不但岗位与性格的相关性很高(性格内向在企业的发展机会少,职位上升的空间也十分狭窄;而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内向性格,不像美国人,75%的人是外向性格),企业内部环境(许多企业谈不上有企业文化)对性格的要求也较高,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企业对性格的包容性很低,许多性格内向的人很难有大的发展,真正有性格的人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美国思科公司(中国华南区)总经理张岩强调:
可以说,40岁左右是大陆大区经理退休的年龄,因为,对于上边的总裁来说,你年龄大了,跑不动了。
从未换过工作、一路升迁的宝洁大中华区副总裁的韦俊贤,在今年4月1日也就是他46岁的时候,还是选择了离开全球快消产品第一名的公司──宝洁。
因为全球化的结果,企业形成了矩阵式的组织架构,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职责范围缩小。
决策权越来越集中到美国总部,每一个事业群由总部实行全球统一经营管理。
最后,一个行政总经理做什么?
只剩下握手、照相、接受访问,负责当地的政府关系、媒体关系。
所以,即使是在这些尊重员工个性的美资企业,也存在一个很大的职业发展的问题,就是你进不了决策层,不能参与决策。
你只负责执行,这是你想要毕生追寻的职业理想吗?
李先生在一家著名的美资烟草公司深圳分公司做销售,毕业不到两年,月收入已有七、八千元,但他深深感受到在这家全球500强企业发展的局限。
因为他发现,对于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连公司经理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见到许多外企的经理人,跳槽到民营企业做总监、副总经理,从而又引出外企经理人是否适应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冲突等热门话题。
总之,在中国,无论在国内企业,还是在外资企业,无论是在港台企业,还是在欧美企业,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都尤其重要。
案例思考
1、民营企业和外企在对待员工的性格上有什么不同?
2、你对你想去的工作单位了解吗?
对你想从事的职业了解吗?
3、应该如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案例三:
阿芳为什么总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阿芳是学中医的,拥有硕士学位,今年快30岁,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女士。
她不轻易责怪别人,能替别人着想,很注意表达的方式,很容易相处。
就是这样一个学历高、能力强、容易相处的人,工作也总是不如意。
阿芳毕业后分配到广州一家大医院的急诊室。
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她说她其实很喜欢急诊室紧张而又忙碌的气氛,不断有新的病人进来,既要对亲自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又要指挥护士照应,还要回答病人家属的咨询,甚至有时还要记费、收费等等,但她喜欢急诊室那种变化多、压力大、要求反应快、判断准的感觉。
可是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很差,主任想什么时候来上班就什么时候来,对医生的劳苦很不关心。
所以阿芳离开了那家医院,去了一家大型的美资制药公司做销售。
由于在上司面前,她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上司不喜欢她。
在这家公司她只做了9个月,做得很不开心。
她又去了另一家外资制药公司。
这次她学会了对上司察言观色,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凡事先顺着上司的意思,不去主动与上司较劲,先取得了上司的信任。
相处久后,逐渐发现上司向自己要客户的资料后,偷偷地向自己的客户卖药。
这回她没有因此影响自己的情绪,学会了泰然处之,宁肯眼前吃点小亏。
对客户,她以平和心对待,学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仔细观察客户的一言一行、工作环境,学着分析客户的性格特点、爱好和需求,并尽量以专业化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尽可能争取公司资源满足客户。
对同事真诚相待,有难必帮,并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鼓励别人,与来来去去的同事结下了很好的交情。
新同事初到,她带引其尽快进入状态,并为其出谋划策。
上司离任,无人管理,仍按部就班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并尽可能以公司代表的身份访问客户,保持公司与重点客户的联络。
新上司上任,她也无私相助。
在这家公司,她还是没有什么发展,没有得到提升。
她在即将离开公司时,仍站好最后一班岗,没有计较公司的不当,做好交接工作。
来成功职业指导中心咨询时,她已在另一家制药公司,但她仍然没有看到发展的希望。
阿芳给自己想过三个发展方向:
作家、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教授、医药界管理人员。
我的分析是:
中国人缺乏包容性,在中国的企业对性格的包容性很低,真正有性格的人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你的性格不太合群,所以走医药界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有一定难度。
你喜欢面对一些突然出现的需要或危机而随机应变,喜欢处理事实和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或想法。
你观察敏锐、反应迅速,擅长随机应变,喜欢影响、指挥别人,很适合做可以经常主刀做手术的外科医生。
建议读一个外科博士,然后去一个好的医院做外科医生。
凭着自己的专业技术,还可以逐步上升到医院的管理层。
业余有兴致可以写点东西在媒体发表,做一个专栏作家。
案例思考
1、阿芳找到满意的工作了吗?
为什么?
2、在选择一种职业和一个单位时,你对它们了解有多少?
你有没有考虑自己的性格因素?
案例五:
小伟转型引发的议论
小易已经在这间外企公司做了三年多了,她喜欢这种外企的氛围,喜欢员工的高素质,喜欢OFFICE的感觉。
只是工作紧张,每天都是紧锣密鼓的,有时一天忙下来,连水都想不起来喝,平时的时候,大家都各忙各的,没有太多的时间交流。
最近快过圣诞节了,于是小易约了几个白领朋友在一个酒吧里闲聊,聊着聊着就扯到了工作上。
“资本家可真够狠的,每天这么剥削我们,我都被榨干了,每天的都有做不完的事。
都快成了包身工了。
”
“我每天下班后脑子里一片空白,就想窝在沙发里歇着看大片,什么也不想,什么事也不想干。
”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家都很忙嘛。
只是我觉得最让我难受的是没有发展空间,我来这间公司已经三年多了,工资也没长多少,还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
”
“想没想过要跳槽呀?
年底拿了双薪、分红,明年换一家公司吧?
”
“跳来跳去的总不是办法,稳定又有发展才是最理想的。
”
“别人还挺羡慕我们呢,谁又知道我们的苦衷呀。
我们公司业绩不太好,老板嚷着要炒人呢,个个都人心惶惶的。
”
“炒了也不错呢,多发三个月薪水。
来我们公司吧,我们公司的培训机制挺好的,让我学了不少东西。
管理也是国际化的模式,还是有很多先进的地方。
”
“我是很想去你们这样的跨国快速消费品公司做Marketing,但我一直在搞人事,哪个公司会让我去做Marketing!
从做HR转型到做Marketing行吗?
”
“嗳,小伟转型就很快,也很成功。
你知道他是工科毕业,但不是学计算机的,做了两年的IT产品销售,发现这个工作太不稳定,收入也很不稳定,他感觉自己也不是很擅长Sale。
去年小伟跳槽之前找了一家职业顾问公司,做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就辞了职,参加了Cisco的网络工程师培训,并用了3个月的时间自己好好地了学了一下网络技术知识。
在学习期间,他也同时在搜寻适合自己的工作,第4个月,他就被广州一家著名的IT公司聘用为Cisco技术支持。
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他就干得得心应手,他们公司上个月将技术支持独立出来,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支持部,他已经是技术支持部的经理了。
”
“那天我问小伟:
你从来没有做过IT的技术工作,你们公司招聘的时候为什么要了你?
你当时在简历上写你做过?
他说:
我没这样写。
当时的销售部经理要我做技术支持,主要是看中了我做过销售的经历,认为我不仅懂技术,也能有效地跟客户沟通。
因为前任的技术支持技术是很过硬,但不会跟客户沟通,还是搞不定客户的技术人员。
我现在虽然技术还谈不上很好,毕竟做的时间不长,但我把技术实施后的效果给客户讲解、演示后,客户会很明白和接受。
我今年做了二十多个项目,还没有失过手。
”
案例思考
1、职业转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和信息?
2、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案例六:
被拒绝后,小白跳槽了
白泰铭在读大学时成绩不算突出,老师和同学都没认为他是很有自信和抱负的学生,以为他今后无多大作用。
他的专业是日语,毕业后便被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招为推销员。
他很满意这份工作,因为工资高,还是固定的,不用担心未受过专门训练的自己比不过别人。
若拿佣金,比人少得太多就会丢面子。
刚上班的头两年,小白的工作虽然兢兢业业,但销售成绩只属一般,可是随着他对业务越来越熟悉,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他的销售额也渐渐上升了。
到了第三年年底他已列入全公司几十名销售员中头20名了。
下一年他很有信心当属推销员中的冠军。
不过这公司的政策,是不公布每人的销售额,也不鼓励互相比较,所以他还不能说很有把握说自己一定会坐上第一把交椅。
去年,小白干得特别出色。
尽管定额比前年提高了25%,到了九月初他就完成了这个销售额。
根据他的观察,同事中间还没有人完成定额。
十月中旬,日方销售经理召开他去汇报工作。
听完他用日语做的汇报后,那日本佬对他格外客气,祝贺他已取得的成绩。
在他要走时,那经理对他说:
“咱公司要再有几个像你一样的推销明星就好了。
”小白只微微一笑,没说什么,不过他心中思忖,这不就意味着承认他在销售队伍中出类拔萃了吗?
今年,公司又把他的定额提高了25%,尽管一开始不如去年顺利,他仍是一路领先,比预计干得要好。
他根据经验估计,十月中旬前他准能完成自己的定额。
可是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并不舒畅。
最令他烦恼的事,也许莫过于公司不告诉大家干得好坏,没个反应。
他听说本市另两家也是中外合资的化妆品制造企业都搞销售竞赛和有奖活动。
其中一家是总经理亲自宴请最佳推销员到大酒店吃一顿饭;而且人家还有内部发行的公司通讯小报,让人人知道每人销售情况,还表扬每季和年度最佳销售员。
想到自己公司这套做法,他就特别恼火。
其实一开头他并不关心排名第几的问题,现在却重视起来了。
不仅如此,他开始觉得公司对推销员实行固定工资制是不公平的,一家合资企业怎么也搞大锅饭?
应该按劳付酬。
上星期,他主动去找了那位外国经理,谈了他的想法,建议改行佣金制,至少按成绩给奖金制。
不料那日本上司说这是既定政策,拒绝了他的建议。
昨日,令公司领导吃惊的是,小白辞职而去,到另一家公司了。
案例思考
1、小白的要求为什么被拒绝了?
2、你了解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吗?
案例七:
你会不会找工作
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求职时遇到的困难是不小的。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求职呢?
我的体会是,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你将面临到的是一生中第一个大的考验。
也许会遇到挫折,但千万不要灰心丧气,当然也不要太高估自己。
然后呢,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尽量从多方面选择可以从事的职业。
由于我是女生,在电脑知识等方面还过得去,所以我就有意去做前台、搞行政等,但我对于自己想从事销售的职业一直没有改变过,当初因为喜欢所以才读的这个呀。
但销售的简历我是有选择地投递的,同时不断拓宽找工作的面,利用一切关系去找工作(老师—家人亲戚—朋友—自己—其他)。
下面谈谈求职的过程,我把它归纳为七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也可及时调整)。
第二步,根据求职意向制作简历。
注意,一定要在信封、信件、邮件方便看见的地方注明应聘的职位,以方便对方归类。
千万不要一应多职,因为你不可能做多面手,万一其中一职请你来面试,结果却什么都不精,那么你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制作简历尽量用打印稿或复印稿(除非你能写出很工整的字,太草太花太难看都会降低你的面试率)。
第三步,投递求职书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突出自己符合的条件和“我可以给贵公司带来什么”等,千万不要就是一张简单的个人履历。
第四步,讲求做简历的技巧。
尽量把简历做得让人一下子就挑出来看,比如彩色总是能吸引人的眼球,有条件的同学不妨一试。
第五步,选择投递。
可以发E—mail,但我的体会是寄信更加可靠一些。
第六步,等待回复。
一般推荐用手机或可随时联系到自己的电话,同时,千万不要关机(8:
00~20:
00),更不要不接不认识的电话。
因为很多公司都有分机,你可能没有办法转,同时要记住他通知的不只是你,错过了你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及时拨进去,而且有的公司是统一一天面试的,错过了就没有办法安排了。
第七步,参加面试。
面试前,先调出自己的资料保留,想一想对方公司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备好笔、纸,以及自己的作品,再多备一份简历(针对是投递E—mail的)。
面试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多使用敬语,并始终保持你的微笑。
一般提前10分钟到达面试公司,不要早到,更不要迟到。
尽量一个人去面试,你是成人了,而且陪客的行为也会间接影响到你的面试成绩。
最后谈一下薪酬问题。
很多人认为大专毕业最起码1500元以上,或1000元是底价,但我最初的定位只要800元以上就可以了。
薪金也许是你能够面试的一块敲门砖,其实每家公司都有他的一个职位尺度(正规公司),一般大专都能拿到1200元左右,就算真的是800元,但最起码我有工作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我一直记住一句话:
打工其实也是一种留学,而这种留学是可以学到东西又可以拿钱,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调整好心态才是主要的。
进了新公司,除了要了解他们的规矩外,更要做到勤,因为新人都会被安排做很琐碎的事情,但这些又是他们日常所不能缺少的,这也是你了解公司融入公司的一个窗口,至于如何突破那就要看你怎么去抓这个窗口的把手了。
以微笑去对待每件事,以头脑去处理每件事,你会发现你真的可以做得很好。
案例思考
1、案例中同学是如何求职的?
2、通过这个案例,对你以后找工作有哪些启示?
案例八:
大河株社的成功
日本大河精工株式会社创建初期,充其量只是一家中小公司,发展到现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语句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20%的份额,在国内的占有率更达31%。
1962年,大河的总经理松景义男通过讲课的机会认识了东芝公司的质量管理科长衫本辰夫,并说服东芝公司总经理士光敏夫将衫本辰夫转入大河公司。
于是衫本辰夫以总经理的身份转入大河,半年后就任总经理。
衫本辰夫具有丰富的经历,办事坚决、果断,一旦下了决心做好了准备工作,就全力以赴,不屈不挠。
他把科学的管理思想升华到战略的高度,并获得了成功。
山本辰夫把企业的中心工作转到了充实人才和提高员工素质上来,他认为提高员工的素质关键在于领导人的以身作则。
因此直到现在他还是坚持每天早上7时15分到公司,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大家的表率。
他主持工作后把原来公司内部众多的委员会进行精简,仅保留了3个,其中之一就是所谓“工作乐趣委员会”,其目的在于从工作、工资、环境3各方面集思广益,使公司成为充满工作乐趣的团体,使员工们精神愉快的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此外它在公司内部的经营方面也进行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改进,正是这一切,换来了大河公司今天的辉煌成就。
案例思考
1、大河株社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2、是什么为大河赢得了今天的成功?
案例九:
吕蒙的问题
吕蒙,研一,会计学专业。
她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是班上的佼佼者,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后来如愿考上北大光华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又被保送继续攻度本专业的研究生。
可是她越来越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会计专业,将来也不想从事会计行业。
她去了职业咨询师那里。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她说:
“我妈妈是一家大公司的会计,她认为会计这个职业很稳定,收入也比较高,而且年纪大了也不会被淘汰,属于“越老越吃香”的职业。
当时,我对专业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听妈妈的意见。
上大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我觉得自己也不能落下,所以我就很努力地学习,后来就被保研了。
”
上研以后,随着对专业方向学习和研究的深入,随着对日后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道路的了解,吕蒙越来越发现,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读研意味着自己在会计专业方向上又前进了一步,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似乎更要局限于财务、审计、会计师等工作了。
想到这儿,她开始焦虑起来,一种强烈的转行愿望开始在她头脑中弥漫开来。
职业咨询师对吕蒙进行了测评。
结果显示,她是一个比较外向的女孩,她的职业兴趣偏向社会型和企业型,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变化和创新,喜欢在快速成长、变化的环境中从事创造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对重复性和细节性的工作则缺乏兴趣和耐心。
很明显,会计学和财务工作多偏向于数据、图标、公式打交道,属于事务型,与吕蒙的兴趣类型正好相反,所以,吕蒙不喜欢她的专业,也不想从事会计和财务工作。
职业咨询师告诉吕蒙:
职业规划并不是绝对的,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对自我和职业了解程度的变化而调整和发展。
任何职业和个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匹配。
我们做职业规划,不是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职业范围之内,而是要开阔视野,充分了解自我和职业,还要在积极的行动中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职业方向,最终达到选择立项职业道路的目标。
案例思考
1、吕蒙为什么会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
2、吕蒙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改变目前这种情况?
3、你是不是像吕蒙一样,缺乏对职业社会和职业知识的了解呢?
案例十:
小茹的困惑
小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虽不富裕,但父母非常疼爱她。
上大学之前,生活上都是由父母安排,遇事由父母做主,除了学习,从不为任何事操心。
后来稀里糊涂进了这所没什么名气的大学,又稀里糊涂选择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毕业时为了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选择了一家销售LCD(平板显示器)的公司做技术支持。
3年下来,她发觉自己有些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不了解相关的电路设计、程序设计等),而且也没有给与足够的培训和帮助,并针对每一个员工给出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
小茹在这家公司做了三年,辞职又舍不得,使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案例思考
1、小茹为什么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2、小茹了解自己的兴趣吗?
小茹在正式工作之前对组织和职业了解吗?
第5章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案例一:
出国深造与职业发展
小昭毕业于上海某财经类大学国际会计系,性格坚强,有上进心,刻苦,学习能力强。
她的目标是高级财务经理。
但她在毕业之前同时收到英国某大学的offer和普华永道的offer。
英国留学的专业是行政管理;普华永道的offer职位是审计师。
在留学与就业之间,小昭犹豫了。
职业设计师认为应该先就业,去普华作审计师,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机会出国深造。
理由是小昭原本希望出国进修工商管理类课程,但国外大学对申请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都有工作经验要求,所以最后只收到了行政管理专业的offer。
小昭学会计,喜欢商务,对行政组织兴趣不大,若为能一时出国而放弃原有兴趣并不明智,职业设计专家认为:
先工作或先出国其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违背个人兴趣和职业理想而求得一时出国,为出国而出国,从个人职业发展看并不可取。
从职业发展考虑,普华位列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有完善的培训计划,良好的工作氛围,规范的工作机制对职业技能发展大有好处,出国学习行政管理硕士一年课程之所获专业资质资历和在普华工作一年之经历技能积累相比,前者在职业市场上之价值未必比后者高。
普华是专业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与小昭大学所学基本对口,且小昭勤奋刻苦,事业心强,意志坚定,加上名牌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保证了小昭在工作中必会有所表现。
从小昭职业目标定位于高级财务经理一点看,小昭具备会计专业学历资质和专业技能,但缺乏作为高级财务经理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管理知识,小昭希望学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想法是正确的,为一时出国而放弃原本计划并不合乎长远的职业发展。
国外工商管理类硕士课程要求申请者具备一定工作经历,小昭先工作后出国,正合乎要求。
且高级财务经理必须具备的另一大要素就是丰富的专业工作经历。
所以先工作,积累工作经历,也是在为实现职业理想作铺垫。
案例思考
1、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人生精力有限,必须选准方向,强化发展。
职业方向的确定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2、应届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应该是为出国而出国还是为就业而出国?
3、当你面临诸多选择时,应该如何做出职业生涯决策?
案例二:
再择业
小帅毕业于师范中文专业,性格文静,善文字不善口头表达,不善与人沟通,做了两年中学语文教师,却发现自己虽具备相应的学历,但不具备老师应有的管理学生能力,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亦不够,所带班级成绩并不理想,学校对其工作表现不是很满意,小帅自己也很苦恼。
但学校工作环境稳定,福利优厚。
同时,小帅害怕转不到其他行业或者转不到合适的行业。
职业设计师认为小帅应该重新择业,建议尝试广告公司文案,多媒体行业文字编辑,传统媒体行业文字工作等职位。
理由是一个师范类毕业生并不一定就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某咨询公司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成功必须全面具备专业技能,学历资质,良好综合素质三方面因素。
根据这个标准,小帅在教师岗位上可以说很难成功。
眼前教师工作的确能给小帅带来稳定的收入和不错的福利,但凭小帅的表现,这个“稳定”还能维持多长?
所以,小帅必须果断做出选择,重新择业,找一份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
案例思考
1、工作经验在2-3年阶段的职业者,往往会发现自己当初刚刚走出校门时懵懵懂懂选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这仅仅是一个重新择业的问题吗?
2、当你发现目前工作不适合你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怎么样才能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案例三:
做回你自己
阿斌是一所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计算机编程的。
今年就要毕业的他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之路。
他来到成功职业指导中心咨询时,说:
“我知道自己很擅长编程,但现在的IT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搞技术没有积累。
现在学的技术是最新的,10年后,这些技术就过时了,到时我学新技术又没有年轻人快;而与人打交道有积累,我来测试主要是想看看能否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
职业顾问陈工说:
“你还没有毕业就想得这么远!
”
陈工先给他做了直觉测试,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