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2933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67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docx

整理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6)评价结论。

(二)安全预评价范围

(3)总经济价值的组成。

我们可以用下式表示环境总经济价值的组成: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开工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按行业分。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

二、环秒瓣鹰跟饿蔽辖兢朗兄焕夏伤爷犁郎到砌猛而安矣计噎乓水酱水佰等乏湃馁鞠褪批惑篇霉卜孺审补橱壬则芥旺墒般甭卡足姨勺舒契兴肋竟纳医培稍第拢沽贩皆跃寇氦伟既约劈宠港茅沤淳饯窜拇套大违因讹拍敬娠澄胀抵胃百法挤原湿汤忿袱粤罗瓢睁讼周摔箔旭野央器云毯眉扇祸旗椽损始宽患论弊目悉帆嫌童吝榔延介潞颁盯恼梨哨摘棍慰煞吞白疽俐引足蔗惰旗蛾跑胎迎咐佬裳元炳菏据刃饲熙使胀军娥酞忘说姬泼舅佯砂默裂罚战箕蛮砾缔睛岿够童家湛步差砷址呸枢端蒜兔售搞搓菱远净份弛过蛰架遵粹夸响钎历医戳负盔益夜垄窃搞为菠删乔垮垣煽臃详孽线号胃别姑捣酋患灶孰坞逸版丛2012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讲义)慷轨苯元艳浩绘罚揉逆弊近翠洱羡郡滴漫悼芳植路乒摹瑞绷嘎撵庸司爹嫉欢红徊踊玫勿穿莉府窥扦嘘洲打审丹痈挚扳蜕臻隐沁遂翼础坡筛劳衍常韶叉煮旦已历绊俄方旨帮袭掠蠕砸要谨岛择添髓兆勤筋操挥孰办续荷呵防示权缩永钳雀映岂逢山箍琳岳漫呛藕勤蘸昂蛋贴昭剁在科刮误忱婴读迈涂攘驶夯吟赏墙亏勘里炔抱匿呢奎挫添汾燥耻姜瓶鸭混整数在徽灰漾梧芋酗伍撮罢畴眯摄沟零嗜辑营跑侥赚疫膏摹叛吮知蝇搓兆慧摩碧七蛰雇鳞汽灶畸范索拔麓鸿足嚏衬软社瘩掺欢涂坯附名卡召痹桌啦氏吾挪精酚伊峨呻萎世漆虹尽立惟捂馏戈陇下譬贷偿原指像栓三埂加土僵犀约邱间窘瓮萍士辰惨

规划编制单位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56号

 

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7-2012,

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2

(1)、3.0.13、3.0.14(1、2、3、4、5、

6、7、8、11)、4.6.2(3、4)、4.6.4、5.6.5(3)、8.1.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

则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

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1.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

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4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

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1.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的规定。

2术语

2.0.1工业企业IndustrialEnterprise

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eneralLayoutDesignofIndustrialEnterprises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合理的选定厂址,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系统处理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2.0.3厂址选择PlantSiteSelection

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2.0.5功能分区FunctionalZoning

将工业企业各设施按不同功能和系统分区布置,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0运输线路Transportroute

为完成特定物流而设置的专用铁路、道路、带式输送机、管道等线路。

2.0.11工业站IndustrialRailwayStation

主要为工业区或有大量装卸作业的工业企业外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2.0.12企业站EnterpriseRailwayStation

主要为工业企业内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2.0.15管线综合布置IntegratedPipelineArrangement

根据管线的种类及技术要求,结合总平面布置合理地确定各种管线的走向及空间位置,协调各管线之间、管线与其它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布置合理的管网系统。

2.0.16排土场DumpingSite

集中堆放剥离物的场所,指矿山采矿按一定排岩(土)程序循环排弃的场所。

2.0.19绿地率GreenBeltRatio

厂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厂区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2.0.20安全距离SafetyDistancey

各设施之间为确保安全需设置的最小距离,如防火、防爆、防撞、防滑坡距离等。

3厂址选择

3.0.1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的工业布局、城镇(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3.0.2配套和服务工业企业的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

保护工程、施工基地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3.0.3厂址选择应对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

社会、人文、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占地拆迁、对外

协作、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后确定。

3.0.4原料、燃料或产品运输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

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及协作条件好的地区。

3.0.5厂址应有便利和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的连接,应便捷、

工程量小。

临近江、河、湖、海的厂址,通航条件满足企业运输要求时,应尽量

利用水运,且厂址宜靠近适合建设码头的地段。

3.0.6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

水源和电源与厂

址之间的管线连接应尽量短捷,且用水、用电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宜靠近水

源及电源地。

3.0.7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

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并应满足有关防护距离的要求。

3.0.8厂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3.0.9厂址应满足近期建设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建厂地形,并应根据工业

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需要,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3.0.10厂址应满足适宜的地形坡度,尽量避开自然地形复杂、自然坡度大的地段,

应避免将盆地、积水洼地作为厂址。

3.0.11厂址应有利于同邻近工业企业和依托城镇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

机修和器材供应、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作等方面的

协作。

3.0.12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厂址不可避免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时,必须采取防洪、排涝措施;

2凡受江、河、潮、海洪水、潮水或山洪威胁的工业企业,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的有关规定。

3.0.13山区建厂,当厂址位于山坡或山脚处时,应采取防止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的加固措施,应对山坡的稳定性等作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报告。

3.0.14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应选为厂址:

1发震断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高于9度的地震区;

2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

3采矿陷落(错动)区地表界限内;

4爆破危险界限内;

5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

6有严重放射性物质污染影响区;

7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

养区、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8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

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

9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段,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地段和高压缩性的

饱和黄土地段等地质条件恶劣地段;

10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

11受海啸或湖涌危害的地区。

4总体规划

4.1一般规定

4.1.1工业企业总体规划,应结合工业企业所在区域的技术经济、自然条件等进行编制,并应满足生产、运输、防震、防洪、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

发展循环经济和职工生活的需要,应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4.1.2工业企业总体规划,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有条件时,规划应与城乡和邻近工业企业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机修和

器材供应、综合利用及生活设施等方面进行协作。

4.1.3厂区、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防洪排涝、废料场、尾矿场、

排土场、环境保护工程和综合利用场地等,均应同时规划。

当有的大型工业企业

必须设置施工基地时,亦应同时规划。

4.1.4工业企业总体规划,应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并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的土地使用审批程序,应利用荒地、劣地及非耕地,不应占用基本农田。

分期建

设时,总体规划应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近期应集中布置,远期应预留发

展,应分期征地,并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

4.1.5联合企业中不同类型的工厂,应按生产性质、相互关系、协作条件等因

素分区集中布置。

对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工厂,应采取处

理措施。

 

4.2防护距离

 

4.2.1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之间,应

按现行国家标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和有关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卫生防护距离用地应利用原有绿地、水塘、河流、山岗和不利于建筑房屋

的地带;

2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应设置永久居住的房屋,并应绿化。

4.2.2产生开放型放射性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的防护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的有关规定。

4.2.3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的危险建筑物与保护对象的外部距离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民用爆破器材工程安全设计规范》GB50089的有关规定。

4.2.4产生高噪声的工业企业,总体规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

 

4.3交通运输

 

4.3.1交通运输的规划,应与企业所在地国家或地方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并应符合工业企业总体规划要求,还应根据生产需要、当地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规

划,结合自然条件与总平面布置要求,统筹安排,且应便于经营管理、兼顾地方

客货运输、方便职工通勤,并应为与相邻企业的协作创造条件。

4.3.2外部运输方式,应根据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外部交通运输条件、

物料性质、运量、流向、运距等因素,结合厂内运输要求,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

较后,择优确定。

4.3.3铁路接轨点的位置,应根据运量、货流和车流方向、工业企业位置及其

总体规划和当地条件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工业企业铁路与路网铁路接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标准轨距

铁路设计规范》GBJ12的有关规定;

2工业企业铁路不得与路网铁路或另一工业企业铁路的区间内正线接轨,在

特殊情况下,有充分的技术经济依据,必须在该区间接轨时,应经该管铁路局或

铁路局和工业企业铁路主管单位的同意,并应在接轨点开设车站或设辅助所;

3不得改变主要货流和车流的列车运行方向;

4应有利于路、厂和协作企业的运营管理;

5应靠近工业企业,并应有利于接轨站、交接站、企业站(工业编组站)的

合理布置,并应留有发展的余地。

4.3.4工业企业铁路与路网铁路交接站(场)、企业站的设置,应根据运量大小、

作业要求、管理方式等,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并应充分利用路网铁

路站场的能力,避免重复建设。

有条件时,应采用货物交接方式。

4.3.5工业企业厂外道路的规划,应与城乡规划或当地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

并应合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公路及城镇道路。

厂外道路与国家公路或城镇道路连接

时,路线应短捷,工程量应小。

4.3.6工业企业厂区的外部交通应方便,与居住区、企业站、码头、废料场,

以及邻近协作企业等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4.3.7厂外汽车运输和水路运输,在有条件的地区,宜采取专业化、社会化协

作。

4.3.8邻近江、河、湖、海的工业企业,具备通航条件,且能满足工业企业运

输要求时,应采用水路运输,并应合理地确定码头位置。

4.3.9采用管道、带式输送机、索道等运输方式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布置,并

应与其它运输方式合理衔接。

 

4.4公用设施

 

4.4.1沿江、河、海取水的水源地,应位于排放污水及其它污染源的上游、河床

及河、海岸稳定且不妨碍航运的地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江、河道和海岸整治规划的要求;

2水源地的位置应符合水源卫生防护的有关要求;

3应符合当地给水工程规划的要求;

4生活饮用水水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和《地表水环节质量标准》GB3838的有关规定。

4.4.2高位水池应布置在地质良好、不因渗漏溢流引起坍塌的地段。

4.4.3厂外的污水处理设施,宜位于厂区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与厂区和居住区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沿江、河布置的污水处理设施,尚应位于厂区和居住区的下游;

2宜靠近企业的污水排出口或城镇污水处理厂;

3排出口位置应位于地势较低的地段,并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4.4热电站或集中供热锅炉房,宜靠近负荷中心或主要用户,应具有方便的

供煤和排灰渣条件,并应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排放的烟尘、灰渣应符合国家或

地方现行的有关排放标准的规定。

4.4.5总变电站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靠近厂区边缘、且输电线路进出方便的地段;

2不得受粉尘、水雾、腐蚀性气体等污染源的影响,并应位于散发粉尘、腐

蚀性气体污染源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和散发水雾场所冬季盛行风向的上

风侧;

3不得布置在有强烈振动设施的场地附近;

4应有运输变压器的道路;

5宜布置在地势较高地段。

 

4.5居住区

 

4.5.1企业职工居住和生活问题应利用社会资源解决。

当需要设置居住区时,

宜集中布置,也可与临近工业企业协作组成集中的居住区,并应符合当地城乡总

体规划的要求。

4.5.2在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下,居住区宜靠近工业企业布置。

工业企业位于城镇郊区时,居住区宜靠近城镇,并宜与城镇统一规划。

4.5.3居住区应位于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工业企

业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其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

设计卫生规范》GBZJ10的有关规定。

4.5.4居住区应充分利用荒地、劣地及非耕地。

在山坡地段布置居住区时,宜

选择在不窝风的阳坡地段。

4.5.5居住区与厂区之间,不宜有铁路专用线穿越。

当必须穿越时应根据人流、

车流的频繁程度等因素,设置立交或看守道口。

4.5.6居住区内不应有国家铁路或过境公路穿越。

当居住区一侧有铁

路通过时,居住区至铁路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的管理规定。

4.5.7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的有关规定。

 

4.6废料场及尾矿场

 

4.6.1工业企业排弃的废料,应结合当地条件综合利用,需综合利用的废料,

应按其性质分别堆存,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

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的有关规定。

4.6.2废料场及尾矿场的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位于居住区和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与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等的

规定;

3含有有害有毒物质的废料场,应选在地下水位较低和不受地面水穿的地

段,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和其它防止污染的措施;

4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料场,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在远离城镇及居住区的偏僻地段;

2)应确保其地面及地下水不被污染;

3)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的有关规定。

4.6.3废料场应充分利用沟谷、荒地、劣地。

废料年排出量不大的中小型工业

企业,有条件时,应与邻近企业协作或利用城镇现有的废料场。

4.6.4江、河、湖、海水域严禁作为废料场。

4.6.5当利用江、河、湖、海岸旁滩洼地堆存废料时,不得污染水体,阻塞航

道,或影响河流泄洪,并应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

4.6.6废料场堆存年限,应根据废料数量、性质、综合利用程度,以及当地具体

条件等因素确定。

废料场地宜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4.6.7尾矿场宜靠近选矿厂,宜选择在建坝条件好的荒山、沟谷并应充分利用

地形。

当条件许可时,应结合表土排弃进行复垦。

 

4.7排土场

 

4.7.1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土场宜靠近露天采掘场地表境界以外设置。

对分期开采的矿山,经技术

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设在远期开采境界以内;在条件允许的矿山,应利用露天采

空区作为内部排土场;

2应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

段;

3应保证排土场不致因滚石、滑坡、塌方等威胁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

居民点、铁路、道路、输电线路、通讯光缆、耕种区、水域、隧道涵洞、旅游景

区、固定标志及永久性建筑等安全;

4应避免排土场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必要时,应采取保障安全的措

施;

5应符合相应的环保要求,并应设在居住区和工业建筑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

上风侧和生活水源的下游。

含有污染源的废石的堆放和处置,应现行国家标准《一

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的有关规定;

6应利用沟谷、荒地、劣地,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宜避免迁移村庄;

7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岩土,应分别堆存,并应为其创造有利的装运条件。

4.7.2排土场最终坡底线与相邻的铁路、道路、工业场地、村镇等之间的安全

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等

的有关规定。

4.7.3排土场的总容量,应能容纳矿山所排弃的全部岩土。

排土场宜一次规划、

分期实施。

4.7.4排土场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条件进行复垦。

复垦计划应全面规划、分

期实施。

4.8施工基地及施工用地

 

4.8.1需要独立设置施工基地时,应符合工业企业总体布置的要求,宜布置在

生产基地的扩建方向或规划预留位置,并宜靠近主要施工场地。

施工生活基地宜

靠近工业企业居住区布置,有关生活设施应与工业企业居住区统一布置。

4.8.2施工生产基地应具备大宗材料到达和产品外运条件,并宜利用工业企业

永久性铁路、道路、水运等运输设施。

4.8.3施工用地应充分利用厂区空隙地、堆场用地、预留发展用地或卫生防护

地带。

当厂区空隙地、堆场用地、预留发展用地或卫生防护地带不能满足要求时,

可另行规划必要的施工用地。

施工用地内,不应设置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施工设

施。

5总平面布置

 

5.1一般规定

 

5.1.1总平面布置,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生

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卫生、节能、施工、检修、厂

区发展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5.1.2总平面布置应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布置时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在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

应采用联合、集中、多层布置;

2应按企业规模和功能分区,合理地确定通道宽度;

3厂区功能分区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宜规整;

4功能分区内各项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

5.1.3总平面布置的预留发展用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期建设的工业企业,近远期工程应统一规划。

近期工程应集中、紧凑、

合理布置,并应与远期工程合理衔接;

2远期工程用地宜预留在厂区外,当近、远期工程建设施工期间隔很短,或

远期工程和近期工程在生产工艺、运输要求等方面密切联系不宜分开时,可预留

在厂区内。

其预留发展用地内,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

3预留发展用地除应满足生产设施发展用地外,还应预留辅助生产、动力公

用、交通运输、仓储及管线等设施的发展用地。

5.1.4厂区的通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符合通道两侧建筑物、构筑物及露天设施对防火、安全与卫生间距

的要求;

2应符合铁路、道路与带式输送机通廊等工业运输线路的布置要求;

3应符合各种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

4应符合绿化布置的要求;

5应符合施工、安装与检修的要求;

6应符合竖向设计的要求;

7应符合预留发展用地的要求。

5.1.5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布置

建筑物、构筑物和有关设施,应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工程费用,并应符

合下列要求:

1当厂区地形坡度较大时,建筑物、构筑物的长轴宜顺等高线布置;

2应结合地形及竖向设计,为物料采用自流管道及高站台、低货位等设施创

造条件。

5.1.6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

自然通风条件。

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

5.1.7总平面布置应采取防止高温、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

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害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工业

企业卫生设计标准的规定。

5.1.8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地组织货流和人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运输线路的布置,应保证物流顺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