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2650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docx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宋词研究》期末作业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宋代第一篇系统论述词体特点的文章是__李清照_____所著的《词论》。

2、李清照的《___渔家傲___》(天接云涛连晓雾)词,展示了她精神境界雄奇阔大的一面。

3、向子諲的《酒边词》,以南渡为分界线,分为”__江南新词___”和”江北旧词”

4、常被看作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的南宋前期词人是张元干和张孝祥。

5、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__豪____”,就注意到了苏、辛之间的重要区别。

6、姜夔词向来被评价为清空骚雅  。

7、张炎批评吴文英词,如”_七宝楼台___,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8、”金源一代一坡仙”是指赵秉文。

9、北宋灭亡后,对苏轼词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且推广苏词不遗余力的金国文人是  蔡松年  。

10、最早提出婉约、豪放之说的是明代人  张綖  。

11、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是李清照,

12、《易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

13、《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

14、《断肠词》的作者是朱淑真。

15、《樵歌》的作者是朱敦儒。

16、《芦川词》的作者是张元干。

17、《于湖词》的作者是张孝祥。

1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所著词集名《稼轩词》。

19、《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辛弃疾。

20、《放翁词》的作者是陆游。

21、《龙川词》的作者是陈亮。

22、《白石道人歌曲》的作者是姜夔。

23、《梅溪词》的作者是史达祖

24、《后村长短句》的作者是刘克庄。

25、《后村别调》的作者是刘克庄

26、《龙洲词》的作者是刘过。

27、《频洲渔笛谱》的作者是周密。

28、《草窗词》的作者是周密

29、《碧山乐府》的作者是王沂孙。

30、《花外集》的作者是王沂孙。

31、《齐东野语》的作者是周密。

32、《梦窗词》的作者是吴文英。

33、《山中白云词》的作者是张炎。

34、《须溪词》的作者是刘辰翁。

35、《遗山乐府》的作者是元好问

36、《时贤本事曲子集》的作者是杨绘。

37、《骩骳说》、《晁无咎词话》的作者是晁补之。

38、《诗话总龟》的作者是阮阅。

39、《古今词话》的作者是杨湜。

40、《复雅歌词》的作者是鮦阳居士。

41、《碧鸡漫志》的作者是王灼。

42、《能改斋漫录》的作者是吴曾。

43、《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是胡仔。

44、《续骩骳说》的作者是朱弁。

45、《作词五要》的作者是杨缵。

46、《直斋书录》歌词解题的作者是陈振孙。

47、《诗人玉屑》的作者是魏庆之。

48、《玉林词话》、《中兴词话补遗》的作者是黄升。

49、《怀古录》的作者是陈模。

50、《浩然斋雅谈》、《草窗词评》的作者是周密。

51、《词源》的作者是张炎。

52、《乐府指迷》的作者是沈义父。

53、《钦定词谱》的作者是王奕清。

54、《词林正韵》的作者是戈载。

55、填词用的谱有两类,一是词谱,一是_音谱______。

56、《彊村丛书》的作者是_朱祖谋(朱孝臧、朱彊村) 。

57、《唐宋词人年谱》:

___夏承焘____。

58、《全宋词》的编者是唐圭璋。

59、《全金元词》的编者是唐圭璋。

60、《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6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6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63、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6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6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7、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6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9、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7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7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7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3、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74、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尔曹恩怨相尔汝!

75、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76、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77、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7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80、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8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8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8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8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8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86、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8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88、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8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90、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9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92、众里寻他千XX。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3、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94、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95、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96、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9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9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99、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00、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101、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0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5、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106、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07、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08、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109、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110、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111、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13、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114、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115、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116、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117、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118、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119、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120、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121、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122、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23、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1、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在当时被称为易安体。

其最显著的特色是以“寻常语”入词,它不是一般的俚言俗语,而是从口语中提炼的、明白省净、富有表现力的诗的语言。

以寻常的语言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这就是易安体艺术魅力所在。

2、宋末遗民词:

指宋末元初周密、王沂孙、张炎等遗民词人的词作。

他们继承周邦彦、姜夔的衣钵,往往以凄凉苦咽的词风表达故国之思。

词中多比兴寄托之作,是宋词的尾声。

第三部分简答题

1、最早的专论词体的文章是什么?

答:

最早论词的专文是欧阳炯的《花间集序》。

2、最早的宋人词话是什么书?

答:

最早的宋人词话是元丰初杨绘的《本事曲》,多数偏于纪事。

3、晁补之的《评本朝乐章》评述了什么人的作品?

答:

《评本朝乐章》评述了柳、欧、苏、黄、晏(殊)、张、秦七家词,是《词论》问世之前一篇重要的词评。

4、李之仪的《跋吴思道小词》持一种什么样的词学观点?

答:

《跋吴思道小词》以花间为宗,对苏、黄多有异论,下开易安“别是一家”之说。

5、词“别是一家”之说是什么人提出来的?

答:

是李清照。

6、李清照的专论词体的是什么文章?

答:

是《词论》

7、《南宋四名臣词集》收的什么人的作品?

答:

收录了李光、李纲、赵鼎、胡铨四人的别集。

8、“张孤雁”是对宋代哪位词人的称呼?

为什么这样称呼?

答:

“张孤雁”是指南宋词人张炎。

他的作品《解连环·孤雁》写孤雁,生动传神,所以为他赢得了“张孤雁”的称号。

9、“二窗”是指宋代哪两位词人?

答:

周密,号草窗;吴文英,号梦窗。

10、《复雅歌词》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

该书成于南宋初,是一部词的总集,采唐至北宋末词四千三百余首,凡五十卷。

署名鲖阳居士作,真实作家未定。

11、《乐府雅词》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

南宋曾慥编辑的一部词的总集。

12、《草堂诗余》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

南宋书坊编集,何士集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以类编次。

13、《花庵词选》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

南宋淳佑间黄昇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前者十卷,凡134家;后者十卷,凡89家。

因黄昇号“花庵词客”,故此二集合称《花庵词选》。

14、《阳春白雪》的编者是谁?

答:

是南宋人赵闻礼。

15、《绝妙好词》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

是周密编集的南宋歌词。

尚清雅一派。

作八卷,今残本七卷。

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

共132家。

16、《名儒草堂诗余》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

此书为元代凤林书院所刊,不著编辑者姓氏。

录南宋遗民词六63家,词203首。

又名《续草堂诗余》。

17、《中州乐府》是什么样的一部书?

答:

是金代文人元好问所编,本与元氏所编《中州集》为一编,是一部辑录金代词人作品的词集,所录词人36人、词作124首,各人皆有小传,兼评诗词。

第四部分:

名句赏析与作品分析:

(一)名句赏析:

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

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

这几句是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首中的句子。

写词人思念丈夫的心情。

意思是说:

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无尽的思念却又涌上心头。

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

“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说:

“然易安亦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胎出,李特工耳。

”确实如此,李清照的词句是从范作中化用来的,但相比之下,李词更形象、更细腻、更生动,因而能成为千古名句。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

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

这是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的最后三句。

关于这首词,相传有一个故事: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

‘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

仔细品味,确实,末三句是全词的亮点。

词写孤寂之愁。

愁的证明,以人之“瘦”见出。

而“莫道不消魂”一语很有力,是一个跌宕,也是一个铺垫。

“帘卷西风”,很巧妙,西风卷帘,现出帘外黄花,由黄花之瘦,更见人之瘦,十分形象。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

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

这几句是李清照《声声慢》词的开篇。

作者连用十四个叠字,而且凝练地熔铸了特定的生活内容、概括了主人公的心境,在文字音韵方面,是词史上的一种创举。

同时,这十四个字,一开始就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本词是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的。

开篇即写“寻寻觅觅”,可见她从一开始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接着的“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再紧接着的“凄凄惨惨戚戚”是进一步写此时心中的感受。

仅此三句,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

所以,此三句的好处,不仅在于用字之妙,更在于与全篇融为一体。

4、“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

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

这几句,原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

本词,原是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之中,主人公苦苦寻找“那人”而未见,却忽然在元夜将尽之时、灯火阑珊之处看见了她!

写出了那种意外的惊喜,那种悲喜莫名的感动,那种令人热泪盈眶的一瞬间!

王国维《人间词话》以词为例,说明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须经历三个境界,以这几句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即是着眼于词中写的那种苦苦追寻之后蓦然得之的境界。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是哪位词人哪首作品中的句子?

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

这几句词出自姜夔《扬州慢》。

这两句写一种物是人非的感受。

经历了金兵的侵扰之后,扬州一片残破,旧桥仍在,而人事已非,只余桥下寒波,映衬冷月。

通过萧瑟寂寥冷清的气氛渲染,显出作者的伤乱情怀,表露了对国家衰亡的悲痛,情调凄怆,词笔清劲。

(二)作品简析:

请简要评析下列作品(或主要特色,或写作技巧,或词中的意趣、哲理,等等)

1、李清照《一剪梅》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闺房秀户的生活理想伴随着丈夫赵明诚的出仕而结束。

丈夫离去,夫妻分别,给李清照的生活带来了情感的缺失,于是一改甜蜜宁静的词作风格而写出了几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作品,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离别,但却互相惦念,一种离愁,由两人分担,“离怀别苦”也就弱了许多,更何况还有时时传情锦书的慰藉呢。

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双方心心相映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爱情词的一个重要特色。

而末三句,以逼近口语的词句,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不去的相思之情,愁的重点,还在于词人自身。

2、李清照《醉花阴》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这首词的语言很具有特色。

“人比黄花瘦”一语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

另外还用了白描手法,“薄雾浓云”、“玉枕纱橱”、“东篱把酒黄昏”、“帘卷西风”等创造了水墨画般的清婉秀逸的意境。

3、李清照《渔家傲》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或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在易安集中显得尤具特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

曙色中,浩瀚的天空与支霞连接在一起,云蒸霞蔚,有如波涛翻涌;银河中,好像有千万只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奋勇航行,船帆在风浪中起伏,好似优美壮丽的舞蹈。

这两句写天空、写云霞、写银河,可谓千姿万态。

下一句,一个“梦”字,点出前二句所写,乃是梦境。

于是,又循着这一梦字写出了天帝关切的询问,更具奇幻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借用答语,巧妙地传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

末三句,是说她自己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奔赴理想的所在。

这三句,是天帝的回答,还是她自己对天帝的要求?

没有明说,总之是表明了词人自己的愿望。

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个性中豪放的一面。

4、陆游《卜算子》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咏物寓志,表达了词人自己孤高雅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上片状物写景,写了梅的状态和处境。

它生长在“驿外断桥边”,地处僻荒而不是热闹的从多之处;“寂寞开无主”,而没有很多的人来观赏;在暮色中,独自承受着孤寂的忧愁,更遭受着风雨的侵袭。

处境是十分的恶劣。

下片抒情,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与人争,也写出了它的胸怀坦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它的志节高尚,操守如故。

“独自愁”、“香如故”,是这首词所描写的重心。

宋人本就喜欢咏梅,陆游更是如此。

他有诗曰“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象征。

这首词,表现的就是一位失意志士兀傲不屈的形象,是咏梅词的绝唱。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享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在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

嘉泰四年(1204)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虽然是当时边防前线,但他的职位并非统筹军机重务,只是做个地方官,仍然不能展其长才。

由于他处在这样一个境遇,而又怀有一颗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所以在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就很自然地怀想起镇江这地方——在三国时为孙权据以称霸江东,南朝时宋武帝刘裕据以扫荡河洛的往事而感慨万千了。

作者通过怀古,寄寓着他主张抗金以收复中原,忧虑当前局势,感慨自己到老还不能施展才略为国效力。

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抑郁不平的苦闷和愤慨。

此词虽题为“怀古”,但处处针对现实而发。

情怀悲愤激烈,却含蓄吐出,极尽沉郁跌宕之致。

6、姜夔《点绛唇》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这首词是姜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

题目下面采取了题序的方式,交代了词创造的时间和地点,这就交代了当时写作此词时的大致背景,是延续苏轼而来。

词的意境清雅而又悲凉,在意象选取上偏于冷的方面,如“无心”、“清苦”、“黄昏雨”,“残柳”等,共同营造了孤单冷清的氛围。

明明写恋情,但却写的高雅,没有朝思暮想的苦恋,没有刻骨铭心的哀叹,只有一颗高雅纯洁的心,超凡脱俗,不同凡响。

(三)作品分析:

1、张元干《贺新郎》

贺新郎

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张元干,字仲宗,号芦川居士,是南宋初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继承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以词来抒发爱国情感及政治见解,其词作“长于悲愤”(毛晋《芦川词跋》),豪迈悲壮,慷慨激昂,向来被认为是由苏轼到辛弃疾爱国词派过渡的桥梁。

而这首《贺新郎》历来被认为是《芦川词》中的压卷之作。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秦桧复相,遣王伦使金乞和,随即金使“诏谕江南”,引起南宋广大爱国人士的极大愤怒,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字邦衡)愤然上书,乞斩秦桧等三奸臣之头以谢天下,因而遭到秦桧的迫害,被降职贬放外地,四年之后,又把他押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管制,甚至连与他交往或通书存问及作诗送行的汀州通判李涛、武冈军通判方畴、雷州守王彦恭、老诗人王庭王圭等也被放罢,贬黜或编管。

一时,士大夫们慑于秦桧的淫威,“畏罪钳舌,莫敢与(胡)立谈”(岳珂《木呈史》卷十二),“平生亲党,避嫌远祸,唯恐去之不远”(蔡戡《芦川词跋》)。

此时,张元干早已“因不屑与奸同朝,飘然挂冠”(毛晋《芦川词跋》),归居故里福建,当胡铨路过福州时,他不顾风险,与之饯别,并写下了这首满含幽愤的千古名篇。

词起三句,描绘金人铁蹄蹂躏之下的中原故土之荒凉景象,而以梦境出之。

词人时刻挂念着沦落敌手的中原故土,萦思不已,遂于梦中重游,但见萧瑟秋风之中,敌军的营寨彼此相连,号角凄厉,昔日之营殿已是禾黍离离,一片荒残。

这里化用《诗经·王风·黍离》之诗句,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故国之思以及沉痛之极的心情。

接着,“底事”三句便承接上文,提出了严正的质问:

为什么天柱倒塌、砥柱倾毁,以致洪水泛滥、九州成灾?

为什么原是文明乐土的万落千村竟然成了狐兔的乐园?

这里,以昆仑天柱的倒塌隐喻北宋王朝的覆灭,以洪水泛滥喻指金人的猖狂进攻及其所造成的灾祸,以万落千村为狐兔所占比喻广大中原地区的荒芜,也暗指敌人“狐兔”横行的猖獗。

这三句,以苍劲之笔勾勒出沦陷区的荒凉惨状,令人触目惊心,而以问句出之,尤如耳之警钟,催人猛醒,引人思索。

下面,又将笔锋收回到现在:

“天意从来高难问”寥寥七字,包含着几许曲折、几许幽愤!

本来,对上面的提问,统治集团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对山河沦陷、偏安半壁的局面,统治集团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而天意--最高统治者的意旨竟然无法窥测,何其可笑,又何其可悲可叹!

而满含忧国之情的作者,在这不无讥讽意味的言辞背后,有着更多的焦灼与激愤。

尤可哀伤的是,天意难问,人情易老,这种凄凉的悲哀本已“难诉”,又加此时故友远谪,“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这里,连用“况”、“更”两个虚词,使得悲凉、忧伤、悲愤之情层层叠加而又更趋深沉。

上片既以概括之笔描绘了中原沦陷的惨痛现实,曲折含蓄地斥责了昏聩腐败的统治者,歇拍点题,引出送别之意。

下片便承此而来,抒写难以割舍的别离之情。

过片描绘送别时的景色:

初秋之夜,凉风习习,杨柳轻拂,星疏月淡,银河斜转,轻云流动,夜色已深。

景致本来不可谓不美,但面对此浩瀚长空,词人想到如此一别,万里相隔,想今日尚可对床夜语,倾心交谈,而别后连音信相通也不可能了,故此心情更加沉痛。

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据说大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便不再南行。

而胡铨的贬所广东新州距衡阳更何其遥远,路遥地僻,词人如何能不对朋友的生活而担忧挂念呢?

音信难通,词人的心情如何能不痛楚呢?

最后,词人仍将诗笔收回到现在,与即将踏上征途的友人共勉:

放眼天下,胸怀今古,绝不学小儿女那样,斤斤计较个人私情而恋恋难舍,泣不沾巾。

他慨然说道:

举起手中的酒杯吧,请听我高歌一曲《金缕歌》(即《贺新郎》),何等的慷慨豪迈!

然而,在这豪迈之辞的背后,我们却真切地体味到了作者那无奈的沉痛与深深的幽愤,故作旷达之辞而沉痛幽愤之情却显得更强烈。

就是这首慷慨苍凉而悲壮的爱国词篇,深深地刺痛了投降派头子秦桧的神经,于是便将词作者“以它事追赴大理削籍”(《挥麈后录》卷一○二),但这首感奋人心的作品,不仅震撼着当时士人的灵魂,而且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

“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词作者也藉此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刘锋焘)

2、张孝祥《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南宋初期词坛的重要人物。

其词作笔力雄健,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张孝祥的词集名《于湖词》。

通读整部《于湖词》,可以发现,这些作品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抒写作者抗敌报国的火热激情与抱负,以及抱负不得伸展的愤懑;一是叙写其冲淡、洒脱、旷放的超逸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