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2551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0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docx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年1月10日

地点:

社区咨询室

活动内容:

社区搭建心理教育平台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近年来,我社区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积极推进青少年“成长档案”建设,着力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位共振”格局,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精心搭建心理教育平台

    1、组建机构,健全制度。

社区成立了由书记、主任全面负责,社区管段民警、综治特派员、青教委员、社区团总支书记为力量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帮扶中心,在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帮扶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实施。

健全“八项工作制度”:

即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青少年心理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制度、问题青少年心理帮教安置工作制度、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协调制度等,针对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薄弱环节,认真制定各个时期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各项满足青少年心理成长需求的各项教育活动。

    2、摸清底数,完善网络。

组建了以街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服务站、居民青少年教育预警台的三级工作网络体系,重点摸清“三个底数”:

一是社区6-18岁的青少年底数;二是社区内可利用资源底数;三是社区家庭在青少年心理教育中的需求底数。

组织社区内78名党员骨干志愿者组成社区心理服务点信息员,积极发现和消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主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摸底,对社区青少年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跟踪服务,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平台。

    3、组建队伍,齐抓共办。

落实专兼职相结合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心理关怀”帮扶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专门聘请了一批高素养、经验丰富的机关老干部、中小学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社区有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老专家等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并依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原则,全面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4、依托阵地,优化环境。

高度重视社区阵地建设,依托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建立了“一校一室一中心”的社区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示范学校,即一个各项制度健全的“阳光驿站工作室”、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前来接受心理辅导的青少年提供现代化的电教设施,以及读书阅览和体育锻炼等,通过立足社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为青少年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了宽松的育人平台。

    5、寓教于训,增强实效。

社区在每周四设立社区专家心理辅导工作接待日,在接受青少年的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指导青少年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心理训练,如意志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放松训练、学习方法辅导、考试焦虑辅导等等,以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

 二、因材施教拓宽教育渠道

    1、坚持学校、社区和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三位共振”。

“青少年成长档案”是社区探索出的一条“配合学校、依托社区、走进家庭、面向社会”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新模式,通过对青少年在较长时间内发展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并分析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作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成长轨迹做出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凸显了动态评价的服务方式。

根据青少年成长档案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健康等问题,通过与学校、家庭的有效对接,为青少年成长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营造了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共振”的社会教育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2、坚持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布局与循序渐进。

在重点摸清“三个底数”的基础上,将社区未成年人分成三个年龄段建立不同形式的青少年成长档案,健全不同阶段的心理教育模式,即:

6-12岁的能力自护教育模式(锻炼孩子独立意识的能力)、13-18岁的“三观”教育模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19-25岁的未来家长责任教育模式(树立孩子成人后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意识),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心理辅导。

同时,实施科学管理,将不同年龄段需要实施心理干预的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登记在册,认真记录其每一次心理辅导时的心理健康表现情况,实行定人跟踪管理服务。

团10#社区

年1月10日

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年2月26日

地点:

社区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

为每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

“为每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服务,为每一位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基”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咨询理念,我们倡导“幸福从心开始”,积极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氛围,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去年,社区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挂牌仪式,中心组成员由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和社区干部们自愿报名组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后,成员的研摩活动便成为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制定了学习制度,规定了学习任务,还要对学习结果进行测评。

社区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

下一阶段,我社区还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教研活动,用教育科研的方法来开展,通过设立科研课题,增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突出校本培训的超前作用,使本培训更科学、更规范、更超前。

社区每期开展一次大型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向周边地区辐射,提高社区心理咨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出一批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教科研成果。

还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校本培训之中,开展多维培训,组织社区成员定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技巧,提高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理论水平又有一定辅导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为先,教育为主,发展为重”的指导思想。

构建了三级预防机制,根据级别、对象、目标、内容、参与人员的不同而区别安排活动。

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四大教育平台。

首先以主任工作、副主任活动、党员为主,让他们的工作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上墙工程”,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其次是成立各种社团,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动。

之后就是学科渗透,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就是利用家庭和社区的力量了。

“为了配合心理教学,我们特意开辟了一个叫‘心灵驿站’的心理辅导室。

”“心灵驿站”分两个辅导室,一个是暖色调、温馨柔和的个别辅导室,另一个是蓝色调的、清新淡雅的团体辅导室。

个别辅导有四种方法:

和学生面谈、写信、电话谈心或网络在线辅导。

  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正稳步有序地开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正日益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犹如和煦的春风滋润着每一位的心田。

 

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年6月1日

地点:

社区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探

一、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2、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3、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的主要途径

  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三、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

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对需要心理矫治的儿童,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我们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

我们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取得良好效,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箱庭疗法等矫治,积累了不少经验,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年7月15日

地点:

社区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

差生心理八种

1.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

表现为:

你越是这样,他偏要那样,故意“对着干”。

2.称霸心理。

这是一种为了过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表现是:

企图通过某种手段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中心地位,叫他人“俯首称臣”。

3.猎奇心理。

这是一种与生理发展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

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

4.模仿心理。

特别是对他们所崇敬的人,更是一言一行都要仿效;也喜欢模仿影片中的打斗、抢劫杀人、侮辱妇女等行为。

5.报复心理。

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6.模糊心理。

这是由于思想不成熟而导致的一种心理。

表现为:

良莠不分,好坏不辩,是非不清。

往往把冒险当勇敢,把轻率当果断,把亡命之徒的行为当作英雄行为。

7.相容心理。

这是由于共同的思想基础而导致的一种心理。

表现为:

同“类”相容,同“病”相怜,“交叉”感染。

差生与好同学难得玩起来,相反,差生与差生容易结成团。

8.虚荣心理。

这是一种自尊心发生异化后所产生的心理。

如:

爱面子,讲排场,摆阔气。

  

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年8月18日

地点:

社区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

学习受挫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习受挫——“挂红灯”,考分和名次低于自己的期望值,会使学生产生以下10种心理障碍。

1.自卑。

觉得自己笨,抬不起头,学习上信心不足。

 

2.过敏。

生怕被人瞧不起,对别人的轻蔑极其敏感:

一句话、一个眼神也会使其猜疑嫉恨,火冒

3.忌讳。

不愿别人提自己的考分,对公布成绩名次尤其反感,并且在学习上讳疾忌医。

4.孤僻。

沉默冷漠,抑郁寡合,不懂也不主动请

5.幻想。

在想象中满足自我,因而上课时常发呆,不知老师所云。

6.顺从。

因为怕留级,调皮的学生也会老实听话(尤其在班主任面前),但在老师背后又是一个样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

7.发泄。

用大喊大叫大哄大玩等方法来排遣郁闷,造成学习精力分散。

8.退缩。

在学习上降低要求,减少努力,个别学生一到考试就请假。

9.推诿。

强调自身学习条件不好,或全怪老师教得不好,却不从主观找原因。

10.冲突。

厌学却不得不强迫自己学习;想考出好成绩,却又在别人面前做出贪玩不用功学习的样子。

团10#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时间:

年9月28日

地点:

社区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

差生心理八种

1.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

表现为:

你越是这样,他偏要那样,故意“对着干”。

2.称霸心理。

  这是一种为了过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表现是:

企图通过某种手段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中心地位,叫他人“俯首称臣”。

3.猎奇心理。

  这是一种与生理发展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

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

4.模仿心理。

  特别是对他们所崇敬的人,更是一言一行都要仿效;也喜欢模仿影片中的打斗、抢劫杀人、侮辱妇女等行为。

5.报复心理。

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6.模糊心理。

这是由于思想不成熟而导致的一种心理。

表现为:

良莠不分,好坏不辩,是非不清。

往往把冒险当勇敢,把轻率当果断,把亡命之徒的行为当作英雄行为。

7.相容心理。

  这是由于共同的思想基础而导致的一种心理。

表现为:

同“类”相容,同“病”相怜,“交叉”感染。

差生与好同学难得玩起来,相反,差生与差生容易结成团。

8.虚荣心理。

  这是一种自尊心发生异化后所产生的心理。

如:

爱面子,讲排场,摆阔气。

 

学习受挫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习受挫——“挂红灯”,考分和名次低于自己的期望值,会使学生产生以下种种心理障碍。

1.自卑。

觉得自己笨,抬不起头,学习上信心不足。

  2.过敏。

生怕被人瞧不起,对别人的轻蔑极其敏感:

一句话、一个眼神也会使其猜疑嫉恨,火冒三丈。

  3.忌讳。

不愿别人提自己的考分,对公布成绩名次尤其反感,并且在学习上讳疾忌医。

4.孤僻。

沉默冷漠,抑郁寡合,不懂也不主动请教。

5.幻想。

在想象中满足自我,因而上课时常发呆,不知老师所云。

  6.顺从。

因为怕留级,调皮的学生也会老实听话(尤其在班主任面前),但在老师背后又是一个样,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

7.发泄。

用大喊大叫大哄大玩等方法来排遣郁闷,造成学习精力分散。

8.退缩。

在学习上降低要求,减少努力,个别学生一到考试就请假。

  9.推诿。

强调自身学习条件不好,或全怪老师教得不好,却不从主观找原因。

10.冲突。

厌学却不得不强迫自己学习;想考出好成绩,却又在别人面

前做出贪玩不用功学习的样子。

  11.文饰。

拿不到高分就说“60分万岁”,在学习上的表现是不花大劲,得过且过;“挂红灯”就说自己本来就不想学,有意上课不大听,作业不大做,生怕人家觉得自己笨。

12.退化。

自控能力减弱,上课多动不安,或在书本上手枪大炮猫狗男

女地胡写乱画,不注意听讲。

当然,这和学习掉队听不懂也有很大关系。

13.逆反。

极易与老师情绪对立,拒听劝导,你讲东他偏说西。

  14.敌意。

焦燥易怒,东揭西戴,损坏公物,打人骂人,扰乱课堂希望大家跟他一样学不好。

15.补偿。

学习不行就想通过没嘴滑舌、高谈阔论、顶撞老师、打架闹

事、称王称霸、谈恋爱和奇装异服等来显示自己。

16.放弃。

丧失学习信心,极度消沉,自暴自弃。

对这些同学,一是要将教学的台阶降到他们能跨上的高度,多创造条件

让他们发扬其他方面的长处,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促使在成功

的体验中获得自信与自尊;二是要求成绩好的同学不在他们面前显得傲气,同学之间互尊互助。

师尊重差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他们可信赖的朋友;三要注意心理咨询,耐心疏导他们,切忌将心理问题跟思想品德和学习

态度简单划等号以及采取粗暴批评和强制压服的方法。

对学习迟钝学生的教学六法

  学习迟钝者是低能力童的一种,又是一个范围较模糊的概念。

为了便于学习迟钝者的鉴别和归类,全面了解美国心理缺陷协会(AAMD)的有关低能力儿童的划分及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该协会认定,低能力儿童可以分为学习迟钝者和心理迟滞者,它给心理迟滞下的定义是:

“心理迟滞是指智力活动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同时并伴有适应行为缺陷的那样一组症状。

”美国心理缺陷协会所指得心理迟滞者的IQ分(智商)是在67以下(含67)这样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还分为若干等级:

中度心理迟滞67—52次中度心理迟滞51—36严重心理迟滞35—20极度心理迟滞19以下

  IQ分在67以上但与同伴们相比,学习能力又处于低水平的学生就属于学习迟钝者或临界学生。

学习迟钝者的范围上限以IQ的85分为界,即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

  现在同几年前比,学习迟钝的学生一般都被放到普通班学习,这已形成了一个主流。

其实在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即处在IQ68至

85分之一范围高端的学生在学习的一些特征上同IQ稍高于85分的学生相比

常是难于区分的,因而若要鉴别两者多少总要花一番功夫。

一般地讲,学习迟钝者这一术语是指所有在学习速率上显著低于同班同学的那些学生(当然若按美国心理缺陷协会的划分标准来分那就是IQ在68至85之间的学生)。

学习迟钝者的特征:

  IQA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的学生往往也与处于平均水平以上的同伴们一样遵循着共同的发展模式,但他们在发展的速率和程度上则与他们的同伴是有差异的。

因此,IQ分低的学生可能就具有IQ分处于平均水平而年龄又比他们小的学生的一些典型特征。

一般讲,这些学生同他们的同龄同学相比更多地表现出不成熟。

当这些不成熟的学生发现自己做不到同班同学所做的事情时,就常常会感受到挫折,因而这使他们中的多数人对挫折的容忍力大大降低。

学习迟钝的学生一般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去对付那些在同伴们看来不值一搏的种种情境。

与经受挫折有关的另一种反应是这些学生的自我贬低的倾向。

当学习迟钝的学生意识到他们难于做到同伴们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时,他们可能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蒙受缺乏自信和自尊之苦。

  学习迟钝者的智力特征还包括以下这些概念的意向:

缺乏概括能力、记忆的容量小、注意集中时间短以及只能集中于学习情景的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附带内容。

一般说来,若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理论联系起来,人们就会对这些学生的特征有更概括的理解。

初级学校的学习迟钝者的思维发展水平既使是在高年级,也只是处在前运算期,即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中等学校的学习迟钝者亦不会超过具体运算水平,即11至15岁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

从一般的学习能力上来看,年幼的学习迟钝者能够将具有单个特征的客体归类,年长的学习迟钝者大概能够处理一些具体的情景,但难于抓住一篇文章的要点,难于迁移或很难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对学习迟钝者的教学有以下六种方法:

1.要尽可能地避免将学习迟钝者置于可能产生挫折的情境中:

  当教师已尽了最大努力这些学生仍旧不能脱离使他们达到挫折忍受极限的情境时,教师就要鼓励他们做些放松的、变换节奏的练习或身体活动。

  由于学习迟钝者比正常的同学更可能经历挫折,因而对他们适宜的教学方法是试着将班中发生的使他们产生挫折的事件的频率减致最低程度。

或许这样做最有效的方法是给学习迟钝者单独布置作业,以不使他们与其他正常同学处于同等的竞争水平上。

有时尽管教师非常努力,但终究不能将挫折情境彻底根除,这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是因为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一些全班性的活动和给这些学生单独布置作业大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所造成的。

在一般情况下,假如教师注意到了这种学生由于不能完成作业而变得越来越湖涂了的话,这时教师就要试着将他的注意转到另一种要求不太高的活动(包括听讲,写作业等)方面来或让他们直接进行某种身体运动。

2.尽所有可能去激励他们的自尊感

  由于学习迟钝者在学习方面能力总是不及他们的同学,所以他们极易于自我贬低,这时对付这种自我贬低倾向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坚持对他们表示出肯定的情感。

如果教师能经常对他们表示出肯定的情感,这些人对自己就可能获得相似的情感。

  J·布鲁菲和T·吉德曾报告说,通常有许多教师并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倾向于向低能力的学生表示出很低的期望。

下面就是种种这样的倾向,同时还有他们为此而附上的正确方法:

倾向1.在低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只是象征性的等待一小会

儿。

正确的方法,明确地表示,你可以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做自己的回答。

倾向2:

对低能力的学生所做的错误回答的反应是立即给出正确的答案

或叫其他同学来回答。

  正确的方法:

重复他们的答案,给出正确答案的线索并以不同的方法发问。

倾向3:

对低能力学生表示赞赏的次数很少。

正确的方法:

经常做出赞赏的表示。

倾向4:

对低能力的学生很少给予注意。

正确的方法:

提醒自己给他们以经常性的注意。

倾向5:

对低能力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过低。

正确的方法:

时刻要牢记,教师的信任和期望是可能形成这些学生的抱

负和自尊的,应该尝试着向他们表达他们是有能力进行学习的。

  3.由于多数学习迟钝者在学习中只能掌握简单的概念,所以教师就应该尝试着为他们提供只包括少量原素的作业,这种作业中至少要有一些是他们以前学习过的。

  4.用系列的、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小型单元课来代替需付出极大的专注和努力的综合性课程。

  学习迟钝者往往注意集中时间较短,如果要他们专注于那些延时报偿的课业,他们就很可能注意力分散或因得不到及时报偿而灰心丧气。

因此,最好要给他们以系列的、能够及时得到反馈的作业,而不要使用各种浓缩的方法或类似的办法期望他们做自我指导性的、指向间接目标的种种努力。

5.要经常重温学过的材料,但要尽量使这种重温更有趣味。

学习迟钝者记忆容量很小而且难于把学过的东西输入到长期贮存系统,

这种情形通常与他们掌握的概括过于简单、缺乏概括能力有关。

高智力的学生往往能够抓住所学内容的结构并能理解其中的各种关系,这两种能力会使他们的记忆变得更简单更不容易消退。

相形之下,学习迟钝者往往一次只能学习一种孤立的内容,这在记忆上就要求更多地发挥机械记忆的作用,同时也要求学习迟钝者经常重复学习某一特定内容。

因此,在对他们的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练习是很必要的,但同时要特别注意尽最大努力避免使这种练习变得乏味、空洞。

  6.为学习迟钝者设计一种使他们成功地完成作业并能取得进步的“记录一保持”方法。

  学习迟钝者在学习中常遇到困难,这时激励他们继续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把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

当这些学生在程序教材中能正确地填空并发现他们的答案是正确的时,他们就会受到激励而乐于接着学习下一个问题。

教师可以把这种记住进步记录的方法用到对这些学生的其它教学方面(这种方法对班上的其它同学也是有效的)。

  譬如,对这些学生可以采用控制学习法(该法适用任何年级),该法包括:

建立标准(即所要达到的目标)、讲授课业、测量成就、补救教学、成就再测和记住他们积累的所有成功的学习单元及次数。

(顾援编译)

对个别生的十种谈话方式

1.接近式谈话。

  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对学生的错误不是“和盘托出”,而是逐步提出,由浅入深,先谈双方共同的话题,使师生变得亲近,不至于一下子“谈崩”,这种谈话法常对那些缺点较多、自尊心较强、谈话前持有防御心理的人比较合适。

2.直接式谈话。

  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谈话法常常适用于那些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能正确认识自己,但又不大正视自己缺点错误,持有揣测心理的优等生。

教师对这样的学生直接了当地指出问题,有理有据的严肃批评,往往会冲破其心理防线,促使其承认错误,从而达到严格要求的目的。

3.参照式谈话。

  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谈话内容,使学生在参照物的对比下,感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成自我认识。

它常适用于那些盲目性大、变动性大、忽冷忽热、易受感化的学生。

4.触动式谈话。

  主要适用于那些长期形成了惰性、行动散漫、自我意识浅薄、抱无所谓的态度、不正视自己所犯错误的学生。

运用这种方法,应立足于以“情”触动,真诚地通过谈话内容和语调的强刺激,促其醒悟。

这种方法要慎用,用得不好,往往会产生负作用,形成师生的对抗性。

5.商讨式谈话。

  这种谈话主要是教师以商讨问题的口气将学生的不良行为变换角度提出来传递给学生,造成一种平等商讨问题的气氛。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犯有错误尚无悔改之意,认为教师是在“整自己”的反应迅速而脾气暴躁的后进生。

6.发问式谈话。

  把谈话的内容用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在思考中达到自我醒悟、自我认识。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各方面比较成熟、有一定思考接受能力、性格内向的优等生,同时也适用于那些脑筋机灵、敏感好动而又爱做坏事的后进生。

7.布置式谈话。

  这是一种传达某些信息、交待某项任务的谈话。

这种方法适用于品学兼优而又听话的优等生,也适用于那些既顽皮又热爱劳动、有一定自尊心的后进生。

使用这种方法常常是先鼓励或表扬,使学生产生喜悦心理,然后再布置任务,使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得以转变。

8.鼓励式谈话。

  这是对学生的成绩、优点、长处给予肯定和表扬,或者对学生克服了缺点错误有了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的一种谈话。

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