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2259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6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四级公路建设项目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概况3

1.3问题与建议4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6

2.1项目提出的背景6

2.2建设必要性9

第三章建设内容与建设条件14

3.1建设原则14

3.2建设内容14

3.3建设条件15

第四章工程方案17

4.1编制原则及依据17

4.2项目组成19

4.3道路工程方案19

4.4征地及拆迁26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27

5.1建设地址环境状况27

5.2设计原则27

5.3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27

5.4执行的环保标准28

5.5污染治理措施28

5.6环境保护投资30

5.7环境影响评价31

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32

6.1项目实施原则32

6.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2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

7.1编制依据35

7.2建设投资估算35

7.3项目总投资37

7.4资金筹措37

第八章融资方案40

8.1融资组织形式选择40

8.2资金来源选择40

8.3融资方案40

8.4分年投资使用计划41

第九章工程招标42

9.1招标内容:

42

9.2招标组织形式:

43

9.3工程分包划分:

43

第十章财务分析44

10.1编制依据及说明44

10.2运营成本44

10.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44

10.4财务分析结论45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46

11.1概述46

11.2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47

11.3互适性分析48

11.4社会风险分析49

11.5社会评价结论50

第十二章问题与建议51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52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至XX四级公路

1.1.2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

XX市公路建设专业指挥部

1.1.3项目主管部门

XX市公路建设专业指挥部

1.1.4项目背景及依据

根据XX市公路建设专业指挥部下达的《XX至XX四级公路勘测设计的委托书》的要求,吉林省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项目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沿线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筑路材料以及沿线的XX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镇整体规划、现有公路及交通运输发展及规划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工作,对沿线各个旅游景点、出入口进行了必要的勘察。

在调查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公路网的布局,交通运输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路线方案首先在1:

5万的地形图上对可能的路线方案进行筛选,并进行实地踏勘,并广泛征求了当地部门有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对可能的路线方案进行了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于2010年5月完成了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本项目在调查研究和报告编制的过程中,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

(1)、XX市公路建设专业指挥部下达的《XX至XX四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的函》;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4)、《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88);

(5)、《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交通部(88)交计字500号);

(6)、《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

(7)、《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交通部,1996);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等公路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9)、《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交通部,1999);

(10)、《吉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吉林省公路统计资料》;

(11)、《吉林省统计年鉴》、《XX市统计年鉴》。

(12)、《吉林省交通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吉交定额字〔2001〕4号)。

(13)、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市六道沟镇XX村至XX。

1.2.2建设规模

根据XX市总体规划的路网系统规划及建设单位的资金筹措能力,本项目此次建设内容包括:

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防护工程、桥涵工程。

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名称

工程量

建设里程(米)

17480

路基土石方总数量(万立方米)

13.048

路面(千平方米)

73.432

排水工程(立方米)

5362.82

防护工程(立方米)

10196.88

中桥(米/座)

754/13

小桥(米/座)

16/1

涵洞(道)

12

平面交叉(处)

8

征用土地(亩)

298.8

拆迁房室(平方米)

415

改移电力电信(处)

1

1.2.3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4946。

5367万元,其中4800.00万元申请开行贷款(占建设投资的80%),其余1200万元由地方自筹解决(占建设投资的20%)。

1.2.4建设期及分年投资计划

本工程建设期为2年,建设投资在2年内分批投入。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指标名称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公里/小时)

20

路基宽度(米)

6.0

行车道宽度(米)

1×4.5

土路肩宽度(米)

2×0.75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米)

15

最大纵坡(%)

9

路拱横坡(%)

1.5

桥梁净宽(米)

6.0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中桥设计洪水频率

1/50

小桥、涵洞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25

1.3问题与建议

通过可研分析,本项目建设规模合理,建设方案可行。

针对项目建设特点,提出建议如下:

1、抓紧落实自筹资金。

2、本项目涉及到规划等问题,项目承办单位应抓紧履行有关审批程序。

3、项目实施阶段,要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和工程进度,使工程如期完工投入使用,及早发挥效益。

4、建议在项目实施前做好项目沿线交通管控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工作。

5、建议在项目建设期间做好交通组织工作,在项目建设之前做好科学的分流规划,尽量降低由于施工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6、建议在本项目道路工程实施之前完成房屋拆迁、电力电信线路改移等工作,以免耽误道路工程实施进度。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项目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自然状况

六道沟镇XX村位于XX市东南部,距XX市65Km。

地貌类型属长白熔岩高原,海拔在400—800m之间。

95%为山地,只有鸭绿江河谷狭窄平地、坡地。

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32.5℃,有效积温2502℃,无霜期130天左右,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均降水量780.8mm,最大降水量1000mm。

图2-1XX村位置图

2、社会概况

XX村隶属于六道沟镇。

六道沟河是从XX溯鸭绿江而上的第六条大沟,1892年建屯,因近六道沟河,故名六道沟。

1902年这里属XX县荣生保,1912年为XX县第三区,1947年为XX县六道沟区,1956年为六道……2005年,撤销宝山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六道沟镇管辖。

2006年4月24日,XX市政府(临政函[2006]30号)批准,同意将六道沟镇南岗村更名为向阳村,原宝山镇南岗村保留原名称不变[2005年宝山镇并于六道沟镇后,出现行政村名称重名(两个南岗村)]。

原六道沟镇东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接壤,南与朝鲜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

东经127°12′、北纬41°36′。

南北距离24千米,东西相距23.3千米,面积275.6平方千米。

人口12631人。

镇政府驻六道沟。

辖大杨树、东马、桦皮、火绒沟、夹皮沟、经建、砬台、六道沟、南岗、XX、仁德、铜山、西马等13个行政村,62个社、46个自然屯,2个街道办事处。

  原辖13个行政村,62个社、46个自然屯,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040人,其中农业人口8458人。

砬台村:

有3屯,110户、371人;桦皮村:

有2屯,276户、960人;夹皮沟村:

有4屯,282户、1009人;西马村:

有3屯,234户、889人;东马村:

有1屯,172户、534人;XX村:

有1屯,138户、436人;南岗村:

有6屯,192户、629人;大杨树村:

有8屯,278户、956人;经建村:

有4屯,287户、826人;仁德村:

有5屯,163户、624人;铜山村:

有4屯,43户、119人;火绒沟村:

有3屯,95户、257人;六道沟村:

有2屯,254户、848人;合计:

46屯,2524户、8458人。

原宝山镇地理坐标:

东径127°13′-127°50′、北纬41°32′-41°43′  位于XX市的东南部,东西长51千米,南北宽24千米,面积265.3平方千米。

人口5843人。

镇政府驻曲柳树。

辖错草、南岗、曲柳树、三道、下乱等。

  (因此地在开发时,山顶长满错草而得名。

)1908年这里属XX县荣生保,1912年为XX县第三区,1939年称错草顶子屯,归虎洞沟村管辖。

XX村与八道沟镇相临,八道沟一直是长白地区的重要的交通中心,到伪满以前正式成为长白地区一个重要的商贸集散地。

由于当时的朝鲜是日本的殖民地,有不少朝鲜人到中国来居住生活,在街面上开起了各类店铺丰富了这里的商贸活动,不但如此每逢四、九的集日人们在这里交易着山货、农副产品等,逐渐地八道沟成为了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一直延续至今。

3交通状况

六道沟镇XX村位于XX市东南部,距XX市65公里。

距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八道沟镇9公里。

地处XX市与长白县接壤地带,南为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

沈长线沿江公路穿越境内距白山市区119公里,是XX、长白两个县市之间的必经之路;是连接两地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图2-2XX村交通图

2.2建设必要性

2.2.1、建设该项目对于促进长白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林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本项目周边的旅游资源,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本项目为XX至XX四级公路,XX河上游为XX瀑布

XX瀑布形成是河谷下面的一段非常巨大的经过万年流水冲涮而形成的石台,上下两块,每块都有近百米长的样子,经万年的冲涮形成一个圆润曲折的河道,平坦,光滑,人居于其上,非常惬意,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幽静的山谷,石头上布满青苔,一地秋叶散落其上,动的是清流,流涟期间,如珠链、如绸缎、如音符般一个个跳跃着,可与辽宁的绿石谷相媲美。

本项目建成后,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沿线的旅游热潮将逐渐升温。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对长白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XX瀑布(右侧)

XX瀑布(左侧)

XX瀑布(春融)

XX瀑布(冬季)

2.2.2、建设该项目对于完善该地区公路网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现有公路技术指标低,急弯陡坡多,路面状况差,又因年久失修,有些路段损毁严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行车安全和道路的通行能力,该段公路建设对于完善公路网,充分发挥公路网的功能,提高通行能力,实现长白山地区的公路网络化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对完善长白山地区公路网具有重要意义。

2.2.3、建设该段公路是沿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是北半球同纬度带上生物种源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是一个有着典型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是一座天然物种基因库。

根据根据调查,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2540多种,野生动物364种,其中梅花鹿、中华秋沙鸭、人参等动植物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这在整个东北地区是非常少见的。

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一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更好的对沿线的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因此,建设该项目是沿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2.2.4、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只有具备完备的基础设施,才能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吸引各方投资者的云集,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地方带来丰厚的收入,地方则有足够的资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以形成良性循环,使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须,项目建设是必要的,项目建成后,可为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运输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直接效益和较好的间接效益。

从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显示,本项目均是可行的。

 

第三章建设内容与建设条件

3.1建设原则

1、坚持发展第一,城镇建设、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近期建设和长期发展的关系;

2、坚持科学态度,从实际出发,积极采用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3、贯彻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经济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3.2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内容包括:

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防护工程、桥涵工程。

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名称

工程量

建设里程(米)

17480

路基土石方总数量(万立方米)

13.048

路面(千平方米)

73.432

排水工程(立方米)

5362.82

防护工程(立方米)

10196.88

中桥(米/座)

754/13

小桥(米/座)

16/1

涵洞(道)

12

平面交叉(处)

8

征用土地(亩)

298.8

拆迁房室(平方米)

415

改移电力电信(处)

1

3.3建设条件

3.3.1自然条件

1、气候

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32.5℃,有效积温2502℃,无霜期130天左右,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均降水量780.8mm,最大降水量1000mm。

2、水文

项目所在区域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较为丰富,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倍。

与拟建项目相关的河流主要是鸭绿江支流中的XX河。

鸭绿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XX市、宽甸、丹东等地,沿中朝边界向西南流,汇集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支流,在辽宁丹东的东港市附近向南注入黄海。

干流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4万多平方公里。

鸭绿江上下落差较大,源头与河口落差达到2440米。

鸭绿江年降水量约在870毫米,全年6月中旬进入夏汛,8月份为全年最大月流量期,夏季水量约为全年水量的60%,年平均流量为每秒926立方米。

秋季水量渐减,10月份进入枯水期。

3、地质情况

(1)地层

调查区内地层发育较全,有前震旦系、震旦系、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古生界及新生界。

即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外,其它各系均有出露。

该处位于地壳强烈隆起、火山活动频繁的长白山南端。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抚松县、靖宇县及XX市的东部为构造侵蚀火山堆积地貌,面积约占全区的70%;江源县、八道江区及XX市的西部为构造侵蚀中心,长白山第四纪火山群大规模开发堆积形成了玄武岩台原和由粗面岩组成的熔岩高原。

项目区域老岭处的地层由老至新分布为:

下太古界杨家店组、中元古界达台山组、中元古界珍珠门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南芬组、上元古界震旦系桥头组、上元古界震旦系万隆组、第四系坡积、崩积物。

(2)构造

区域内有纬向构造、新华夏构造、北东向构造,新华夏构造在局部地区,由于受到了东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及它们自己强烈扭裂带的影响,经常发生各种形式的旋钮构造,因之出现了四平~荒沟山~横路岭“S”构造,及龙头村帚状构造,它们相互联系,彼此制约,迁就干扰,改造破坏,构成一幅纵横交错,复杂且有条不紊的构造图案,形成了今日之崇山峻岭、奔腾直泻的溪流江河。

纬向构造:

属于阴山-天山纬向构造体系,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并被晚期的其他构造体系干扰,褶皱包容于其他体系中,燕山运动的强烈活动,在某些部位它也切割了其它构造体系。

(3)水文地质

1)境内第四系地层中的孔隙型潜水:

赋存于第四系坡积、崩积物中,在岩堆中虽然有大量粘土充填在空隙中,含水量不会很大,但由于潜水的存在软化了粘土,对围岩及边、仰坡也会产生影响。

2)基岩裂隙水:

大部分围岩较完整,含水量不大,但风化带内岩石裂隙发育,含水量较大。

3)孔隙潜水:

区域内广泛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含水层主要岩性为圆砾、卵石、颗粒组,分布广,透水性好、富水性强,从河滩地、阶地、洪积扇、其富水性逐渐减弱的规律。

4、地震

东北地区根据地震成因和震源深度的不同,划分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地震三种类型,其空间分布特征如下:

东北地区以东西向赤峰~开原深断裂为界,南属中朝准地台、地震活动性较强;北为兴蒙地槽系东段,地震较少、较弱。

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10~20Km。

南部地震主要沿下辽河盆地东缘断裂的金州-海城-开原一线分布。

沿此段曾发生中强以上地震26次,占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总数的1/3,占南部区的2/3。

北部区浅源地震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的东、西边缘断裂上,特别是其东缘的地壳深断裂。

东北是我国唯一有深源地震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吉林、黑龙江两省东部的珲春、穆棱一带,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和震源深的特点。

由于震源很深(多在500公里上下),对地壳的破坏和社会影响都很小,因而不被人们所关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拟建地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5、筑路材料

沿线筑路材料可满足需求,部分材料需要外购。

路基土方计划集中占地取土解决。

沥青由辽宁盘锦购入,采用火车、汽车运输;筑路用的钢材采用通钢集团的钢材,采用汽车运输;木材由六道沟购入,采用汽车运输;石料主要采用沿线石场,运输方式采用汽车运输;砂、砂砾、砾石等主要采于XX河,储量丰富、质量较好,运输方式采用汽车运输;水泥购于XX水泥厂和白山天成集团水泥厂,可采用汽车运输;沿线水系发达,满足工程及生活用水,路线所经区域电网较为发达电力充足。

上述筑路材料储存量可满足本项目工程用料的要求。

3.3.2征地、拆迁条件

1、征地

本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需征地面积为(200000)199191m2,征地费用为(3300.00)384。

998万元。

2、拆迁

本项目下乱村需拆迁建筑物面积为415m2,拆迁安置补偿费为50.132万元。

XX电站压线架高,拆迁安置补偿费为6.60万元。

 

第四章工程方案

4.1编制原则及依据

4.1.1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交通安全、畅通、方便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交通诱导设施等,营造和谐的交通环境。

2、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

根据交通分析的结果,按照道路功能定位要求,确定合理的道路断面、交叉口形式等,满足道路功能的要求。

3、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道路扩建和改造,必须充分考虑周边用地规划,并结合建构筑物、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确定合理的断面形式和适度的建设规模。

4、注重环境保护的原则。

道路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尽量避免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干扰与影响,尽量减少破坏生态环境。

5、前瞻性与规模适度平衡原则。

道路的建设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使之成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项目。

同时,道路的建设还必须切合实际、经济节省、规模适度。

4.1.2编制标准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交通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

交通部《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

交通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交通部《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交通部《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

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交通部《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8: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线和标志》(GB5768-1999)

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

交通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交通部,1996)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交通部,1999)

《吉林省交通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吉交定额字〔2001〕4号)

国家及交通部现行的其它《规范》、《规程》、《办法》等。

4.2项目组成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防护、桥涵工程。

4.3道路工程方案

4.3.1技术标准

根据本项目道路的地理位置和沿线地形情况,依据道路设计规范以及平面、纵、横断面技术要求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技术指标。

本项目采用的路基标准横断面见下图。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指标名称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公里/小时)

20

路基宽度(米)

6.0

行车道宽度(米)

1×4.5

土路肩宽度(米)

2×0.75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米)

15

最大纵坡(%)

9

路拱横坡(%)

1.5

桥梁净宽(米)

6.0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中桥设计洪水频率

1/50

小桥、涵洞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25

4.3.2道路平面及纵断面

严格遵守各种标准、规范以及实际地形、地质情况,进行路线设计。

原有公路大部分为砂石路,砂石路平面线形指标极差,公路沿线直线段少而短,曲线设置太密且半径小,相邻同向、反向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不足,不适应行车的要求;路线起伏频繁,坡长短、坡度设置不足,达不到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要求,影响行车安全;路窄、视距差,防护工程不健全,设计标准低;导致公路通行能力差,车速低。

因此,布线时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并充分采纳地方意见,本着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少拆迁、少占地,尽可能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