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42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docx

人教版安徽专版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测试

人教版(安徽专版)【最新】九年级下册化学:

期中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爆炸

C.钢铁锈蚀D.洗洁精除油渍

2.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4.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其过程是物理变化

B.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C.食盐是咸的,白糖是甜的,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

D.燃煤取暖,是利用了燃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5.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B.X可能是铁,Y一定是铜

C.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6.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

7.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X+3RNO3=3R+X(NO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8.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C.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二、填空题

9.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废旧电池中的许多物质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请根据废旧电池中的物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干电池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写出干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

(2)上述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滤渣成分是MnO2和C,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MnO2,可采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

(4)MnO2在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时起的是________作用;

(5)糊状物的成分之一是氯化铵,请写出该物质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

10.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上述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E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g,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操作中应选用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

(3)下列实验操作中会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

A.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左右盘放错

B.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

D.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三、流程题

11.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级Fe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制备纳米级Fe粉的工艺流程中,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作用利用了氮气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研究人员发现最后制得的纳米级Fe粉样品中混有少量的FeCl2杂质。

为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在无氧环境下,先溶解,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干燥。

四、科学探究题

12.春节期间,小颖和妈妈去医院打点滴,发现护士往输液管上放了一个纸包,经询问得知它是输液恒温贴。

可以温暖输入人体中的液体。

小颖对包里的东西能产生热量感到惊奇,于是,她向护士要了一包输液恒温贴,带回来进行了如下探究。

她撕开真空包装封口,解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呢?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认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结论)黑色粉末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将实验①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有气泡产生,无红色物质析出

取实验②滤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上述实验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有____________,肯定不含________;写出实验①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输液恒温贴真空包装的原因:

铁粉在空气中会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缓慢氧化转化成铁锈并放出热量。

(2)输液恒温贴是利用化学反应放热,请说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另一个目的:

________________。

13.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硫酸,只用一支试管,取一次稀硫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在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刚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有人提出,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同样也能得出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

你认为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若可行,请说出具体操作方法;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说明理由或操作方法不得分)

五、计算题

14.将6.5g锌粒加入100g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也可能是氢氧化钙析出,而析出变浑浊,是物理变化;B.温度等变化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装置承受不了压强增大而引起爆炸,这种爆炸是物理变化引起的;C.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化学变化;D.洗洁精除油渍是乳化作用,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C

2.D

【解析】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缓慢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锈蚀,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会刮掉保护膜,不符合题意;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不能用铁桶盛放或配制波尔多液,不符合题意;C.铝壶内的水垢用热盐酸长时间浸泡,会导致铝被腐蚀,不符合题意;D.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可以隔绝氧气而防锈,符合题意;选D

3.A

【解析】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符合题意;B、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罩在烧杯中的蜡烛因氧气逐渐减少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而熄灭;C、硬铝是铝的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相应的金属硬度大,所以硬铝能在铝表面划出痕迹;D、在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等于铜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故质量增大,所以b端逐渐上升;故选A

4.B

【解析】

试题分析:

A、洗洁精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其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火焰会熄灭是因为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不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故B错误;

C、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食盐和白糖是不同的物质,所以性质也会有所不同,故C正确;

D、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燃煤燃烧时也会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点评:

此题不难解决,它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化学”的理念,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5.C

【解析】

A.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X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不符合题意;B.X可能是铁,Y一定比铁的活动性弱,可能是铜,不符合题意;C.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如:

Fe+CuSO4=Cu+FeSO4;Fe+2HCl==FeCl2+H2↑符合题意;D.X不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如:

Cu+2AgNO3==2Ag+Cu(NO3)2;故选C

6.D

【详解】

A、生石灰溶于水放热,不能使罐内饮料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B、烧碱溶于水放热,不能使罐内饮料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能使罐内饮料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罐内饮料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

X、R表示两种金属,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进入溶液27份质量的铝,从溶液中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