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1025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docx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

优秀人大代表事迹材料八篇

【篇一】

从名不见经传的航运工到遐迩闻名的“桐海领航人”;从家庭式的桐油作坊到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从普通农民到市人大代表。

旬阳明文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xx正用他实在的业绩诠释着人大代表的风采。

责任是山

xx注册成立于1999年的旬阳县明文油脂有限公司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质的嬗变,企业用工由3人扩大到70多人,年加工桐油由50吨增长到5000吨,收购桐籽由120吨增加到最高时的10948吨,xx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500万元,并带动4万多桐农户均增收1000余元。

为促进县域油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他计划投资4200万元选址建设年加工5万吨鲜桐生产线,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1.5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可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同时能新增就业岗位70余个。

面对令人艳羡的成就,他完全可以告别奔波、告别劳顿、告别风险,享受逍遥舒心的生活,但他没这么想,主动把保护和发展旬阳油桐产业的重任扛在肩上。

旬阳桐油资源丰厚,1984年旬阳桐油面积和产量就越居全国第15位,陕西省第一位,1999年旬阳油桐被列入全国名乡大典,旬阳县被命名为油桐名乡。

油桐给旬阳人带来了荣誉,也给旬阳带来了难得的经济发展契机,但随后的数年内旬阳油桐的发展却渐受冷落,桐油产量徘徊不前,为数不多的几家桐油作坊也只是小打小闹,缺少龙头引领。

为了保护旬阳油桐产业,发展壮大山林经济,他时刻关注国家在油桐产业上的大政方针与政策走向,和他的团队走访县内的各个乡镇,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并结合我县在该产业上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连续三年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发展旬阳山林经济的建议,得到了市、县人大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油桐产业基地100万亩,旬阳县将油桐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

实现桐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应着眼于油桐生产源头。

桐籽手工剥皮费时费力,增加了桐农的生产成本,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领他的团队日夜兼程,改进桐油生产工艺,终于研发出“油桐良种繁育及桐油加工工艺技术”,该项技术取得了“一种制备桐油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烘干装置”和“一种桐籽烘干装置”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采用该项新工艺新建鲜桐果脱皮生产线,解决了桐籽手工剥皮费时费工的问题,实现由以往的只收桐籽向如今增收鲜桐的转变,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同时该项技术还可将废弃的桐果皮加工成活性炭,变废为宝,增加了企业效益,净化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公司加强油桐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建设油桐园区和示范基地3166亩。

期间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从全国各地收集选取41个优良油桐品种,建立100亩油桐种质基因库,与本地传统油桐品种间作套种,进行循环基因杂交对比实验获得成功;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品研发,连续获得1项重大科研成果和3项发明专利;注册的“秦巴牌”桐油产品,远销山东、xx、上海、天津等地。

“旬阳县明文油桐现代农业园区”被评定为安康市第二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xx年3月公司被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等20多家部门单位联合评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诚信是金

诚信是明文油脂公司的生存之本,也是xx的做人之本。

作为企业负责人,他以客户利益为重,重合同,守信用;作为人大代表,他以群众利益为重,重感情,讲诚信。

xx年,xx与山东一家工厂签订了100吨桐油销售合同。

合同签订10天后,桐油价格就由原来每吨1.48万元增至1.7万元。

如果按合同出售就将少挣20多万元。

“20万元”对当时的公司来讲不是个小数目。

而此时他的桐油已是供不应求,有几家公司都要以每吨1.7万元的价格购买。

这时有人劝他,当时的合同只是口头承诺,不具有法律效应,还是卖给另几家公司划算的多。

而xx最终还是坚守了诺言。

他的举动使这位山东老板甚为感动,从此,该公司立下新的购油规定:

只收xx的油!

xx的企业在与银行的业务往来中信守诺言,按期付款,没有一笔不良贷款,从不拖欠银行一笔钱。

2005年至今公司连续被陕西省信用联社评为“aa”级信用企业,被省工商局授予“守诚信重质量工作先进企业”,他个人荣获了旬阳县“十佳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百姓是天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把群众的甘苦装在心底。

积极参加县、镇人大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广泛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关注人民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xx深知有今天的业绩,既是自己努力拼搏的结果,更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

他常说做事先做人,人要学会感恩。

近些年来,他先先后资助7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捐资7万余元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每年“七一”、“春节”拿出部分资金和生活必需品看望慰问贫困户和贫困党员。

近年来,先后为资助困难群众和支持“双创”等公益事业捐款11万元;投资24万多元购买优良桐种95吨,无偿发放给周边农户;公司结对帮扶贫困户186户,扶持发展油桐336亩、油用牡丹112亩,与种植大户签订桐籽保护价收购协议,解除桐农后顾之忧。

关心企业职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依法合理确定工资待遇,从未拖欠职工工资福利,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好评。

桐海无涯。

xx化责任为动力,撑起诚信的风帆,怀揣着桐农们的愿景,在这片广阔无垠的海面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篇二】

xx同志xx年7月任xx村党总支书记。

从事村级工作十多年,多年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坚持党性,身体力行,带领xx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扶贫、扶真贫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一、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以群众利益为先,建立村党总支的战斗力,树立威信,千方百计班子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担任xx村党总支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班子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

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且新发展党员年龄、性别结构合理。

二、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

xx同志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

他自身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路线、方针、政策。

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

在他的带领下,xx村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理、讲文明,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

他对乡党委组织部门安排的“小学教”活动及去年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都率先学习,领悟活动主题、意义、要求,然后带领广大干群共同学习,特别是在走村入户过程中,虽然要求只是50户的任务,但他总是“超额”完成任务,到那些经常未沟通、交流的户上去询寒问暖,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种植模式、农作物管理,对干部的具体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乡组织检查时,每次都能看到他的民情日记本总是记得满满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通过他的率先垂落,使得xx村全体干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另外还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

三、抓经济促扶贫,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

该村是典型的农业大村。

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台阶,身为党总支书记的他心里装的是群众,身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深刻了解到本村的发展形势,xx村所辖的朱圩、柳园两大自然村的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已具规模,在此基础上,他拓宽思路,购买了农村致富信息、农民致富技术、棚菜种植先进技术等图书资料300多册,免费发放到菜农手中,让他们科学种菜,科学管理,这样,不仅增加了这两个自然村农民的收入,而且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其他村的种植模式。

另外,他还大力积极扶持个体企业发展。

他本人开展多种经营,饲养了50余头育肥猪,还开了一个淮北正虹饲料专营店,年收入15余万元。

宿州市飞洋木业有限公司座落于该村朱圩自然村,宿州市飞洋木业有限公司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200余万元,其中:

生产机器设备80余万元。

年产值为550万元,年销售收入535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80多人,带动大批村民脱贫。

xx同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篇三】

xx年以来,xx县拉开精准扶贫的序幕。

万名干部纷纷投入到这场历史性的脱贫攻坚战中,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深入帮扶贫困群众。

这片红色土地上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随处可见艰苦奋斗的干部群众。

xx,兴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xx县人大代表,是这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众多干部中的一员。

积极应对,务实扶贫显真情

在基层工作了二十年的她,参加了征地拆迁、社会维稳、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也时常协调领里纠纷,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等。

面对帮扶名单上确定的两户贫困户时,如何对接精准贫困户,初始脑海出现一串串问号,但她没有胆怯和退缩,加紧脚步迎难而上,第一时间熟悉和掌握贫困户资料,分析贫困户的家庭状况,积极协调解决现实困难。

钟某,四十岁未娶亲的单身汉,常年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将就生活,一开始xx的来访,表现出谨慎和逆反的心理,“我生活过的很开心,不需要什么帮扶,不要你们假惺惺的关心”,对于这样不上进、不求发展的懒汉,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明白扶贫先扶志,帮其重拾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观念,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她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这个“精神贫困”户家,讲解扶贫政策,宣传正能量,用身边积极的人和事来鼓舞他,感染他,帮助寻找致富门路,联系外出务工,现在,他不仅住上了崭新的安居房,还在义乌务工,一扫往日颓废、浪荡的面貌。

“扶贫政策真是好,我要多赚点钱好娶老婆成家过日子。

”贫困户的感慨让她的心里暖暖的。

xx包片的洪家季家毗邻邻县,交通不便,只有一条狭窄的水泥路贯通村庄。

前期多次进村走访,了解了老百姓的抱怨和期盼,借着精准扶贫的东风,村里拓宽了主干道,通上了自来水。

张家的困难,李家的需求都会向她倾诉,她从不生硬地推诿,尽力地去解决去疏导。

如今从村头到村尾,无论走到哪,都有群众热情的笑脸,滚烫的茶水。

“要让老百姓觉得你是自己人,有空就去村里逛逛,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

能给他们的生活带去改变和便利,所有付出的劳动都是值得的。

主动作为,扶贫政策记心上

xx的扶贫攻坚是以“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落脚点,切实保障贫困户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住房、教育和医疗有保障。

在单位,xx负责教育扶贫业务,她通过不断的摸排和上户走访,掌握了街道教育扶贫的各项数据台账,针对贫困户的教育资助,逐户、逐人核对,确保资助应享尽享,不漏一人。

有辍学的贫困户,因人施策,为他们量身打造合适的教育学习方案。

在第一次见到蔡家贫困户蔡某时,尽管事先了解到蔡某因厌学而辍学的情况,但对于他表现出来的腼腆和抑郁,还是颇为震惊。

通过与这个见到陌生人就低头的少年多次沟通交流,了解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他努力克服心理阻碍,终于将他劝回校园,欣喜地看个少年能战胜自己内向的性格,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完成了义务教育,顺利进入高中,继续学习。

李鸳是一个可怜的姑娘,自小丧父,和母亲一样智力残疾,读完一年级后被送到十几里外的亲戚家寄养,饱受嘲讽和冷眼。

得知她的处境,xx来到她的亲戚家,劝告亲戚要善待李鸳,并联系县实验小学,送教上门,教其日常生活知识,帮助她早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别样生活,夫妻并肩战斗忙

上阵兄弟兵,并肩夫妻档。

和她共同战斗的,有她的同事,还有她的丈夫王晓华。

王晓华是战斗在另一个乡镇的干部,也是县人大代表。

扶贫攻坚几年以来,他们聚少离多,各自忙在一线,对正在上小学的女儿更是疏于关心。

同事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跟在xx后面,一个在电脑前认真工作,一个在桌前埋头作业。

灯光模糊了她们的影子,也模糊了xx的眼睛。

在和丈夫相聚不多的时间里,讨论最多的也依然是工作,是扶贫。

有段时间,丈夫连续一周未归,接二连三的会议忙的焦头烂额,女儿病了无暇顾及,xx白天处理完工作的事务后,夜晚回家照顾女儿,心力交瘁,忍不住对丈夫腹诽,但是看到丈夫黝黑而憔悴的脸庞,默默的收起抱怨,更多的是理解和心疼。

如果说扶贫工作像恒星,他们就像行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沿着既定的轨道默默地运转,没有驻足却始终关注着对方。

舍小家为大家,倾心投入扶贫工作,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扶贫工作无差错,贫困户们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不是所有的伟大,都在惊天动地的事件中显现,坦然面对,不厌其烦,直面困难,于坚守中燃烧平凡的生命,是别样的人生,也是精彩的人生。

【篇四】

在唐诗称酒绿、千年有酒歌的川中大地,在世代人才辈出的子昂故里,一位全国知名的企业家向我们走来。

他,就是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沱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家顺。

在他带领沱牌人创业、扩张、跨越的艰辛与成功之间,在昨天与今天的辉煌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辉映“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精神之光和李家顺先知先觉、锲而不舍地追求情系民众、关爱民生的智慧之光。

情系民众

1980年,沱牌曲酒评为“xx名酒”,1981年评为中商部优质酒,1988年评为中国名酒。

质优价廉,集中概括了沱牌作为中国名牌和消费者心中的金牌——民牌的双重属性和本质特点。

沱牌占领全国市场的突破口,源自他对情系民众的深刻了解和对亿万消费者深深的爱。

于是,才有了高中低档结合、大众酒与精品酒兼有的沱牌系列酒的研制与问世。

质优价实的沱牌系列酒20年来风行全国,它强大的生命力的奥秘,在于采用了代表目前国内白酒发展方向的“两步法生产新工艺”、“六粮酿酒新工艺”和“浓香型大曲酒优质高产新工艺”。

沱牌系列酒是李家顺集酿制工艺精华和情系民众孕育出的精灵。

2001年3月19日至20日,国内白酒界近百名知名专家汇聚沱牌公司,参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在这里举办的“中国酿酒工业生态园建设研讨会”,这是继1996年5月14日中国白酒协会浓香型协作组会议,同年7月5日,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研讨会先后在沱牌公司召开以来,全国白酒协会在沱牌召开的第三次高规格、权威性盛会。

中国白酒工业协会会长潘裕仁、副会长沈怡方等专家,对李家顺董事长为首的沱牌集团率先建设酿酒工业生态园的成功实践,对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酿出高质量国家名酒的先进生产工艺,对规模壮观、硬件一流、软件超前的超常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0年以前,沱牌还是一个亏损无名的作坊式小厂。

那时,该厂只有高档曲酒一个品种,年产量很小。

面对川内名优酒厂的雄厚实力和众多酒厂都在竞相大力发展高档曲酒的逼人形势,厂长李家顺却逆向思维:

中国10亿人口,八亿在农村,广大农民刚解决或正在解决温饱,并不富裕。

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并不高,生产低档酒完全符合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

在具体生产低档酒时,他和技术人员经过对比分析,放弃了传统的小曲酒生产方式,选择了质量优良,能够大批量生产的固液结合白酒作原料。

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了将大曲酒香醅发酵和液态白酒一起串蒸的两步法生产新工艺,从而生产出味道爽口、具有曲酒风味的质优价廉的低档酒——沱牌酒。

1981年投放市场,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当年生产沱牌系列酒368吨,其中沱牌酒221吨,实现利税25万元,一举甩掉企业亏损帽子。

从此,沱牌酒产量逐年翻番,知名度不断提高。

它以其质量(1988年后评为xx省和国家商业部优质酒)、数量(居全国白酒行业之冠)、价格(十余年基本不变)优势,逐步占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广阔市场,至今畅销不衰。

有人问:

为什么沱牌酒能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始终受到亿万消费者的亲睐?

2002年年3月19日,全国白酒协会专家组组长沈怡方来沱牌考察后兴奋地说:

12年前我率团来沱牌参观时曾说过:

代表目前我国白酒发展方向的固液结合法生产新工艺,是沱牌酒明显区别于国内其它低档酒独有的技术、质量优势和生命之源。

今天,我仍然坚持这一观点。

关爱民生

从xx名牌、国家名牌到消费者心中的金牌,他以战略家的眼光和关爱民生的精神,瞄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保证体系,创造了沱牌系列酒产销量分别居全国各大名酒厂第一、生产工艺获国际第一个酒类新技术发明奖、曲酒被全国白酒评比专家组列为标杆样酒的不凡记录,走出了一条从民牌到名牌再到民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白酒发展工业之路。

为适应人们对绿色环保食品的渴望,满足广大消费者健康和嗜好的需求,10年前,李家顺就着手创建以低消耗、低(无)污染,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为目标的酿酒工业生态园。

而今,沱牌酿酒生态园不仅形成垂直与平面经纬相间,面积达2000余亩的绿色屏障,形成了土质肥沃、四季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自然界有益微生物充分地富集和繁殖的园区小气候,而且酿酒原料、设备、工艺也以绿色食品标准为内控指标。

建成以大型不锈钢罐、陶瓷罐为载体,总容量达30万吨的安全卫生的储酒库群,全封闭自动控温控湿除杂的金属粮仓,反渗透纯净水处理设备,自动化灌装线,环保型热电厂等,实现了原料进厂、储存、加浆水源的绿色达标和酿酒过程的无污染化生产。

沱牌公司还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不上头、不口干、不昏醉、不损肝”为特征,高、中、低度结合的系列营养型白酒;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创建白酒勾兑新方法,勾兑出来的酒醇香爽口,有益身体健康。

2001年12月,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cqc),对公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现场认证并获通过,取得通向国际市场的“绿卡”。

同时,李家顺董事长在全国人大代表会上多次呼吁:

重视环保,加强环保工作。

与此同时,李家顺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方法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从原材料进厂,产品生产、包装、销售全过程中严格按国际质量标准执行,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迄今为止,该公司共获国家质量金质奖、中国名酒金奖等市级以上产品质量奖107次。

1994年10月18日,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授予沱牌公司质量体系认证书和系列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同年12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委会员等四家权威部门,共同对第五届国家名优白酒的质量进行检评,沱牌曲酒(54°、52°、45°、42°、38°、32°、28°)再次被确认为中国名酒。

1995年、1998年两次顺利通过质量复查认证。

2001年9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iso9002:

1994标准向iso9001:

2000标准转化的换证审核。

1996年初,国家统计局城市经济调查队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主要白酒生产企业调查结果表明,沱牌曲酒是全国十大口感最好的名白酒,是全国十大常喝和经常购买的酒。

1999年4月,在中国白酒协会等权威部门组织的xx省白酒二十一世纪战略研讨与酒质鉴评会上,经8名国家评委、45名省评委、9名酿酒专家采取政府质监部门市场抽样、密码编号、尝评统计,有10个不同酒度的国家名酒质量提高,沱牌占了7个。

今年3月19日,中国白酒专业协会专家组对沱牌曲酒及系列产品进行6轮次尝评鉴定后评价说:

沱牌产品质量冒尖香味协调、工艺先进,是名不虚传的高质量的国家名酒。

这充分展示了沱牌公司多年来全面质量管理的巨大成就和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巨大成果。

1990年5月25日,著名科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到沱牌考察后,神态祥和地对李家顺同志说:

“沱牌创金牌不是靠别的,是靠科技,靠诚实劳动,靠上下团结,这是很可贵的。

你们厂真是名不虚传,酒的包装很有特色,你们的酒很有前途。

希望沱牌要抓住机遇,努力去发展。

”十年来,李家顺率领广大员工,紧紧抓住国家名牌赋予沱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国企改革全面推进的大好时机,充分运用沱牌这个名牌的无形资产,开拓出了企业低成本扩张的崭新天地。

从1992年至1997年8月,沱牌公司出资6000万元,先后收购兼并市内外8家相关企业,盘活国有资产1.27亿元,安置职工和待业人员2613余人,企业国有净资产年均增长率达45%,企业资产规模高速度扩张,目前超过27亿元。

8年以来,年销售收入、利税、资产总值分别增长4.7倍、7倍、14倍。

人民代表为人民

“人民代表为人民”这是一句再简单、朴实不过的话。

但李家顺同志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着这句话,证明着这句话。

沱牌出名、发展壮大为酒业巨人后,李家顺没有忘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和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和惠及当地百姓。

作为企业的好领导,xx不忘为职工谋福利,在射洪县柳树小镇的南面,矗立着的一处粉红色的楼群,是为沱牌员工修建的高档住宅小区。

住宅采用标准建材防震钢筋砼混结构,并进行了标准的室内装修。

小区内采用有线电视、周边防范、电视监控、三表元转、背景音乐等系统是目前国内一流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小区内还拟建购物商场、游泳池、健身房等配套设施,小区绿化覆盖率为45%。

有人质疑,沱牌公司员工的住宅标准已超过领导住宅标准了。

李家顺说,如果你们亲自去车间看一看,我们的员工是如何的辛苦和劳累,如果你们知道沱牌曲酒是怎样酿造出来的,你就会认为这样的住宅标准并不高。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xx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他常说,党和人民给予了我高度的厚爱,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多作贡献才能回报他们。

作业企业,其职责之一就是推动社会发展。

为此,沱牌先后捐款近2000万元资助当地的教育事业,捐资1200万元修建了沱牌实验学校,解决了近2000名适龄少年入学困难的问题;捐资100万设立了“沱牌教育奖励基金”,鼓励自学成才者和莘莘学子及其导师积极进取;出资50万为射洪中学修建图书大楼;为省级重点中学—柳树中学征地30亩修建足球场;无偿捐献40亩土地用于射洪县子昂中学修建运动场;积极支持柳树镇城镇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3.8公里长的大佛路;协助柳树镇进行旧城改造等等。

每年,他都要带公司党政一干人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钱、送物,叙家常,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93年,县委、县府决定改建绵渝路射柳段,但尚缺部份资金在李家顺的提议下,沱牌捐资200万,并免费提供了沱牌征用的一片砂石地。

97年,仁和镇进行城镇改造但机械设备不足,沱牌派出一支由15辆各种大型车辆组成的车队奔赴仁和……

98年,而对长江肆意泛滥的洪水,沱牌义无反顾捐资1100万元给灾区。

2000年,沱牌捐资9000多万元修建柳树防洪大堤,为涪江两岸人民筑起一道生命的长堤。

无论是作为企业领导,还是人民代表,李家顺始终坚持为民、爱民,始终情系民众,关爱民生。

【篇五】

在秦岭大山深处有着这样一位工作积极、甘于奉献的最美基层妇女干部,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有的只是平凡朴实的真诚和实实在在的作为,就这样在小山村里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就会xx县广货街镇人大代表——xx。

她出生于xx年10月,从小生长在偏远贫穷的大山里,童年时代走在羊肠小道的山路上,背着书包和小伙伴一起上下学,夜晚在油灯下写字的艰苦环境中度过的。

她和这里的所有小朋友一样,常常幻想着外面的精彩世界,在艰苦的条件下,读完了初中,由于家境贫穷,不得不中途放弃了职中的学业,早早回家开始了她的乡村农民生活,帮大人种地、打猪草、喂猪、放牛羊,结婚,生子……

但是,从小练就的骨子里的那份好强和毅力一直未被埋没,她爱看书,爱学习,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我。

日复一日,终于脱颖而出,xx年,丰富片区三个村成立互助资金协会,她被推选为会计,从此便真正开始了她的人生之路。

当上会计后,账目管的紧紧有条,为群众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