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0517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及反思教案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3.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2.明白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

3.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2.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

你们喜欢昆虫吗?

你们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

(请学生交流。

3.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

(蝴蝶、蜜蜂、蜘蛛、蚂蚁、苍蝇……)

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

5.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6.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

交流一下。

【见资料袋】

7.简介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

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

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

想要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

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然后查字典或与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生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

试验证实阻力几乎(jī)几个(jǐ)

推测沿途超常尽管(jǐn)尽力(jìn)

陌生准确无误闷热(mēn)纳闷(mèn)

(2)多种形式检查:

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老师用“准确无误”来形容读得正确的孩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3.检查句子:

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给孩子当堂学习的时间。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做试验;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三、归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等,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3.教师强调: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

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4.学生书写。

四、课堂小结。

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

那么下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做做这个试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请学生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

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了解“过程”。

1.先默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试验的过程。

(第2~5自然段。

2.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

4.蜜蜂们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

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幻灯片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激动,兴奋。

(2)看到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下面的句子: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5.学到这儿,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吧!

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的?

我们看看本文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幻灯片出示句子: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三、巩固提升。

1.学习第2至5自然段,进一步介绍试验过程的方法。

(1)试验的四个步骤中,其中有三个步骤是在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2)抽生汇报,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

再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3)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讨论:

去掉“几乎”“大概”可以吗?

(不可以,这些词用得很准确,体现出作者观察仔细,是科普说明文的特点。

(4)说说作者边看边思考的观察方法。

(师引读,生接读:

作者是一边看,一边想的,当法布尔看到——,想到——,看到——,想到——。

看到小蜜蜂的这种样子,又想——)

(5)教师:

作者在写试验过程中,不但写怎么做的,还写了看到的和想到的,这样才能把试验过程写生动。

2.了解试验结果。

(1)法布尔等蜜蜂的过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从回家的路上,到跨进家门,再到天黑,最后到第二天。

(2)找出能证明结论的句子。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4)前两只蜜蜂和后面的十五只蜜蜂各自是怎样飞回来的?

(5)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

如果你是这十七只蜜蜂中的一只,途中会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互相交流。

)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6)从蜜蜂回来时遇到的不同情况,你认为蜜蜂有着很强的辨认方向的能力吗?

(7)指导朗读:

小蜜蜂真了不起!

你们觉得小女儿想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1段:

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

(齐读最后一段。

(3)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无法解释的——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4)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

你是怎么认为的?

四、再思导疑,感悟课文。

1.了解了这么多内容,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段或一句,读出来,并说说理由,(其他人可以补充)听清要求,先自己读一遍,再找。

2.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在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时,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

(1)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试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是必须的?

少一个行不行?

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从课文中的“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等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精神;用词准确,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

(3)看了法布尔的这个试验,你觉得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的人。

(4)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热爱大自然、爱护昆虫、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待客观事物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课堂小结。

学完了课文,同学们一定尝到了探索发现的乐趣。

其实,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奥秘在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探究而不怕困难的精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了解了完成试验有哪些必要的条件,然后创设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

假如你是法布尔,你会想些什么?

会有怎样的推测?

一个开放型问题,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的独特思考,这让我既意外又欣喜。

当学生了解了试验的结果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在这堂课上,我真实感受到了:

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

这一课算是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该怎样妥善处理呢?

14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概、减、阻”等9个生字。

会写“辨、试、检”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纸袋、大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3.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4.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蜜蜂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

出示课题。

关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发言。

指导书写“蜜、蜂”。

3.齐读课题。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

大概阻力包括准确无误

逆风沿途陌生超常

闷了好久四面飞散尽管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等。

多音字组词读。

3.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理解课文

(一)实验目的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生交流。

(二)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2.你认为他做实验时哪些地方考虑的很周到?

学生汇报交流。

捉了一些蜜蜂

放在纸袋里

叫小女儿等着

走了四公里路

做了白色记号

小结:

同学们,从这个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做事严谨、讲求科学

怎样用严谨的语气读一读?

指导朗读

观察到的情况

内心想法

四面飞散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几乎要触到地面

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当法布尔放飞蜜蜂后,他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同位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好像、几乎、大概这三个词是否可以去掉?

为什么?

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用词准确

3.同学们,法布尔观察到蜜蜂飞行的样子,从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4.法布尔带着这些内心的想法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心里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

请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找一找。

远、闷在袋子里、逆风、陌生环境

因此,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这里的推测能换成猜测吗?

我们又从中感到什么?

用词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

5.法布尔的推测跟事实一样吗?

事实怎么样?

(出示第三自然段)

此时女儿心情怎样?

(激动)

作者本来不相信蜜蜂能飞回来,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情怎样呢?

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指生读,大家评议。

) 

6.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

为什么?

 

7.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

请大家默读3-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观察的时间和结果。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法布尔的严谨)

8.小结:

回顾一下实验过程,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

四、联系前文拓展延伸 

1.出示第一段:

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生读: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 

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

(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五、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

《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蜜蜂

 严谨准确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2020.8.13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蜜蜂》

教学目标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实验环环相扣,严谨性很强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对于理解科学实验的环节和严谨度有点难度,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课件PPT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观赏了各类昆虫及蜜蜂的形态,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走进《昆虫记》,走进蜜蜂的世界。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解: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做了一个证实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实验的事情。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试验都有哪些环节?

讲解:

一天,我(先)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再)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他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还)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3、实验的环节能不能减少一个?

这几个环节分别有什么意义?

讲解:

在蜜蜂身上做记号是为了__与其它蜜蜂区分_________________。

让女儿在蜂窝旁等是为了____掌握蜜蜂回来的时间_______________。

把蜜蜂装入纸袋里是为了_______确保蜜蜂看不到景物____________。

作者走了四公里路是为了______离家足够远更能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

所以实验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追问:

由此你能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讲解:

认真严谨

4、“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讲解:

“二十只左右”和“好像”说明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几乎”和“大概”说明作者观察得很仔细,体现科普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5、“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个反问句表达的是什么语气?

讲解:

肯定句: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6、在回家的路上法布尔有了怎样的推测呢?

解析: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句话不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作者的心里,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考的品质。

追问: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

解析:

原因:

远闷在袋子里起风

7、大声朗读第3-4自然段,看看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粘着花粉呢。

蜜蜂是在“没等我跨进家门”的时候就已经回来了。

”这说明了什么?

解析:

说明蜜蜂用的时间短,飞行的速度快。

“两点四十分”:

说明作者对实验过程记录详细精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8、最后其它的蜜蜂的下落是怎么样的呢?

细读第五、六自然段,找出答案。

解析: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作者通过看蜂窝,解开了心中的疑问。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实验的结果是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作者通过转折关联词“尽管……但……”表达了他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9、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在文中找一找。

解析: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追问:

你知道蜜蜂靠的是什么本能吗?

蜜蜂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解析:

生物学家弗里希用一系列实验证明,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

他指出蜜蜂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这篇课文通过写法布尔为了了解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通过试验,得知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靠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表现了法布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作风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2、默读课文。

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精读课文,知道了法布尔为了了解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通过试验,得知蜜蜂认方向不是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靠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表现了法布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作风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

主要作品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希望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之后,能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的习惯。

 

14 蜜  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字,会写“蜜蜂、辨认”等词语。

2.默读课文。

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精读描写作者的实验过程及结论的句子,感受他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他写了《昆虫记》这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

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板书:

做实验)

4.说说作者这样做实验的原因。

板书: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

复习生字新词,巩固课文内容,引出法布尔的实验精神。

二、实验结果。

1.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但是,实验证明:

蜜蜂飞回来了。

(板书:

飞回来)继续默读第3、4、5、6自然段实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

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出示: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

(没想到)

“两点四十分”说明了什么?

(女儿记录时间的准确性,“我”用词的准确性)

出示: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

(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它们偏离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

请同学们看第7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出示句子: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哪些词语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强?

(确确实实、尽管……但……)

课文第1自然段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

(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实验的结果是:

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为什么还有五只左右的蜜蜂没有飞回来?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重点词句,研读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出示: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

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看到遥远的家园。

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的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

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板书:

无法解释的本能

“本能”指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100多年前,可能因为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但蜜蜂的这种本能是否无法解释呢?

请看老师带来的资料。

提问:

在当时的条件下,法布尔能够得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种结论来源于什么呢?

预设:

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4.从作者的实验获得成功的过程看,要想实验取得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对问题要考虑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设计意图:

研读实验结论,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的一户农家。

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他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

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板书设计】

14 蜜  蜂

听说——做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