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0339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docx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按防突规定编制

 

一、编制依据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河南理工大学编制的《科学技术研究报告》、(重庆市宏能瓦斯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对+380m水平的瓦斯基础参数测试)编制的。

二、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邻近区域巷道布置

(一)、煤层

我矿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属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建造,可采煤层为K1煤层,平均厚度1.5m左右,煤层倾角87°,软分层厚度0.2~0.5m。

(二)、瓦斯

我矿1989年1月28日发生首次突出。

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相对涌出量为20.7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4.95m3/min。

2013年重庆市宏能瓦斯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对+380m水平的原始瓦斯测定结果为13.08m3/t。

(三)、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龙骨溪背斜复褶皱的西北翼,地质构造中等~较简单,地层呈一单斜构造,岩石走向约N40°E,该段内煤层倾角约87°,井田内主要断层为F11斜向正断层,位于Ⅷ勘探线512钻孔至Ⅵ勘探线,对煤层无破坏影响。

从+380南运输巷探煤、S3113回风巷揭露的地质情况来看,该段巷道无断层出露,但局部地方有褶曲、底鼓及顶鼓现象。

(四)、区域巷道布置

采面上部有风巷与专用回风上山相连,其回风通过+480m岩石上山回入总回风上山;采面中巷布置在+435m水平,用作运煤、运料、行人,通过多个平石门与+435m瓦斯抽放巷相连;采面运输巷布置在+390m或+395m水平,用作进风、行人、运煤、运料,通过多个斜石门与+380m水平南大巷相连。

三、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一)、煤巷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

1、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

用MD-2瓦斯解吸仪和弹簧称,钻孔每钻进1米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如果实测得到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个预测循环留5m预测孔投影超前距。

在遇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留7m预测孔投影超前距,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2、钻孔布置:

①、控制巷道上帮轮廓线外3.92m,下帮轮廓线外2.17m。

②、用EZ1-21/2手持式气动钻机,Φ38mm麻花钻杆,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打3个Φ42mm钻孔、倾角分别为0°、23°、-15°,孔深分别为11m、11m、11m,控制巷道上轮廓线3.92m,下轮廓线2.17m,另打一个Φ42mm钻孔、倾角为0°、孔深15m的超前探孔。

见下图。

钻孔参数表

编号

1

2

3

4

孔径(mm)

42

42

42

42

孔深(m)

11

11

11

15

倾角

23°

-15°

方位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③、钻屑指标临界值

△h2

最大钻屑量

危险性

㎜H2O

kg/m

≥20

≥6

突出危险工作面

<20

<6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二)、开切眼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

1、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

用MD-2瓦斯解吸仪和弹簧称,钻孔每钻进1米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如果实测得到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个预测循环留5m预测孔投影超前距。

在遇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留7m预测孔投影超前距,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2、钻孔布置:

①、控制巷道上帮轮廓线外3.92m,下帮轮廓线外2.17m。

②、用EZ1-21/2手持式气动钻机,Φ38mm麻花钻杆,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打3个Φ42mm钻孔、倾角分别为-30°、-7°、-45°,孔深分别为11m、11m、11m,控制巷道上轮廓线3.92m,下轮廓线2.17m,另打一个Φ42mm钻孔、倾角为-30°、孔深15m的超前探孔。

见下图。

钻孔参数表

编号

1

2

3

4

孔径(mm)

42

42

42

42

孔深(m)

11

11

11

15

倾角

-30°

-7°

-45°

-30°

方位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③、钻屑指标临界值

△h2

最大钻屑量

危险性

㎜H2O

kg/m

≥20

≥6

突出危险工作面

<20

<6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三)、采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

1、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

用MD-2瓦斯解吸仪和弹簧称,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如果实测得到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个预测循环留5m预测孔投影超前距;在遇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留5m预测孔投影超前距,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2、钻孔布置:

①、用EZ1-21/2手持式气动钻机,Φ38mm麻花钻杆,沿工作面伪斜方向每隔10m布置一个钻孔沿工作面每间隔10m布置一个Φ42mm预测孔,孔深11m,仰角为5°。

(下一个循环预测时与上次预测孔错开5m)见下图:

钻孔参数表

编号

1

2

3

n

孔径(mm)

42

42

42

42

孔深(m)

11

11

11

11

倾角

方位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②、钻屑指标临界值

△h2

最大钻屑量

危险性

㎜H2O

kg/m

≥20

≥6

突出危险工作面

<20

<6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四、工作面防突措施

(一)、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

采用钻屑指标法对无突出危险性煤巷掘进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若△h2或钻屑量任一指标≥临界值时该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预抽瓦斯防突措施进行消突,其技术要求如下:

1、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均匀布孔,预抽钻孔的孔数、孔底间距根据1.5m的抽放半径确定,如下图:

2、控制范围:

上帮轮廓线外7m,下帮轮廓线外3m。

3、钻孔设计:

孔径ø65㎜,孔数6个。

4、钻进设备:

ZY—750B型钻机。

5、超前预抽瓦斯防突钻孔参数表

名称

措施孔

编号

1

2

3

4

5

6

孔径(mm)

65

65

65

65

65

65

孔深(m)

21.7

35.8

35.3

35.1

35

35.1

倾角(°)

19

12

8

4

-1

-5

方位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6、煤层赋存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探明情况,再重新确定钻孔参数。

7、钻孔施工前必须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煤壁。

8、煤巷掘进工作面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或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时,严格按照煤巷过地质变化带防突补充措施执行。

(二)、开切眼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

采用钻屑指标法对无突出危险性开切眼掘进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若△h2或钻屑量任一指标≥临界值时该开切眼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预抽瓦斯防突措施进行消突,其技术要求如下:

1、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均匀布孔,预抽钻孔的孔数、孔底间距根据1.5m的抽放半径确定,如下图:

2、控制范围:

上帮轮廓线外7m,下帮轮廓线外3m。

3、钻孔设计:

孔径ø65㎜,孔数6个。

4、钻进设备:

ZY—750B型钻机。

5、超前预抽瓦斯防突钻孔参数表

名称

措施孔

编号

1

2

3

4

5

6

孔径(mm)

65

65

65

65

65

65

孔深(m)

21.7

35.8

35.3

35.1

35

35.1

倾角(°)

-11

-18

-22

-26

-31

-35

位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6、煤层赋存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探明情况,再重新确定钻孔参数。

7、钻孔施工前必须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煤壁。

8、煤巷开切眼工作面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或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时,严格按照开切眼过地质变化带防突补充措施执行。

(三)、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

采用钻屑指标法对无突出危险回采工作面进行预测,若出现△h2或钻屑量任一指标大于临或等于界值时,该采煤工作面采用超前排放钻孔防突措施进行消突,其技术要求如下:

1、超前排放钻孔布置方式:

采用ø65㎜孔打排放孔,在采煤工作面有突出危险区域沿伪斜采面每间隔1.2m打ø65㎜排放孔,仰角3º-5º、孔深11m,煤层厚度1.5m下布置单排,煤层厚度1.5m以上布置双排,见下图:

2、钻进设备:

EZ1-21/2型气动钻机。

3、采煤工作面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或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时,严格按照采面遇地质变化带防突补充措施执行。

五、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必须包括:

一是检查所实施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满足有关的规定、标准等,并收集实施措施的相关情况、突出预兆等(包括喷孔、卡钻等),用于综合分析;二是各检验指标的测定情况及主要数据。

(一)、煤巷掘进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1、钻孔布置:

①、控制巷道上帮轮廓线外3.92m,下帮轮廓线外2.17m。

②、用EZ1-21/2手持式气动钻机,Φ38mm麻花钻杆,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打3个Φ42mm钻孔、倾角分别为0°、23°、-15°,孔深分别为11m、11m、11m,控制巷道上轮廓线3.92m,下轮廓线2.17m,另打一个Φ42mm钻孔、倾角为0°、孔深15m的超前探孔。

见下图。

钻孔参数表

编号

1

2

3

4

孔径(mm)

42

42

42

42

孔深(m)

11

11

11

15

倾角

23°

-15°

方位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③、钻屑指标临界值

△h2

最大钻屑量

危险性

㎜H2O

kg/m

≥20

≥6

突出危险工作面

<20

<6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2、采用钻屑指标法检验:

用MD-2瓦斯解吸仪和弹簧称,钻孔每钻进1米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如果实测得到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个检验循环留5m检验孔投影超前距和5m措施孔投影超前距,在遇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留7m检验孔投影超前距和7m措施孔投影超前距,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实施掘进作业。

如果煤巷掘进工作面措施无效,必须采取封孔继续抽放再检验,直到措施有效,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实施掘进作业。

(二)、开切眼掘进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1、钻孔布置:

①、控制巷道上帮轮廓线外3.92m,下帮轮廓线外2.17m。

②、用EZ1-21/2手持式气动钻机,Φ38mm麻花钻杆,在煤巷掘进工作面打3个Φ42mm钻孔、倾角分别为-30°、-7°、-45°,孔深分别为11m、11m、11m,控制巷道上轮廓线3.92m,下轮廓线2.17m,另打一个Φ42mm钻孔、倾角为-30°、孔深15m的超前探孔。

见下图。

钻孔参数表

编号

1

2

3

4

孔径(mm)

42

42

42

42

孔深(m)

11

11

11

15

倾角

-30°

-7°

-45°

-30°

方位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③、钻屑指标临界值

△h2

最大钻屑量

危险性

㎜H2O

kg/m

≥20

≥6

突出危险工作面

<20

<6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2、采用钻屑指标法检验:

用MD-2瓦斯解吸仪和弹簧称,钻孔每钻进1米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如果实测得到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检验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个检验循环留5m检验孔投影超前距和5m措施孔投影超前距,在遇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留7m检验孔投影超前距和7m措施孔投影超前距,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实施掘进作业。

如果煤巷掘进工作面措施无效,必须采取封孔继续抽放再检验,直到措施有效,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实施掘进作业。

(三)、采煤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1、钻孔布置:

①、用EZ1-21/2手持式气动钻机,Φ38mm麻花钻杆,沿工作面伪斜方向每隔10m布置一个钻孔沿工作面每间隔10m布置一个Φ42mm预测孔,孔深11m,仰角为5°。

见下图:

钻孔参数表

编号

1

2

3

n

孔径(mm)

42

42

42

42

孔深(m)

11

11

11

11

倾角

方位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②、钻屑指标临界值

△h2

最大钻屑量

危险性

㎜H2O

kg/m

≥20

≥6

突出危险工作面

<20

<6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2、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

用MD-2瓦斯解吸仪和弹簧称,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如果实测得到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个预测循环留5m预测孔投影超前距;在遇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留5m预测孔投影超前距,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实施回采作业。

如果采煤工作面措施无效,必须继续排放,直到各项指标检测合格。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实施回采作业。

六、安全防护措施

1、跟班队长负责本班范围的安全工作和监督防突作业的全过程,当发现有突出预兆和异常情况时,负责组织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2、入井前防突队跟班队长组织防突人员开好班前会,安排布置防突工作和安全工作。

3、防突工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程,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4、配专职瓦检员经常检查瓦斯,当发现瓦斯忽高忽低,变化异常等突出征兆时,必须迅速责令作业人员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

5、防突施工现场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测瓦斯。

6、每一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保证人人熟练使用。

7、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经常检查电气设备,保证防爆性能良好,严禁失爆。

8、在防突头面附近设直通调度室的电话,保证通讯畅通。

9、避难硐室设在+380水平南大巷与+380水平车场之间。

10、煤巷掘进和采面回采前必须建筑相应的反向风门。

11、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在距工作面25~40m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处等。

每组压风自装置供不少于6人使用,供气量不少于0.1m3/min。

12、采、掘工作面若遇夹口放炮作业,执行远距离放炮,放炮地点和警戒按相应的遇夹口安全技术措施规定设置。

放炮前撤出所有警戒区域内的所有人员。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联锁放炮制”,放炮时工作面回风系统必须撤人、断电,放炮至少30min后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

13、严格监控系统的管理,传感器的设置符合规定,监测工每7天进行调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瓦检员每天用光学瓦检仪进行校对。

保持监控系统24h有人值班,保证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完好。

14、在防突作业时,在能进入该区域的位置悬挂“正在防突,严禁入内”的警戒牌,严禁非防突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和回风区域。

15、防突、掘进及危险工序遇瓦斯增高、有突出预兆及突出时的撤人和避灾路线

16、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