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单元0508普通教案.docx
《届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单元0508普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单元0508普通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单元0508普通教案
05《藤野先生》教案20171008
长汀四中傅钦华
教学目的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明确文章双线索写法的作用,学习融情于叙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以及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
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多元化探究。
2.归纳文章的语言风格,从语言中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联系教材,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
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
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
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二、作者、作品及出处
1.作者: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
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2.作品: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
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3.出处: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个回忆散文集。
《藤野先生》重点在于对
社会人情世态的刻画,浸透着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国国民精神的解析,从日本仙台生活的描绘中,表现出弱国子民在国外感受的耻辱。
三、创作背景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
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关的藤野先生。
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四、鲁迅留学的经历
1.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2.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3.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4.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5.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五、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词注音
驿站yì教诲huì系住jì芦荟lúhuì瞥见piē畸形jī匿名nì不逊xùn
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油光可鉴jiàn挟着xié 芋梗汤yùgěng 诘责jié
寒颤颤chàn 畸形jī 绯红fēi
2.解释下列词语
1深恶痛疾(wù):
厌恶而痛恨到极点。
2物以稀为贵:
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3宛如:
正像,好像。
4绯红:
鲜红。
5油光可鉴:
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6驿站:
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7掌故:
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8不逊:
无礼。
逊,谦逊。
9诘责:
反问并责备。
10杳无消息:
从此再没有消息。
杳:
远得不见踪影。
11瞥见:
一眼看见。
六、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讨论并明确: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变换了几个地点?
讨论并明确: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变换了三个地点:
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七、解读文本
1解读第一部分(1-3)
1.文章开头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
讨论并明确:
“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2.为什么抓住这个特点?
讨论并明确:
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反映出对清王朝的态度。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
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发式:
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3.“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
讨论并明确:
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
一旦维新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保皇派。
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表现。
4.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持什么态度?
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讨论并明确:
鄙视而又怒其不争。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
“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5.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讽“清国留学生”?
讨论并明确:
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忠君保皇,不学无术,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6.这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试就重点语句进行赏析。
讨论并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
赏析:
“无非”,“只不过”的意思。
——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实在是标致极了。
赏析:
1“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夸张手法,巧妙地利用清国留学生留学所在国的标志性地貌特征来比喻这群留学生的头部特征;“形成”一词富于动态感,将这群留学生滑稽可笑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实在”表“的确”,“标致”表反语,此处为“丑陋”之意。
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
同时,还以“上野烂熳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
这就更强烈的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
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7.这一部分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
讨论并明确:
不离题。
这一部分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八、课后作业
1.完成“思考探究”一、三。
2.完成补充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
1.请学生复述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感受。
2.就第1、2段中的重要语句请学生赏析。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实在是标致极了。
三、解读文本
2解读第二部分(4-35)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讨论并明确:
“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
作者牢记不忘这两处,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2.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讨论并明确: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3.那么作者对这一优待有什么感受呢?
请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
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赏析: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
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2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赏析:
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将作者在生活上的艰辛与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赏析:
“居然睡安稳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没有想到的意思。
该词前面写的内容是说明这个客店的居住条件差,蚊虫多,晚上难以安睡,而作者采用了防护措施,竟出乎意料地睡得安稳,表达了作者对不好的生活环境并不在意,这种态度说明作者在生活上的乐观精神,用“居然”一词,还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4.作者对这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讨论并明确:
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
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见到藤野先生后,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
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讨论并明确:
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然后作者又从先生大大小小的书和耳闻他的衣着方面来写,表现了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
6.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有着怎样的品质?
讨论并明确: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
通过它们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
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
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感到高兴和放心。
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7.作者还写了在仙台学医期间的哪些事情?
这些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并明确:
事件:
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
影响:
1这两件事对志在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
1“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
2“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
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
“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
”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8.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讨论并明确: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9.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讨论并明确:
藤野先生听说“我”不打算继续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词“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
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
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四、课后作业
1.完成“思考探究”二及“积累拓展”五。
2.完成补充练习三、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
1.请学生复述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事例。
2.请学生作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
二、解读文本
3解读第三部分(36-38)
1.到第35自然段,已经完成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自己回国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讨论并明确:
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2.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
“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讨论并明确:
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使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怕”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讨论并明确:
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
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
怎能不感激他呢?
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
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4.文章以回忆藤野先生为主,为什么还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讨论并明确:
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
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写匿名信者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所以,这样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也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5.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讨论并明确:
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
1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
2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
3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
4写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
5写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
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
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三、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
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
这一部分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了先生的崇高品德。
第三部分(36-38):
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
四、写作特点
1.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
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
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
3.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
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
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
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的举动,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在东京 厌恶清朝留学生
到仙台 受优待
在仙台 结识先生
我的转变 课间看幻灯片
决定弃医从文
离仙台 依依惜别
回国后 时常想念先生
0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20171006
长汀四中傅钦华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大家知道《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有哪几个故事?
⑴老莱娱亲⑵郭巨埋儿⑶哭竹生笋⑷子路负米⑸黄香扇枕⑹陆绩怀橘⑺卧冰求鲤
2.你怎样看待中国古代的孝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
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二、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活动。
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三、写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
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一起走进朱德的内心世界,回忆母亲的一生。
四、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词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仪陇lǒng溺死nì劳碌lù私塾shú豌豆wān衙门yá 横蛮hèngmán 不辍劳作chuò饱尝cháng 妯娌zhóuli和睦mù差役chai
2.解释下列词语
1不辍劳作:
不停地劳动(耕作)。
2任劳任怨:
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担当、承受。
3宽厚仁慈:
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4为富不仁:
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5节衣缩食:
尽量节省。
节,俭省;缩,缩减。
6支撑门户:
勉强维持家庭。
7东挪西借:
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8聊叙:
叙谈叙谈。
聊,姑且、略;叙,谈。
(姑且谈谈)
五、朗读感知,理清结构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1)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2-15)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1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2层(第9-13段),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3层(第14-15段),从三个方面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这两节也可归人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16-17)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六、研读文本
4研读第一部分
1.文章第一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明确: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待写文章的缘由。
2“我爱我母亲”——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明确了全文叙事线索。
2.“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明确:
点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
勤劳。
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
5研读第二部分
1.研读第1层(2-8段)
1请找出2-8段的中心句,并标注在原文。
第2段:
我家是佃农。
第3段: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4段:
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5段:
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第6段: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7段: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8段: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2为什么作者回忆母亲,选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讨论并明确: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
3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
讨论并明确: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等美德。
七、课后作业
1完成“思考探究”一、二。
2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
1从第2至第8段内容看来,作者的母亲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请展示所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
二、研读文本
1研读第一部分(见上节课)
2研读第二部分
2.研读第2层(9-13段)
1请归纳9-13段各段大意
第9段,送子读书。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
2本层内容所表现的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又是什么?
讨论并明确:
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理解儿子,支持革命。
3.研读第3层(14-15段)
1本层主要写什么?
讨论并明确:
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
2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讨论并明确:
①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②“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
3本层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明确:
①结构:
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分列为两段。
②表达方式:
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③作用:
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3研读第三部分(16-17)
1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讨论并明确: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2作者表示将“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