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说话发言.docx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说话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说话发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说话发言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根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行动指南。
多年来,巴彦淖尔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发展。
随着撤盟设市的顺利推进,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更是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
但总的看,巴彦淖尔市仍属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欠账较多,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区内兄弟盟市的差距仍很明显。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自身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是保持巴彦淖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再造发展新优势,努力实现新跨越的根本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加快发展。
毫不动摇地坚持并落实“一、二、三”战略,实现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和经济结构的相应优化,是解决统筹协调发展诸多问题,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既要积极扩大数量和规模,更要注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规模和效益、速度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我市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明显,近几年逐步发展壮大的资源型工业普遍存在经济规模小、整合力不强、经营粗放等问题。
为此,全市上下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再造发展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加快一个转型(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构建两个重要基地(农畜产品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打造三大支柱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矿产工业、电力工业),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
规划至XX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
49:
30,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实现经济的根本转型。
今后要从以下几个着力点重点突破,推进“一、二、三”战略的实施,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上,一产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二产重点是整合改造,提升竞争力,发挥好支撑和引擎作用;三产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主攻方向,壮大主体、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完善功能。
产品结构调整上,在提高河套酒业、恒丰两大驰名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品牌,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所有制结构调整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确立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
以打造三大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
到XX年,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30%以上。
农畜产品加工业主要发展乳肉、番茄、炒货、酒业、粮油等食品加工和绒纺、造纸等加工行业。
到XX年,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增加值达到60亿元,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
矿产工业坚持探、采、选、冶、加一体化的方针,积极发展有色金属冶炼项目和硫化工、煤化工以及石油化工。
到XX年,矿产工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以上。
电力工业按照煤、电、能一体化的思路,积极发展园区自备电厂。
重点抓好乌拉山电厂2×30万千瓦扩建等6个火力发电项目建设。
到XX年,电力工业增加值达到11亿元,年均递增49%。
大力发展农牧业,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突破口,加快科学养畜步伐。
力争两到三年内全市肉羊饲养量突破3000万只,到XX年,全市奶牛饲养量达到40万头,畜牧业增加值占到第一产业增加值的50%以上。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认真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带动全市农业向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坚持用工业的思维去谋划农业。
积极引进香港嘉里、海南椰风、xq屯河等知名企业,不断培育和壮大本地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展乳业、肉类、绒毛、粮油、蔬菜、瓜果、饲草料六大主导产业和炒货、酿造、林苇、药材四大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由原料生产销售向就地加工增值转变。
巩固和发展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推广订单农业,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集群。
到XX年,全市80%以上的耕地成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
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结合落实全区发展第三产业优惠政策,制定灵活、实用的地方政策,激活民间投资,引进外地资本,重点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教育,房地产,住宿餐饮,旅游,农牧业技术服务,信息传输和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文化卫生体育娱乐和社会保障福利十大三产行业,至XX年,全市三产年均增长20%,增加值达到133亿元;全市三产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3%以上,到XX年达到50%左右;到XX年三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3万人以上,到XX年达到20万人,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按照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滚动式发展的思路,今后重点引进和建设50个对经济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投资项目,并在每个旗县区确立1—2个立旗、立县和立区的大项目。
对选定的重点项目,实行领导负责、专项推进制,坚持向上争取、银行信贷、民间投资和上市融资等多管齐下,确保固定资产投入的不断增长。
长期以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而对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导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对社会事业投入和关注不够,引发了许多不协调问题。
如基础教育不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所需各类人才短缺;文体事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等等。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不但增加了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而且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今后加快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做好科技推广工作,引导科技人员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以技术入股或技术参与分配等方式,建立与企业、农户的合作关系,推进各类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坚持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来抓,重点加强基础教育,加大对民族教育和农村牧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争三年内在全市范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面启动教育危房改造工程,利用三年时间消除教育危房。
推进远程网络教育,完成农村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
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重点整合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
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建设先进文化为目标,以弘扬优秀特色民族文化为重点,充分挖掘我市的文化底蕴。
加快阴山岩画、乌梁素海、维信高尔夫球场、乌拉特草原等旅游景点建设;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创作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积极发展文体娱乐、图书、展览、档案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基层文化工作,搞好各旗县乌兰牧骑建设,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争取在每一个行政村(嘎查)建设文化站,切实改善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加大各级各类卫生资源的整合力度,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强化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能,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水平。
积极做好并推广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
统筹城乡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其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
立足我市实际,统筹城乡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即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改革城乡分割体制,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以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全区、全国一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市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
农业受市场冲击,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突出;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滞后。
城乡发展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全市经济增长,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其实质是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创造条件让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业人口。
加快城镇化步伐,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今年巴彦淖尔实现撤盟设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坚持城镇化适度超前和优先发展的理念,按照突出“一个中心”、搞好“两地建设”、实行“三个层次推进”、构建“两区三旗两县”框架的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与时代气息相结合的现代化新城市。
突出“一个中心”即突出临河区在市域内的中心地位,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步伐,力争使临河区面貌三年内有明显变化,五年内有根本变化,并通过5—10年的时间,把临河建成拥有50万人口,城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河套平原为背景,以水系和园林为特色的绿色、生态型中等城市。
搞好“两地建设”即搞好旗和县政府所在地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并将杭锦后旗纳入市区规划,构建“两区三旗两县”框架。
实行“三个层次推进”即以临河为中心,六个旗县政府所在地为重点,11个重点中心集镇为基础,辐射带动功能呈梯度推进的城镇发展格局。
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建立政府政策性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依法建立城市园林绿化基金制度,启动并规范土地收储中心和城市投资公司运营,超前规划建设道路、通讯、供水和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
实行政事分开、管养分设,积极探索城市公用设施市场化运作的途径和做法,理顺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城镇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发挥聚集效应。
深化改革,构建城乡平等的政策和制度框架。
坚决执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推进农村税费及其配套改革,逐步取消农牧业税,减轻农牧民负担。
改革户籍管理、教育和就业制度,凡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经营场所,并有生活的当地、外地农业人口或非农业人口,在城镇落户、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改革土地制度,允许进城(镇)务工农牧民在一定时期保留其对承包土地、草场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允许农牧民将集体土地、草场使用权异地转包、出租或投资入股,清除农牧民进城的土地障碍,解除进城的后顾之忧。
改革住房制度,鼓励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农牧民提供住房贷款,让农民进城住得起房。
搞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初高中生全部实行一至三年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在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职业指导必修课,利用农闲在农村学校开展就业转移培训,在提高农牧民自身素质的同时,让农牧民特别是农村青年掌握一定的生存本领。
建立健全市和旗县区劳动力市场、乡镇劳动保障所、村组联络员的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及时发布劳动用工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促进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
重点抓好以工业重点项目促转移,依托项目建设和项目投产后对服务业的需求,促进农牧民向工业企业和三产服务业转移。
在做好就地就近转移的同时,在市外建立用工联系窗口,合理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牧民收入。
从大的经济区域格局以及市域经济内部来看,我市都存在很大的不协调性。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务必要总揽全局、整体联动、全面推进
从区域经济格局看,我市处于呼包银兰青经济带中,与这一经济带中的其他城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小,统筹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其他城市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能力显得不足。
从全市整体看,一方面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旗县区发展现状与潜力还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全市在产业布局上存在很大的不协调。
从共同富裕的要求看,我市“两带三区”(两带即黄河北岸、总排干两侧,三区即边境牧区、山旱区和乌兰布和沙漠区)农民的贫困问题仍很突出,制约着全市共同富裕的进程。
解决这些问题,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兼顾。
点轴布局,主动融合,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按照“市域经济一体化,县域经济特色化”的思路,构建“三区四线”的区域经济格局。
南部河套平原,重点建设绿色农业及农畜产品加工经济区;中部阴山山脉及沿山地带,建设以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为主的重工业经济区;北部乌拉特草原建设草原畜牧业养殖经济区。
以包兰铁路、110国道、丹(东)—拉(萨)高速公路为主轴线,以固察线、五原至甘其毛道口岸、临河至乌拉特后旗为三条次级轴线,形成“以点为主,点轴开发”的框架结构。
以主轴线为依托,以次级轴线为纽带,充分发挥我市农畜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发展跨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使全市发展融入呼包银兰青经济带的发展格局之中,接受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区的辐射。
政策倾斜,统筹规划,协调市域经济发展。
注重保护和充分调动好各旗县区的积极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时,在政策制定、项目争取等方面,对相对落后地区予以倾斜,把旗县区的发展差距控制在适当范围。
着眼于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对全市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和矿产工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切实制止各旗县区在引进项目、落实项目时全局意识不强,造成重复建设,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等现象。
农畜产品加工业基地建设要打破行政界线,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基地。
凡新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厂选址,集中由市里根据基地规划去布局。
矿山工业按照矿产资源的分布,集中规划9个矿产工业区,针对每一区域的资源种类规划矿产工业。
坚持矿业的探、采、选、冶、加五位一体发展产业集群,进行一体化开发。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协调市域贫困区发展。
对于黄河北岸贫困带,加强黄河堤防治理,实施黄河河滩村组整体移民搬迁;搞好以排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解决黄河水阴渗问题;大力调整种养业结构,积极发展农区畜牧养殖业。
对于总排干两侧贫困带,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配套灌排体系,改造中低产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对于边境牧区贫困带,加强生态建设,实施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促进牧民生活、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的良性发展。
对于山旱区贫困带,以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为重点,发展节水灌溉,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恢复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建设旱作农田。
对于乌兰布和沙漠贫困带,实施沙漠生态环境治理和移民搬迁工程,积极发展沙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受经济落后、管理水平低等制约,在加快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
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打造绿色生态屏障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我市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小,黄河上游来水又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水资源日渐紧缺;由于降雨量不足,大风天气多,导致地表植物涵养水分能力差,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扩大,树木成活率低,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6.01%;资源型工业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不达标、矿产资源开采损失浪费严重和复垦量低等环境问题。
今后要从打造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绿色生态屏障出发,统筹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
科学规划,分区保护和治理。
山区和高平原区实施封山育林、移民禁牧,保护和培育珍贵的稀疏林、草地资源;乌兰布和沙区和苏集沙地以飞播造林为主要建设方式,营造沙生灌木林;旱作农业区、黄河北岸等重点实施好退耕还林(草)工程;河套灌区稳步推进禁牧及“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
到XX年,自治区级以上的保护区达到10个,保护区面积达到1000万亩。
以实施林纸一体化为依托,积极培育商品林资源,发展林产业。
到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0%,实现套区农田林网化;到XX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风沙危害得到控制,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林业产业初具规模;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6%以上,宜林地全部绿化,全市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产业体系。
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对水资源利用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水的循环利用。
将工业、农业排水用来洗煤、发电、冶炼,将每年的凌汛槽蓄水排入乌梁素海,改善乌梁素海水质。
大力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推广衬砌、滴灌、喷灌、井渠双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节约用水,优化水资源配置。
引导农民广泛建立用水协会,实现灌溉用水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减少灌溉用水浪费。
实施工农水权置换,将农业用水划出一部分发展电力等工业,工业企业负责实施农业节水改造工程,实现工农互补。
加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
开展矿业秩序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开采、以探代采和非法转让矿权等严重违法行为;对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布局不合理的小选矿厂依法清理整顿。
建立矿业准入制度,在生产规模、综合利用、深加工以及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方面设定准入条件。
新建矿山企业的生产建设规模必须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并实行最低规模开采制度,杜绝大矿小采、整矿零采;矿产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等主要工艺指标不得低于政府的最低限度;优势矿产、重点矿区新建矿山企业,以冶炼加工项目为中心,实行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升级,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通过健全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矿山资源的损失浪费。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
实行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办法,把环保实绩作为奖惩的依据。
今后在河套平原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再新建有污染的企业,对已有的污染企业全部做到达标排放;高载能工业企业全部集中在高载能园区,且相关污染指数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方可开工建设和生产。
矿产开发企业必须进行矿山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矿山环境保护方案并严格落实,防止复垦量低、地表塌陷、透水等环境问题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搞好优质服务。
至XX全市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8‰以内,出生人口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大市场经济的形成,地区的发展已融入全区、全国甚至全世界经济格局之中。
我市北邻蒙古国资源富集区,自身矿产和农畜产品资源丰富。
今后一个时期,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强化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我们统筹自身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
我市北邻蒙古国南戈壁省的塔本陶勒盖和奥云陶勒盖资源富集区。
塔本陶勒盖煤矿,煤炭储藏面积100平方公里,现已探明储量530亿吨,目前可规划利用量64亿吨。
奥云陶勒盖铜矿,经勘察铜金属量2100万吨(已探明500万吨),初步确定是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铜矿的平均品位0.63%,最高品位可达4%。
这两个矿产地都与我市的甘其毛道口岸相距不远。
搞好蒙古国煤、铜资源的开发,对推动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市已分别与神华集团、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就合作开发蒙古国煤、铜资源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委托国家有关科研单位编制的利用煤、铜资源乌拉特金泉园区规划、甘其毛道口岸综合运输规划已初步完成,并经有关专家进行了论证,现正积极开展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两个项目一经落地,即在园区建设一个集焦炭生产、铜矿冶炼、化工、电力及煤、铜产品精深加工等多位一体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群落,并带动市内铅、锌、铁、锂等有色金属的开发和冶炼,加速有色金属基地建设,打造全国能源原材料生产供应战略基地。
通过两大项目带动,可将乌中旗的甘其毛道口岸建成自治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陆路口岸和能源通道。
我市地处全国东部的西部,西部的东部,是连接东北、华北与西北的重要通道,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我市的资源优势,扩大向东南沿海及国外的开放,是我市对外开放的另一个重点。
近年来,我市相继引入了蒙牛、伊利、嘉里、椰风、招商迪辰、金牛能源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建设了一批大项目,有效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今后我市将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市场前景好的大企业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改造我市的工业企业,提升工业经济的效益,带动经济大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主体和核心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手段,而人的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同时也是发展的价值主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切实解决诸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能力较弱、广大市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等等问题,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
我市的7个旗县区的755个村组和农垦局的42个农牧场分场地下水砷含量超标,涉及人口达37万余人。
1993年-XX年,全市已投资4733.22万元,实施了74处改水工程,效果明显。
下一步通过群众自筹、地方补贴和争取国家投资等方式,投资1.7亿元,实施防砷改水工程,解决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
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制定优惠的扶持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努力促进就业。
以重点产业发展和新上项目用工为支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及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工作方式,实现再就业;加强就业救助,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4050”人员。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社会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切实做到不断档、不漏档。
依法扩大社保覆盖面,重点抓好个体、私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
做好企业转制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和一次性分流职工的养老保险接续工作。
原创,尽在知音网络.com网。
切实搞好社会救助工作。
设立社会救助基金,及时帮助受灾或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渡过难关。
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针对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居住环境差,而牧民又不愿离乡的实际,关注边境地区牧民的生活,在做好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