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8034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docx

沪科版生物必修3阶段综合测评2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

阶段综合测评

(二) (含第一单元第三、四章)

(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导

C.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主要受神经纤维的长度的影响

D.神经递质的合成一定与核糖体等直接相关

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导,B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主要受突触数目的影响,C错误;神经递质不一定是蛋白质,所以其合成不一定与核糖体有关,D错误。

]

2.如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1~S4期间细胞膜内含有较多的Na+,而呈正电位

B.刺激达到S5后,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C.S5~S8期间,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D.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D [由图中曲线可知,刺激强度低时,膜电位无变化,当刺激强度达到S5时,膜电位发生改变,说明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S1~S4期间,细胞膜外含有较多的Na+而呈正电位,A错误;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虽然刺激强度不断增加,但兴奋强度不再增强,B错误;在S5~S8期间,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负内正,C错误。

]

3.某同学走路不小心,脚底扎了一个钉子,并且感觉到疼痛,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射反应。

关于该反射,以下叙述合理的是(  )

A.仅有效应器即可发生反射

B.感觉疼痛,说明兴奋已经传递到脊髓

C.反射发生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反射发生时,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发生识别和结合

C [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仅有效应器不能发生反射;感觉疼痛,说明兴奋已经传递到大脑皮层;反射发生时,信号分子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识别和结合。

]

4.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A [神经元未受刺激时,K+大量外流,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元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用药物处理后动作电位小于正常时动作电位,可推知Na+内流减少,进一步推测该药物可能阻断了部分Na+通道。

]

5.吗啡与脑内的神经递质脑啡肽共同参与痛觉调节,具有镇痛作用。

图1为痛觉传入示意图,图2为注射吗啡后痛觉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有关的神经元。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a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导

B.某种与痛觉形成有关的神经递质,可与b神经元上的多种受体结合,引起b神经元兴奋

C.痛觉传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吗啡和脑啡肽能使a神经元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抑制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B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A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不是与多种受体结合,B错误;神经冲动在不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由图2可知,吗啡和脑啡肽的作用是减少a神经元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D正确。

]

6.如图是针刺后随即作出的抬手反射示意图,若b1兴奋后使c1兴奋,b2兴奋后使c2抑制,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传入神经元,c2是传出神经元

B.b2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的存在

C.c1与c2接受的神经递质相同

D.该抬手反射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C [据图分析可知,a为传入神经元,c1、c2是传出神经元,A正确;b2处为突触,可检测到神经递质的存在,B正确;题干中已经说明b1、b2分别使c1、c2产生兴奋、抑制,即c1接受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c2接受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二者所接受的神经递质不同,C错误;该抬手反射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

7.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C [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A、B选项正确;兴奋在突触处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传到突触后膜,可以根据突触小泡的位置进行判断,C选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D选项正确。

]

8.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

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理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A [据题意知止痛药的作用机理是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对应的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目的。

]

9.对两只生长状况相同、健康的幼兔进行如下处理:

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

一段时间后观察,与正常健康幼兔相比(  )

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身体逐渐消瘦

D.甲免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C [甲兔切除甲状腺,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食欲旺盛,机体代谢旺盛,身体逐渐消瘦,体温较高,心跳较快。

]

10.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C [根据题意“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可以看出,心脏是该激素的靶器官,故A正确;根据题意“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可知,该实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故B正确;肾上腺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心脏的,故C错误;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故D正确。

]

11.下列关于动物机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C [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直接通过胞吐的形式进入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发挥作用,不经血液运输,C错误。

]

12.激素调节在维持稳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情形中激素分泌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B.运动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C.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A [A项,寒冷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项,运动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项,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项,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

13.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正反馈调节

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血压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效应器),表明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血压升高时,通过调节导致“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由此可见,该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

14.已知促性腺激素和雌性激素分别为蛋白质类物质和固醇类物质。

请依据图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除①,图中所列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量都将减少

B.切除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将不能被运输到②

C.若让该动物口服促性腺激素,则②的活动将增强

D.若让该动物口服雌性激素,则①的活动将减弱

D [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垂体和卵巢。

若切除垂体,促性腺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量会减少,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会增加,而且可以被运输到卵巢,但对卵巢不起作用。

促性腺激素是蛋白质类物质,口服后其被分解,因此不会导致卵巢活动增强。

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被利用,它在体内浓度升高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

15.如图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若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靶细胞可以是甲状腺细胞

D.若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C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至靶细胞,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糖蛋白)结合,使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A、B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C错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也可以是垂体细胞,D正确。

]

16.下列对人体免疫的认识存在偏差的是(  )

A.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B.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C.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免疫反应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D [免疫对自身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如自身免疫病等。

]

17.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

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A [美容制剂中含肉毒杆菌外毒素,属于抗原,肉毒杆菌抗毒素属于抗体,医生利用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是利用了抗原和抗体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原理。

]

18.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发生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发生免疫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发生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

B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人体正常组织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免疫反应而引起的,B正确。

]

19.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D [从图示实验的操作可知,只有被LCM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发生破裂,才会释放细胞内的51Cr标记物,该过程是由已免疫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效应T淋巴细胞发挥了细胞免疫的结果,但图示实验无法得出体液免疫在该过程中的作用,D正确,A、B错误;LCM病毒是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使其体内的T细胞发生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强调的是分化出效应T淋巴细胞,C错误。

]

20.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

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

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具有免疫持久性

具有免疫短促性

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

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

涉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不涉及吞噬细胞的功能

包含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

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A.①  B.②

C.③D.④

B [①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具有免疫持久性;③非特异性免疫中没有记忆细胞,而特异性免疫中有记忆细胞,所以非特异性免疫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而特异性免疫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③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涉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中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特异性免疫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

2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是通过三道防线来完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其中第二、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

B.HIV专门攻击T细胞,导致艾滋病患者失去了全部的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机体只能通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来消灭侵入体内的抗原

D.体内衰老细胞和癌变细胞的清除不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范畴

D [人体的防卫功能是由三道防线完成的,其中第一、二道防线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形成的,具有特异性,A错误;HIV专门攻击T细胞,导致艾滋病患者失去了全部的细胞免疫、大部分的体液免疫能力,机体还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B错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C错误;体内衰老细胞和癌变细胞的清除体现的是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

]

22.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B.M细胞被不同种抗原刺激时也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并产生抗体

C.E细胞和M细胞的细胞质内RNA种类有差异

D.E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其他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C [由图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细胞,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但不具备特异性,A错误;记忆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异性抗原,二次免疫时,只能被同一种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种类的细胞内的RNA有所差异,C正确;E细胞是浆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只能产生抗体,无法与靶细胞结合产生淋巴因子,D错误。

]

23.研究发现,人体内一类调节性T细胞能表达出转录调节因子FOXP3,FOXP3在机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FOXP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

C.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使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

D.FOXP3基因只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中

D [根据题意可知,FOXP3属于转录调节因子,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因此可以确定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A正确;FOXP3在机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FOXP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B正确;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使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FOXP3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只是在调节性T细胞中选择性表达,D错误。

]

24.免疫接种包括两种方法:

①注射抗体,②注射抗原。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的治疗属于方法②

B.方法①在接种对象体内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

C.方法②是通过使人体患病然后获得免疫力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预防一些传染病

D [治愈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抗体,用其血清进行治疗属于①注射抗体;②注射抗原能刺激人体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但一般不会使人体患病;医学上一般采用②注射抗原来预防一些传染病。

]

25.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C [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抗体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在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这是反射的协调功能所必需的。

神经中枢抑制活动的产生机制可分为如图所示的三种模式(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模式Ⅰ    模型Ⅱ    模型Ⅲ

(1)模式Ⅰ中,神经细胞①兴奋,其末梢释放的________进入________,再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导致②兴奋,同时③④的状态分别是③________、④________。

(2)模式Ⅱ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典型的________调节机制。

(3)模式Ⅲ中,若⑤兴奋会导致⑦兴奋,但若⑥兴奋后⑤再兴奋,⑦却不产生兴奋,分析其可能的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手反射中,屈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伸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该神经调节模式为图中的模式________。

[解析] 

(1)神经细胞兴奋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神经细胞①兴奋会导致③兴奋,由于③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故④表现为抑制状态。

(2)模式Ⅱ中兴奋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3)⑥兴奋后会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可能抑制⑤释放神经递质,导致⑦不能兴奋。

(4)缩手反射中,屈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伸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该神经调节模式为图中的模式Ⅰ。

[答案] 

(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兴奋 抑制 

(2)(负)反馈 (3)⑥兴奋后会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抑制⑤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4)Ⅰ

27.(13分)有氧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有氧运动中,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为________,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的形式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2)运动过程中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的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调节机制,最终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多且保持相对稳定。

(3)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增加,产热器官主要是________,同时散热量也增加,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相对增加,影响其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反射弧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也是单向传导的;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2)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最终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多且保持相对稳定。

(3)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增加,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同时散热量也增加,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加等。

(4)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相对增加,影响其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变化,胰高血糖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含量增加。

[答案] 

(1)反射弧 神经冲动 单向 神经递质 

(2)分级 (负)反馈 (3)骨骼肌(和肝脏)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4)血糖浓度变化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28.(12分)如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

物质A是__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甲中细胞①是吞噬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细胞③(B细胞)通过增殖、分化过程产生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可能是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答案] 

(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29.(13分)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____,血压恢复。

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

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

乙酰胆碱属于_______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4)甲状腺激素是兔子体内的重要激素,其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肾上腺素作为信号分子,与其靶器官——心脏上特定的受体结合,使心脏活动加强加快,血压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