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品文阅读教师用讲课讲稿.docx
《科学小品文阅读教师用讲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小品文阅读教师用讲课讲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小品文阅读教师用讲课讲稿
科学小品文阅读教师用
科目:
语文
课堂教学导学案课题:
必修3科学小品文阅读
高三年级一部主备人:
张丕祥时间:
2013年月日任课教师:
复习目标:
1、梳理掌握本单元重要字词。
2、掌握科学小品类文章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一、课前复习
完成市编学案P227、228积累整合部分的内容
二、考点链接
文体知识
科普文章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科普文章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科普文章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综合运用。
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八种:
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而简明。
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
高考的选文大多采用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科普文章跟科学论文不同:
跟科学说明文相比,科学小品的趣味更浓,它的趣味性不仅体现在题材上,更多的是体现在通过多种表现手法而渲染、强化出来的种种情趣上。
首先,科学小品标题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
其次,科学小品要借助文学表现手法来加强它的趣味性。
例如:
①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知识内容,使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也能使科学的小品富有情趣。
③把科学知识编织成为有情节的小故事,让读者通过想象,在阅读故事中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这也是科学小品产生趣味的一种表现手法。
科学小品
1、概念:
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
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
事实上,每300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
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2)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
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
比如《死海不死》中关于一段神话故事就用了记叙的写法,而《奇峰异洞话桂林》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
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
比如《死海不死》中插入一段神话故事,把人在死海中不下沉的情形叙述得形象生动,从侧面说明死海水的浮力大的科学道理。
又如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插入在上小学时大师兄作文中两句话的情景,都使得文笔轻松活泼。
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仔细阅读二、七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有意识地把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找出来,品味其语言特征。
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3)内容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
比如《人类的语言》、《话茶》、《天石》等文,都具有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
设题角度
1、文章写了什么?
(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2、文章怎样写的?
(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好语言特色)
3、为什么这样写?
(鉴赏文本的某些特色)
4、针对文本你有什么看法?
(探究)
常见题型
1、文章开头、结尾或某段提到某某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筛选出和某某有关的内容。
3、结合上下文理解某句话的含义。
4、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某某?
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5、请分析某某句话的语言特色。
6、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某某的认识。
探索有效解题的一般技巧
世界最大的膜[美]刘易斯·托马斯
站在月亮上远望地球,让人惊讶得敛声屏气的事儿是,它活着。
从照片上看,近景中干燥的、备受击打的月球表面,死沉沉如枯骨。
高高地漂浮于天际,包着那层湿润的、发光的、由蓝天构成的膜的,是那正在升起的地球。
在茫茫宇宙的这一方,唯它才是生机四溢的活物。
在生物学上,从无序中理出秩序的,是膜。
你须能获取并抓住能量,贮存起准确的需要量,然后再把它均衡地释放出来。
细胞会这样做,它里面的细胞器也会这样做。
每一个生命集合都在太阳能的粒子流中摇摆不定,从太阳的代谢物中攫取着能量。
为了活着,你必须能够跟平衡抗争,能够保持不平衡,积聚能量以抵抗熵的增加。
在我们这样的世界上,只有膜才能处理这样的事务。
地球活起来之后,它就开始构造自己的膜,其基本目的就是处理太阳能。
起初,在地球上由水中的无机成分合成肽与核苷酸的前生物期,除水以外再没有什么东西来遮挡紫外线的辐射。
最初的稀薄大气直接来自地球慢慢冷却时的排气过程.其中只有丝丝缕不到的氧气。
从理论上讲,水蒸汽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也能发生光解而产生氧气,但量不会多。
氧的制造需等待光合细胞的出现。
它们生存的环境必须有充足的可见光以便进行合作用,同时又必须遮蔽,不受那致命的紫外线的照射。
伯克纳和马歇尔推算出,绿色细胞必须生存在约十米深的水下,很可能是在水塘里,这些地方水比较浅,没有很强的对流。
你可以说,向大气释放氧气是进化的结果;你也可以反过来说,进化乃是有了氧气的结果。
你怎么说都通。
一旦光合细胞—叫艮可能相当于今天的蓝绿藻——出现,未来的地球呼吸机制就形成了。
从前,大气中氧的水平增高到今天氧气浓度的百分之一时,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带有氧化系统和ATP(三磷酸腺苷)的突变型。
有了这些,我们就来到了一个爆炸性发展的阶段,千万种会呼吸的生命,包括多细胞的生命形式就可以滋生繁衍了。
伯克纳提出,曾有过两次这样的新生的爆炸,两次飞跃都有赖于氧的水平突破某一临界值。
第一次飞跃,氧的浓度达到了现在水平的百分之一,遮挡住相当的紫外线,使细胞能够移居到河湖海洋的表层水域。
这一变化发生在大约六亿年以前的古生代前期。
第二次飞跃,氧的浓度达到今天水平的百分之十,距今约四亿年,这时,已经形成一个足够强大的臭氧层,减轻了紫外线幅射,使生命可以从水中移居到陆地上。
从此,生物的发展便畅通无阻。
还有一件事说明我们有福气。
氧气吸收的,正是紫外线光谱带中对核酸和蛋白质最具杀伤作用的部分,而同时它又允许光合作用所需的可见光充分通过。
如果不是氧气的这种半透性,我们不会这样进化起来。
现在,我们很安全,通风良好,安然无恙。
如果我们能避免那些可能乱鼓捣臭氧层、或者可能改变二氧化碳浓度的技术的话,氧气问题还不是我们的大患,除非我们放手进行足够次数的原子爆炸,去杀死海洋中的绿色细胞。
如果我们这样干,那就是拉着绞绳往自己脖子上套。
它为我们而呼吸。
它还为我们的欢乐保护着我们。
每天都有几百万个陨星落入这层膜的外层,由于摩擦它们被化为乌有。
没有这层屏障,我们地球的表面早就会象月球表面一样,在流星的轰击下化为齑粉。
尽管我们的感受器还没有灵敏到听见那轰击,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我们会感到安慰:
那声音就在我们头顶上,就象万点夜雨敲打着屋顶。
考点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
考题设计: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写出“世界最大的膜”的形成过程。
(4分)
答:
生命体出现前,地球在冷却时排出含有微量氧气的稀薄气体;(1分)这些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光合细胞以及生命形式出现;(1分)在光合作用下,生命体产生大量氧气,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臭氧层,形成“世界最大的膜”。
(2分)
一般技巧:
定位+提取+整合
考点2:
分析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
考题设计:
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4分)
在我们这样的世界上,只有膜才能处理这样的事务。
答:
运用拟人手法,把"膜”作为有主观意识且能主动创造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膜”的作用。
(2分)
一般技巧:
手法+内容+效果
考点3:
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
考题设计:
文章开头与结尾两次提到月球表面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4分)首尾呼应,运用反衬手法,以月球表面“干燥的、备受击打”的“死沉沉”情况。
反衬地球的“生机四溢”, (2分)突出了大气层这个“膜’’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2分)
一般技巧:
手法+内容+效果
考点4: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题设计:
“如果我们这样干,那就是拉着绞绳往自己脖子上套”一句中的“这样干”在文中包含哪两类情况?
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并简单分析其害处。
(6分)
答:
“这样干”包含破坏臭氧层和毁坏绿色细胞(或生命体)两种情况。
(2分)
示例:
①工业废气排人空中,破坏了臭氧层。
②大量砍伐树木,减少了光合作用。
(各2分,意思对即可)
一般技巧:
观点+理由(内引外联,总分总)
三、体验高考(2011年山东高考),规范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没有天堂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
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和悲惨。
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
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的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
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
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处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
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C),白天奇热(99°C)。
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
假如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
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C,气候极寒冷并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
主要是二氧化碳。
;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换的荒漠。
火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
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也抱有敌意。
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C,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
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是个酷热的地狱。
今天的金星地表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火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
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
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
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之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的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
他的口号是:
“把火星改造成为花园吧!
”——通篇都是私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都对火星或者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
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
我可不愿意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
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
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的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
要比现在做的更好些。
”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19.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的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
(4分)
【案】
(1)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
(2)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点拨:
从全文结构、写法以及作用等方面考虑。
20.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4分)
【答案】
(1)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情况。
(2)运用了比喻,以小飞船比喻地球,用触礁、漏水比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点拨:
准确指出语言特色,有引有析。
科普文章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质朴。
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
手法+分析+作用
21.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
(4分)
【答案】
(1)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论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
(2)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为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
点拨: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把握有关金星的几个文段的意思,进而联系下文尤其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来分析。
22.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
(6分)
【答案
(1)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它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
(2)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
3)、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点拨:
紧扣文本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1、抓住中心词“天堂”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抓住“没有”看是否在文中有所体现。
拓展阅读
在海底装上“眼睛”
——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
新世纪伊始,一个新的科学热点正在出现:
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
其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
迄今为止,人类“入地”的能力仍然远逊于“上天”。
海底是最贴近地球深部的去处,从海底“第三个平台”观测地球,将揭示地球系统“运作”之谜。
建设中的海底观测系统,是通向新突破的捷径,作为新开的领域,各国都处在起步阶段。
中国,正经历着数百年不遇的良机。
假如把地面与海面看作地球科学的第一个观测平台,把空中的遥测遥感看作第二个观测平台,那末新世纪在海底建立的,将是第三个观测平台。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部不断扩展视野的历史。
古人没有想到海洋有这么大,15世纪重新发现的“托勒密地图”上并没有太平洋,以为欧洲航海西行到亚洲并不遥远,否则哥伦布也许不敢冒这个险。
当然更不会知道海底的地形起伏,会比陆地的高山深谷还大,这要等到20世纪中期,有了声波测深技术才能发现。
现在我们知道,海水比河水多百万倍,海洋的平均水深3800米。
隔了厚层的水,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还不如月亮和火星表面。
而地球深处“地幔”里的水,又比地球表面的海水多许多倍。
人类视域的突变发生在17世纪:
用新发明的显微镜,看到了细胞,看到了微生物;用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行星,提出了“日心说”,导致“哥白尼革命”。
又一次突变发生在20世纪:
航天技术使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开始将地球看作一个整体,将地球上种种现象连结为“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导致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被喻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
这次“革命”对地球科学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浩瀚的大洋。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都是19世纪晚期以来通过航海从船上取得,这种星星点点、断断续续的观测,带来了许多错觉和误会。
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测量海底地形的办法还是用绳子系上重锤抛到海底,用绳子的长度测算水深,如此得来的测点寥若晨星,绘在图上当然只能说明海底平坦,地形单调。
再如船上用温度计测量海水表层,只能测了上一点再测下一点,永远也画不出一张同时的海洋温度图来。
20世纪出现的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开辟了全新的对地观测系统,能够获取全球性的和动态性的图景。
同时得到的不仅有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有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
但是遥感技术的主要观测对象在于地面与海面,缺乏深入穿透的能力。
隔了千百米厚的水层,遥感技术难以达到大洋海底。
现在要问:
能不能换一个视角,不要老是从海面看海底?
可不可以从海底看海面,把观测平台放到海底去?
新世纪伊始,一个新的热点正在出现:
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
海底的观测平台的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结果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
1.请简要概括建设海底观测平台的意义。
(4分)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
分析综合C】
2.综观全文,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5分)
【此题考查概括中心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
分析综合C】
3.根据文义,你认为建设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能否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
(6分)
【此题考查探究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三点:
探究F】
五.《在海底装上“眼睛”》
1.参考答案:
将深海大洋置于在类的监测视域之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海底观测平台是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使人们换一个角度观察地球。
(每一点2分)
方法点拨:
答这类题,首先要弄清问题的方向,看问的是什么;然后,要在原文中找准答题的区间,即答案在原文的哪几段中;最后,根据问题在原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词句)组合答案。
2.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主要通过航海从船上获得;第二阶段:
人类通过简单的工具测量海洋;第三阶段:
遥感遥测技术出现后,人类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加强了对海洋的认识。
第四阶段:
海底观测系统的建成,人们可以从海底看海面。
方法点拨:
答此类题,要注意两个重要的方法,第一,梳理清文章的层次,看文章写了哪几层意思(要善于借助标志性的词或过渡句);第二,找中心句或关键词,并将其加以概括。
一般来说,科普文章的层次是比较分明的,或以时间为序(本文是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按总分的顺序解说。
3.答案示例:
能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
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求海洋的秘密,已经对海洋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20世纪出现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后,人们不仅能探测到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能了解海洋的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
另外,人类有“上天”探求月球的本领,就应该有“入地”观测地球的能力,因为,相对而言,“入地”不比“上天”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赵野木
①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
山水画滥觞于六朝,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经两宋至元朝,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
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
盛唐画家张垛说: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
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
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
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③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
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又变小斧劈为大斧劈”。
范宽常用解索皴,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
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
他的画横皴如迭糕,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
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拖泥带水皴,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④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
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
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 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⑤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
对象有变动,画法也会不同。
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
一般地说,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地质学上称为“褶皱”。
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倾斜甚至直立,再经风化剥蚀作用,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
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
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⑥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
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
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
因此可以说,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
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
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把华山的“雄伟”表现得更为理想。
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⑦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
“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
”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
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删改)
19.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
(4分)
参考答案:
1、这是对前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进一步解释,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成分。
2、山水画中的皴法画表现了一定的地质岁月,但又不等于地质原貌。
20.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分)
参考答案:
1、在结构内容上承上启下,是对上文《芥子园画传》皴法种类的进一步解说,同时又为下文中地质学中的不同区域的地层进行铺垫,顺理成章的引出地质规律的话题。
2、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从侧面证明下文的岩石地层的复杂性。
又使得语言不枯燥。
3、说明认识事物要不断的创新,今天的山水画家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