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7822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武威第十三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教师:

王慧芳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生物教学进度表

科目

生物

教学

班级

八(3-7)

教科书名称

及册数

义务教育新课称标准生物学

八年级下册

上课

日期

2.26

每周

节数

2

总授课节数

32

考试

次数

2

时间

预定进度

备注

1

2月24日

2月28日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

2

3月3日

3月7日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3

3月10日

3月14日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4

3月17日

3月21日

鸟的生殖和发育

5

3月24日

3月28日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6

3月31日

4月4日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7

4月7日

4月11日

人的性别遗传

8

4月14日

4月18日

生物的变异

9

4月21日

4月25日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0

4月28日

5月2日

期中考试

11

5月5日

5月9日

生物进化的历程

12

5月12日

5月16日

生物进化的原因

13

5月19日

5月23日

传染病及其预防

14

5月26日

5月30日

免疫与计划免疫

15

6月2日

6月6日

用药和急救

16

6月9日

6月13日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7

6月16日

6月20日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8

6月23日

6月27日

复习

19

6月30日

7月4日

期末考试

20

7月7日

7月11日

工作总结

武威第十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学科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7)班的生物课教学。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多数的学生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喜欢上生物课,学习积极性很高。

在课堂教学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掌握知识,学习成绩在逐步提高。

但也有个别学生,,对学习不够积极,甚至有消极、散漫的情绪,认为生物课不重要,可学可不学。

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参与课堂,对知识的掌握不深、不牢,学习成绩差。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习思想引导、学习方法指导,特别是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和《健康地生活》。

其中第七单元安排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变异及生物的进化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会了解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如何发生的,是怎样的一个过程,生命起源的过程是怎样的,生物又是如何进化和发展的,使学生知道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都是通过生物的生

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八单元的内容包括:

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及健康。

主要介绍了传染病和免疫、急救、健康的一些知识,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打好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1、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明确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能够说出基因、DNA和染色

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了解性别遗传的过程,认同禁止近亲结婚;知道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物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知道科学家对生命起源问题所做的科学推测和生命起源的过程,了解生物

进化的大致历程和原因;

4、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预防常见的一些疾病;了解人

体免疫功能及其产生机制,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

5、知道安全用药的一些常识,学会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6、珍爱生命和健康,关注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

点和难点,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根据学生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瞄准教学目标,

灵活采取自学指导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发现法、检测反馈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4、备教学流程。

精细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引领,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问,注意知识教学、分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武威第十三中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主备人

王慧芳

二次备课人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总备课数

第1课时

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图片,认识植物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教学难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教法

观察法,引导法

学法

分组讨论、自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2分钟)

1、出示图题,学生解答:

将以下生物与其繁殖方式配对

人卵生

鸡胎生

被子植物分裂

细菌孢子

真菌种子繁殖

2、师: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今天我们来学习《植物的生殖》(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幻灯片展示、1分钟))

1、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图片,认识植物的无性生殖。

三、自学指导(7分钟)

师;请同学们回忆有关花的结构,完成P2的内容,同时通过观察P3的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1、图片中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2、什么是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怎样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4、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5、列举常见植物的无性生殖。

四、先学(10分钟)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

五、后教(15分钟)

1、提问,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更正、讨论。

2、评P2的图表(幻灯片展示):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掌握花的结构及种子的形成。

3、评1—4题:

通过认真分析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对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4、评5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的展示,更多的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

六、当堂训练(10分钟)

1、学生自背

2、书面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

 

 

签阅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主备人

王慧芳

二次备课人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总备课数

第2课时

知识目标:

1、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2、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

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扦插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难点

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并尝试植物的扦插

教法

观察法,引导法、实验法

学法

分组讨论、自学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准备好柳树的枝条、刀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由复习导入,板书课题(1分钟)

1、提问:

(1)什么是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列举常见植物的无性生殖。

2、师: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1分钟)

三、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

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5分钟)

1、是一种培养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

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比如甘薯、葡萄、月季、杨、柳等的栽培,常用的方法。

2、植物的生殖需要条件,比如扦插,除去_______、、、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3、探究:

扦插材料的处理

(1)在扦插紫背天葵时,要将紫背天葵的茎剪成

_______厘米长的茎段。

(2)一般每段保留个节。

(3)茎段上方的切口是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是的。

(4)上一个节的叶片要去掉,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

(5)扦插时需将下面的一个节埋入土中。

4、在制定计划中,要注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当观察和照料。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和,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6、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生殖。

7、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植物组织形成长出______生根移栽成活。

8、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5分钟)

五、后教(10分钟)

1、提问,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更正、讨论。

2、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六、合作探究(10分钟)

1、植物无性生殖的几种不同方式及应用

讲述:

植物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2、出示嫁接的步骤示意图幻灯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3、探究:

扦插材料的处理(学生看书第4页探究步骤)小组合作讨论

①你准备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②扦插紫背天葵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扦插的材料要如何处理?

③如何进行扦插,你能操作一下吗?

④如何进行嫁接?

你能操作一下吗?

4、就合作探究问题逐一交流回答。

5、每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扦插的操作。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尝试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3分钟)

八、当堂训练(5分钟)

1、学生自背

2、书面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

课后

反思

签阅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主备人

王慧芳

二次备课人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总备课数

第3课时

知识目标:

1、说出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教法

观察法,引导法、归纳法

学法

分组讨论、自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1、比比看谁说出的昆虫知识最多?

蜻蜓点水与生物的哪种行为有关?

毛毛虫与蝴蝶有关吗?

知了为什么要蜕皮?

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蚕的生殖和发育》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1、说出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7分钟)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

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蚕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2、蚕的发育经过         、         、         、         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      发育。

3、通过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蚕发育的一般过程,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完成书上表格和讨论。

家蚕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4、根据日常的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四、先学(10分钟)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

五、后教(10分钟)

1、提问,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更正、讨论。

2、评3题:

(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片)通过认真分析资料和观察图片,使学生对蚕一生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评4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的展示,更多的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六、当堂训练(10分钟)

1、下图是家蚕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②③④⑤

(1)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④是_____,⑤是_______。

(2)由该图可以看出,家蚕的发育方式是_____发育,其发育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蚕的幼虫与成虫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差异很大。

(4)人们设法利用家蚕的_______时期,使其多产蚕丝,为人们生活服务。

2、学生自背

签阅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主备人

王慧芳

二次备课人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二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总备课数

第4课时

知识目标:

1、说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

2、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教法

观察法,引导法、分析法

学法

分组讨论、自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由复习引入,板书课题

1、提问:

家蚕的发育经过了几个时期?

家蚕的发育方式是什么发育?

(学生回答)

2、师:

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吗?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说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

三、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

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       、      、       三个时期,属于变态       发育。

2、你能说出哪些动物的发育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相似。

3、比较家蚕与蝗虫生殖与发育的异同。

生物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蝗虫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

五、后教

1、提问,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更正、讨论。

2、评2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幻灯片的展示,更多的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3、评3题:

(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片)通过认真分析、比较,对动物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课堂小结:

1、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2、从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七、当堂训练

1、学生自背

2、书面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

 

 

签阅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主备人

王慧芳

二次备课人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总备课数

第5课时

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教学难点

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教法

观察法,引导法、分析法、归纳法

学法

分组讨论、自学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

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

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

青蛙是什么动物?

等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二、学习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三、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

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青蛙的受精是在中进行的,发育方式是。

2、青蛙的幼体用呼吸,成体用呼吸,辅助呼吸。

3、青蛙幼体与鱼相似,通过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成体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

4、简要描述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

五、后教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如果有错误,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更正、补充

2、评4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并通过视频资料的播放和图片的展示,完整地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六、当堂训练

1、达标训练: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

不久,如果你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

继续观察下去,你还会看到青蛙那魔术般的外形变化过程。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试分析回答:

雄蛙的鸣叫是为了              ;

雌雄蛙抱对有什么意义?

        ;

 

小蝌蚪长得不像“妈妈”,而像一条小鱼。

猜猜看,小蝌蚪在水中用什么进行呼吸?

                  。

小蝌蚪经过魔术般的变化,最后成得和“妈妈”一样了。

你能写出青蛙的发育全过程吗?

(请用箭头和发育阶段名称表示)             。

(2).资料分析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上表数据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2、学生自背。

3、完成课后练习。

 

签阅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主备人

王慧芳

二次备课人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总备课数

第6课时

知识目标:

1、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对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教学难点

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乌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教法

实验法、观察法、引导法

学法

分组讨论、自学

教学准备

鸡蛋、剪刀、镊子等。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课件播放鸟的精彩图片。

2、师:

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鸟,你想到了什么?

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今天我们来探讨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三、自主学习

1、下图为鸡卵的结构,据图完成问题。

(1)

卵细胞是由图中[ ]   、[ ]  和[ ]  构成,其中[ ]   里面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胚胎;[ ]   是卵细胞内贮存的养料。

(2)[ ]     和[ ]    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

(3)图中[3]是     ,[6]是      。

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四、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

五、后教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如果有错误,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更正、补充。

2、评2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同时播放图片资料,加深记忆。

六、当堂训练

1、达标训练

(1)“几处早莺挣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唐白居易),这句诗描写了鸟的哪些繁殖行为?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都经过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有没有例外呢?

所有的阶段都有例外吗?

2、学生自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