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6888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docx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

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

一、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

1.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甲物质溶于水显著放热

2.在0℃时,配成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如图所示。

将烧杯中的水持续升温,固体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Ⅱ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大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等

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A.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C.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燃烧条件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t2℃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50g

D.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5.20℃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35.8g。

该温度下,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23.1%、26.4%B.23.1%、28.6%

C.30%、35.8%D.30%、40%

6.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a→b:

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D.从b→a:

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7.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8.已知:

Na2O+H2O=2NaOH,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C.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9.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1.如图甲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12.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3.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有(已知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氯化铵固体,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②⑤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

C.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D.t2℃时,将50gA放入50g水中,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

2

15.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1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bc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相等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b=c>a

D.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饱和溶液大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大

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

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

19.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温度为10℃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

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C.在10℃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有晶体析出的是Ce2(SO4)3

D.22℃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70%

20.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溶解度易错压轴选择题

1.D

【解析】

A、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甲比乙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当甲溶

解析:

D

【解析】

A、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甲比乙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当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提纯甲,错误;C、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不知三种溶液质量大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多少,错误;D、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先溶解则说明温度升高了,后析出则说明温度降低了,甲溶于水会放出显著热量,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随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减低,甲的固体析出,A错误;起始时甲和乙均为饱和溶液,但溶解度一定不同,在t℃时,甲乙的固体质量一样,表示溶解的质量分数不同,故溶解度不相等,B错误;甲

解析:

D

【解析】

【详解】

随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减低,甲的固体析出,A错误;起始时甲和乙均为饱和溶液,但溶解度一定不同,在t℃时,甲乙的固体质量一样,表示溶解的质量分数不同,故溶解度不相等,B错误;甲物质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则升温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C错误;由图可知,乙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A.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需要多次实验,改变拉力及其力臂,是采用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的方式进行的,符合题意。

B.溶解速率可能与溶剂、溶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

解析:

A

【解析】

【详解】

A.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需要多次实验,改变拉力及其力臂,是采用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的方式进行的,符合题意。

B.溶解速率可能与溶剂、溶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速率因素的实验应使用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

C.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

D.燃料的燃烧与温度、可燃物种类及氧气浓度都有关系,探究燃烧的条件,需要保持其中两个物理量一定,改变一个物理量,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

故选:

A。

4.B

【解析】

【详解】

A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因此没有说明温度,溶解度也就没有意义,错误;

B项,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正确;

C项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因此没有说明温度,溶解度也就没有意义,错误;

B项,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正确;

C项,由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是5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乙,错误;

D项,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因此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甲析出的晶体多,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7.9g氯化钡,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前者充分溶解,后者氯化钡只能溶解17.9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00%

解析:

A

【解析】

【详解】

5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7.9g氯化钡,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前者充分溶解,后者氯化钡只能溶解17.9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00%≈23.1%、

×100%≈26.4%,

故选A。

6.B

【解析】

试题分析:

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平移,直到移动到曲线上形成饱和溶液。

曲线上的点随温度变化的移动会受曲线的影响,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向右平移,温度降低时沿曲线下移;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行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沿曲线下移,温度降低时向左平移。

A、t2℃时,a是曲线上的点,是饱和溶液;b点在曲线下方,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B、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点沿曲线下移,表现为析出晶体;b点平行向左移,t1℃时恰好移至曲线上,即刚好饱和没有晶体析出,该项判断错误;C、从a→b即温度不变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后再升温实现.先将a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过滤,滤出晶体后升温,点会平行向右移动,温度至t2℃到达b点,因此从a→b的转化方法正确;D、从b→a即温度不变把不饱和溶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增加溶质M至饱和即可,转化方法正确,故选B。

考点:

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7.D

【解析】

【分析】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详解】

A、对比实验①和②,没有控制水和汽油的量相等,选项A不正确;

B、对比实验①和③,同样没有控制水的量相等,选项B不正确;

C

解析:

D

【解析】

【分析】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详解】

A、对比实验①和②,没有控制水和汽油的量相等,选项A不正确;

B、对比实验①和③,同样没有控制水的量相等,选项B不正确;

C、对比实验②和④,没有控制碘和高锰酸钾的量相等,选项C不正确;

D、对比实验③和④,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选项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Na2O+H2O═2NaOH知,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由于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减少,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加,由于原氢氧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Na2O+H2O═2NaOH知,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由于反应消耗了水,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减少,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加,由于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溶剂又减少了,加入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出现剩余固体不能溶解.

【详解】

A、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前错后对,所以错误;

B、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前后都错,所以错误;

C、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值,所以正确;

D、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值,前对后错,所以错误;

故选C。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正确;

B、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不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正确;

B、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不正确;

D、因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D不正确。

故选A。

10.A

【解析】

【详解】

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因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且溶解能力受温度能因素影响,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是

解析:

A

【解析】

【详解】

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因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且溶解能力受温度能因素影响,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B.糖水、汽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以将油污分散成很小的油滴,相对均匀的分数于水中;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因没有阻挡光线的微粒,所以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选A。

11.A

【解析】

【详解】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的硝酸钾,所以

①中加入20g硝酸钾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②中

解析:

A

【解析】

【详解】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的硝酸钾,所以

①中加入20g硝酸钾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②中共加入50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③是升温至50℃,溶质为50g,则为不饱和溶液;

④再加入30g硝酸钾,溶质为80g,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⑤降温至20℃溶解度减小,④→⑤可析出晶体的质量=80g﹣31.6g=48.4g,为20℃时的饱和溶液,所以

A、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

②⑤是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③中的溶质的质量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故B错误;

C、保持温度不变,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85.5g的硝酸钾,则应加入5.5g,才是饱和溶液,不是4.5g,故C错误;

D、④→⑤可析出晶体的质量=80g﹣31.6g=48.4g,不是53.9gKNO3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错误;

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

解析:

B

【解析】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错误;

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正确;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交点表示的意义,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C

【解析】

【详解】

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能变为不饱和溶液;温度越低,氯化铵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铵饱

解析:

C

【解析】

【详解】

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能变为不饱和溶液;温度越低,氯化铵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

加入氯化铵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加溶剂,氯化铵能继续溶解,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恒温蒸发溶剂,有氯化铵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故②④能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4.C

【解析】

【详解】

A、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因没有确定是否为饱和,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A,B溶液降温后,因没有确定是否为饱和,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选项错误;

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故此温度下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故选项正确;

D、t2℃时,A的溶解度为50克,将50gA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5克,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

75g=1:

3,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2可知,t2时,烧杯中100g的水将60g的M物质完全溶解,而t2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故可以确定M物质是硝酸铵,故A正确;

B、溶液是100g的水中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2可知,t2

时,烧杯

中100g的水将60g的M物质完全溶解,而t2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故可以确定M物质是硝酸铵,故A正确;

B、溶液

是100g的水中溶解了60g的硝酸钾,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故B正确;

C、溶液①②④中,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③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比②小,不一定比①大,故C错误;

D、溶液①经升温蒸发后变为溶液②,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溶液②中刚好是100g的水和60g的硝酸钾,故溶液②刚好是饱和溶液,溶液③中有固体析出,故溶液③也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16.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详解】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

解析:

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详解】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A不正确;

B、t1℃时b、c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故B不正确;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b>a>c,故C不正确;

D、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某一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某种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符合题意;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符合题意;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因为乙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饱和溶液大,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饱和溶液,甲所需溶剂质量小于乙,故乙溶液的质量大,符合题意。

故选D。

18.C

【解析】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适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A错误;B、6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40g的甲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

解析:

C

【解析】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适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A错误;B、6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40g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