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6805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docx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本次研修我观摩学习了霍莉平老师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李美霞老师的《认识钟表》、李东阳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高燕老师的《搭配中的学问》,这四节课的课堂实录,这几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很扎实,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教学步骤清晰,有着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小学数学课,让我受益匪浅,根据自我学习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悟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

各教师都针对现在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课堂的故事情境最终都被真实的生活问题所替代,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使学生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获得对数学理解,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简单平面图形的直接经验。

和学生一起经历了真实的生活问题,多样的数学问题,典型的数学问题的历程,从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发展自身的能力。

二.有效的课堂活动,全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跟参与度。

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课堂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学生初步感知知识后,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数一数、想一想、量一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新课堂特点的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习题形式多样化。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探索,小组内学生与学生讨论,小组与小组合作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没有疑问时,最后由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突破难点做了铺垫。

学生小组汇报时,各学习小组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练习题目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实际,在整个课堂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这四节课都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每位教师都用开放的新教学模式,让学生都在贴近生活实际,氛围中获得了数学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值得我学习与思考。

 

§7.1小学数学规则教学概述

7.1.1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内容为法则、定律、公式等。

在小学数学的规则学习中,按规则水平分,主要有一级运算规则(加减运算)的学习和二级运算规则(乘除运算)的学习,还有简单的三级运算规则(主要是二次或三次乘方运算)的学习;按涉及对象看,主要是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的学习和简单的乘方运算规则的学习,也包含简单的分数四则运算规则的学习;从运算形式看,主要有口算、笔算和估算(有时也包括珠算)等学习;从学习目标看,主要有运算的规则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算技能和运算策略的初步形成。

具体地看,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运算规则的学习主要有:

(1)四则运算(包括整数和小数四则运算,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等);

(2)性质运用(包括分数、小数的互化,解答简易方程,分数、小数化简等);(3)名数化聚;(4)四则运用(包括简单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的求法,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等)。

(二)小学数学规则的特点

小学数学规则,既要体现数学学科的严密性、逻辑性的特点,又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而具有以下特点:

1、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

按照数学科学的要求,数学规则的叙述必须严密、准确,都要经过严格的论证。

但受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许多小学数学规则并不进行严格的证明。

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性,使学生感到数学规则是有根有据的,小学数学规则学习一般采用合情推理,用不完全归纳法或类比法导出。

往往是先给出具体事例或已有知识,让学生经过观察、实验、探索,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发展的规律性,经过归纳、猜测、验证过程,然后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规则。

2、重要规则逐步深化

为适应小学生认知能力及认知规律,小学数学中的重要规则,采用先渗透,再深化,逐步提高的分段编排方法。

例如:

加减法运算法则分成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三位数、四位数的加减法三个阶段进行教学;加法、乘法的运算律采用先渗透,再使用,然后归纳成条文的编排方法。

3、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有些规则不形成命题的形式,而是通过例题给出。

这样的规则称为“隐规则”。

“隐规则”也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通过习题练习使用,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如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材中未给出结语,但要求学生会利用它简化运算。

7.1.2各种不同的运算规则

与运算有关的数学规则,统称运算规则,包括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计算方法。

(一)运算法则

1、运算法则与算理

运算法则是关于运算方法和程序的规定,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称为算理。

运算法则说的是怎样算,算理说的是为什么这样算。

如两位数笔算加法运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一。

”规定了两位数竖式加法的写法、算法和计算的先后顺序。

其中“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理论依据是“记数的位值原则”,不同位置上的数字计数单位不同。

相同单位的数字才能相加。

为什么要从个位加起,从十位加起可以吗?

其实对于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从十位加起更简便。

而对于两位数进位加法,若从十位加起,“进一”后需要十位上再加一,容易出现错误。

为减少学生计算错误,才规定“从个位加起”。

因此,“记数的位值原则”和“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是两位数加法的算理,而“从个位加起”只是一种人为规定。

在运算法则教学中,要摒弃那种只讲“法则”,不讲算理的错误做法。

只有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才能灵活运用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

四则运算有口算、笔算、估算、用计算器计算等四种类型。

所谓口算,又称心算,就是指不借助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求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口算具有计算速度快、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的特点。

同时,口算也是笔算和珠算的基础。

虽然口算也要口述或笔记答案,但运算活动主要依靠心智活动为主,因此,口算是发展儿童心智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

所谓笔算,简单地说,就是借助笔且运用列式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求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笔算具有能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以及运算的准确率高的特点。

所谓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是个体依据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作出的一种大致的判断。

在科学技术变迁日益加快、信息大量涌入的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被大大地加快了,因此,估算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成员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二)运算性质

运算性质反映运算的规律性,根据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改变参算的数的位置。

如加法交换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

第三类,参算的数的改变引起的运算结果的变化。

如被减数增加一个数,减数不变,差也增加相同的数。

被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等。

运算性质的学习不仅可以用来验算,而且还可以用来进行简便运算,同时还可以用来进行估算。

运算性质的教学对于学生形成“验算意识”、“巧算意识”、“估算意识”,对于形成“算法多样化”和运算技能,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更重要的是,运算性质学习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归纳、抽象与推理等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三)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指利用四则运算求某种量,或者两种量换算的具体方法,通常被称为常规方法。

计算方法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关系的具体体现,是四则运算与现实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

学习和进行量的计算,可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客观世界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7.1.3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的基本特征

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儿童的运算技能。

(一)数学规则学习意义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

运算规则学习的基本目的就是形成运算技能,提高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

首先,计算作为一种工具性技能,是人们面对日常生活和生产所须臾不可离的,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或其他学科知识所必需的;其次,计算作为一种探究性能力,是人们面对复杂的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探索与解决所需要的,人的许多行为的选择、行为方案的提出,往往是要在对众多的数据信息进行某些分析后才能作出。

因此,运算规则的学习和运算的训练,有助于发展学生这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智能

首先,运算是一种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协作、外部操作和内部思维同步、形象感知和抽象思维统和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知识提取、技能运用和问题解决的协同过程,因此,运算规则的学习和训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智能;其次,不同的计算形式对学生智能发展的侧面也有所不同。

例如,口算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笔算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与运动的协调性,估算则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堵塞的反省性等。

(二)儿童数学规则学习的特点

从认知角度看,运算技能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

技能学习(规则学习)大致要经历认知、联结和自动化这三个阶段,而儿童在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学习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1、生活经验是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

儿童在学龄前已经有了某些运算(更多的是加减运算)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与儿童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的,而这些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经验正是他们理解并掌握运算意义的重要基础。

首先,丰富的生活情境是理解运算意义的条件。

儿童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是从以符号为表征的概念开始的,而是以自己的生活情境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开始的。

儿童知道了2加3等于5,并不代表他就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儿童是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之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逐渐获得加法意义的理解的。

其次,丰富的生活情境扩展着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丰富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又能进一步扩展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例如,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儿童开始是通过对“相同加数”的“加法”来理解的。

但是,在生活的情境中,乘法的意义要丰富得多。

这种丰富的意义,不仅扩展了儿童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而且也丰富了儿童新的数学意义。

2、规则的运用有明显的阶段性

儿童对运算规则的掌握与运用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一致的。

首先表现在对规则理解和掌握的阶段性。

儿童对运算的理解与掌握,因其能力特征的局限,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

例如,儿童对“加法”的理解,最早是建立在自己“数数”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而这种“数数”活动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水平。

其次表现在对规则运用的阶段性。

儿童在运算规则的运用上,也明显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在低年级的儿童中,当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运算规则之后,在运算的过程中常常还要依靠一些“构造事实”的方法来获得帮助。

但是,到了初步形成运算技能的阶段,儿童对“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已经非常熟悉,再遇到像3+5这样的算题,一般就会采用“提取事实”的策略,而不再运用“数数”的方式。

从一个低年级的儿童看,摆脱“构造事实”的方式而采用“提取事实”的策略,也是形成一定运算技能的一个标志。

3、从实物表征运算到符号表征运算

儿童在最初学习运算规则时,往往要依靠实物的表征,通过对大量的以实物为表征的“计数”运算活动,逐步概括出更为一般的运算规则。

例如,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可能会面对这样的情境:

一个有10个格子的盒子,里面放有9个小球,盒子的外面还有3个小球,如果要求9+3的结果,可以先将1个小球放入盒子,正好“凑成”10个小球,而一个“10”,就可以在“十位”上用一个“1”来表示。

学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深对“十进位制位置制”记数法的体验,从而习得“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的。

但是,随着儿童学习的发展,他们开始逐步摆脱以实物来表征运算,而直接获得以符号表征的运算规则。

例如,学习“100以内”的加减运算时,学生更多的是面对直接用符号表征的运算,这是通过“20以内”加减法的规则迁移来获得的。

(三)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的基本表征

不同的运算对小学生的要求也不相同。

一般看来,运算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会、比较熟悉、熟练。

会是指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比较熟练是指通过训练,能够计算准确,有一定的速度;熟练是指不仅计算准确、迅速,而且能够选择恰当的算法,使计算合理、灵活。

儿童是否形成了运算技能,可从其计算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加以考察。

1、“会”计算的特征

对于某种运算,达到了不出声的言语阶段,多余的、不规则的思考和动作较少,并且能够及时校正。

头脑中的思考比较连贯,眼看、心想、手写等各方面动作基本协调,计算结果基本准备。

2、计算比较熟练的特征

对于某种运算,虽然仍停留在不出声的言语阶段,但多余的、不规范的思考与动作几乎消失。

头脑中的思考清晰、流畅,眼看、心想、手写等各方面的动作协调统一,能适当简化运算的某些中间环节,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

如计算分数加法

,可以将通分与同分母分数相加两个过程合二而一:

3、运算“熟练”的特征

对于某种运算,基本达到或完全达到无意识的内部言语阶段,多余的、不规范的思考和动作完全消失,能够根据算理及题目的特点,变通、灵活地使用运算法则,迅速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高度简缩,省略或合并中间环节,眼看、心想、手写等几个方面的动作高度协调,能把注意力同时分散到不同的目标,计算过程迅速,计算结果准确,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7.2小学数学规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7.2.1数学规则学习的基本模式

(一)数学规则之间的关系

1、上位、下位关系

如果规则B包含于规则A,就说规则A是规则B的上位规则,规则B是规则A的下位规则。

如长方形面积公式与正方形面积公式,前者是后者的上位规则,后者是前者的下位规则;大数-小数=差与大圆面积-小圆面积=环形面积,前者是后者的上位规则。

根据已知规则,学习它的下位规则,称为规则的下位学习。

一般地,下位学习较易,上位学习较难。

如在长方形面积公式基础上学习正方形面积公式较易,而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较难。

2、并列关系

如果几个规则形式结构一致,内容相互并联,就说它们是并列关系。

如:

整除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三者是并列关系。

通过并列关系之间的类比来学习新规则,叫规则的并列学习。

并列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新规则。

(二)数学规则学习的基本模式

(二)数学规则学习的基本模式

数学规则学习常用的学习模式有例证——规则和规则——例证两种。

1、例证——规则

先呈现与数学规则有关的若干例证,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逐步概括出一般结论,从而获得数学规则。

例证——规则的学习模式与概念形成的学习类似,是数学规则的发现学习。

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先向学生提供2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把这些小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最多能摆多少个?

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最多能摆出这四种?

从而发现长方形面积公式。

2、规则——例证

所谓规则——例证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先向学生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干的实例来说明规则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比较适用于规则的下位学习。

其条件就是学生必须掌握构建规则的必要概念。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规则(公式)后,学生可以利用已构建的数学概念(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等),直接获得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规则(公式),然后再通过多个例证来进行验证(如采用数“面积纸”的方格的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所采用的规则——例证模式学习,并不表示就是一种简单的接受学习,因为在教学中,通常不直接将规则呈现给学生,而通过对某一对象(或某一组对象)的本质特征的探究来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则。

因此,这样的学习仍然带有一定的发现与探究的成分。

7.2.2小学数学规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小学数学规则的教学一般要经过规则的引入、规则的建立、规则的巩固与运用等三个阶段。

(一)规则的引入

与数学概念的教学一样,数学规则的教学也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参与数学规则的建构过程。

一般而言,规则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直接向学生展示规则,教学的重点放在分析和建立规则以及规则的应用方面。

另一种是向学生提出一些供研究、探讨的素材,并作必要的启示引导,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独立进行思考,通过运算、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等步骤,自己探索规律,建立猜想和形成规则。

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去引入规则。

(1)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引入规则。

教师提供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动作思维去发现规则。

 

(2)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引入规则。

(3)由实际的需要引入规则。

为了解决一些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有时需要运用数学的方法,而这种数学方法往往会产生出很有用处的定理、法则。

因此,由实际问题的需要,以问题的形式去探求规则,也是教学中常用的规则引入方式。

(二)规则的建立

数学规则的建立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思维,主动建构数学规则的过程。

要注意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例证要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则、发展智能

例证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深度和规则发现的难易程度。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给出几个长方形,让学生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测量它们的面积,再把结果填入表中,这就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出规则来。

2、由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在使用例证——规则学习模式时,为促进学生发现,一般先安排直观形象的演示或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发现数学规则。

在使用规则——例证学习模式时,一般也不是以抽象的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而是以具体的、个别的事例,支持学生思维。

例如梯形面积计算规则学习,是在安排了学生剪拼梯形的实验活动基础上,让学生发现多种推导方法,去完成公式推导过程的。

3、紧密结合例证,逐级抽象概括

儿童的抽象概括能力一般较弱,通常可以采用多级抽象的方法,从例证中抽象概括数学法则。

在例证呈现时,就要为抽象概括法则埋下伏笔;抽象概括时,要紧密结合例证,先抽象出个例的计算方法,再推广到一般的数学规则。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竖式加法时,通常可采用这样的程序:

(1)计算34+24。

摆小棒的方法,暗含着数位对齐。

从“3捆与2捆相加”,“4根与5根相加”,暗含着“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紧接着,要结合摆小棒,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的相加过程?

抽象出34+25的竖式写法。

(2)计算34+28。

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让学生感知,4根加8根得12根,把10根捆成一捆,移到“捆的下方”,暗含着“满十进一”。

紧接着,结合小棒的摆法,思考在算式中应如何表示“满十进一”?

抽象出34+28的竖式写法。

(3)计算46+24。

想一想怎样列式?

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怎样算?

(4)提问:

笔算两位数加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经过学生发言、补充、修改,得出: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两位数加法法则。

4、突出算理,以理驭法

学习数学规则,不仅要知道该怎样算,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使学生明白算理,进一步理解数学规则。

如有必要,可继续思考,在不违反算理的前提下,还可怎么计算?

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三)规则的巩固和运用

新规则建立之后,要及时安排练习,巩固和运用新规则。

要避免让学生机械运用程序规则,减少简单重复的、单纯的技能性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练习的目的性

加强练习的目的性,是避免重复的机械训练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明了练习目的,感受到练习的意义,可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练习效率。

练习的形式通常有:

(1)巩固练习。

一般在新规则建立后,要组织适量的直接应用规则的基本练习,以帮助记忆新规则。

(2)重点练习。

许多新规则建立在旧规则之上,其中有些是旧规则的原有内容,新就新在一个点上,这一点即是新规则的重点。

此外,容易与其他规则混淆的易混点,容易出现错误的易错点也是新规则的重点。

围绕新规则的重点安排练习,可以达到以少胜多的训练价值。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法则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确定是全新点,也是易错点。

为此,可设计如下练习:

已知68

0.24=。

(3)纠错练习。

即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有计划地组织纠错练习。

(4)发展练习和综合练习。

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应安排一些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发展练习和综合练习。

2、创设有趣味的练习情境

单纯的技能练习没有情节,枯燥乏味。

为练习安排实际的生活背景、游戏情节、竞赛气氛、探索手段、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练习各级性,提高练习效率。

3、练习设计要有坡度

练习设计要由易到难,一般先安排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再安排改变呈现形式的变式题,需要认真思考的发展题,最后安排综合运用知识的综合题。

还可适当安排发展学生思维的思考题。

4、练习分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

没有一定分量的练习,学生很难形成应用规则的技能。

练习分量过大,会增加学生负担,使学生失去兴趣。

一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把学生练习与教师讲述、师生互动相互穿插进行。

5、练习要有一定弹性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要求不同。

布置练习作业时,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作题,也要有些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的选作题和思考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7.2.3小学数学规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算法的多样化

由于儿童数学能力的水平差异,以及他们对数的认知模式的差异,在运算中的思维推理过程会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形成了不同儿童的算法的多样化。

算法的多样化,不仅是由于这些客观原因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现象,同时,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也是发展儿童运算思维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因此,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就能促进儿童形成独立的、开放性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一位数乘法时,面对教师呈现的问题情境:

“一个小皮球要12元,4个这样的皮球要多少元?

”学生遇到了这样一个算题:

12

4。

于是,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这个算题。

结果,不同的学生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算法:

(1)12+12+12+12=48

(2)4+4+4+4+4+4+4+4+4+4+4+4=48(3)12

2+12

2=48(4)6

2

4=6

8=48

(5)(6+6)

4=6

4+6

4=48(6)12

2

2=24

2=48(7)12

4

50(8)10

4+2

4=40+8=48

(9)10

4+4+4=48(10)10+10+10+10+2+2+2+2=48(11)4

10+4

2=40+8=48

显然,这些算法都显示不同学生对算题的不同思考,相对于算法

(1)、

(2)来说,这些学生对算题的理解是建立在加法意义上的,因此,思考的策略也就较多地倾向“加”的运算;相对于算法(10)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对算题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加法意义上的,但是能显示出对数之间关系(如数的组合等)的认识较为清晰;而对于使用算法(3)、(5)、(8)、(9)、(11)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对算式的理解主要也是建立在加法意义之上,但是,可以发现他们对数之间关系的认识似乎更加精细些,而且已经构建了初步的“转化思想”。

当然,如果更具体地去分析,算法(8)与算法(9)也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基于乘法意义的理解更多些,而后者基于加法意义的理解更多些。

同样的,算法(9)与算法(11)也有区别,虽然两者实际上都已经将12

4看作了4

12,摆脱了对具体情境的依赖,初步具有了等量变换的思想,但是,后者的思考似乎基于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更多些;对于使用算法(4)、(6)的学生来说,可能他们对数的关系认识更为清晰,而且思维中已经开始采用了类似“分解因数”策略,以“化归”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难题”;而对于使用算法(7)的学生来说,明显可以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