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6752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届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一次(8月)联考

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第1秒末和第3秒末的位置相同

D.在前6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答案】C

【解析】

【详解】0-2s内速度图象在时间轴的上方,都为正,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没有改变。

故A错误;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1-3s图象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前1s内的位移x1=

×2×1=1m,前3秒内发生的位移为x=

×2×2-

×2×1=1m,故两段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第1s末和第3s末的位置相同,故C正确;由图像可知,t=4s内的位移为零,则在前6秒内发生的位移等于4-6s的位移,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v-t图象的性质的掌握和应用,要注意深刻理解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是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2.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2013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

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

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对乙的冲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二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可知,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甲、乙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不知道甲、乙的质量关系,不能求出甲乙动能变化关系,无法判断做功多少,也不能判断出二者动能的变化量,故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运动员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冲量等于对方的动量变化,又有作用时间相同,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故两个运动员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3.如图,实验中分别用波长为λ1、λ2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设电子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e,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λ1>λ2,则U1>U2

B.根据题述条件无法算出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

C.用λ1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1

D.入射光的波长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成正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则有:

−W0=Ekm=eU0,因此若λ1>λ2,则U1<U2,故A错误;根据

−W0=eU1;

−W0=eU2,其中的W0=hγ0,三式联立可求解h和γ0,选项B错误;用λ1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1,选项C正确;根据

−W0=Ekm可知入射光的波长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并非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的内容,知道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

−W0=Ekm=eU0。

4.下图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AB为中垂线上两点,CD为两电荷连线上两点,且A、B、C、D与O点间距离相等,则()

A.A、B、C、D四点场强相同

B.C点电势比D点电势低

C.正电荷从A运动到B,电场力不做功

D.正电荷从C运动到D,电势能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下的电场是对称的,AO=BO,那么A、B两点的场强就是相等的,小于O处的场强。

由于C、D两处电场线比O处密,则C、D两处的场强比O处大,故A错误;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而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知C点电势比D点电势高,故B错误。

AB为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其上各点的电势都相等,AB之间的电势差为0,则正电荷从A运动到B,电场力不做功,故C正确;正电荷从C运动到D,电场力从C指向D,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此题关键是知道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电场线分布具有对称性,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中垂线上所有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相同且与之垂直;该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所有点的电势都相等.

5.如图,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M和N,通有等大反向的电流,该平面内的a、b两点关于导线N对称,且a点与两导线的距离相等。

若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下列关于b点磁感应强度Bb的判断正确的是()

A.Bb>2B,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

B.Bb<

B,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

C.

B

D.B

【答案】B

【解析】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两导线在a点形成磁场方向相同,由于两导线电流大小相等,a点与两导线的距离也相等,故单根导线在a点形成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

由于a与b与导线N距离相等,导线N在b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导线M在b点磁感应强度大小小于B/2,且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故b点磁感应强度小于B/2,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6.如图所示,竖直长导线通有恒定电流,一矩形线圈abcd可绕其竖直对称轴O1O2转动。

当线圈绕轴以角速度ω沿逆时针(沿轴线从上往下看)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0~

时间内,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

C.t=

时,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

D.线圈每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答案】BD

【解析】

【详解】通电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在其左侧产生的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弱,在t=0时刻,ab边和cd边转动时,速度方向与磁场平行,故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动势,故A错误;在0~

时间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故B正确;t=

时,线圈的磁通量为零,ab边和cd边转动时,磁通量的变化率不为零,故感应电动势不为零,故C错误;线圈每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通电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线圈转动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能用右手定则判断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用楞次定律判断出电流方向。

7.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所示为“神舟十一号”飞船(用A表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用B表示)对接前在轨道上的运行图,若不计飞船发动机喷气的质量损耗。

关于A和B的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A的质量,可实现对接

B.使飞船A的速度减少,变轨从而实现对接

C.A与B对接后在高轨道的运行速度比在原轨道的运行速度小

D.在A与B对接的变轨过程中,A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加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要实现对接,须从低轨道加速;根据v=

分析速度的变化;根据地球引力做功情况判断A的引力势能变化。

【详解】要实现对接,必须从低轨道加速,即通过开动A的发动机,使飞船A的速度增大,可实现对接,故AB错误;A与B对接后在高轨道的运行,根据v=

可知其速度比在原轨道的运行速度小,故C正确;在A与B对接的变轨过程中,A克服地球的引力做功,故A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加,故D正确。

故选CD。

8.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上端接有定值电阻,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将质量为m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

时开始匀速运动,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并保持拉力的功率为P,导体棒最终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

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P=2mgvsinθ

B.P=3mgvsinθ

C.当导体棒速度达到v/2时加速度为

D.在速度达到2v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答案】AC

【解析】

当导体棒的速度达到v时,对导体棒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解得

;当导体棒的速度达到2v时,对导体棒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解得

,功率

故A正确;当导体棒速度达到

时,对导体棒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

解得

,故C正确;当导体棒的速度达到2v时,安培力等于拉力和mgsinθ之和,所以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和重力做功之和,故D错误。

综上分析,AC正确。

三、非选择题:

9.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将木块从倾角为θ的木板上静止释放,与位移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描绘出了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中的曲

②所示。

图中木块的位置从x1到x2、从x2到x3的运动时间均为T。

(1)根据图(b)可得,木块经过位置x2时的速度v2=___,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

(2)现测得T=0.1s,x1=4cm,x2=9cm,x3=16cm,θ=37°,可求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l0m/s2,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3)若只增大木板的倾角,则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置随时间变的规律可能是图(b)中的曲线___。

(选填图线序号①、②或③)

【答案】

(1).

(2).

;(3).0.5;(4).①

【解析】

(1)由题意可知,木块沿木板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从x1到x2、从x2到x3的运动时间均为T,所以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

,解得:

(2)由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当增大,则加速度增大,由公式

可知,曲线①正确。

10.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0V的直流电压表的内阻RV(约为几千欧),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将图乙的器材连成完整的电路________;

(2)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该实验中还需要进行的步骤罗列如下,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步骤前的字母表示)

A.闭合开关S

B.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C.断开开关S

D.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

(3)若在实验步骤D中,如图丙读出R0的阻值为______Ω,则该电压表的内阻RV的测量值为______Ω,由于系统误差,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

(1)如答图:

(2).

(2)a;(3).ABDC(4).2900;(5).2900;(6).偏大

【解析】

【分析】

应先连接电路,使测量电路电压由小到大,先让电阻箱阻值为0,再让电压表满偏,再调节电阻箱,记录.据此排序;电压表串联电阻箱后认为电压不变,而实际该支路电压变大,则电阻箱分压大于计算值,则会引起测量值的偏大.

【详解】

(1)如图所示:

(2)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a端;

(3)A.闭合开关S;B.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V;D.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C.断开开关S.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DC.

(4)由如图丙读出R0的阻值为2900Ω,因是串联关系,则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电压表示数为1.5V,则电阻箱R0分压为1.5V.则 Rv=R0=2900Ω,因该支路实际电压要比原电压变大,即R0的分压要大一些,故Rv的实际值要小一些,即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11.如图所示,倾角

=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由斜面上最低点P以初动能Ek0=20J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其向上经过A点时动能EkA=8J,机械能的变化量△E机=-3J.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求:

(1)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物块回到P点时速度的大小。

【答案】

(1)2N;

(2)2

m/s;

【解析】

(1)由P到A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解得:

f=2N

(2)由P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滑块从最高点到P点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12.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平行挡板A1、A2竖直放置,间距6L两板间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以水平面MN为理想分界面,Ⅰ区的磁感应强度为B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1、A2上各有位置正对的小孔S1、S2,两孔与分界面MN的距离均为L.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经宽度为d的匀强电场由静止加速后,沿水平方向从S1进入Ⅰ区,并直接偏转到MN上的P点,再进入Ⅱ区,P点与A1板的距离是L的k倍,不计重力,碰到挡板的粒子不予考虑.

(1)若k=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若2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1)粒子在电场中是直线加速,根据动能定理列式;粒子在磁场中是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结合几何关系得到轨道半径;最后联立求解;

(2)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求解出轨道半径;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最后联立求解即可.

【详解】

(1)粒子在电场中,由动能定理,有:

qEd=

mv2−0…①

粒子在Ⅰ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故:

qvB0=m

…②

当k=1时,由几何关系得:

r=L…③

由①②③解得:

E=

…④

(2)由于2<k<3时,由题意可知粒子在Ⅱ区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由几何关系可知:

(r-L)2+(kL)2=r2…⑤

解得:

r=

L…⑥

由②⑥解得:

…⑦

粒子在Ⅱ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故:

qvB=m

…⑧

由相似性及几何关系可知:

…⑨

解得:

r1=

L …⑩

由⑧⑩解得:

B=

B0

【点睛】本题关键明确粒子的运动规律,然后分阶段根据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最后联立求解.

1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微粒运动(即布朗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B.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C.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D.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E.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答案】BDE

【解析】

微粒运动(即布朗运动)不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表现,选项A错误;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力表现为零,选项B正确;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故C错误.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D正确.热量总是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即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选项E正确;故选BDE.

点睛:

本题主要是对图示的把握,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生活中的现象,应该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给予解释,侧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14.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气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气体温度上升到T2.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T1和T2均为热力学温度,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

求:

①活塞上升的高度;

②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答案】①

;②

【解析】

【详解】①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有

,解得

②加热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内能的增加量为

15.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_______________。

A.甲速度为零时,乙速度最大

B.甲加速度最小时,乙速度最小

C.任一时刻两个振子受到的回复力都不相同

D.两个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甲∶f乙=1∶2

E.两个振子的振幅之比为A甲∶A乙=2∶1

【答案】ADE

【解析】

由图看出,甲速度为零时,即在最大位移处时,乙在平衡位置,即振子乙速度最大,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加速度最小时,即在平衡位置时,乙也在平衡位置,即速度最大,B错误;从图中可知,在t=1.0s或2.0s时都在平衡位置,即回复力都为零,C错误;两弹簧振子周期之比

,由

知频率之比是

,D正确;从图中可知两个振子的振幅之比为

,E正确.

16.如图为一玻璃球过球心的横截面,玻璃球的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直径,来自B点的光线BM在M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另一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已知∠ABM=30°,求:

(i)玻璃的折射率;

(ii)球心O到BN的距离。

【答案】(i)

;(ii)

【解析】

试题分析:

(1)设光线BM在M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几何关系可知,i=30°,r=60°,根据折射定律得

(2)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则临界角

,又因为

,假设球心到BN的距离为d,由几何关系可知

考点:

光的折射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