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6738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

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

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

60min内,______(填序号)。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

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答案】元素ABC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表1中的“钙”指的是元素;

(2)A、由图1中的信息可知,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故A正确;

B、由图1中的信息可知,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故B正确;

C、由图1中的信息可知,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故C正确;

(3)由图2提供的信息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5)A、由题干“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可知,A正确;

B、由表1提供的信息可知,淀粉的含量最高,故B错误;

C、由题干“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

”可知,C正确;

D、由题干“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可知D正确。

故答案为:

(1)元素;

(2)ABC;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5)B。

2.科普阅读

热敏纸

双酚A(BisphenolA,化学式C15H16O2)白色针状晶体。

双酚A(简写为BPA)可在热敏纸上充当显影剂和无色染料,浓度高达每克纸约20毫克。

这种热敏纸可用于飞机票,ATM机、加油机和收银机的凭据以及其它类型的小票。

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

研究者们首次证明,消费小票(热敏纸)上喷涂的双酚A(BPA),通过接触先粘附在手上,然后经过手的皮肤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内的BPA含量显著提高。

在快餐店等场所,人们经常在进食前使用手部免洗消毒液,然后点餐时又会接触到小票,免洗消毒液中含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和乙醇等成分。

研究者们试图了解这一做法会对人体吸收BPA有何影响,为此做如下实验。

在实验中,先让被测试者一只手擦拭免洗消毒液,在还未干透的情况下,用手掌直接握住热敏纸;另一只手未使用消毒液,用干燥的手掌握住同样大小的热敏纸。

随后,对手掌表面残留的BPA进行提取和分析。

结果如下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双酚A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一个双酚A分子中含有_____个氧原子。

(2)“小票”能否作为重要的证据长期保存,并说明原因_____。

(3)分析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说明免洗消毒液能_____人体对BPA的吸收。

(4)虽然关于双酚A的毒理学研究已有很多,但它对于人体的毒性目前还没有权威、确切的结论。

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开发更安全的材料或方法来代替热敏纸。

现有条件下,你认为在快餐厅就餐前谨慎的做法是_____,以防双酚A趁虚而入。

【答案】有机物2不能,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加速(增强、增加等)擦拭洗手液后避免接触小票

【解析】

【分析】

根据双酚A的化学式、性质、数据对比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详解】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碳酸盐除外)是有机物,双酚A属于有机物;一个双酚A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小票”不能否作为重要的证据长期保存,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

(3)分析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说明免洗消毒液能加速(增强、增加等)人体对BPA的吸收。

(4)现有条件下,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说明免洗消毒液能加速(增强、增加等)人体对BPA的吸收。

所以在快餐厅就餐前谨慎的做法是擦拭洗手液后避免接触小票,以防双酚A趁虚而入。

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

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

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防寒服可在

的环境中工作

小时,确保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如图1所示。

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因从石墨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

的石墨大约包含

万层石墨烯。

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点。

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可以分为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

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2所示。

通过石墨烯与氢气反应可得到石墨烷,其中所有的碳原子形成六角网状结构,氢原子以交替的形式从石墨烯表面的两端与碳原子相连,石墨烷表现出半导体性质。

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厚

的石墨大约包含

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__________。

(3)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__________。

(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填元素名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石墨烯属于单质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

C.石墨烯只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完全相同

【答案】坚硬(或透光性好或导热性强或导电率高)体积很小热一定层数内,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而减弱;到一定层数以后,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变化不大碳、氢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

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等。

(2)“厚lmm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很小。

(3)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一定层数内,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而减弱;到一定层数后,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变化不大。

(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5)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例如可以合成石墨烷等;

C.石墨烯不只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

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不完全相同。

故填:

AB。

4.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太空生命实验,在特制玻璃毛细管中,分别放入14种蛋白质溶液,如痢疾杆菌、激酶、沙眼病毒等,其中我国有8种,这些新配制的蛋白质,要随“神八”一起升空,必须尽量保持其新鲜度。

则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消毒是预防痢疾杆菌、沙眼病毒等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外泄病毒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

(2)酒泉发射基地在神八发射前几小时前新配制蛋白质,同时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共450g进行环境消毒消毒,则需要用_____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

(3)沙眼病毒的直径为0.3~0.5微米。

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

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

科研人员在密闭的实验室需要佩戴的口罩型号最好是_____(填序号)。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是_________。

【答案】过氧乙酸能使外泄病毒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60③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外泄病毒的主要原理是过氧乙酸能使外泄病毒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2)设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x=60g

(3)由于沙眼病毒的直径为0.3~0.5微米。

科研人员在密闭的实验室需要佩戴的口罩型号最好是N95。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因此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

5.果果关注本地首例违规添加亚硝酸钠食品安全公诉案件,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查询整理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溶解性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

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

熔点、沸点

熔点:

271℃,沸点:

320℃;

熔点:

801℃;

沸点:

1413℃;

溶液酸碱性

弱碱性

中性

热稳定性

320℃以上会分解放出刺激性气体

受热不分解

与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气体

无明显现象

与硝酸银溶液作用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1)阅读上表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为___。

(2)食盐是日常调味品,亚硝酸钠有毒,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从宏观的角度看,是由于这两种物质的_____不同。

(3)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两种氮的氧化物和水,请你写出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常被误作食盐食用而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有一包外观酷似食盐的固体,结合表中信息,如何鉴别它是亚硝酸钠还是氯化钠______(包括选取的试剂、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只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易溶于水,熔点为271℃,沸点为320℃,熔点低等元素组成2NaNO2+2HCl=NO↑+NO2↑+2NaCl+H2O取少量放在金属片上加热,若先熔化则为亚硝酸钠;或取少量溶于水,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为氯化钠,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亚硝酸钠;取少量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为亚硝酸钠,否则为氯化钠;或取少量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若pH>7为亚硝酸钠,若pH=7,则为氯化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1)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为:

易溶于水,熔点为271℃,沸点为320℃,熔点低等;

(2)食盐是日常调味品,亚硝酸钠有毒,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从宏观的角度看,是由于这两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不同,氯化钠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亚硝酸钠有钠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NO2+2HCl=NO↑+NO2↑+2NaCl+H2O;

(4)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常被误作食盐食用而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有一包外观酷似食盐的固体,结合表中信息,鉴别它是亚硝酸钠还是氯化钠方法是:

取少量放在金属片上加热,若先熔化则为亚硝酸钠;或取少量溶于水,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为氯化钠,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亚硝酸钠;取少量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为亚硝酸钠,否则为氯化钠;或取少量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若pH>7为亚硝酸钠,若pH=7,则为氯化钠。

6.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

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

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

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答1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

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材料2:

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个-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

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2示意的I、II、III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最常见的溶剂。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依据所学猜测c和d二者是否为相同物质?

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条即可)。

【答案】混合物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较少,对空气污染小或天然气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甲AB

否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等的依赖

【解析】

【详解】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题意可燃冰由水、CH4和少量N2、CO2等物质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混合物。

(2)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较少,对空气污染小或天然气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

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天然气密度小于空气,应将报警装置安放在天然气阀门或灶具的上方,更容易发现天然气的泄露,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甲。

阅读相关材料,可知: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

则有:

A、使用催化剂通常加快反应速率,有的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减慢,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C选项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最常见的溶剂由图可知,该物质应该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则该物质是水,环节I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1个c分子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则c物质的化学式为

,如图所示c和d的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二者不相同的物质,故填否。

(4)“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等的依赖。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

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等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

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

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

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

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

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

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

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

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________。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

________。

【答案】有机物烹饪abc光、TiO2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解析】

【详解】

(1)甲醛(CH2O)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烹饪时,煤气没有参加燃烧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具有净化空气功能,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故选项正确;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利于身体健康;故选项正确;

故选:

abc;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在光照和TiO2的共同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条件:

光照和TiO2。

(5)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

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我是本故事的主人公,我叫一氧化碳(CO)。

我的出生之路比较坎坷,妈妈生我时缺氧,所以生下来就只有一个氧原子陪着我。

我还有个弟弟,它比我要幸运的多。

它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当它是固态时,它还可以作为一些好吃的食物的冷藏剂。

当它是液态时,还能被做成灭火器,保障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人们一谈起我,第一反应就是三个字:

有剧毒!

本来我还能燃烧自己帮人们做做饭,后来无数的人因为我煤气中毒,于是做饭也不让我干了,换成了天然气。

之后每天我都活的很抑郁,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想天无绝人之路,野百合都有春天。

后来有一天,我无意中去了冶炼厂,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可以作为还原剂,把铁矿里的铁给还原出来!

看到了生活希望的我,决定投资自己,一顿努力学习的操作之后,我考上了大学,也认识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

从此,我们的辉煌人生便如水银般铺展开来。

我曾经无比羡慕的弟弟,也加入到我们中间来了。

我们一起制备甲醇,在一定条件下,我们还可以拉上新朋友甲醇(CH3OH),一起合成乙酸。

(乙酸)

最后,我决定燃烧自己,享受这辉煌的仪式:

在蓝色的火焰里,我看见了我的弟弟,他张开双臂,给我一个紧紧的拥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弟弟”是_______(写化学式)。

(2)“我无意中去了冶炼厂,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可以作为还原剂,把赤铁矿里的铁给还原出来”,写出这段文字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乙酸的化学式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氧化碳的“妈妈”一定是碳

B一氧化碳的“弟弟”固态时叫“干冰”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D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5)12g的碳在不同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数据如表。

A

B

C

12g

12g

12g

氧气

6g

16g

80g

 

其中燃烧产物完全是一氧化碳的是_____(填序号)。

【答案】

BCAB

【解析】

【详解】

(1)一氧化碳的“弟弟”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

乙酸,可知,乙酸的化学式为

(4)A一氧化碳的“妈妈”不一定是碳,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一氧化碳,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的“弟弟”二氧化碳固态时叫“干冰”,说法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