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院制度消毒供应中心制度.docx
《实用医院制度消毒供应中心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医院制度消毒供应中心制度.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医院制度消毒供应中心制度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一次性使用的医疗无菌用品消毒供应中心应设专人管理。
2.接收一次性使用的医疗无菌用品时,认真检查每批产品外包装是否严密、清洁、有无破损、污渍、霉变、潮湿;检查每箱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灭菌标识、产品标识和失效期,检查后建账登记。
3.要求有计划申购,不可积压太多太久,储存于专用库房内,放置在距地面大于等于20厘米、距墙壁5厘米、离天花板50厘米的货架上。
室内保持洁净、阴凉、干燥、通风。
物资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做好物资成本核算必须遵循成本最小化、产出率最大化、设备利用最大化、耗损最小化原则。
2.复用诊疗器械(器具)由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统一领取、统一管理、统一集中处理,各临床科室只有使用权,以便提高设备使用率。
3.各科根据实际需要,统一配备所需基数和周转数量计划,消毒供应中心根据物品周转期确定存储量,及时调整基数和包内用物,减少积压,避免额外耗损。
4.认真执行物资保管制度,节约原材料,防止积压浪费。
5.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灭菌用品根据各类物品储存要求,分类入库存放,不得混装。
参观接待制度
1.任何来访同行均需在护理部或医院上级部门备案,并得到明确接待指示后方可接待。
2.对所有来访参观人员应登记其单位、姓名、职务和联络方式。
3.参观人员应由科室指定专人接待,科室人员不得私下接待任何来访人员。
4.所有参观人员均需遵守供应室的三区出入流程和防护标准。
5.接待人员接待过程中应遵守医院和科室相关制度,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反馈。
6.参观过程中参观人员提出超越预定接待项目的应向上级请示后再做出决定。
7.对参观人员在参观过程中提出的建议、意见均应做出解释。
8.参观内容在参观前由双方协商决定,消毒供应中心尽可能满足参观方的合理要求。
护士长负责对参观情况做好相关记录。
沟通协调制度
1.满足各临床科室的供应物品数量、质量的需求,定时发放意见征求表,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讨论分析,制订改进措施并专人跟踪。
2.有计划地申报物资采购计划。
3.做好设备、器材的保养和维修记录。
随时与设备维修部门保持联系。
4.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无菌物品有效期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工作人员应熟悉掌握各种包装材料的灭菌有效期,保证所储存的无菌物品符合要求,无过期。
3.无菌存放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由专人管理,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严格执行无菌物品存放区规章制度。
4.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每天卸锅时要认真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指示胶带变色情况,有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
5.保持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物品放置有序,按标签分类、灭菌日期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放置在框架上。
发现有错及时纠正。
6.取物时应按先进先出、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顺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杜绝无菌物品过期的现象发生。
7.发放物品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发放物品应具有可追溯性,物品名称、打包者、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灭菌器锅号、灭菌锅次、灭菌操作者。
8.环氧乙烷无菌物品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9.一次性物品入库时,要认真检查物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消毒或灭菌时间、包装是否完好、数量及供货单位。
10.一次性无菌物品放置要遵循不同种类、不同型号分别放置的原则。
11.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的要求
(1).环境的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换气次数/(次/h)4-10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时,使用纺织品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天;未达到标准环境时,有效期为7天。
(2).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个月。
(3).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4).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5).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水、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
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等各型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漏。
取放物品时应带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防置,班班交接。
6.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7.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辅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标记是否完整、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
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方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监测员共同查对
----装锅前:
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
----装锅后:
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
----下锅时:
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内的名称、数量、灭菌
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
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确认无误后,方可
发放并登记。
6.物资入库必须查对:
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
查质量、查灭菌标识和日期。
消毒隔离制度
1.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戴手套、口罩,严格遵守各区操作原则。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无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
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区的货柜或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
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与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
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后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
被朊病毒体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应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封装移交医疗废物暂存处。
接触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
7.保持无菌物品存放间、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层流净化。
8.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紫外线照射2次,紫外线灯管每周擦洗一次。
9.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
监测管理制度
1.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对待工作。
2.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先作空锅BD测试,测试合格,方能使用。
3.正确记录压力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的操作情况,每日每锅应有化学指示带监测记录。
4.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进行生物检测一次,以确定其灭菌效果。
环氧乙烷灭菌器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一次。
5.由专人负责每月一次对无菌物品进行细菌抽样监测(不少于四种),细菌微生物监测合格率100%。
6.每月对无菌物品存放区进行空气培养检测一次,并有记录,合格率100%。
7.对消毒液、清洗液浓度不定时监测,每天至少一次,并有记录。
8.灭菌物品传递窗每天应用紫外线照射两次,每次三十分钟并有记录。
周一擦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测定紫外线强度,并有记录。
9.对各病区出现无菌物品的质量问题,应配合相关科室查找原因,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做好记录。
10.认真登记各种监测结果,并妥善保管。
发现问题积极整改,确保质量和医疗安全。
质量追溯制度
1.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
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等于3年。
2.每天记录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
3.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灭菌日期、灭菌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灭菌员等。
4.记录灭菌质量监测结果,妥善存档。
5.手术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日期、灭菌锅号、锅次、操作者与核对者的姓名或编号、灭菌包的名称或代号、失效日期。
6.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的记录,并妥善留存。
物品召回制度
1.对供应的灭菌物品种类、数量应有去向登记。
2.发出物品中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必须立即全部召回于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
迅速查找原因,重新处理。
如已经使用应向相关上级部门汇报备案。
3.若临床使用同一时间处理的灭菌物品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立即召回于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再次进行相应监测。
4.质量监测员随时收集内部、外部的质量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
5.消毒供应中心应逐步实现质量控制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缺陷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
2.制定并落实各项缺陷防范预案,护士长和质量监测员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质量监控,做好质量检查督促工作。
3.制定相应缺陷处理办法和应急预案,对薄弱环节和关键岗位重点监控,及时妥善处理。
4.出现缺陷问题,当事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5.定期对缺陷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明确责任,及时整改,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分级表
1、轻度缺陷下列情况经发现,及时补救,未用于病人者。
(1)灭菌后物品其灭菌效果化学指示剂变色不符合标准者。
(2)各种消毒或灭菌包内少备、错备用物,用物清洁及性能达不到要求或包内用物与包外标签不符合。
(3)错将未消毒或未灭菌物品发给科室者。
(4)抢救用物准备不齐或失效者。
(5)配置清洗液时,出现品种选择、配置及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器材清洗不洁或损坏者。
2、中度缺陷下列情况未经发现,已用于病人,导致病人痛苦等不良后果者。
(1)灭菌后物品其灭菌效果化学指示剂变色不符合标准者。
(2)各种消毒或灭菌包内少备、错备用物,用物清洁及性能达不到要求或包内用物与包外标签不符合。
(3)错将未消毒或未灭菌物品发给科室者。
(4)抢救用物准备不齐或失效者。
(5)配置清洗液时,出现品种选择、配置及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器材清洗不洁或损坏者。
(6)灭菌方式选择错误造成器材损坏者。
3、重度缺陷下列情况未经发现,已用于病人,导致病人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1)灭菌后物品其灭菌效果化学指示齐变色不符合标准者。
(2)各种消毒或灭菌包内少备、错备用物,用物清洁及性能达不到要求或包内用物与包外标签不符合。
(3)错将未消毒或未灭菌物品发给科室者。
(4)抢救用物准备不齐或失效者。
(5)配置清洗液时,出现品种选择、配置及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器材清洗不洁或损坏者。
(6)灭菌方式选择错误造成器材损坏者。
(7)违反操作程序导致灭菌包不合格者,即使未用于病人也属于重度缺陷。
清洁区的感染管理制度
1.清洁区是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保管、灭菌的工作区域,可分为包装区和灭菌区。
2.根据待灭菌物品的性质,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及包装材料。
3.正确包装待灭菌物品,灭菌包的体积和重量均不得超过消毒规范要求,灭菌包外必须有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有明显标记。
4.灭菌时应注意物品的摆放及装载量,尽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
灭菌操作程序正确。
5.灭菌岗位人员(消毒员)持证上岗,对所有灭菌器应定期进行常规保养和检查。
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2.在回收、清洗区处理物品时,应穿隔离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戴防护镜。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3.皮肤表面一旦染有血液、其他体液、各种消毒液及酶,应当立即彻底清洗。
4.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锐器伤处理原则处理。
5.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应具有防止爆炸、燃烧的措施,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预防烫伤事故发生。
6.使用低温灭菌器时,应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环氧乙烷中毒、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
7.必要时检测环氧乙烷灭菌区环境中气体的浓度,防止产生职业伤害。
停电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消毒员每日检查电源开关及线路,高压灭菌前仔细检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修理人员。
2.高压灭菌过程中突然停电时,值班人员立即报告护士长,及时联系总务科、修理人员,恢复供电后及时消毒灭菌,保证供应。
3.若临床急需用品,在确认灭菌压力表在0mpa后将们慢慢打开,取出物品,联系道培医院帮助高压灭菌
处理流程
1.接到停电通知后→通知消毒员→停止在此期间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锅及清洗机的使用。
2.突然停电→关闭电源→与总务科、修理间联系并汇报护理部→查明原因→及时修理,恢复供电→急用物品→联系道培医院协助高压灭菌。
停水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消毒员每日高压灭菌前仔细检查水源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修理人员。
2.高压灭菌过程中突然停水时,值班人员立即关闭电源、蒸汽源,并立即报告护士长,及时联系总务科、修理人员,恢复供水后及时消毒灭菌,保证供应。
3.若临床急需用品,在确认灭菌压力表在0mpa后将们慢慢打开,取出物品,联系道培医院帮助高压灭菌
处理流程
1.接到停水通知后→通知消毒员→停止在此期间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锅及清洗机的使用。
2.突然停水→关闭水源、电源→与总务科、修理间联系并汇报护理部→查明原因→及时修理,恢复供电→急用物品→联系道培医院协助高压灭菌。
停蒸汽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消毒员每日高压灭菌前仔细检查蒸汽源状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修理人员。
2.高压灭菌过程中突然停蒸汽时,值班人员立即关闭电源,并立即报告护士长,及时联系总务科、锅炉房及修理人员,恢复供汽后及时消毒灭菌,保证供应。
3.若临床急需用品,在确认灭菌压力表在0mpa后将们慢慢打开,取出物品,联系道培医院帮助高压灭菌
处理流程
1.接到停蒸汽通知后→通知消毒员→停止在此期间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锅及清洗机的使用。
2.突然停蒸汽→关闭蒸汽源、电源→与总务科、修理间联系并汇报护理部→查明原因→及时修理,恢复供蒸汽→急用物品→联系道培医院协助高压灭菌。
泛水应急预案
1.发现泛水,马上关闭总水阀门,通知总务科和修理间。
2.汇报护理部和院内感染科。
3.及时寻找原因,尽快找到与疏通下水管道出口,如需要维修应立即进行。
4.组织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转移物质,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5.泛水停止后,应对环境进行清洁和相应的消毒处理。
6.发现设备、供水系统出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定期检修。
全自动清洗机故障处理预案
1.立即查找清洗失败的原因,考虑蒸汽压力、水压、清洗剂是否足够,尽快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2.短时间内无法正常清洗时,立即改用其他清洗剂或手工清洗,并及时适当增加去污区的人力。
3.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及科室,实施告知义务,并及时做出物质、工作调整。
4.如为机器故障,立即通知专业维修人员。
5.做好相关事件记录。
发生环氧乙烷气体泄漏预案
1.发生环氧乙烷气体泄漏后,迅速离开现场,立即呼吸新鲜空气。
2.如皮肤接触后,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分钟,同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
3.如眼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应至少冲洗眼10分钟,同时尽快就诊。
4.如是机器故障,立即停止灭菌,通知专业维修人员尽快维修。
5.做好相关事件记录。
灭菌器应急预案
1.切断电源、汽源;
2.及时报告;
3.紧急疏散人员,及时抢救伤患人员;
4.就近携带灭火器,迅速灭火;
5.发生爆炸等情况立即通知护理部、保卫科、医院总值班;
6.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呈报上级主管部门。
事故发生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发生的部门、时间、地点;
b、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
c、事故的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d、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e、事故的报告部门、部门负责人、部门安全人和报告人。
发生重大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室按规定准备各种一次性医疗物品及高压灭菌物品。
2.每日检查,及时补全,以备急用。
3.若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应保证供应,并及时通知本科无菌发放人员及消毒员到岗,将急救物品送到应用科室,若供应物品不足,立即高压灭菌,1小时内保证供应。
处理流程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报告护理部→通知无菌岗发放人员和消毒员→备齐各种灭菌物品(一次性物品)→必要时敷料岗必需根据特殊需求赶制敷料→1小时内及时送急用科室
灭菌物品质量缺陷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灭菌物品质量问题,立即通知灭菌监测人员和科室相关人员并汇报护理部、院内感染科,
2.立即停用现场灭菌物品,并妥善封存、登记。
3.立即查找缺陷原因。
如果是批量灭菌、包装或清洗问题,应立即停发已灭菌物品并全部召回自上次监测合格以来的已发物品。
4.及时配送相应替代物资到涉及的使用部门。
5.及时进行灭菌设备的检修、监测;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
6.若是人为原因,上报护理部和院感科,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明确责任。
必要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清洗、消毒质量监测
物品清洗质量直接决定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产品灭菌是否有效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因此质量监测员必须对去污区清洗环节、清洗设备进行质量监测;借助目测和放大镜观察清洗后物品的清洗质量;同时要对器械的功能进行检查与校核。
清洗质量的监测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品必须分类防置、规范装筐;准确区分手洗物品、机洗物品、高温和低温灭菌物品、特殊污染物品和一般用物。
2.穿刺针类穿刺针针尖锐利无钩、无卷面、斜面平整;针梗、管腔畅通无弯曲、无污垢、无锈迹、无水分(注入空气或95%酒精检查);有外套管的穿刺针类应配套准确。
3.金属类凡有外管、内管、管芯的,清洗时均应拆除;其他有咬合面的、有关节的金属器械均需打开,能拆卸的器械应拆开,使其得到充分清洗。
5.玻璃类物品应光亮、透明、无污垢、无裂痕、无破损。
6.橡胶类物品无污垢、无裂痕、无破损、无粘连,确保管腔通畅。
7.每日确保使用中的清洁液、消毒液、清洗酶、润滑剂、除锈剂类浓度有效、更换及时。
8.每次对使用中的各型清洗机的装载、时间、温度、运行流程等进行监测。
包装质量监测
包装质量包括包装材料合理的选择、包装方法的科学规范以及包内物品质量,包装质量、包内容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能否有效安全使用灭菌物品。
包装人员应根据所包物品选择适宜的合格包装材料:
1.纸质、无纺布的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要求。
2.棉布包装材料应为大于140支纱,初次使用前应高温隙地,进行脱脂去浆处理,不得缝补后使用。
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后,各种灭菌包的质量严格把关,重要器械包应进行双人核对。
不同的灭菌方式、不同的包装材料,不同包装内容物也有不同的质量监测要求:
1).包装坚持三查七对:
准备时查、核对时查、包装时查;对品名、规格、数量、性能、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进行核对。
2).盘、碗、盆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若需多个包装则器皿间应用吸湿毛巾、纱布、医用吸湿纸隔开,所有开口朝同一方向,以利蒸汽穿透,如有盖子应全部打开。
3).金属气管导管:
由外管、内管、管芯组成;检查时应将内管插入外管,其内管长度比外管长度短1-2厘米,管芯的尖端要求椭圆形,插入外管内椭圆部分应突出外管0.5厘米,其周围必须完全闭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其必须灵活、易转动,但不可太松,以免脱落。
4).持针器:
其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根与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将卡锁在第二锁齿的位置,拭着摇动缝针,如果缝针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取,则表示持针器功能不佳,需要更换。
5.剪刀的检查:
剪刀应锋利、不可有钝、卷曲、缺口的现象。
需要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隙,主柄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度合适不应自动弹开,螺丝无松动;5厘米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刀尖处一次剪齐四层纱布;5厘米以下的剪刀,则应以刀尖处一次剪齐两层纱布;眼科剪不用此法检查,以防损伤精细器械。
6.有关节的器械的检查:
关节活动要顺畅,检查咬合功能,咬齿完整,松紧合适,对合整齐,尖端部分要紧密闭合,无扭曲、无变形,边缘圆滑无磨损;检查器械的锁齿,可将钳子夹紧胶管,然后抖动,自动弹掉者予以更换;也可将器械卡锁在第一齿的位置,持着器械的另一端,而以锁齿的部位在手掌拍打,如果器械因此弹开,则表示锁齿功能不佳;检查器械的张力,需把器械合并,两边齿干上锁,齿间应有1毫米左右的距离,若发现关节较紧,可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喷在表面及关节上。
7.需要拆卸的器械必须拆卸;有关节的器械必须打开关节;锐器尖端应加保护套。
8.管腔类物品必须盘绕放置,不可打折;接头开关必须打开,以确保管腔通畅。
9.使用无纺布和棉布包装材料,不得少于两层。
10.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密封宽度应大于6毫米,保证热封严密完整。
边缘的灭菌日期、灭菌效期应清晰明确。
11.打包的程序应规范化,各种包内的物品齐全、性能好、包名与包内物品相符,包内有指示卡,包外有指示胶带。
包外应标识清楚、项目齐全,包括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操作者、核对者、灭菌锅号、锅次等相关信息。
12.各种包类必须包装严密,松紧适度。
大小、重量适宜:
金属器械包不超过7公斤;敷料包不超过5公斤;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包的体积不超过30*30*50厘米;使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时,包的体积不超过30*30*25厘米;
13.环氧乙烷灭菌物品:
宜选用医用皱纹纸、纸塑复合袋、通气型硬质容器,不能选用金属箔、聚氯乙烯、玻璃纸、尼龙、聚脂、聚偏二氯乙烯、不能通透的聚丙烯等包装。
不适用包装食品、液体、油脂类、粉剂类物品。
待灭菌物品装载质量监测
1.装载量下排气式蒸汽灭菌器与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分别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80%和9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
2.物品装放时需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上下左右需要一定空间,大于或等于2.5厘米以利于蒸汽流通。
灭菌包不直接接触灭菌器的内壁及门;最上层灭菌包距离灭菌器顶部7.5厘米。
3.尽量做到同类物品同锅灭菌。
不同物品混合装载时,以最难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准。
难于灭菌的大包在上层,金属包房在下层。
4.金属器械包应平放;布包类物品应垂直放置;盆盘碗类包应稍倾斜、侧立或倒立;纺织品类应竖立;玻璃瓶与管腔类开口应一直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5.小包应采用标准篮筐装载存放;纸塑包装物品灭菌适应将纸塑相间交错并垂直放置。
6.低温环氧乙烷灭菌物品装载:
灭菌物品不能接触灭菌柜四壁,装载量不应超过灭菌器容积的80%。
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
1.工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