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历史川教九上学习专用.docx
《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历史川教九上学习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历史川教九上学习专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历史川教九上学习专用
《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川教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三单元“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第7课内容,本课分“法兰克王国”“西欧封建庄园”“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三个子目,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介绍西欧中世纪的历史。
中世纪西欧上承古代罗马文明、下启近代西欧资本主义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法兰克王国及其发展的基本历程,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的新的文明。
记住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理解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了解庄园的生产、生活情况。
了解基督教的传播情况,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阅读文字史料,分析采邑制的特点,了解庄园的生产生活状况,理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的统治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解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想象自己走进西欧庄园,讲述庄园生产和生活的情景,进一步培养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别学习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庄园经济、教会的传播和影响,对中世纪西欧的基本情况形成整体的认知。
2.通过对查理·马特改革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改革类知识的方法。
通过制作图示学习古代欧洲的演变,绘制平面图学习西欧封建庄园,掌握利用图示法归纳梳理历史知识的方法。
通过全面了解农奴的生产、生活境况,评价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进一步学习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以法兰克王国为例,认识中世纪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的新的文明,体会欧洲文明的传承性。
2.了解中世纪的西欧所创造的独特文明,体会文明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差异、相互借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制度改革。
2.西欧的封建庄园。
3.基督教的传播及影响。
【教学难点】
1.欧洲的封建等级制度。
2.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扑克牌中的“K”是什么意思吗?
(多媒体展示四张扑克牌“K”的图片。
)
(学生回答。
学生如果不知道,教师便直接介绍,能够实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即可。
)
教师:
扑克牌中的“K”指的是英文单词“King”,它是国王的意思,每一张扑克牌“K”上面都有一位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国王的图像。
那你知道“红桃K”上面的国王原型是谁吗?
(多媒体展示扑克牌“红桃K”图片。
)
(学生回答。
学生如果知道,教师便表扬学生课外知识丰富,通过肯定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如果不知道,教师便直接介绍,通过满足求知欲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
教师:
扑克牌“红桃K”上面的国王原型是法兰克王国疆域最辽阔时期的国王查理大帝,他统治的横跨西欧、中欧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这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
你还想了解更多查理大帝和法兰克王国的情况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扑克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一、法兰克王国
(一)日耳曼国家的建立
(课件展示《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第5课古
代罗马的发展历程。
)
教师引导:
通过第5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中灭亡。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日耳曼人的入侵就是这里的外患。
提起日耳曼人,很多喜欢历史的同学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德意志人或者德国。
请大家阅读教材的小字部分,看看日耳曼人是如何崛起的?
他们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国家的?
他们与近代的德意志等民族又有何关系?
(课件展示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
教师小结:
日耳曼人原是居住在今天瑞典的南部、日德兰半岛等地的游牧部落,被罗马人称作“蛮族”,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进入文明时代。
在逐渐崛起的过程中,日耳曼人不断南迁。
公元4世纪至5世纪,大批日耳曼人涌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与罗马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45页《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战斗(浮雕)》插图。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约持续了2个世纪,他们与当地的奴隶、隶农起义一起,摧垮了罗马帝国,在罗马领土上建立了许多日耳曼人王国,主要有西哥特王国、东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以及在不列颠建立的诸王国等,西欧成了日耳曼人的天下。
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之后逐渐同当地居民融合,成为近代德意志、奥地利、卢森堡、荷兰、英吉利、瑞典、丹麦、挪威等民族的祖先。
5世纪末,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个日耳曼国家,他们把征服来的土地和人民赏赐给贵族、将士,这就出现了封建主和农奴,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欧洲学者称西欧封建社会为“中世纪”。
“中世纪”何时结束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下限大约在公元1500年前后。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44页注释。
)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自主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新知。
(二)法兰克王国
教师:
在众多日耳曼国家中,法兰克王国是最大的封建国家。
它于281年由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
但要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强盛,就必须从著名的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开始。
1.查理·马特改革
教师:
和大部分日耳曼国家一样,法兰克王国建立以来,总是处于不断的对外征战之中,但是一直以来王国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导致王室衰弱和兵源减少,难以满足国家扩张和防御的需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了一项重大改革—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
那到底什么是采邑呢?
我们来看这两则史料的解释。
材料一它是一种报酬形式,简言之,是一种薪体性质的佃领地。
这就是采邑。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采邑,即(领主)给予骑士的报酬。
——《萨克森法鉴》
(学生分析史料,认识采邑的内涵。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薪体”“佃领地”“报酬”等关健词进行分析。
)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采邑是骑士为领主服兵役,从领主处获得的封地。
采邑制是一种以土地为纽带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土地占有制度,它将原来无条件的赏赐土地变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采邑是通过分封的方式获得的,分封又是怎样开展的呢?
我们继续来看史料。
材料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采邑的层层转让,把骑士纳入了封君封臣体系,即在通常的情况下,一名骑士可能既是一名领主,又是一名封臣。
——张景全《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的内涵初探》
(学生分析史料,认识层层分封的特点。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层层转让”“封君封臣体系”“既是……又是……”等关健词进行分析。
)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采邑分封是层层开展的,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下,臣下又将分得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下属,下属又将土地再分封。
一个贵族可能既是一名领主,又是别人的封臣。
但是,采邑制度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土地占有制度吗?
我们来看以下史料的分析。
材料一通过效忠宣誓把封臣身份与采邑相联系,这成了法兰克封建习惯的特征。
——哈罗德.f.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材料二采邑的历史,是一部制度发展史,这种制度原来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但逐渐演变成一种与特殊的社会等级有关的制度。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学生分析史料,认识采邑制在政治上的内涵。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封臣身份”“社会等级”等关健词进行分析。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灵活运用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经过采邑分封,不仅在经济上授予了土地,还在政治上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
封爵之外还有骑士,骑士是最低等级的封建主。
各封建主之间以封君与封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塔的最底层则是农奴。
(课件展示《“西欧等级制度”金字塔》示意图。
)
正如吉林大学张景全教授所说:
“领有一处土地并垄断战争艺术的骑士,被纳入了土地占有权体系和政府管理体系,骑士的社会角色一身兼三,即军人、地主和行政司法人员。
”随着采邑制的不断推广,公元9世纪,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开始确立,逐渐成为西欧普遍的社会制度。
通过一系列的史料分析,我们加深了对查理·马特改革的认识,现在我们通过表格的方式来梳理一下。
(学生填充知识表格,进一步巩固基础,同时学习归纳改革类知识的方法。
)
时间
公元8世纪初
改革者
查理·马特
内容
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
特点
以土地为纽带,权利与义务相对;层层分封,封君与封臣关系依次隶从。
影响
促进了法兰克王国的强盛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教师:
了解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大家是否还记得匕年级我们学习过的中国古代的分封制?
中国西周通过分封也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二者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关于它们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课件展示《“西欧等级制度”金字塔》示意图,《中国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及材料。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材料三君为臣纲。
——《礼纬·含文嘉》
(学生分析材料,体会二者的差别。
)
教师小结:
西欧的等级制度虽然森严,但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更高级别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反映出王权的衰落。
中国的等级制度强调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总体趋势是王权不断强化,特别是秦朝以后,更是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权至上成为其突出特征。
2.查理曼帝国
教师:
在先进制度的推动下,法兰克王国走向了强盛之路。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个flash视频来了解一下。
(课件播放《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flash视频,老师利用视频讲解查理曼帝国的发展历程。
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以直接利用教材26页的《查理曼帝国的分裂》示意图进行讲解,学生观察帝国疆域的变化。
)
教师:
8世纪后期,查理开始统治法兰克王国。
在查理统治时期(768-812年在位),法兰克王国国力强盛,地跨西欧、中欧,其疆域相当于原西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给查理加冕,授予他“罗马人皇帝”的称号,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
(课件展示《查理大帝像》,回应导入部分:
查理作为欧洲历史上的著名国王被扑克牌游戏收入。
)
教师:
查理曼帝国是通过战争征服建立起来的,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查理大帝死后,帝国陷入长期内战,出现分裂。
823年,他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
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分别奠定了法、意、德国家的雏形,到9世纪后期,逐渐发展成为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三个国家。
二、西欧封建庄园
(一)庄园的构成
教师:
中世纪的土地分封制使西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和封建庄园,9至13世纪,封建庄园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遍布西欧各国。
庄园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呢?
我们通过图片来观察一下。
(课件展示两幅西欧封建庄园图片。
条件不具备的学校,直接让学生观察教材;47——48页《英国中世纪的庄园城堡》《西欧庄园情景图》插图和阅读文字。
)
(学生观察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生产、生活等方面去了解庄园的构成,想象欧洲庄园的生产、生活情景。
)
教师设问:
(1)庄园中有哪些建筑?
住着哪些人?
(2)庄园还有哪些组成部分?
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产、生活设施齐备;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
)(3)想想看,这样的布局对庄园内的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庄园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小天地。
)
(二)庄园的农奴
教师继续设问:
(4)领主是庄园的主人,你知道庄园的劳动者是谁吗?
(农奴。
)(5)农奴耕种领主土地,是否意味着也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一问题通过观察图片无法知晓,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史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材料一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地租状况:
“在秋分之时,他们(农奴)必须……缴纳……麦酒、小麦。
他们要用自己的时间犁耕3英亩土地,用自己的种子种上,用自己的时间把它收获入仓。
……用自己的时间割半英亩草,作为地租缴纳……供应一满车劈好的木柒作为地租……供应十六根栅栏的木桩租。
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2只母羊、2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除了冬至、复活节和祈祷节三天外,他们每周都要按照吩咐劳动。
”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学生阅读材料,认识农奴受到的沉重剥削。
)
教师:
庄园盛行农奴制度,庄园领主采用劳役地租的方式剥削农奴。
农奴生活的世界以庄园为中心,他们终年辛劳依然得不到温饱,低矮的茅舍内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过旱死亡。
农奴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但他们地位很低,受压迫非常严重。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就此简单地否定农奴制度呢?
我们来看这一段文字对农奴的认识。
材料这些被称作“塞尔夫”的农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与奴隶不同,他们并不为一个主人所拥有,也不得被买卖;
(2)与奴隶不同,他们能够订立合法的婚约;(3)与大多数奴隶不同,他们可以衣食自给;(4)与大多数奴隶不同,他们对房屋、土地和财物享有某些权利;(5)与自由农不同,他们被束缚于土地之上,即未经主人许可不能离开土地,当土地转移时随土地一道转移;(6)与大多数自由农不同,他们须在领主的领地上从事繁重的劳役;(7)与大多数自由农不同,他们须对自己持有的土地向领主以实物和货币交纳各种捐税;(8)与大多数自由农不同,他们使用和处分土地的权利受到严格限制,当他们死亡时,财产权归领主所有。
——哈罗德.f.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材料,全面认识农奴制度。
教师总结:
西欧农奴制度是在古罗马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相比奴隶,农奴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劳动的积极性更高,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但与自由农相比,农奴还受着沉重的剥削,人身自由也受到限制,这也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农奴起义的冲击下,农奴制必将走向瓦解。
(三)庄园的地位
教师总结:
封建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保守,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庄园经济逐渐衰落。
(在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进一步指出)西欧的封建庄园源自于中世纪的土地分封制,封建庄园既是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封建主实现其封建剥削的基本组织;它既是封建大地主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又是封建社会最基层的政治组织。
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古代欧洲尤其是中世纪西欧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新的国家。
日耳曼国家实行土地分封,划分封建等级,建立封建庄园,把西欧社会带入了漫长的封建时代。
布置作业:
(1)绘制一幅“古代欧洲的演变”示意图或制作一个简表。
(2)绘制一幅欧洲中世纪庄园的平面图,并想象自己走进庄园,看到的生产和生活的情景。
(3)每小组选出两名优秀代表,在下节课中分别汇报小组的两项优秀作品。
(全班根据座位分成三个大组即可。
)
第2课时
复习旧课:
1.说说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
2.说说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3.说说西欧封建庄园农奴的境况。
强化运用:
教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世纪西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发展概况,并布置了两个动手的课后作业,现在请各小组内部选拔的代表给同学们展示优秀成果。
学生活动:
(1)展示并介绍“古代欧洲的演变”示意图或简表。
(2)讲述庄园生产和生活的情景。
教师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引导:
(1)学生代表展示了“古代欧洲的演变”示意图或简表,可以请其他学生纠错和补充,教师也可以展示一个比较简单明了的简表。
(2)请其他学生点评学生代表讲述中的亮点,并纠错。
在学生评价庄园、农奴时,教师注意客观全面地引导。
导入新课:
教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在政治上确立起了封建等级制度,在经济上庄园成为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那人们的思想生活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新课教学:
三、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一)基督教的产生
(课件展示《十字架上的耶稣》图片。
)
教师提问:
大家知道十字架上的人是谁吗?
他是哪一宗教的创始人?
(学生回答。
)
教师引导:
那大家知道基督教最初创立的目的是什么吗?
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基督教的产生》,并回答问题。
)
教师总结:
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因受罗马人的残酷统治对现实绝望,他们幻想从宗教中寻求出路,基督教便在巴勒斯坦兴起。
旱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信徒多是贫苦民众和奴隶。
正如恩格斯在《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一文中所说:
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所以遭到罗马皇帝的镇压。
(让学生读读教材第49页的“读读”)
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耶稣是“救世主”。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
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的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服从、君权神授等思想,有利于罗马的统治。
4世纪末,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成为统治者麻痹人民,维护帝国统治的工具。
(二)基督教的传播
1.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的传播
教师提问:
你认为进入中世纪后,日耳曼国家会对基督教采取什么态度?
为什么?
(学生回答。
)
李笑来学习这里(课件展示教材49页《始建于9世纪的德国亚深大教堂》图片。
)
教师:
从公元5世纪末开始,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日耳曼国家,为获取基督教会的支持,纷纷崇奉基督教,并以种种方式,甚至采取武力手段推行基督教。
法兰克国王把信奉基督教作为国家的宗教制度,在所有被征服地区强制推行,强迫居民放弃原来的宗教信仰而改信基督教。
比如公元756年,就发生了著名的“丕平献土”事件,教皇国由此建立。
校本课程教材(引导学生关注“史海拾贝”。
)
与此同时,基督教会在国王的支持下也加快在各地的传教活动,不断扩大基督教的范围。
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使其成了欧洲、特别是西欧民众普遍信奉的宗教。
教师的情绪管理2.教会的黑暗统治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师: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教会组织遍布西欧各国,势力日渐增强。
教会在西欧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我们通过以下材料来寻找答案。
景山学校通州校区施工情况材料一1076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下诏将拒不退让并谋废融教皇的亨利四世开除出教,废止其“统治德意志王国和意大利”的权力……亨利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教皇求免,于1077年1月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晋见,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力。
材料二教会规定俗人应纳什一税,把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教会。
1199年,(教皇)英诺森三世曾向各地教会征税,教皇在全西欧范围内的征税权自此始,教皇的财政收入因此大有增加。
英诺森三世还曾迫使英王约翰纳贡称臣,干预德国的皇位继承,组织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并号召和支持封建主镇压南法的阿尔比异端。
材料三9-11世纪的西欧文化人……最强烈的自觉意识是进一步改造古典文化,把它变成封建教会进行宗教活动和封建国王治理国家的工具……在神学的枉格之下,当然不可能有动人的诗文和思想,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
政治经济学04任务答案——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描写学校的成语【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认识教会的黑暗统治。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课件展示“友情小贴士”什一税、“异端”的含义:
什一税是宗教税,基督教宣称人们农牧产品的十分之一应属于上帝,人们应将这部分收获物交纳给教会。
“异端”指与“正统思想”即基督教教义相对立的主张和言论。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总结:
在中世纪的西欧,教会势力不断增强。
政治上,教会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经济上,教会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剥削农民,征收什一税;思想文化上,教会是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
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三)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历史发展的作用
数学文化答案教师:
学习了教会的统治,你对它有何评价?
有人认为它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也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你是否认同呢?
根据我们刚才所学,并结合老师提供的材料,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如果不是基督教会在这个崩溃中的文明里维持了某种程度的秋序,则其破坏性可能更为严重。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它重建人格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利用一种由神话与奇迹、恐惧与希望和爱心等融合而成的信条,将较文雅的行为理想注入粗鲁的蛮族心中。
教案的格式——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在中世纪开始时,这些还是未进入文明行列的蛮族,通过基督教文明的流播和影响,到中世纪结束前,却已成为一个拥有较高文明水准的民族,成为推动西方文明进程的中坚力量。
——陈超《试论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讨论。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学习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
教师总结:
11至13世纪是基督教在西欧盛行的时期。
基督教的传播对西欧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教会的统治将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相结合,实际上也是在维护封建制度,因此反封建必须从反教会开始。
它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同时,日耳曼人也通过基督教获得了包括组织制度、建筑艺术、语言、文学、哲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实现了从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使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处于分裂状态下的各民族、各地区有了相对统一的宗教信仰,中世纪西欧形成了具有鲜明基督教色彩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可见,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
后来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
直到今天,在意大利还有着国中之国—梵蒂冈。
(引导学生关注“史海拾贝”。
)
本课小结:
教师:
人类文明的传承总是复杂而精彩纷呈的,在经历了古代雅典民主精神的洗礼和罗马帝国铮铮铁骑的摧残之后,西欧人民的历史进入了特殊的日耳曼时代。
采邑分封,划分等级;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基督教会,特色文明。
也许你会说中世纪的西欧是黑暗的,但它同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传承、发展了人类文明。
西欧同我们的祖国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让我们尊重差异,相互借鉴,共同营建我们美丽温馨的家园。
(在总结过程中,展示知识结构图示。
)
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时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力争在立意上下功夫,从文明的传承性和多样性的角度立意,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段历史。
本课在设计上也有许多应该反思之处,尤其是重难点的突破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材料解读能力,能否圆满实现教学效果也有待教学实践去验证。
在本课小结时,本设计通过知识结构的示意图展示,使学生形成对中世纪西欧的整体认知,并再次从文明传承性和多样性的角度去认识中世纪西欧所创造的独特文明。
本课在设计上也有许多应该反思之处,尤其是重难点的突破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材料解读能力,能否圆满实现教学效果也有待教学实践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