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5357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9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综.docx

德州市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

高中三年级模拟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

2014.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山东中学联盟

第I卷(选择题共107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C1:

35.5Fe:

56

Cu:

64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基因频率的改变仅与可遗传的变异有关

D.长期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

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绿一吡罗红试剂可将口腔上皮细胞大部分染成红色

B.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出现灰绿色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需水浴加热才呈现紫色

D.烘干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线粒体呈蓝绿色

3.吞噬细胞可将侵人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并降解,之后细胞表面出现抗原与MHC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可被某些淋巴细胞识别。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降解病原体的过程需要溶酶体参与

B.淋巴细胞识别复合物后立即增殖分化

C.复合物能被浆细胞识别

D.上述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下图为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基质并成为成熟蛋白的过程。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是前体蛋白加工的主要场所

B.肽酶切割信号肽的过程中产生水

C.成熟蛋白可催化脱氢反应及CO2的产生

D.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均以图示方式进入线粒体

5.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遗传病最可能是显性遗传

B.该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Ⅲ一1与Ⅲ一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

D.若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其子代中男女患病概率不同

6.原癌基因导致细胞癌变的几种方式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的细胞中

B.癌细胞一定含有异常的蛋白质

C.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D.癌细胞中不一定都存在癌基因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是一种新开发的材料,它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

C.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后会变质失效

D.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除去水中杂质和杀菌消毒作用

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B.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杂质

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应选择试剂为盐酸,而不是硝酸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可以比较Cu、Fe2+的还原性

B.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只产生一种气体

C.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以铁为阴极、铜片为阳极、硫酸铜为电镀液可以实现铁制品镀铜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含有两种官能团

C.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D.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聚合反应

11.主族元素M、R形成的简单离子M2-离子与R+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原子的质子数一定大于R原子的质子数

B.M可能存在16M、18M两种核素

C.M2-的离子与R+的电子层结构不可能相同

D.两种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25℃时NH4CN水溶液显碱性,则25℃时的电离常数K(NH3·H2O)>K(HCN)

B.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C.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4.5

D.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Fe2O3

13.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均为lmol·L-1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

实验开始先闭合K1,断开K2。

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闭合K1,断开K2后,A电极增重

B.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浓度上升

C.断开K1,闭合K2后,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断开K1,闭合K2后,NO3-向B电极移动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观点

B.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C.欧姆定律

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了电流强度这一物理量

D.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15.如图所示,三个重均为100N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20N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点,与物块3连接的绳水平,与天花板连接的绳与水平方向成45o角,竖直绳悬挂重为20N的小球P。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A.物块1和2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B.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20N

C.桌面对物块3的支持力大小为320N

D.物块3受5个力的作用

16.如图所示,A为置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

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

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C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A的速度

B.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卫星B运动轨迹的半长轴与卫星C运动轨迹的半径相等

D.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卫星C在该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17.如图甲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

100,其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远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0

降压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1为一定值电阻,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当温度升高时其阻值变小。

电压表V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

未出现火警时,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750kW。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降压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B.远距离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180kw

C.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D.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输电线上的电流变大

18.如图所示,菱形的三个顶点有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另一顶点为M,其所在的角为120o,O为菱形对角线的交点。

A、B为其中一条对角线上的两点,且AO=BO=M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B两点的电势相等

C.M点的电场强度小于O点的电场强度

D.负电荷在O点的电势能小于在M点的电势能

19.如图甲所示,在坐标系xOy中,有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其对角线ac和y轴重合,顶点a位于坐标原点O处。

在y轴右侧的第I象限内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直角边边长为L,底边的左端位于坐标原点O处,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t=0时刻,线圈从图示位置沿cb方向,匀速穿过磁场区域。

取a

b

c

d

a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ab间的电势差Uab。

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应是乙图中的

20.如图所示,竖直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上方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木板和物块间不粘连,一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物块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在撤去F,木板和物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先处于超重状态,再处于失重状态

B.木板对物块做正功,物块的机械能增加

C.木板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物块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9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8个题。

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

31—38题为选做部分。

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个物理、l个化学和l个生物题作答。

不按规定选做者。

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l个物理题、1个化学题和1个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1.(18分)

(1)(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测定一个物块的质量,他将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物块一端通过细线与力传感器和重物连接,一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他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使物块在不同的拉力作用下运动,物块所受拉力F的大小由力传感器读出,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由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该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测得的数据画出了物块加速度a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乙。

①该同学测得物块的质量m=kg

②利用该同学的数据还可得出物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

③下面做法可以减小物块质量的测量误差的是

A.尽量减小定滑轮处的摩擦

B.尽量使重物的质量远小于物块的质量

C.实验前将长木板右侧适当抬高来平衡摩擦力

D.改变重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2)(12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图,待测电源电动势E、内阻r,电压表V的量程为3V,内阻非常大(可视为理想电压表),电阻箱R,一段电阻未知的电阻丝R0,单刀单掷开关K1,单刀双掷开关K2,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20

,K2接到a,闭合K1,记下电压表的读数为2.00V,断开K1;

②保持电阻箱的阻值不变,K2切换到b,闭合K1,记下图乙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V,断开K1。

由此可以算出电阻丝的电阻R0为

③将K2再切换到a,闭合K1,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的示数和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断开K1。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丙所示的

图象。

根据图象可以求得电源电动势E=V,电源内阻r=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根据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22.(18分)如图所示,B、C、D在同一水平面,CED为半径R=lm的圆形光滑圆弧,O为其圆心,其圆心角

=74o,E为圆弧的最低点,圆弧与传送带相切于D点,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37o。

质量为m=1kg可看做质点的物块从B点正上方的A点以v0=4m/s的水平速度抛出,恰好从C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

传送带以速度v=4m/s匀速向上运动,传送带的长度DF=5m,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0.5,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g=10m/s2,sin37o=0.6,cos37o=0.8)。

求:

(1)物块在C点速度的大小;

(2)物块在E点对轨道的压力;

(3)通过计算说明,物块能否被传送带传送到F点。

23.(20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内自左向右依次有四个区域,在I区内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Ⅱ区内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在Ⅲ区内有大小不变,方向平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已知Ⅱ、Ⅲ区的宽度均为L。

在Ⅳ区内的半圆形通道内有均匀辐射分布的电场,虚线圆弧上电场强度大小处处相等,方向指向圆心。

在x轴上x=L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沿与x轴负方向成45o的夹角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出。

粒子到达y轴时速度方向与y轴刚好垂直,一段时间后,粒子进入Ⅳ区且恰能沿虚线圆弧运动并再次进入Ⅲ区,此时Ⅲ区电场恰好反向,粒子刚好能够返回A点。

(不计粒子的重力)

(1)判断Ⅱ区内磁场的方向,并计算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求Ⅲ区内电场强度E的大小;

(3)求虚线圆弧的半径R和粒子在Ⅳ区内的运动时间。

24.(12分)某实验小组对单作(单独种植)和间作(间行种植)的玉米及花生的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请回答:

(1)8点到l0点,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11:

00时光照强度最大,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却降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2)17:

00时两种植物的有机物制造速率(相同/不相同),理由是。

(3)据表分析,光照强度大于16

mol/m2·S时,限制单作玉米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与单作相比,间作时花生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

(4)间作时由于玉米为高位植物,接受强光照射,而花生为低位植物,长期接受弱光照射。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间作能经济高效利用光能的原因是。

(5)除环境因素外,易倒伏是限制玉米高产的另一因素。

倒伏后的玉米茎背地生长,其近地侧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

若在生长期喷施适量的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阻碍(激素)的合成,能防止植株徒长和倒伏。

25.(10分)图甲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式图(A、B、C表示器官,a、b表示激素),图乙为激素的作用机制模型(数字表示相应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

(1)寒冷刺激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增加,若图甲中C为甲状腺,则a是。

当甲状腺激素浓度偏高时,会对图中(填字母)产生抑制作用,此时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2)由图乙可知,图中细胞(是/不是)激素④的靶细胞,原因是。

(3)若图中的靶细胞为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主要是指,此时肝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为。

(4)若激素①是胰岛素,③是②的抗体,则体内出现③的个体将表现出症状,从免疫的角度看,该疾病属于。

26.(11分)为净化富含N、P的生活污水,某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构建了几个串联的氧化塘,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厌氧塘浮渣层的作用是。

厌氧塘(能/不能)构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理由是。

(2)在兼性塘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污水中的N、P等元素可被藻类吸收利用,P元素在细胞内参与形成的物质有(答出两种)。

(3)好氧塘通常水体较浅,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好氧塘中需控制浮游藻类的数量,主要原因是。

(4)管理员在好氧塘内种植了一些芦苇、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还养殖有鱼、蚌、螺、鸭等动物,芦苇、水浮莲与浮游藻类的关系是。

定期收获以上动植物产品有利于深度净化水质,原因是:

27.(15分)自交不亲和性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同一品系内异花传粉的现象,如某品种烟草为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

请回答:

(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系列复等位基因(S1、S2、……S15。

)控制,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的(特点)。

(2)烟草的花粉只有通过花粉管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才能完成受精。

下图为不亲和基因的作用规律:

①将基因型为S1S2的花粉授予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则子代的基因型为;若将上述亲本进行反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②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结合示意图说出理由:

(3)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经长期形成的,有利于异花传粉,从而提高了的多样性。

(4)研究发现,烟草的自交能育对自交不亲和为显性,种子的褐色对黄色为显性,且两对性状可独立遗传。

现有黄粒自交不亲和与纯种的褐粒自交能育种子少量,请完成下面培育稳定遗传的黄粒种子的实验:

①将黄粒与褐粒种子分别种植。

开花前,将由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套袋,开花期授以由种子发育成的植株的花粉,获得种子。

②种植种子,开花季节取其花药进行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然后用进行处理,继续培养得正常植株。

③开花前将所有正常植株处理,收获种子后保留性状即可。

28.(18分)研究人员通过对北京地区PM2.5的化学组成研究发现,汽车尾气和燃煤污染分别占4%、l8%

I.

(1)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为:

2NO(g)+2CO(g)

2CO2(g)+N2(g),已知该反应在570K时的平衡常数为1×1059,但反应速率极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使用高效催化剂

C.增大压强,上述平衡右移,故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增压的方式提高其净化效率

D.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2)还可以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反应为:

C(s)+2NO(g)

N2(g)+CO2(g)

H=akJ·mol-1,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0.100

0

0

10

0.058

0.021

0.021

20

0.050

0.025

0.025

30

0.050

0.025

0.025

40

0.036

0.032

0.010

50

0.036

0.032

0.010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保留两位小数)。

⑦前10min内用v(N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

1:

l,则该反应的a0(填“>”、“=”或“<”)。

Ⅱ.CO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很大,CO治理问题属于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1)工业上常用SO2除去CO,生成物为S和CO2。

已知相关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用SO2除去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高温时,也可以用CO还原MgSO4可制备高纯MgO。

①750℃时,测得气体中含等物质的量SO2和SO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由Mg可制成“镁一次氯酸盐”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则镁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9.(17分)镁、铝、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I:

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1)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Al(OH)2]=3×10-34,该温度下向浓度均为0.01mol·L-1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沉淀(填化学式)。

(2)高温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洗涤沉淀时的方法是。

(3)常温下如果向AlCl3饱和溶液中不断通人HCl气体,可析出AlCl3·6H2O晶体,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

Ⅱ: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

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所产生的气体。

(1)G装置的作用是。

(2)证明有SO2生成的现象是,为了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装置E和F中加入的试剂分别为、。

(3)若将铁丝换成铜丝,反应后的溶液没有出现预计的蓝色溶液,而出现了大量白色固体,原因是。

30.(18分)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重要催化剂,工业上生产V2O5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写化学式),它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

R2(SO4)n(水层)+2nHA(有机层)

2RAn(有机层)+nH2SO4(水层),

①实验室中步骤②、③使用的主要仪器是。

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3)步骤③中X试剂为,步骤④的目的是,步骤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4)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

【选做部分】

31.(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32.(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天冬酰胺(结构如右图)在芦笋中含量丰富,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1)天冬酰胺所含元素中,(填元素名称)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天冬酰胺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种。

化学式

键长/nm

键角

沸点/℃

H2S

1.34

92.3o

一60.75

H2Se

1.47

91.0o

一41.50

(2)H2S和H2Se的参数对比见右表。

①H2Se的晶体类型为,含有的共价键类型为。

②H2S的键角大于H2Se的原因可能为。

 

(3)已知钼(Mo)位于第五周期VIB族,钼、铬、锰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编号

I5/kJ·mol-1

I6/kJ·mol-1

I7/kJ·mol-1

I8/kJ·mol-1

A

6990

9220

11500

18770

B

6702

8745

15455

17820

C

5257

6641

12125

13860

A是(填元素符号),B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3.(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弹性涤纶是一种新型聚酯纤维,具有优异性能,能作为工程塑料、纺织纤维和地毯等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

其合成路线可设计为:

其中A、B、C均为链状化合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C中不含甲基,1molC可与足量钠反应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物质C与D反应生成弹性涤纶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物质B到C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4)写出C与足量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4.(12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35.(12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为利用农杆菌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流程图,请回答:

(1)提取目的基因时需要使用,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中需要利用,上述两种工具的作用部位均为。

(2)重组后的质粒放回到农杆菌时,需用处理农杆菌,其目的是,图中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所用的方法是。

(3)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需经和过程才能发育成植株,该过程需要在条件下进行。

(4)若利用植物细胞融合的方式来获取特定的受体细胞,首先需用处理细胞,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然后利用(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受体细胞制备成功的标志是。

36.(12分)【选修3—3】

(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知道水蒸气的摩尔体积和水分子的体积,可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硬币或钢针能浮于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