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翻译.docx
《论语全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全文翻译.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全文翻译
【本篇引语】
欧阳学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钱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五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子曰①:
“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
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
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
【注释】
1字: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事业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字,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
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
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
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
也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
词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
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
《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就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人就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门之道,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
历来的解释都是:
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
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释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
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互相连贯的。
这三句的意思是: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采用,合适有很多朋友赞同我都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得到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
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
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救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
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
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委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有子①曰:
“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⑧?
”
【注释】
1有子:
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是说小33岁。
后一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到称字,只有曾参合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悌:
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态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
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
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
少的意思
5未之有也:
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至于动词之前。
6务本:
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7道:
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
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为仁之本,即以孝弟作为仁指根本。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认识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吧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立即诶控制仪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一下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真反映了当时宗法制度的道德要求。
孝悌鱼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倒是有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解释一个显例。
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子曰:
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
朱熹注曰:
“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
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和悌。
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人的问题。
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该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直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曾子①曰:
“五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
传不习乎?
”
【注释】
1曾子: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
检查、查看。
三省有几种解释:
一时三次检查;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
旧注曰:
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
旧注曰:
信者,诚也。
以诚实指谓信。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
传,旧注曰:
“受之于师谓之传”。
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
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
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不断的检查自己的言行,是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以为他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
中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
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谓之忠”。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
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
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
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即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
“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而是信用。
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
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子曰:
“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言,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
【注解】
1道:
一本作“导”,作动词用。
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
乘sheng,意为辆。
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
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春秋时代,战争频繁,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
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
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
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
时指农时。
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
“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的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无农时。
”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既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的办理国家各方面的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
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
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白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
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
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
“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
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子曰:
“弟子①入②这孝,出③则弟,谨④而言,汎爱众,而亲仁⑤,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
⑧”
【注释】
1弟子:
一般有两种意义:
役使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使用第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
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礼记·内则》: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的住处,或说在家。
3出:
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
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
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汎:
fa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
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
指有闲暇时间。
8文:
古代文献。
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区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学知识。
”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弟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指致力于孝弟、谨言、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本书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吧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知识第二位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层,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子夏①曰:
“贤贤②易③色;是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注释】
1子夏:
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欧诺个字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
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
有两种解释;役使改变的意思,词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
致,以为“献纳”、“尽力”。
这是说吧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
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上是对上一章的进一步发挥。
子夏认为,一个人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1.8子曰:
“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
主忠信④。
无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⑧改。
”
【注释】
1君子:
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
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
有两种解释:
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
以忠信为主。
5无:
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
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
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把“如”解释为“类似”。
后一种解释跟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
过错、过失。
8惮:
da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的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
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
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
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
1.9曾子曰:
“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
1慎终:
人死为终。
这里指父母的去世。
旧注曰:
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
远指祖先。
旧注曰:
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就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的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
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吧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祖先尽孝的情感。
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
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
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
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
“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⑤与之与?
”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⑥已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
”
【注释】
1字禽:
姓陈名亢,字子禽。
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
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
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
剧《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
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渠道这一称谓。
孔子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
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是。
《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
是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
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
就字面理解即为:
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
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
“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子贡说:
“老是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
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让”是在功名权利上让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
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
孔子就是因为就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
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功名;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
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
就人请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
前者可以导人与团结、亲善、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
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子曰:
“父在,观①其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③无改于父之道④,可谓孝矣。
”
【注释】
1其:
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
xi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
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
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次,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
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
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它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观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进到孝了。
”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
鲁迅曾经说过: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跟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
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
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异不得为孝。
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不是善。
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景,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有子曰:
“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
【注释】
1礼:
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礼”,即指“周礼”,礼节、仪式,也只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
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
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
这、此等意。
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和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截至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
《礼记·中庸》写到:
“喜怒哀乐指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杨遇夫《论语疏证》写到:
“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指发一事也。
和今而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
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这是说,既要遵守里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能出现不和。
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
在奴隶社会,各等级职级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
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器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惟命是从。
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
对此,有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只是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有感到,孔子即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1.13有子曰:
“信近①于义②,言可复③也;恭近于礼,远④耻辱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⑤也。
”
【注解】
1近:
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
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
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
实践的意思。
朱熹《集注》云:
复,践言也。
4远:
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
依靠、凭借。
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下不妥之处。
6宗:
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知道尊敬了。
”
【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这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
“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作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是不“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是绝不能做,做了就是不“恭”的态度。
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文】
1.14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儿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
【注释】
1就:
靠近、看齐。
2有道:
指有道德的人。
3正:
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