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复习.docx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复习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复习
主要内容
1绪论、规划程序与内容
2各专业工程系统规划
3管线综合系统规划
4考试要求
1
(2)绪论、规划程序与内容
1.1城市基础设施与工程性基础设施
1.1.1什么是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urbaninfrastructure)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使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的总称。
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
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
1.1.2城市基础设施分类
1)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
①生产基础设施:
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
②社会基础设施:
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等。
③制度保障机构:
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部门等。
2)按社会属性分为二类
①工程性基础设施。
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工程设施。
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②社会性基础设施。
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
1.2我国城市工程系统的作用、构成与功能
•城市工程系统=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本教材)
1.2.1六、九构成
•六构成:
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防灾;
•九构成:
交通、给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通信、环境、防灾。
1.2.2城市工程系统的作用
•城市工程系统是保障城市生存、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各(子)工程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2.3城市各工程系统的功能(作用)与构成
1)城市交通工程系统
功能:
满足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需要。
构成:
航空、水运、轨道、道路(子)系统。
子系统功能略。
2)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功能:
满足城市净水用水需要。
构成:
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子系统功能略。
3)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功能:
控制城市排(雨、污、废)水水质。
构成:
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
子系统功能略。
4)城市供电工程系统
功能:
满足城市用电需要。
构成:
电源、电力网。
子系统功能略。
5)城市燃气工程系统
功能:
满足城市燃气用气需要。
构成:
气源、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
子系统功能略。
6)城市供热工程系统
功能:
满足城市(冬季)采暖等需要。
(部分有夏季供冷)
构成:
热源、热力网。
子系统功能略。
7)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功能:
传送城市各种信息流。
构成:
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网络等系统。
子系统功能略。
8)城市环卫工程系统
功能:
净化城市。
构成:
废物系统、公共厕所、车辆及道路清洗等。
子系统功能略。
9)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功能:
减灭自然和人为灾害及其损失。
构成:
消防、防洪、抗震、防空、救灾生命线系统。
子系统功能略。
1.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范畴(教材)
包括9项工程系统规划:
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电信、环卫、防灾、综线。
1.4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作用与意义
1.4.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
总体任务:
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专业工程系统的规划建设标准、设施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各项设施,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和措施。
个体任务:
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具体明确上述规划任务。
规划任务中最明显区别:
总体规划中有目标有源无投资估算,详细规划中无目标无源有投资估算。
1.4.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P13~14)与意义
•具有未来导向和实现指导的意义;
•具有提高建设经济性、可行性、科学性的意义。
1.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
1.5.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层面及其层面关系
Ø规划3层面:
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Ø各层面关系:
纵向:
上层指导下层;逐层深化完善;向上可提出修编。
横向:
3层面同层;城规是依据和要求;工程规划是城规的落实,也可对其提出修正。
Ø期限划分(如何划分):
近期5年;(中期10年);远期20年。
1.5.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总工作程序
拟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建设目标;
编制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1.5.3城市各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略)
1.6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内容深度(略)
•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和各规划单位的自行规定执行,包括工作内容、文本、图纸。
•各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
1.7规划基础资料
•自然环境资料:
气象、水文、地质、其他。
•城市基本情况:
现状社会经济、人口、城市用地、布局、环境。
•城市规划资料:
总规、分规、详规。
•各专业工程系统资料:
8个专业工程系统现状、规划、要求等。
3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3.1城市用水量预测
3.1.1城市用水分类(教材分为六类)
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管网漏损水;未预见用水;消防用水。
3.1.2城市用水量
包括城市统一给水量和以外的所有供水量
3.1.3城市用水标准(略)
3.1.4城市用水量变化表达
常用用水量变化曲线、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定义)表达。
3.1.5城市用水量预测基本方法
人均综合指标法,用地面积指标法,城市发展增量法,分类加和法,线性回归法,年递增率法。
3.1.6城市用水量测算
一般程序:
已知城市(或区域)用地面积或各用地性质面积(比例),选取规划期用水指标,测算其用水量和年供水规模。
3.2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3.2.1水资源种类与选择
地下水(好,保护性使用)、地表水(常用)、海水、其他(微咸水、再生水、洪水)
3.2.2水源保护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了Ⅰ类(源头水)、Ⅱ类(良好城市水源)、Ⅲ类(一般城市饮用水源)、Ⅳ类(可作工业用水等)和Ⅴ类(可作农业用水源)。
地下水也类似。
•水源保护分一级(Ⅱ类)、二级(Ⅲ类)和准保护区。
•保证水质和水量。
3.3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3.3.1给水工程系统组成与功能
3大组成(前已述),功能(略)
3.3.2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
统一、分质、分区、循环和循序等不同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
3.3.3取水工程设施规划(略)
3.3.4净水工程设施规划
•原水水质特点,水质衡量指标,处理工艺流程。
•厂址选择,平面布置与用地指标。
3.3.5给水管网规划
•输水管网布置
•给水管网布置:
枝状、环状2管网布置形式。
•配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设计规范要求
•饮用水管网严禁与非饮用水管网接,严禁与单位自备水直接。
•管网水力计算(略)
•附属设施:
设施名称;消火栓的有关规定。
4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4.1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制度)
4.1.1排水分类与概念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和降水。
•城镇污水是指城镇中排放各种污水和废水的统称,它由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被截留的雨水。
4.1.2排水工程系统体制(术语与特点)
•合流制(直排式、截流式)和分流制(完全、不完全、截流式)。
4.1.3排水工程系统及其布置
•系统构成(略)
•排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
正交、截留、平行、分区、分散、环绕、区域等布置形式。
4.2城市污水工程系统规划
4.2.1污水量预测和计算
•污水排放系数(定义)法。
其中居民(或综合)生活污水可按用水定额的80%~90%计取。
•一般步骤:
已知城市(或小区)面积,按人口密度和居民(或综合)生活污水量定额,计算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注意有总变化系数修正);测算工业企业废水设计流量;视情况考虑地下水渗入量后,得到污水的设计总流量(L/s)。
4.2.2污水管网布置(略)
4.2.3污水管网水力计算(略)
•最小管径规定等。
4.3城市雨水工程系统规划
4.3.1几个概念
暴雨强度,重现期,径流系数等。
4.3.2雨水管网水力计算(略)
4.3.3排水管材、泵站及管道附属构筑物(略)
4.4城市合流制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略)
4.5城市污水处理利用规划
4.5.1城市污水的性质
•污水的污染指标: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pH值、氮和磷、有毒化合物和重金属、感官指标。
•城市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
4.5.2污水处理方法与方案选择
•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大类。
•一级处理(预处理)、二级处理(标准处理,常用)、三级处理(深度处理,可做中水水源)
4.5.3城市污水厂规划
•厂址与城镇、工厂和生活区应有300m以上距离,并设卫生防护带。
4.5.4城市中水系统规划
•中水水源选择顺序:
冷却水、淋浴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先选前4类排水。
•中水利用量:
中水水源应为中水回用量的110%~115%。
5供电工程系统规划
5.1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与计算
5.1.1城市用电负荷分类
•按全社会、建设用地、建筑、城市用电负荷分布分;
•按产业分: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5.1.2城市用电量预测
•用电量预测方法:
单耗法、用电水平法、年平均增长率法、电力弹性系数法,以及其他方法。
5.1.3城市电力负荷预测(略)同时系数
5.2城市供电电源规划
5.2.1城市电源类型与特点
•城市电源类型:
城市发电厂和接收外电的电源变电所两类。
•城市供电电源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城市发电厂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各类发电厂。
•城市主力发电厂能提供城网基本负荷电能的发电厂。
•城市发电厂类型
5.2.2城市供电电源选择与电力平衡(略)
5.2.3城市电源设施布局规划
5.3城市供电网络规划
•电力网络接线方式与特征:
放射式、多回线式、环式、格网式和联络线。
5.3.1城市电网压力等级
750、500、330(超高)、220、110、35(高)、10(中)kV、380/220V。
5.3.2城市电网规划(略)
5.3.3城市变配电设施规划
•变电容载比是城网中同一电压等级的主变压器容量(kVA)与对应的供电总负荷(KW)之比。
•城市变电所、公用配电所(10kV)
5.4城市电力线路规划
5.4.1、5.4.2城市电力线路路径规划、线路敷设(略)
5.4.3城市电力线路安全保护(略)高压线走廊
6燃气工程系统规划
6.1城市燃气负荷预测与计算
•城镇燃气从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中的地区性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燃气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
6.1.1城市燃气类型与特征
•按来源分:
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
•人工煤气按生产工艺不同分:
主要有干馏煤气、气化煤气、油煤气等。
•城市燃气种类的选择:
发展方针:
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选择原则:
优先利用天然气,合理利用液化石油气,发展完善煤制气,大力回收利用工业余气。
6.1.2城市燃气负荷预测与计算
•城市燃气的供应对象:
居民、商业、工业企业、采暖空调、燃气汽车、其他用户。
•预测方法:
分项相加法、比例估算法。
都具有指标性质。
6.2城市燃气气源规划
6.2.1城市燃气气源设施分类(略)
6.2.2城市燃气气源规划(略)
6.3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规划
6.3.1城市燃气输配设施(略)
6.3.2城市燃气管网压力级制选择7压力级别,一、二、三、多级。
6.3.3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形式选择、布置和水力计算(略)
7供热工程系统规划
7.1城市集中供热负荷预测与计算
•集中供热普及率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与需要供热的建筑面积的百分比。
•城市供热对象选择原则:
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条件决定范围和多少。
•预测方法:
计算法、指标概算法、指标匡算法。
7.2城市集中供热热源规划(略)
•热源种类:
热电厂、锅炉房、其他。
热化系数。
7.3、7.4城市供热管网规划、热力站与制冷站设置(略)
•城市供热管网又称热网或热力网。
主要包括:
热源到热力(或制冷)站的管网即一级管网,热力(或制冷)站到用户的管网即二级管网,均含管道附件等。
8通信工程系统规划
8.1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是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的通信部门,具有通政通商通民的特点。
邮政是一种生产力。
8.1.1城市邮政需求量预测
•城市邮政需求量用邮政年业务收入或邮政通信总量表示。
•预测方法:
发展趋势延伸预测法;单因子相关系数预测法;综合因子相关系数法。
8.1.2城市邮政局所规划
•主要内容:
各期局所的数量、规模、等级、面积、分布。
例:
城市80万人,78km2,得人口密度为1.03万人/km2。
选服务半径为0.75km,得到邮政局配置总量=78/(p0.752)=44处。
•局所等级划分:
按业务量分为一、二、三等。
8.2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8.2.1城市电话需求量预测
•预测方法:
简易相关预测法、国际上推荐预测公式、社会需求调查法、单耗指标套算法。
•总规阶段有关指标:
住宅电话1户1部,非住宅为住宅的1/3;电话局站(程控)设备容量的占有率(实装率)近期50%,中期80%,远期85%;电话出局线管道孔数为设备的1.5倍,出局(音兹)电缆平均1200~1800对;每处电话端局终期容量4~6万门,每处电话站则为1~2万门。
8.2.2城市电话网络组织结构及组网方案
•本地电话网:
端局——汇接局——端局。
•交换网基本结构:
网状网、分区(单、双)汇接、全覆盖交换网。
8.2.3城市电话局所规划(略)
8.3城市移动通信规划
8.3.1移动通信服务区规划
•移动通信网的体制:
小容量大区制、大容量小区制。
8.3.2城市移动通信需求与话务量预测(略)
8.3.3移动通信频点配置(略)
8.3.4城市移动通信设施规划(略)
•移动通信设施:
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8.4城市数据网规划(略)
8.5城市广播电视设施与其它通信设施规划(略)
8.6城市有线通信网络线路规划(略)
9环卫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原则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整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
9.1城市固体废弃物系统规划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日常生活活动中向环境中排放的固态和泥状的对持有者已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质。
•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分类:
农业、工业、城市固体废弃物。
其中城市固体废弃物是指在城市的人民生活、商业活动、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与维护、公共服务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又叫城市垃圾。
9.1.1城市固体废物类型与特点
•种类: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
9.1.2城市固体废物量预测
•城市固体废物量预测法:
生活垃圾(人均指标法、增长率法)、工业固体废物(单位产品法、万元产值法、增长率法)。
9.1.3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
•收集方式:
混合收集(现状,现实)、分类收集(规划)。
9.1.4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概述
•城市固体废物的危害:
含有害细菌,无机、有机污染物,或有放射物;产生恶臭等并加剧;向天上、地面、地下传递,对人和环境或有致命危害。
•处理是固体废物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的过程;处置是最终长期放置在自然环境的状态;处理和处置的目标:
无害化(安全化)、减容化和资源化。
9.1.4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概述
•处理和处置技术:
堆存、填埋、堆肥、焚烧、热解、最终处置等。
9.1.5城市固体废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内容:
布局;用地范围;划分收集区。
•环境卫生设施通常指从整体上具有改善环境卫生和限制生活废弃物影响功能的容器、构筑物、建筑物。
如:
废物箱、管道、容器(间)、压缩站、转运站、码头、堆肥、焚烧处理厂、卫生填埋场(厂)、其他。
•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
居民区小型站R≤200m。
市政小型站:
非机动车0.4~1km;机动车小型3~5km,中型以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终处理场30km以上时,可设二次转运站。
9.1.5城市固体废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卫生填埋场(厂)的最小距离:
距小型城市2km;距大中型城市5km;距居民点500m。
使用期:
不小于10年,一般为15~20年。
9.2城市公共厕所与粪便处理规划
•城市公共厕所所平均设置密度应按每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3~5座选取。
•公共厕所建筑标准:
按规范分为一、二、三类标准。
9.3城市保洁规划(略)
城市道路保洁规划;城市水面保洁规划;车辆清洗站规划。
9.4城市环卫基层机构及场所规划(略)
10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10.1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
•灾害分类:
按发生原因: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按时间顺序:
主灾和次生灾害。
•灾害特点:
高频度与群发性;高度扩张性;高灾损失;区域性。
10.2城市防灾体系
•城市防灾的目标:
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以及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手段,加强生命线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防灾(也可叫减灾)的两层含义:
减少能减少的灾害次数和频度;减少或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立足于防的两层含义:
防止损失大;预测、监测,防护、抵御,救援、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活动。
10.2城市防灾体系
•城市防灾措施
政策性措施(软措施):
法律、规章、规范和政策等;
工程性措施(硬措施):
城市工程性防灾措施是指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工程设施、防灾保护工程措施,建立工程性防灾基准、建设、监督管理机构和防灾工程基层机构等的工作。
•体系组成:
体系网络:
纵向有上下关系,横向有协作关系,时序有先后关系。
工作时序:
灾前防灾减灾、应急性防灾、抗灾救灾、灾后工作。
体系组成:
机构和防灾工程。
10.3城市主要灾害防灾对策与防灾标准
•城市的主要灾害包括:
地震、洪涝、火灾和战争。
对应措施为抗震、防洪(涝)、消防和人民防空。
10.3.1城市防洪对策与标准
•河流流域中,采用“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对策。
•城市防洪(涝)标准
防洪重现期选择:
城市特别重要(或人口≥150万人)≥200年,重要(或人口150~50万人)200~100年,中等(或人口50~20万人)100~50年,一般(或人口≤20万人)50~20年。
10.3.2城市抗震对策与标准
•抗震设防烈度分级:
6、7、8、9度。
6度为非重点抗震防灾城市的设防等级,6度以上为重点抗震防灾城市的设防等级。
•城市抗震对策重点:
在震前和震后。
•城市抗震标准:
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适宜、较适宜、有条件适宜和不适宜。
•城市抗震标准:
城市抗震减灾规划编制模式甲、乙、丙三类
城市抗震减灾工作区标准一、二、三、四共四类P32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甲、乙、丙、丁四类。
建筑场地抗震选择标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三类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规范GB50011-2010甲、乙、丙、丁四类
基本原则: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0.3.3城市消防对策与标准
•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0.3.4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原则与标准
•我国的方针:
平战结合,综合利用。
10.4城市主要防灾工程设施规划
•避震疏散场所用作地震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
可划分为紧急、固定、中心避震疏散场所等类型。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
避所面积:
紧急所、固定所、中心所分别不宜小于0.1、1、50ha。
服务半径:
紧急避所0.5km(步行10min内),固定避所2~3km(步行60min内)。
周边距次生灾害危险源:
一般源30m,重大源1000m。
•消防站
行政上分级:
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四级;
规模上分级:
一级、二级、三级。
设置要求:
接警后5min到达,责任区4~7km2;等。
消防栓设置:
间距120m;靠路口,路宽于60m时可双侧设置;等。
•人防规划
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点不宜大于200m;
以“面上分散,点上集中”为原则布局。
等。
•城市生命线系统
是指在平时维持现代城市或区域生存的功能系统以及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在城市抗灾时起重要作用的供电、供水、供气、交通、指挥、通信、医疗、消防、物资供应及保障等系统。
•城市生命线系统加强自身保护和防灾的主要措施有:
1)提高设施和管线的设防标准;
2)强化生命线系统设施的地下化;
3)设施和管线节点的防灾处理;
4)提高设施的备用率。
11管线综合规划
1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原则与技术规定
11.1.1城市工程管线种类与特点
•“七通一平”所指为道路、水(给水、排水)电(电力、电信)气(燃气、热力)和场地平整。
•管线分类:
压力、重力、光电;架空、地敷、埋地;易弯、不易弯、不弯。
11.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目的、内容与原则
•综线规划目的
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规划内容
确定工程管线地下、地上敷设的排列顺序、相互净距、高度。
11.1.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术语
管线水平净距、管线垂直净距、管线埋设深度、管线覆土深度、同一类别管线、不同类别管线、专项管沟、综合管沟。
11.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一般技术规定
•管线避让规定
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等。
1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直埋敷设规定(略)
•水平与上下次序
11.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架空敷设规定(略)
1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管沟规划(略)
•分类:
干线、支线、干支线混合、缆线综合管沟。
•优缺点
11.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过程与成果
•工作步骤(过程):
基础资料收集;汇总综合,协调定案;编制规划成果。
•综线规划成果内容:
管线综合规划文本(规划说明);管线综合平面与竖向规划图;管线交叉点标高图;各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管线交叉点标高图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