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4093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课教学设计.docx

《导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课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课教学设计.docx

导课教学设计

导课教学设计

诗经

陕西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戚艳萍

学号:

4100220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检查预习《氓》的情况。

2、介绍《诗经》的名篇,进行细致讲解。

3、课外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掌握诗经六义,激起学习兴趣。

1、导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么凄美的诗句同学们知不知道它出自哪儿呢?

(诗经.采薇)不错,就是出自《诗经》,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诗经》。

2、检查预习:

蚩蚩

垝垣

涟涟

于嗟鸠兮

桑葚

汤汤

渐车帷裳

士也罔极

夙兴夜寐

隰则有泮

3、走进《诗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内容: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来源:

采诗之官,收集民间歌谣。

意义:

开创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

四书五经: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什么是风雅颂:

风: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宴饮所作,小雅多为个人抒怀。

颂:

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毛诗中关于风雅颂的解释:

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什么是赋比兴:

所谓赋者,就是直陈其事,直接把事情说出来。

比如《孔雀东南飞》中: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就是赋,从各方面来写尽刘兰芝的能干。

比者,以此列彼,用这件事情来比喻那件事情。

比如:

《诗经》中有一篇《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用硕鼠来比喻统治者的残酷压榨。

兴者,就是见物起兴,你看到一件东西会引起你内心之中的一种感动。

比如,看到秋天的黄叶会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动,看到鲜花又是另一种感动,有“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感觉。

比:

由心及物

兴:

由物及心

赋:

即心即物列举诗经中的名句,学生一起朗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名篇:

(大概讲解意思之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熟能成诵。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联系现实:

(这一部分主要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最近网络上有一首词很流行,人们俗称“长发及腰体”,大家可知道它的原句?

其实它是一首词,与咱们今天讲的《诗经》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它也属于古典文学范畴之列,大家欣赏一下:

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归来可好?

此身君子意逍遥,怎料山河萧萧。

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

寒剑默听奔雷,长枪独守空壕。

醉卧沙场君莫笑,一夜吹彻画角。

江南晚来客,红绳结发梢。

待卿长发及腰,我必凯旋回朝。

昔日纵马任逍遥,俱是少年英豪。

东都霞色好,西湖烟波渺。

执枪血战八方,誓守山河多娇。

应有得胜归来日,与卿共度良宵。

盼携手终老,愿与子同袍。

好,《诗经》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觉得背诵一首诗难不难?

如果难的话,老师有办法,大家来看一个视频(播放吟诵视频《子衿》)

比单元导学课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

导入课题

1.根据情境写除法算式。

师:

同学们,你们好!

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今年多大了?

师:

大多数同学都是12岁,老师今年32岁。

(板书:

生12

32)

师:

你能根据老师年龄和同学年龄这两个信息,提一个用除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

老师的年龄是同学年龄的几倍?

怎样列式?

生:

32÷12(板书)

生:

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几分之几?

又该怎样列式?

生:

12÷32(板书)

2.揭示课题,引出比。

师:

上面的两个问题都是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的。

其实这种两数相除的关系我们数学上还有一种新的表示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新内容比。

(板书:

比)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块来交流一下比的有关内容。

二、师生交流,把握学情

1、小组交流(分信息窗)

课下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整理本单元将要学哪些知识?

你们觉得哪些知识比较容易学?

哪些知识比较难学?

小组长作好记录。

2、全班交流

各组进行汇报,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本单元的知识框架。

信息窗一:

易点:

比的读写,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

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难点:

比的意义,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信息窗二:

易点:

难点: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时候,交代用到数学方法——猜想—验证—归纳。

(师板书数学方法)

(学生提出的疑惑,先追问,其他同学有这样的疑惑吗?

如果个别同学没有这样的疑惑可以说说他们的理解。

说错了,及时纠正,研讨课后再解决。

如果孩子说对了就进行表扬鼓

励,看来是预习有效。

这个环节也是导学课最难的一点,引得过深学生不理解,过浅感觉预习缺少效果,这个“度”很难把握。

)三:

初试学法,内化易点(12分钟)

1、知识基础

师:

通过预习,思考一下本单元的知识,与咱们以前所学的哪些数学知识有联系?

预设: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2、交流易知

师;通过预习,你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

3、内化易知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易知。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天,血小板的寿命只有10天。

写出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寿命比。

一架客机3小时飞行2400千米。

写出这架客机飞行路程与时间的比,求出比值。

并说说比值的实际意义。

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

19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要配制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

一种足球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制成的,黑、白皮块块数的比是35.黑色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

四、强化学法,准备研讨

一年级语文视导课教学设计《小蜗牛》

临沂九小许士燕

【教学目标】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两个谜语,引出故事

谜底:

乌龟(出示乌龟图片,看图猜读词语)

谜底:

蜗牛(出示蜗牛图片,看图猜读词语)2.课件出示“蜗牛”,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它们的故事。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多种识字方法

1、初读课文,圈画自然段。

2、学生先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

3、加音读词语

住在待在摘几颗(借助音节)已经------自己(对比识记)

碧绿碧绿(口诀识字法:

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碧绿的石头上。

)孩子(偏旁识字法)

玩吧全变黄了(偏旁识字法,渗透轻声)

4、训练读长句子。

(3句,随文识记“盖”,以甲骨文渗透,你看上边是用茅草盖着下边的小房子。

盖,口头组词)

5、看图猜词:

发芽草莓蘑菇

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

出示第一自然段

三、借助插图,认识四季

(一)了解树木的变化,借助拼音、图片认读部分生字1.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小蜗牛一天天长大,妈妈决定让小蜗牛自己去小树林里看看呢!

2.小蜗牛爬呀,爬呀,小树林里的小树变化可大了,你们都知道吗?

3.配图4幅小树的插图和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4个句子。

树叶全变黄了。

树叶全掉了。

小树发芽了。

小树长满了叶子,树叶碧绿碧绿的。

(二)教师指导朗读,感受四季变化。

1.哇,在小树不断的变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过。

小蜗牛爬呀,爬呀,发现其实不仅是小树,还有很多景物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呢。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蜗牛的脚步出发吧!

2.出示配图“草莓”“蘑菇”“雪”的段落,训练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3、指导第三段。

a第一次独自出去呢,小蜗牛有一点害怕。

谁来读?

快来鼓励鼓励他。

)b听了你的鼓励,小蜗牛出发了。

谁来读?

c多美的景色啊!

碧绿碧绿的树,多诱人的草莓哪!

4.指导第四段。

a小蜗牛爬呀爬呀,草莓没有了,夏天已经走了。

b不过没关系,地上长着蘑菇呢!

c这是小蜗牛第几次去小树林?

这时的小树林,再也找不到秋天的影子了。

5.指导第五段。

a地上盖着雪,好冷啊,冬天来了。

谁再读一读.

四、字词盘点,书写“对、妈”1.出示“对、妈”,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2.指导学生书写“对”。

(1)田字格板书范写(见写字指导)。

(2)学生集体书空、练写。

3.指导学生书写“妈”(步骤同“对”)。

五、训练口语表达

1、出示下面的句式,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

A小树

,已经是了。

B树叶,地上,已经是了。

C树叶,地上,已经是了。

D树叶,地上,已经是了。

2师生分角色合作读全文。

3、出示儿歌读读。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小蜗牛在每个季节里都有满满的收获呢!

其实,在每个季节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我们在生活中多去观察、感受。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白雪盖住地面,全变全变不见。

师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看看图读读文字、读读文字看看图,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就读完了这个童话故事4.你想对小蜗牛说什么?

六、方法迁移、拓展阅读《小熊住山洞》

1、利用看图猜读、看图读文结合自主阅读《小熊住山洞》

《穷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文中的环境、心理、语言描写。

3、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4、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人物对话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探究问题(课件出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列夫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喜欢用环境、对话、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我们的课文就是用了这三种描写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穷人之间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谁能用一句话简单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渔夫和桑娜在自己家庭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西蒙家的两个孩子)

追问:

上节课,我们在学案中留了一个小任务,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你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一下你们总结出来的问题有什么。

(生汇报,分别发言)

2、师总结: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就让我们以这些问题作为这节课的研究方向,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内涵。

二、品读心理描写课件出示,课文

9、

10、1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判断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

试着用一个词概括桑娜的心理。

明确:

忐忑不安,试着说说忐忑不安的意思(内心十分不平静,坐立难安)

2、再默读课文,划一划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桑娜的“忐忑不安”?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你划出的语句让你读懂了什么?

说说自己的看法。

4、学生汇报。

5、师提问:

这段心理描写的结尾部分,提到“桑娜沉思者,久久地坐在床前”,根据我们读到这一部分,我们来总结一下,她都想到了什么。

屏幕出示:

(1)他会说什么呢?

(2)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受得了(3)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4)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生一起读桑娜的这些思考,师提问:

如果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正常的说话思维会是这样的吗?

引导学生说出桑娜的思维混乱。

证明了她的“忐忑不安”,引导学生捋出正确的顺序(

2、

3、

4、1)。

6、就让我们每个人带着这种忐忑不安再次读一读这一部分,体会桑娜当时的心理。

请学生单独示范朗读。

7、齐读巩固

三、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找到心理描写内容的根据过渡语:

桑娜如此纠结忐忑,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1、屏幕出示:

(1)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受得了

(2)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3)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4)他会说什么呢?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桑娜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你能不能在前文找到桑娜这样想的依据?

并且说说你的理解?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破帆”“古老的钟发哑”“不顾惜身体”“冒着”“从早到晚”“勉强”“无论···都···”“只有”

总结学法: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

3、桑娜和渔夫的生活真是不易!

既然生活如此贫苦,为什么还要坚持收养了两个孩子呢?

出示课文原句“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学生读,分析思考,(屏幕出示练习题:

将上述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并到黑板上写出自己认为的原因(用关键词即可)

4、师过渡:

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对,桑娜虽然在抱完两个孩子后想了很多,但是她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却没有想那么多,她是那么的坚定。

5、我们根据刚才的梳理,完成学案中的一道练习题:

不抱过来_________________抱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桑娜宁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体味人物对话

1、过渡:

我们都佩服桑娜的善良和伟大,但是,她在抱来两个孩子之后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将会面临什么?

而首先,她要面对的就是自己的丈夫。

2、小组同学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12-27段,思考这一部分属于什么描写?

从语言描写中你可以看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试着用到刚才学到的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说说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熬(表现渔夫善良朴实、关心他人、无私)

四、品味环境描写

过渡:

这真是一对有爱的夫妇,因为有爱,让这个家庭充满温馨,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个家庭的温暖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教师示范朗读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是一户穷人吗?

五、总结

桑娜和渔夫的的确确是“富有”的人,因为他们拥有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六、作业

这是一个温暖又感人的故事,但是文章的结尾总让我们感到意犹未尽,拉开帐子之后,未来的日子会是怎样呢?

课后小练笔:

续写《穷人》

9《穷人》学案

1、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划出对桑娜的心理描写,认真阅读,并概括她主要想到了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划出表现桑娜一家生活艰难的词语或句子,用关键词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中内容,完成练习:

不抱过来__________________抱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桑娜宁愿_______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认识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

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打一种鸟)

2、出示乌鸦的画面。

瞧,这就是乌鸦。

大家看看,乌鸦长得什么样?

(嘴巴长长的,羽毛是黑的····)

3、是啊,乌鸦的嘴巴又长又尖,浑身都长满了乌黑的羽毛。

这“乌”字就是黑的意思,比“鸟”字少一点。

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是鸟字旁,鸦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右边是——(老师边说,边板书“乌鸦”。

4、谁来和这只乌鸦打招呼啊?

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5、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学习一个乌鸦的故事,题目是《乌鸦喝水》。

老师边说,边板书“喝水”。

看这个“喝”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记住了它的部首,你还能根据意思记偏旁,真不错!

6、瞧,课题有四个字,生字就有三个呢,能读好它吗?

谁来读读课题?

乌鸦喝水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打开书,翻到课本106页,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圈出来,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开始吧!

2、课文读完了,生字都认准了吗?

同桌两个互相检查生字,都读会了,你就夸夸他,有不会读的,你就教教他。

3、出示生词:

乌鸦到处找水看见旁边许多小石子喝不着想出办法放进升高

4、你都教同桌读了哪几个生字?

(随机点拨正音,读词语)

5、刚才我们互相合作着就把生字认好了,这就叫互相学习,现在,我们互相合作着再把这些生字互相读一读吧。

三、品读课文,记忆生字

1、生字都读准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读完以后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你能像老师这样标出自然段吗?

3、我想请你们开火车读读这个故事,3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随机指导。

(能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真了不起!

4、(指大屏幕:

瞧,这篇课文就是向我们讲了乌鸦先是找水喝,找到水了却又喝不着,最后终于喝着水的故事。

)板书:

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5、那小乌鸦为什么要找水喝?

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

6、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找水喝呢?

指生说。

(2)出示“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指生读。

(3)你猜,乌鸦都去哪些地方找过水?

(生猜)

(4)是呀,乌鸦去过那么多地方,这就叫“到处找水喝”(到处变红,读词语)让你找东西,你会用什么来找?

所以“找”的左边是——谁想再读这句话?

(5)它找到水了吗?

出示课文插图和句子:

乌鸦看到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6)想一想,此时乌鸦心情怎么样?

(高兴、欣喜)谁来读这句话,读出高兴、欣喜的感觉?

(7)瞧,这就是乌鸦看见的那个瓶子,这是瓶子的口,我们叫它——瓶口,这个瓶子的瓶口有点——小。

出示:

瓶口小,再看看瓶子里的水——不多。

(8)乌鸦好不容易找到水,偏偏喝不着(有水、喝不着变红),多着急呀!

谁再读?

(一个“但是”就让我们读出了乌鸦心情的变化。

(9)乌鸦找到水了,却喝不着水,多着急呀!

出示“怎么办呢?

”一起读。

(10)谁想自己读读?

指生读。

(师随机点评:

关注到了小问号,你就读出乌鸦着急的心情。

我听出来了,你在替乌鸦着急呢!

你都恨不得去帮帮他了。

7、学习第二段。

(1)那乌鸦有没有想出办法?

它有没有喝到水呢?

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的

二、三自然段。

(2)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

出示: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3)出示词语:

旁边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谁来读?

你记住了哪个字?

你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4)出示多,指导书写。

多是上下结构,摆好你的写字姿势,把这个词语工工整整的写两遍。

(学生写字,老师点评:

你的坐姿镇端正,老师奖你一个奖励卡。

你写的字不涂抹、不用橡皮擦,老师奖你两张奖励卡····)

(5)乌鸦自己动脑筋想出办法来了,多高兴呀!

一起高兴地读一读。

8、学习第三段。

乌鸦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

(1)把找到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

指生交流。

(2)你们想不想看看乌鸦想到的办法?

(想)我请一个孩子来当乌鸦,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你都看到了什么?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水里。

(3)为什么是“一个一个”放进去?

(多聪明的小乌鸦呀,它看到瓶口这么小,就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去了。

(4)你还看到了什么?

(水慢慢升高)

(5)你真了不起!

你读懂了课文中一个词语的意思,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说出来。

课文里哪个词语是慢慢的意思啊?

出示词卡:

渐渐

(6)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叠词:

渐渐,一起读一读。

(7)出示句子补充: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小树渐渐——。

花儿渐渐——。

_______渐渐______________(8)小乌鸦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水了,它多开心呀!

我们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指生读第三段。

出示:

放,认识反文旁,与“处”里的折文旁比较。

(9)乌鸦看见瓶口这么小,就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去,多聪明的小乌鸦!

再读这段话,夸夸小乌鸦!

(10)小乌鸦终于喝着水了,多亏有了谁帮忙?

(小石头)

“石”是这节课要求我们会写的字。

瞧,这是古人造的“石”字,多有趣呀!

古人比照着石头的样子造了这个字,后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石”字了。

(11)怎么写好这个独体字呢?

师范写:

一横不要长,一撇要舒展,口在撇中间。

摆好姿势,把“石”描两遍写一个。

四、拓展延伸,巩固生字

1、课文学到这里,课文里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吧?

出示词语读一读:

乌鸦到处口渴找水石子旁边许多办法放进升高

2、这一行的词语都跑到另一篇文章里来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基础训练上的《乌鸦和猴子》学生自由读。

3、点出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

4、说一说,为什么乌鸦用老办法喝井里的水是不行的?

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写了生字,还读了《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你喜欢这只乌鸦吗?

为什么喜欢它?

2、现在老师把这个故事做成了连环画发给大家,回家后先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我们再讲这个故事,好吗?

下课!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