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3373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11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docx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二○○八年四月

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

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1

一、自然概况1

二、社会经济概况2

第二节水环境状况5

一、污染源现状5

二、水质状况11

第三节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18

一、事件发生过程18

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19

第四节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20

一、治污措施及成效20

二、主要经验27

三、主要问题和教训29

第五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31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31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32

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32

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33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34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4

一、指导思想34

二、基本原则34

第二节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36

第三节总体目标37

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38

二、近期目标38

三、远期目标39

第三章保障饮用水安全40

第一节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40

一、水源地建设40

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41

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41

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41

第二节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41

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排措施42

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42

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43

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置和净化措施43

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43

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44

第四章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45

第一节污染物总量控制45

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46

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47

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48

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49

第二节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49

一、调整产业结构49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52

三、优化城乡布局53

第三节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54

一、严格控制工业点源54

二、治理船舶污染,提高事故应急能力55

第四节统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55

一、城镇污水处理55

二、城乡垃圾处理56

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57

第五节防治农业面源污染57

一、绿色农业工程58

二、畜禽养殖58

三、水产养殖58

第六节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59

一、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59

二、岸线治理60

三、生态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60

四、科学清淤60

第七节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60

一、扩大引江济太工程规模61

二、提高出湖过水能力61

三、加强“引江济太”调水管理61

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62

一、倡导农业节水62

二、推进工业节水62

三、建设节水防污型城镇63

第九节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63

一、提高废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63

二、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度64

三、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65

第十节强化科技支撑作用65

一、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66

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66

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66

第十一节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66

一、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67

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68

三、湿地监测能力建设68

四、水环境预警系统建设68

五、完善执法体系69

第五章重点治理区项目和工程70

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70

一、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项目70

二、多水源供水和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71

三、区域联合供水项目71

四、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项目72

第二节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72

一、整治、淘汰落后企业72

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73

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74

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项目74

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75

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75

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置项目75

五、村庄污水及垃圾处置项目75

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76

一、种植业治理项目76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77

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78

四、乡村清洁工程79

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80

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80

二、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80

三、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81

四、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81

五、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81

六、望虞河后续工程82

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82

一、湿地保护、修复与重建82

二、生态保护带建设84

三、水体生态修复85

四、西太湖综合整治工程86

五、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86

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86

一、环太湖河道整治工程86

二、河网清淤87

三、船舶污染控制88

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89

一、农业节水重点工程89

二、工业节水示范工程89

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89

第九节监管体系建设项目89

一、国家级站网建设90

二、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90

三、地方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92

四、省市区站网和能力建设92

五、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93

六、湿地监测能力建设93

第十节科技支撑研究项目93

第六章一般治理区主要项目和工程96

第一节饮用水安全项目96

第二节点源污染治理项目97

第三节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项目97

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97

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98

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98

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98

第四节面源污染治理项目99

一、种植业治理项目99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99

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100

四、乡村清洁工程100

第五节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100

第六节生态修复项目101

一、湿地保护与修复101

二、生态林建设101

三、湖泊清淤101

第七节河网综合整治项目101

第八节节水减排建设项目101

第七章投资匡算与工程占地102

第一节投资编制依据102

第二节总投资103

一、总投资及构成103

二、筹资渠道103

第三节重点治理区投资107

第四节一般治理区投资109

第五节治理项目用地111

第八章综合治理效益分析112

第一节环境效果分析112

一、生态系统功能增强112

二、污染物量削减112

三、污染负荷预测与削减能力综合分析114

第二节投资效果分析115

一、饮用水安全项目115

二、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116

三、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项目116

四、面源污染治理项目116

五、提高水环境容量引排项目117

六、生态修复项目117

七、河网综合整治项目117

八、节水减污项目117

九、监管体系建设项目117

十、科技支撑研究项目118

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118

一、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118

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节水减污118

三、完善城镇治污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119

四、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9

五、积累经验,为河湖综合治理起示范作用119

六、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120

第九章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121

一、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121

二、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124

三、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124

四、利用价格杠杆,完善收费制度125

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127

六、引入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机制128

七、加强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128

八、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129

九、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130

附件: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治理项目汇总

前言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虽然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加大了水污染治理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水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2007年5月底,由于太湖蓝藻暴发等原因,导致无锡市水源地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近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对无锡市供水危机和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高度重视。

温家宝总理6月1日作出重要批示:

“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请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江苏等地方、水利、环保、建设等部门,认真调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研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6月份,国务院先后在无锡市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谈会”和“太湖、巢湖、滇池污染防治座谈会”,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

“要把治理‘三湖’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摆在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取更有力、更坚决的措施,预防‘三湖’再次发生污染事件,坚持不懈地把‘三湖’整治好。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启动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

2007年6月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订了《总体方案》编制的“工作方案”和“编制大纲”。

7月初,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原环保总局、原建设部、原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国务院法制办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部门,以及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召开《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启动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组和专家组,明确了《总体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内容,明确了部门和地方的任务和组织分工,正式启动了《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

半年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两省一市按照任务分工,深入实地,调查研究,针对重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认真总结十年来太湖治理经验,广泛借鉴国际湖泊治理经验,先后完成了十多份专题调研报告。

《总体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网上建言献策、召开多种类型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专家意见,并先后七次召开会议,召集有关部门和两省一市反复磋商、多次协调,加快推进编制工作。

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为主体的工作组,承担了《总体方案》的具体编写工作,先后组织100余位专家,认真分析各部门和地方提供的资料数据,在消化提炼和论证评估的基础上,数易其稿,完成了《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

12月8日,《总体方案》领导小组召开了专家评审会,15位评审专家对《总体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

根据专家、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工作组又对《总体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任务。

《总体方案》认真总结了以往太湖污染治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处理大量基础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厘清了太湖污染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强调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体方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明确提出了到2012年和2020年的分阶段治理目标;坚持综合治理、科学治理,明确提出了治理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确提出了治理的重点区域和项目;坚持体制创新、落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政策建议。

《总体方案》确定了综合治理区范围:

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个市共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个市共20个县(市、区),上海市青浦区的练塘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

鉴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重、投资大、涉及面广,《总体方案》还根据对饮用水水源地、太湖湖体、入湖河流的污染程度,确定了重点治理区,范围包括江苏省22个县(市、区),浙江省10个县(市、区),上海市3个镇,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占综合治理区总面积的61.64%。

《总体方案》分两期实施,近期为2007~2012年,远期为2013~2020年,基准年为2005年。

《总体方案》编制的法规依据主要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市供水条例》、《城市排水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批复》。

《总体方案》是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性文件,各部门和两省一市要根据《总体方案》分别编制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落实治理任务和措施,将治理任务落到实处。

《总体方案》涉及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深化前期工作,履行报批手续;具有不确定性的项目需先期做好试点。

《总体方案》执行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

国家将于2010年组织全面的中期评估,对《总体方案》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范围(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示意图

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面积2338平方公里,太湖流域物华天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是国家财赋重地,是着名的江南水乡,被誉为“人间天堂”。

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自然概况

(一)地形地貌和气象

太湖流域西部山丘区面积7338平方公里,中部平原区面积19350平方公里,沿江滨海平原区面积7015平方公里,太湖湖区面积3192平方公里(包括部分湖滨陆地)。

平原区河网交织,水流流速缓慢。

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夏季炎热。

年平均气温14.9~16.2℃,年日照时数1870~2225小时。

多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22毫米。

(二)水资源概况

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77.4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398立方米和727立方米。

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334亿立方米,2005年沿长江口门引水量81亿立方米。

(三)湖泊与河流水系

太湖流域河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水面总面积约555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湖泊共有189个,湖泊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的6个。

主要湖泊特征见表1.1-1。

表1.1-1太湖流域大中型湖泊形态特征

湖泊名称

湖泊面积

(km2)

湖泊水面

(km2)

湖泊长度

(km)

平均宽度

(km)

平均水深

(m)

总容蓄水量

(亿m3)

太湖

2425.00

2338.11

68.55

34.11

1.89

44.30

滆湖

146.50

146.50

24.00

6.12

1.07

1.74

阳澄湖

119.04

118.93

1.43

1.67

淀山湖

63.73

63.73

12.88

4.95

1.73

1.59

洮湖

88.97

88.97

16.17

5.5

0.97

0.98

澄湖

40.64

40.64

9.88

4.11

1.48

0.74

流域内河道总长约12万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3.3公里。

出入太湖河流228条,其中主要入湖河流有苕溪、南溪和洮滆等;出湖河流有太浦河、瓜泾港、胥江等;人工调控河道主要有望虞河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一)基本情况

2005年,太湖流域人口4533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流域内分布有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等8个大城市,城镇化率达73%。

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21221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1.6%;人均生产总值达4.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全流域财政收入6609.1亿元,约占全国的22.1%;单位国土面积经济收益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

流域总耕地面积2213万亩,人均耕地近0.5亩,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5.7%。

(二)产业结构

1、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

2005年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生产总值1188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7%、61.3%和35.0%,见表1.1-2。

表1.1-2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产业结构情况

治理范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江苏省部分(亿元)

208.6

5324.0

2857.1

8389.7

产业结构(%)

2.5

63.5

34.0

100.0

浙江省部分(亿元)

213.0

1784.5

1296.8

3294.3

产业结构(%)

6.5

54.2

39.3

100.0

上海市部分(亿元)

12.6

187.4

200.0

产业结构

总计(亿元)

434.2

7295.9

4153.9

11884.0

产业结构(%)

3.7

61.3

35.0

100.0

太湖流域涉及的各市2005年、2006年产业结构比例,见表1.1-3。

2、工业结构现状

据江苏、浙江两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综合治理区内共有工业企业20.95万家,其中江苏10.40万家、浙江10.55万家。

工业总产值为24395亿元,其中江苏15144亿元,浙江9251亿元。

表1.1-3太湖流域各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

城市名称

2005年

2006年

镇江

4.4:

60.6:

35.0

4.1:

60.4:

35.5

常州

4.3:

61.1:

34.6

3.8:

61.0:

35.2

无锡

1.6:

59.7:

38.7

1.6:

59.7:

38.7

苏州

2.0:

66.8:

31.2

1.9:

65.4:

32.7

嘉兴

7.1:

58.9:

34.0

6.5:

60.0:

33.5

湖州

8.6:

57.2:

34.2

8.6:

57.2:

34.2

杭州

5.0:

50.9:

44.1

4.5:

50.6:

44.9

上海

0.9:

48.9:

50.2

0.9:

48.5:

50.6

六大重点污染行业的企业共计5.57万家,其中江苏2.46万家、浙江3.11万家。

六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总产值6149亿元,其中江苏3937亿元,浙江2212亿元,分别占本省工业总产值的26%和24%,见表1.1-4。

(三)交通

太湖流域交通发达,沪宁、沪杭铁路和沪宁、沪杭、宁杭、沿江等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了流域快速交通网络;京杭运河贯穿南北,沟通长江和钱塘江航运;内河航运网络通航里程达1.2万公里,内通三省市、外联长江。

表1.1-4太湖流域六大重点污染行业情况

行业

企业数

(个)

占省工业企业总数比例(%)

产值

(亿元)

占省工业总产值比例(%)

纺织业

13075

12.57

1476

9.75

造纸及纸制品业

2506

2.41

232

1.5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408

0.39

266

1.7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264

6.98

1421

9.38

医药制造业

602

0.58

200

1.32

化学纤维制造业

789

0.76

342

2.26

江苏合计

24644

24

3937

26

纺织业

21515

20.40

1100

11.89

造纸及纸制品业

2523

2.39

176

1.9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15

0.11

59

0.6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975

5.66

468

5.06

医药制造业

477

0.45

146

1.58

化学纤维制造业

461

0.44

263

2.84

浙江合计

31066

29

2212

24

第二节水环境状况

一、污染源现状

根据地方上报污染物排放数据汇总,2005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3.14亿立方米。

其中:

江苏省25.55亿立方米,占77.1%;浙江省7.47亿立方米,占22.6%;上海市1150万立方米,占0.3%,见表1.2-1。

表1.2-12005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废污水量统计(万方/年)

行政分区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合计

江苏

179404

76119

255523

浙江

35965

38710

74675

上海

143

1007

1150

总计

215512

115836

331348

2005年,COD、氨氮、总磷、总氮排放总量分别为85.03万吨、9.18万吨、1.04万吨、14.16万吨,见表1.2-2及空间分布图。

表1.2-22005年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吨/年)

行政分区

分类

COD

NH3-N

TP

TN

江苏

工业

205726

26365

416

35066

城镇生活

144643

12295

1546

16353

农村面源

235608

25560

3826

46742

小计

585977

64220

5788

98161

浙江

工业

58881

4865

92

6417

城镇生活

49960

7818

1144

10308

农村面源

142233

12847

2707

23992

小计

251074

25530

3943

40717

上海

工业

119

18

23

城镇生活

6969

551

165

733

农村面源

6182

1469

454

1953

小计

13270

2038

619

2709

综合治理区

工业

264726

31248

508

41506

城镇生活

201572

20664

2855

27394

农村面源

384023

39876

6987

72687

总计

850321

91788

10350

141587

注:

农村面源污染排放量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位于农村的小型企业。

二、水质状况

(一)水质现状

1、太湖水质现状

2005年太湖水质为劣Ⅴ类。

总磷除东部沿岸区为Ⅲ类外,其余湖体均为Ⅳ类或Ⅴ类;总氮除东部沿岸区为Ⅴ类外,其余湖体均为劣Ⅴ类,见表1.2-3。

表1.2-32005年太湖各湖区水质类别评价结果(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