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3153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6

阶段滚动检测(六)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二者都具有细胞膜、DNA等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同一生物体的组织中可以同时存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D.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特点之一

C [同一生物体的组织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错误。

]

2.有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以“触发波”的形式发生,首先半胱氨酸蛋白酶被激活,然后由它们去激活其他蛋白酶,使其开始裂解细胞,直到整个细胞被摧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幼的生物个体中不存在细胞凋亡

B.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启动后不再有蛋白质的合成

D.癌细胞的发生可能是“触发波”的传播受到了阻滞

D [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年幼的生物个体中存在细胞凋亡,A错误;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对于机体有利,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细胞凋亡启动后会有水解酶等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

3.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液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t2时段,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慢

C.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中t1、t2、t3时期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均可能变成灰绿色

D [据图分析,0→t2时段,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先明显降低后缓慢降低,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无氧呼吸逐渐增强,A错误;t3时培养液中氧气的消耗速率比t1时低,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与t1时相近,说明t3时以无氧呼吸为主,其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错误;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降低10℃培养,有关酶的活性会降低,则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图中t1、t2、t3时期酵母菌都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故培养液中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都可以变成灰绿色,D正确。

]

4.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中的mRNA分子含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由4条不同肽链组成。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为高等植物细胞

B.酶Ⅰ和酶Ⅱ分别是DNA聚合酶和DNA解旋酶

C.该mRNA通过4个核糖体合成4条不同的多肽链

D.控制合成该mRNA的基因中含有m-n个腺嘌呤

D [图示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表明相关的细胞没有细胞核,为原核细胞,因此该细胞不可能为高等植物细胞,A错误;酶Ⅰ和酶Ⅱ分别在DNA复制和转录中发挥作用,因此分别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B错误;该mRNA相继结合4个核糖体,合成4条相同的多肽链,C错误。

]

5.(2019·邯郸市高三一模)如图是植物水培生长系统的示意图,培养槽中放置了能产生小气泡的多孔固体作为气泡石。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气泡石用于保持溶液中氧的饱和状态,避免根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B.营养液中的水和矿质元素充足时,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根系细胞

C.相比土壤种植,水培系统增加了植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可利用性

D.当营养液的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B [气泡石可以产生小气泡,从而保持溶液中氧的饱和状态,避免根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矿质元素在营养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以主动运输方式被植物吸收,B错误;在土壤中,许多矿质离子会被吸附到土壤颗粒上,对于根系来说,水培系统增加了植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可利用性,C正确;当营养液的浓度过高时,植物可能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可能会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D正确。

]

6.(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模拟)如图是某一家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

C.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D.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是20%

C [从图中分析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这种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性,A错误;个体3可能是携带者,个体4基因型不确定,有可能是携带者,所以后代有可能患病,B错误;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个体3是携带者的概率是2/3,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个体3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C正确;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对夫妇(1、2号都是Aa)后代发病率为1/4,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对夫妇(1、2号分别是XAXa,XAY)后代发病率为1/4,D错误。

]

7.某二倍体植物的基因A(控制红花)对基因a(控制白花)为完全显性。

现将基因型为Aa的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植株乙;再将植株乙产生的配子离体培养成幼苗丙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植株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培育乙的过程和乙培育丁的过程均为多倍体育种

B.若将植株乙单独种植,则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36

C.幼苗丙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可育的二倍体

D.最终获得的植株丁有3种可能的基因型,且一定为纯合子

B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二倍体幼苗甲成为四倍体乙的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将乙的配子离体培养成幼苗丙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产生丁的过程是单倍体育种,A错误;植株乙(AAaa)能产生AA、Aa、aa三种配子,比例为1∶4∶1,产生aa配子的概率为1/6,所以后代中白花植株(aaaa)占1/36,B正确;幼苗丙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可育的,但其是由配子形成的单倍体,C错误;植株乙产生的配子经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最终获得的植株丁基因型为AAAA或aaaa或AAaa,其中AAaa仍含有等位基因,故丁可能为杂合子,D错误。

]

8.(2019·安徽定远重点高中高三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原刺激浆细胞不断分裂并产生抗体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和肌肉组织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炎热环境下,为减少产热,机体甲状腺激素将停止分泌

D.垂体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和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

D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是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分裂,A错误;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产生葡萄糖,因此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而流经肌肉组织后不会,B错误;炎热环境下,受基础代谢率的制约,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相对降低,但是机体甲状腺激素不可能停止分泌,C错误。

]

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的破坏而发生变化

C [黑光灯只能用于调查农田里趋光性的昆虫,没有趋光性的昆虫不能捕获,因此不能用于探究该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C错误。

]

10.(2019·东北三省四市高三模拟)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温度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食蚜蝇和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

B.6月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

C.蚜虫种群数量速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

D.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

C [已知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6月之后因乔木的幼嫩枝叶很少,蚜虫因缺乏食物来源而导致其种群数量速降,C错误。

]

11.如图为宁夏南部草原区在不同退耕年限草地植物群落部分特征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退耕后的草地上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B.该地区群落演替最终一定能形成树林

C.丰富度指数、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退耕年限大致成正相关

D.退耕还草后,该草原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呈上升趋势

B [退耕后的草地上具有部分生物,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A正确;受水分条件影响,该地区群落演替不一定能形成树林,B错误;据图可知,群落丰富度指数、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退耕年限大致成正相关,C正确;退耕还草后,该草原区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呈上升趋势,D正确。

]

12.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收获农作物后,农作物的秸秆可以有多种方式的处理。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秸秆能够进行能源化利用,主要原因是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农作物的能源物质

B.秸秆用于培养蘑菇供人们食用,这样可构成“农作物→蘑菇→人”食物链

C.将秸秆进行焚烧处理,不但污染环境,还会使秸秆内的物质和能量全部散失

D.将秸秆粉碎处理后喂养牛、羊等家畜,可以提高农作物中能量的利用率

D [植物体内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不能为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蘑菇是分解者,“农作物→蘑菇→人”不能构成食物链,B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秸秆中的物质不会全部散失,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无机盐含量丰富,C错误。

]

13.(2019·惠州市高三调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对长江生态系统保护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长期投放较多的鱼类饵料

B.严格监控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C.在一定时期进行增殖放流

D.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禁捕

A [长期投放较多的鱼类饵料,会导致鱼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系统的内部平衡,A选项错误。

]

14.“溪流”是诸多文人墨客重点描绘的对象,如“飞桥自古双溪合,桂柳如今夹岸垂”——宋·吕渭老,又如“蛙声两岸夹溪流,漫漫澄潭夜进舟”——宋·钱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溪流边柳树种群密度时,适合用等距取样法

B.物理信息“蛙声”能调节该溪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C.用柳枝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需用生长素浸泡其形态学上端

D.“飞桥自古双溪合,轻柳如今夹岸垂”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用柳枝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需用生长素浸泡其形态学下端,C错误。

]

15.(2019·陕西铜川市高三模拟)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C [调查群落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也常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一般用样方法,C错误。

]

16.(2019·长春市高三一模)如图表示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C.蛇和鹰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D.鹰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鼠→鹰

B [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虫、鼠、鹿一共从草中获得其能量的10%—20%,B错误。

]

17.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其营养结构,A、D错误;消费者的存在丰富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

]

18.(2019·黑龙江省仿真模拟)黑桫椤为木本蕨类植物,如图为某山低地雨林与山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的年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小于直接价值

B.低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的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C.采用样方法调查黑桫椤的种群密度时,从密集处取样

D.雨林群落是由生活在该区域的全部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B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直接价值指的是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旅游、美学价值等,因此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错误;据图可知,低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因此其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正确;采用样方法调查黑桫椤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如果在密集处取样,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C错误;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因此雨林群落是由生活在该区域的全部生物组成的,D错误。

]

19.(2019·莆田一中高三检测)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演替。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也会变化

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往往不相同

C.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经足够长的时间演替后能形成森林

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

C [森林形成必须有适宜的气候条件,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不一定(或很难)演替成森林,C错误。

]

20.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A [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主要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或人类持续排污有关,A项错误。

]

21.我国某地采矿塌陷区采取生态修复的方法,经科学引种,开创了水生作物栽培、水产养殖和湿地景观开发的生产模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群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B.引入新物种后,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C.生态修复后,该区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某些重金属离子可能会富集到人体内

B [引入新物种后,若环境适宜,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随种群数量增加,天敌增加,食物空间有限,种群最终不能呈“J”型增长;若环境不适宜,该种群可能被淘汰,B错误。

]

22.(2019·全国卷大联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是遵循相关生态规律,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B.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C.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不包含其排出的粪便、尿液中含有的能量

D.增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

D [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A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不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提高,B错误;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但其尿液是由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构成的,其中所含能量属于次级消费者,C错误;增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因而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

23.我国较多城市雾霾天气频发,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退耕还林”持续进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迅速展开。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过程经历了次生演替

B.退耕还林过程增加了物种丰富度

C.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C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导致本地物种受到威胁,破坏生物多样性,C错误。

]

24.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B.温室效应主要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

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④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C [图中缺少A→CO2的呼吸过程,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温室效应主要由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B错误;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会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样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微生物的异化类型包括好氧型、厌氧型及兼性厌氧型,因此④表示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错误。

]

25.(2019·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模拟)研究小组对某生态系统中三种动物的λ值(指某种群数量是一年前该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中数据显示,动物A的种群数量在2014年到2016年逐渐增多

B.动物B在2013年的λ值较低,原因可能是雌性个体减少,出生率降低

C.动物C最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它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影响

D.2015年至2017年,动物C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A [表中数据显示,动物A的种群数量在2014年到2016年,λ值一直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动物B在2013年的λ值较低,原因可能是雌性个体减少,出生率降低所致,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动物C的数量在2011~2015年一直增加,在2016~2017年稳定不变,因此动物C最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它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影响,C正确;动物C在2015年至2017年的λ值等于1,故动物C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

二、非选择题(50分)

26.(8分)(2019·安庆市高三模拟)饮食过咸时,机体一方面因口渴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会减少尿量。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渴觉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

(3)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脂双层膜。

试从生物膜的成分及结构方面对“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这一现象提出合理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人体的各种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的产生也在大脑皮层。

(2)下丘脑在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二是作为水平衡调节中枢;三是分泌抗利尿激素。

(3)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脂双层膜,这说明生物膜上某些蛋白质(称为水通道蛋白)对水的重吸收有重要作用。

结合“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现象可推知,该激素有提高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大量增加的作用,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答案] (除特殊说明外,每空3分,共8分)

(1)大脑皮层(2分) 

(2)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平衡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答出两点即可) (3)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有大量水通道蛋白

27.(10分)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

他们有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果林中种草菇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

回答下列问题:

(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这种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果林土壤中的小动物可以改善土质,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调查其丰富度。

在果林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根据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分析此措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

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________;其余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此外还有一部分尚未被利用。

[解析] 

(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是在具有一定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2)果林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较小,活动范围较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丰富度。

在果林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充分利用了群落中不同的空间和资源,所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在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合成大于分解,不能实现循环。

(4)输入鳙鱼的能量即鳙鱼的同化量,其中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此外还有一部分尚未被利用。

[答案] (每空2分,共10分)

(1)次生演替 

(2)取样器取样法 充分利用了群落中不同的空间和资源 (3)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4)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28.(12分)(2019·石家庄市一中高三冲刺)某农田由于人为不合理的农事操作使原有的生态系统退化为沙地,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沙地以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为主,由于植物数量很少,沙尘暴时有发生。

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对沙地进行植树固沙,使沙地最终演化为以乔木为主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退化形成沙地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沙地的优势种是耐风沙耐干旱的灌木,结合灌木的特点解释其适应沙地环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固沙林形成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项),经过分解者的________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

(4)森林的重建恢复依据的生态学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地退化形成沙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因为演替的起始阶段有土壤条件和植被。

(2)演替到沙地后优势种是灌木,灌木生长特点是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故能在沙地这种缺水环境中成为优势种。

(3)研究者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固沙林形成后,植物种类增多,随后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生物也会增多,故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

(4)森林的重建恢复依据的生态学理论是生物群落演替。

因为演替过程中逐渐改变土壤环境,环境改变后适宜生长的优势种发生改变,总体趋势是生物种类增加,种间关系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答案] (每空2分,共12分)

(1)次生 开始有土壤条件和植被 

(2)灌木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 (3)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 分解(呼吸) (4)生物群落演替

29.(10分)(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即种群密度效应。

关于植物的种群密度效应,目前有一个基本规律:

最后产量恒定法则,即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密度如何,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样的。

(1)种群密度是指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