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3097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docx

高考专题复习探究题答题方法

探究性试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考查“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是政治学科考试的考核目标之一。

这几年,上海、北京、江苏、山东等地都相继设置了该类题目,广东省明年高考相信也会向此方向发展。

因此,考生有必要在复习中研究综合探究题的考查角度及其解题方法。

综合探究题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考查:

一是对探究与实践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查;二是对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角度进行考查。

两者既可以分开设问,也可以综合起来设问。

但一般不会单独对过程进行考查,从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角度进行考查是综合探究题的主体和重点。

一、对探究与实践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查

这种类型主要是对课题研究的考查,包括研究课题的提出和论证、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目的的确立和研究方法的选择、成果的表达和交流等。

例一: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生考试政治试题

六、综合探究题:

本题19分。

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分析。

39.某中学门口因小摊贩设摊,引起交通堵塞。

在城管执法过程中,摊贩与城管时常发生冲突。

针对这一现象,该校部分学生成立探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相关调查。

一些同学进行实地采访:

城管人员认为:

小摊贩无证经营,到处乱摆摊,造成交通堵塞,严重影响市容。

小贩大吐苦水:

办证谁不想啊?

可我们是小本经营,赚的钱刚够糊口,摊位租金又贵,只得在马路上跑(采访中,学生发现小摊贩大多是下岗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

顾客认为:

小摊贩设点灵活方便且价格便宜。

蚤市场实行依法管理与服务,对各类摊阪的营业时另一些同学通过资料查阅,收集到以下资料:

某城市有无证摊贩近5万,以前一味采取简单的取缔办法,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后认识到与其死堵不如疏导,改进了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韩国对路边小摊的管理总体上采取了区域管理的办法,分别设立“绝对禁止区城“相对禁止区域”和“诱导区城”。

巴黎对跳间、营业地点和营业方式都有明确规定。

针对上述理象,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小摊贩经营活动存在的原因。

(2)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城管人员、小摊贩和顾客三者的观点为什么不一致?

(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别国经验谈谈如何化解城管人员与小摊贩之间的矛盾?

(4)反思并概括本次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试题答案)

39.

(1)摊贩经济的存在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层次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摊贩经济具有规模小、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经营灵活等特点,可以在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方便生活等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存在个体差异。

城管人员、小摊贩和顾客三者的观点不一致是由各自立场的差异造成的。

(3)城管人员和小摊贩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而解决该矛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政府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摆摊设点的法规,为城管人员管理和小摊贩摆摊提供规则。

城管人员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并分别不同类型,因时因地积极疏导;小摊贩要依法经营,文明经营。

(4)本次探究性学习选题是基于现实生活。

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查阅,获得相关信息;从分析摊贩经济存在的原因人手,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判断了城管人员和小摊贩之间矛盾的性质.据此综合运用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对策。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个体经济及其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不同性

【试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性、参与性、理论与实际、知识与热点结合很强的题目。

(1)问运用经济常识回答其存在的原因,回答其优点作用,答案比较直观。

(2)问,用哲学只是回答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及人们的意识不同的原因。

第(3)问,谈经验总结、启示,实际上回扣了课本基本知识,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从以人为本理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依据法律解决问题,政府自身要依法行政。

【技巧点拨】本命题形式活泼,有效地将教材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公众关心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政治学科与时俱进的特点,体现了政治高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

例二: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政治试卷

34.2007年1月,在征集广大市民建议、听取各界意见及与各职能部门沟通的基础上,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新增就业岗位、完善残疾人服务设施及养老服务政策、实施公交空调车优惠换乘、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完成200家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等十一项今年要完成的实事,并已着手实施。

请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简要回答:

(1)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了政府什么职能?

决定市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分)

(2)为使市政府更好地完成上述实事,请你选择其中一项,提出一条合理、可行的建议。

(3分)

(试题答案)

34.

(1)上海市政府行使的是对内组织社会公共服务、协调人民内部各种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国家职能。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制定法律、政策都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2)所提建议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解后思考】该题综合探究题,政治学知识和社会热点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知识说明政府职能以及原因,这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熟练掌握政治知识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能运用相应原理分析生活中问题。

以及为政府提建设性的意见具有相当开放性。

高考政治问题探究型试题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以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一些重大的热点时事政治为背景,通过特定的情景设置一定的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设背景和所探究的课题来设计解决方案,并通过探索、研究来寻找问题的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问题探究型试题的答案同时也就具有了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整体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的特点。

高考政治问题探究型试题的

情景设置:

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

问题设置:

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答案设置:

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可行性。

1.课题的提出和论证

例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

2006年12月22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把现代农业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示范性意义的战略决策。

当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生产力的,而发展现代农业则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抓手。

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如果请你调查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取有关资料。

(2)请你就如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拟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写出这一课题的经济依据。

例:

课题:

面向市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依据:

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课题:

依据:

(3)材料中关于现代农业的论述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方法总结一般情况下,考生选择课题时要注意:

课题的可行性——问题不宜太深,题目不宜过大或研究的面过宽,要“切口小”,高中生能够研究;课题深刻性和独创性——课题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含金量,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探究价值;课题的明确性——课题中包含的问题指向要明确,问题的结构要清晰。

被选为课题的问题一般应该是一个好问题,要学会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这里课题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阐述选题理由则要说明课题与材料的相关性及课题的重要性。

由于材料涉及的范围广,因此在选题时,要认真审题,确定自己最“拿手”的课题。

所谓“拿手”,实际上是指能分析出选题的理由。

通常应该从教材知识、生活实践和现实意义等角度考虑所拟定课题的依据或目的。

典型例题:

今年,粮食、蔬菜、猪肉、食用油等商品价格上涨较快,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牵动着总理的心,也牵动了同学的心。

某中学高三(8)的5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搜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由于饲养成本上升,农民养猪利润小,风险大,正常年景农民一年饲养一头肥猪的利润不过100元左右,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

近期猪价暴涨,实际上猪农并没有因为猪价的上涨而明显增收。

目前猪农由于担心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以及未来的价格走势,对增加生猪的饲养量十分谨慎。

信息二面对不断上涨的猪肉价格,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按照《意见》要求,各地政府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生猪的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加强市场调研和监控工作,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完善猪肉储备体系。

信息三2007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既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必须看到,国民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假如你是该探究小组的一员,请参与探究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受益,好得很。

你的观点呢?

并简要说出理由。

(6分)

(2)信息二中政府为抑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采取的措施,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6分)

(3)信息三中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及对策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6分)

(参考答案)

(1)猪肉等农副食品价格上涨,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

(2分)但短期涨幅过大,也影响了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1分);而且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非理性上涨,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甚至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

(3分)

(2)①政府抑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分)

②政府采取措施抑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分)

③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强市场调研和监控工作,完善猪肉储备体系,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建立和完善生猪的公共防疫服务体系,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分)

④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措施抑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体现了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

(1分)

(3)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材料中既看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又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体现了这一点。

(2分)

(3)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材料中既看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又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体现了这一点。

(2分)

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2分)

③由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在认识复杂事物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中央政治局会议把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体现了抓主要矛盾。

(2分)

2.确定研究目的及方法

例2:

(2005年—江苏卷—第35题)近几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

某校高三(3)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

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课题:

中学生消费面面观或中学生消费现象透视等。

研究目的: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消费行为。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小组合作等。

【方法总结】

(1)课题研究目的是指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述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要从研究主题出发,目的要明确,要表明课题研究的积极意义。

(2)研究方法。

指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律。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般有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跟踪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等);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查阅图书、报刊、网络等各种文献资料);小组合作法(小组讨论法);网上查阅法及辅助性的具体方法、手段、技术等。

在确定研究方法时要针对不同课题的具体情况,有选择的采用合适的方法。

典型练习:

我家生活在一条小溪旁,以前,小溪清澈见底,人们常在小溪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

后来,小溪的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可爱的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小溪里洗衣洗菜了。

原来,该镇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小溪的上游建了一座造纸厂,造纸厂的污水直接排到小溪,日子长了,小溪就被污染了。

当地一些农民认为,在造纸厂打工能赚钱,一点污染算不了什么。

还有一些农民认为虽然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看,得不偿失。

问题:

(1)如果小芳要起草一份关于关闭该造纸厂的报告,请你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关闭的理由。

(2)如果小芳已起草了一份关于关闭该造纸厂的报告,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说明理论依据。

(3)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请你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参看答案)

(1)从以下角度思考

①违背了依法行政的要求。

②政府的越位(经济职能)和缺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没有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可将报告递交给人大代表。

理论依据:

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可将报告递交给政协委员。

理论依据:

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主要职能;

可将报告递交给信访办。

理论依据:

信访举报制度是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将报告递交给镇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

理论依据:

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对改进工作提出建议;

可以投稿到新闻媒体(如报刊、网上论坛等)。

理论依据:

舆论监督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也可。

(3)A.课题: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或科学发展或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B.研究目的:

引导树立环保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

C.研究方法:

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学习与咨询、小组合作等。

3.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②课题研究的对象;③研究的方法;④研究过程的安排;⑤预期的研究成果。

就课题“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而言,我们可以制定如下计划:

(1)目的:

找出居民用水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科学的用水方法提出建议。

(2)选定某某小区为调查对象。

(3)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居民用水的现状,找出问题。

(4)查阅资料。

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和书籍,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

(5)咨询专家并走访有关政府部门。

(6)统计、汇总、整理和分析资料,形成调查报告。

这样一来计划就紧扣住小区用水问题这一主题,同时也体现了步骤的具体性和过程的完整性。

4.收集资料或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时要明确:

收集材料干什么?

为什么主题服务?

提问题则不能偏离主题,但可选择一定的角度来设计。

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表述要简洁明了。

例4高三(5)班黑板报前围了很多同学,张老师也挤了进去。

王小明正在念一则新闻报道:

2006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徐本禹,靠特困生补助、奖学金和勤工俭学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以372分的高分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他可能会读博士、会出国留学。

然而他却去了贵州的“岩洞小学”教书……正如“颁奖词”中所说:

他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的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贫穷和孤独。

他心中牢记一份信念:

人要学会感恩,当你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你要去帮助需要你帮助的人。

王小明:

真傻,博士、出国多好,在中国那么穷的地方当一个破老师,傻透了。

李东:

不能这么说,人不能只想自己好,到贫困山区支教是国家的需要。

赵珊珊:

“岩洞小学”只要一个高中生就行了,硕士生当小学老师,大材小用。

况且他读博、留学回国一样可以做贡献,而且可以做更大的贡献。

这样真是浪费人才,国家培养他容易吗?

……

张老师觉得大家的议论很有意思,决定开一个辩论会。

⑴假如让你当主持人,你要做哪些准备?

⑵如果你是辩手,请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⑶王小明要查资料,请你为他提供一些收集资料的方式。

参考答案:

⑴做如下准备:

确定辩论会的时间、地点、辩题、参赛选手,制定参赛规划,邀请参赛裁判,布置会场等。

⑵观点一:

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活动会对社会发展起作用,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成就什么事业,要想使自己的活动有意义、为社会作出贡献,就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历史前进的大潮中。

作为当代青年,就要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定自己的成才目标。

“岩洞小学”缺少教师,这就是社会的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硕士生当教师,一定能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观点二: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最终将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而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硕士生、博士生是国家急需的高科技人才,应该让他们把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贡献,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⑶收集资料的方式:

到图书馆查阅、上网、调查有关人员、请教专家等。

总结:

这类题型要求考生提出问题改变了传统回答问题的形式,通过虚拟的情境,要求提出相关的问题,考生的角色进行了转换。

注意问题要提得有深度,有深度的问题可获加分。

5.形成研究成果

课题成果形式,一是物质的成果,如论文、研究报告、建议书、调查报告和设计方案等;二是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如发现和掌握了一些规律,对某些现象进行了预测等。

如例1中三个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可为论文或调查报告。

二、对研究性学习涉及的政治学科知识进行考查

对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相关政治学科知识的角度进行考查,既可以考查课题研究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依据和意义,又可以要求考生用所学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对解决某个问题提出见解、看法、合理化建议等。

总的来说是依托政治学科知识,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综合探究题考查的主体和重点。

例5: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据有关部门预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从2006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每年总共需要提供2400万个就业岗位。

(1)有一组同学选择“扩大就业,保障民生”这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学角度简要说明确定这一探究课题的依据。

(2)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在从业过程中,因劳动报酬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时有发生,一些人采取极端手段讨薪而造成严重后果。

怎样才能有效合法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

如果你参与他们的讨论,你会提出哪些有效的措施?

(参考答案)

(1)①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较大。

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2)①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维权凭证。

要和用工单位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拒绝无效合同或霸王合同。

②保质保量完成劳动任务,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不给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找借口。

③依法维权。

当出现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时,可先与用工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提起劳动仲裁或到法院起诉用工单位。

对于第

(1)问,考生一定要紧扣课本知识,从经济生活的基础知识中去寻找依据;对于第

(2)问,所提的措施要紧扣主题。

既要尽量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又要具有可行性,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例6:

(2007山东文综28题第3问)新闻宣传部们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

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翔实丰富的资料;再进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出说明这—哲学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3)哲学依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主要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昔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方法总结】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

对于例5

(1)中的问题,所提的建议一要紧扣主题;二要具有可行性,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要尽量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第(1)问要运用经济常识对政府提建议,那就是要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

第(2)问中“实施方案的意义”要结合热点,谈对“中学生自身”、对“国家战略”的意义。

第(3)问,承接第(2)问,谈经验总结、启示,实际上回扣了课本基本知识,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此可以看出,做好综合探究题,离不开一定的学科知识作基础和支撑。

如果我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典型题练习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学习中,某中学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局部的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良好。

但是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等同于新房建设,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有的地方脱离当地实际,盲目冒进搞突击,超越发展水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要求和部署;也有的地方存在着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等;有的地方将政府需求、领导意愿凌驾于农民需求之上,按照当地政府统一标准搞所谓的新农村建设达标竞赛或创建评比;有的地方借新农村建设向农民伸手,加重农民负担,甚至举债搞建设;有的地方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趁机圈占土地,冲击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第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严重短缺。

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

正如许多农民兄弟自己说的那样,“判支付,无思路;向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

(1)该班同学在采访A村村长关于建设新农村的设想时,村长谈到:

本村农民虽然年人均收入还只有1500元,但村委会决定在2007年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按统一标准改造农民旧房,修建村庄大道,率先建成新农村。

请你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村长的设想进行评价。

(2)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就“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哲学依据。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请你围绕如何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一些具体建议。

(参考答案)

(1)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等客观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