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读书笔记二.docx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读书笔记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读书笔记二.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读书笔记二
6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1、新批评派是什么?
(1)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2)新批评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30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3)流派特点:
①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
②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常常包含了某些辩证法的因素。
③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
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
(4)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
瑞恰兹“语境理论”,兰色姆“文学本体论”、“结构—肌质论”,还有艾略特、休姆、兰色姆、燕卜荪等。
(5)评价影响:
①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一起对之后的结构主义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但割裂了文学与作者、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从而具有鲜明的狭隘性。
2、语义学批评是什么?
(1)语义学批评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
(2)语义学批评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倾向,它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区分开来,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手段。
(3)瑞恰兹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批评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4)语义学批评还引入了类型学和词源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和语词分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5)评价:
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新批评派直接来源于语义学批评。
3、细读法
(1)这是新批评的阅读方式。
(2)布鲁克斯认为,它的目的不是要找出诗歌的意义,而是要从诗歌的整体内在结构上来阅读和理解诗歌语言。
(3)通过这种阅读,发现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4、细读
(1)这是新批评的方法论。
(2)瑞恰兹在《实用批评》一书中称,诗有4种不同的意义:
意识、情感、语气和意向,凡好诗都值得细读。
(3)诗既然是一个复杂的独立自足的有机体,它的内在结构具有张力,诗歌语言充满反讽、悖论和含混,新批评文论家都一致推崇细读的策略。
5、I•A•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的特征:
(1)语义分析方法。
①瑞恰兹提出的“细读法”,能够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义,防止主观因素导致的误读。
②“细读法”后来被新批评派广泛运用、继承和进一步发挥,产生了重大影响。
(2)十分重视心理学问题。
细读法所排除的产生误读的主观因素都是从读者的心理原因出发进行寻找的。
(3)是一种内在批评。
瑞恰兹主要研究文学内部组织结构,这一从作者到作品的转移对新批评派的基本思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6、文学作品的意义:
(1)瑞恰兹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关键在于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因果关系。
(2)思想和所指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3)文学作品是文学特性、想象和语言三者的结合,其意义不仅涉及到它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也涉及到对它的联想。
文学作品的句子和语词所唤起意义是相对稳定的,而文学作品的联想所唤起的意义则是不稳定的。
(4)把握作品的意义要从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把握入手。
如果批评家和读者能够从隐含在作品中的作家的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着手,就能准确而不加歪曲的把握就能完全了解作品的意义。
7、语境理论:
(1)语境理论是瑞恰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语境对于词汇的内在含义的理解十分重要。
(2)传统语境是指某个词句段与它们所处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上下文决定了该词句段的意义。
(3)瑞恰兹对传统语境理论的扩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从共时性角度进行拓展,其次从历时性角度进行扩展。
他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的语境所缺失的部分,一个词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由它所处的语境决定的。
(4)复义的新修辞学:
①由于一个词在文本中总要承担几个不同的角色,就会产生复义现象。
瑞恰兹认为复义现象是人类语言能力的必然结果。
②而区别真假复义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依靠语境的检验。
8、瑞恰兹概括出文学语言的特征包括:
(1)文学语言是文学家对事物的一种情感态度的表现。
(2)文学语言是对读者的一种情感态度的表现。
(3)文学语言希望在读者那里引起情感效果。
(4)评价:
该论述仅从文学内部因素来认识文学本质而忽略了外部因素,大大削弱了他理论的力量。
9、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本质区别:
(1)科学语言使用的是符号,符号与其所指称的客体相对应;诗歌语言使用的是记号,记号没有相对应的客体。
(2)科学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而诗歌语言是一种建立在记号基础上的情感语言。
(3)科学语言的陈述必须具有可验证性,而诗歌语言是一种“拟陈述”,是不能被经验事实所证实的陈述,具有非真非假性。
10、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
(1)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直指式的”、简捷明了的,它追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字”。
(2)文学语言显现出如下特点:
多歧义性,表情意性,符号自具意义。
11、艺术传达与艺术价值论:
(1)艺术传达与艺术价值是瑞恰兹文学理论的两大支柱。
(2)艺术传达:
①人类传达信息活动的最高形式就是艺术,艺术的形式是不可或缺的。
②艺术传达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人们具有相同的心理和生理结构。
(3)艺术价值:
①瑞恰兹认为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冲动的满足。
②艺术价值体现在作家身上,互相干扰的对立冲动在作家身上能结构成为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并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的现实性。
③艺术能使普通人也能接受这种经验,冲动的平衡主要是借助想象的力量来实现的。
④艺术价值又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强调艺术经验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
12、有机整体论
①在新批评理论家的眼里,一首诗不仅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天地,而且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瑞恰兹在《文学批评原理》里把诗定义为“某种经验的错综复杂而又辩证有序的调和”。
③诗的本质就是矛盾的调和,在保持动态平衡这点上,诗歌与戏剧是类同的,内在的矛盾冲突深深织进了两者的肌体,形成一种结构性的张力。
④因此,读者接受一首诗应当对其多种意义整体地把握,诗歌需要细致的感受而不宜妄加说明。
13、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是什么?
(1)艾略特继承休姆的反浪漫主义立场,提出了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为新批评派开辟了道路。
(2)他认为诗歌以及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应当是非个人化的,明确指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
(3)他认为,任何一位文学家都必须放在与前人的比较对照之中才能获得对其的客观评价。
作家应该使作品适应文学传统,不断地为文学传统的延续放弃自己的个性。
(4)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只有消灭个性艺术才能达到科学的地步。
(5)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感。
从根本上说,诗歌根本不是感情,它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艺术过程的强烈。
(6)评价: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的联系。
但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内在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文学批评观。
14、T•S•艾略特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观:
(1)文学作品有机整体观不在一部作品,而是着眼于整个文学,所有的文学作品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存在物,而是处在一种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文学批评也应该从作品与该有机整体的相互关系中进行评价。
(3)从一部具体的作品来说,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机组合,因此批评家在解释和评论该作品时,只有对构成作品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与作品整体进行联系才能获得正确客观的解释。
(4)评价:
艾略特文学有机整体观是对传统有机整体观的一个重要发展,同时又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审视这一有机整体,使有机整体观充满了辩证色彩。
15、艾略特的其他理论观点:
(1)“客观对应物”:
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要表达某种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寻找一种客观对应物。
(2)论玄学诗:
艾略特通过对17世纪初英国玄学派诗人的再评价,提出了文学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观点。
(3)评价:
艾略特论玄学诗的观点对后来的新批评派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批评派甚至将玄学诗派视为英诗创作的最高峰。
16、文学批评的标准——外部权威:
(1)曾经有人将批评家自己的内心声音作为批评标准,艾略特认为这是一种浪漫主义批评标准,是主观随意的,是不可取的。
(2)艾略特认为批评应该是一种冷静的合作活动,尽量惩戒个人的偏见和怪癖。
(3)艾略特把自己的目光转向文学传统,提出批评的标准应该是“外部权威”即文学传统,这也就是他所谓的古典主义批评原则。
(4)将外部权威的文学批评标准应用于具体的批评实践之中就要做到:
①应该审视文学作品是否遵循文学传统,对传统表示忠顺甚至做出牺牲。
②批评要以事实为基础,有高度的事实感应该是批评家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5)评价:
艾略特的外部权威说显然带有古典主义色彩,但对于纠正内心的声音的批评标准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7、约翰•克娄•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是什么?
(1)1934年,兰色姆将哲学上的本体论概念引入文学批评之中,提出“本体论批评”的口号,亦即后来的新批评派的批评。
(2)文学本体论:
①兰色姆认为,批评应当是一种客观研究或内在研究。
②“本体,即诗歌存在的现实”,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本源价值。
③本体论批评就是对文学作品这个独立自足的存在物做客观科学的研究。
④以作品为本体,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研究文学的性质成为新批评的理论核心。
(3)关于“本体论批评”的理解有两种:
一是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或者内在研究,认为传统文学批评中的六种方法应当被剔除。
二是认为诗歌的本体性来自它可以完美的“复原”世界的存在状态,诗歌的本体性就在于它与“本原世界”的联系。
(4)评价:
但这两种理解并不吻合还存在着矛盾。
不过,兰色姆主要倾向于第一种理解。
这一理论对后来新批评派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他们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客体就出自于兰色姆的观点。
18、论玄学派诗:
(1)兰色姆认为玄学诗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玄学诗具有理性内容,是真实的,但又不是历史或者科学意义上的真实。
二是玄学诗包含感性内容,感性与理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感性与理性密切结合这一观点后来成为新批评派的核心观点之一。
(3)兰色姆还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玄学诗,认为诗人为了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采取了许多修辞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
19、构架—肌质理论:
(1)为了将本体论批评具体化,兰色姆提出了“构架—肌质”理论来具体说明他的本体论批评。
(2)所谓“构架”,就是诗歌内容的逻辑陈述,即诗歌中可以用散文转述的主题意义或思想内容部分。
(3)所谓“肌质”,就是作品中不能用散文转述的部分。
(4)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肌质是作品中的个别细节,与构架是分立的。
②肌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构架,只有肌质才是诗歌的本质和精华。
③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本体存在,是被充分肌质化了的。
④构架的作用在于与肌质相互干扰,作品的魅力就在这种干扰中产生。
⑤构架是对实在的逻辑陈述,而肌质又是一种内容的秩序,这与内容和形式大致相当。
(5)评价:
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实际上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论,将肌质作为文学作品的核心本质和精华,显然是一个错误,他割裂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也陷入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误区。
20、克林思•布鲁克斯“为形式主义批评辩护”的观点:
(1)布鲁克斯认为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是对于批评对象的描述和评价,形式主义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本身。
(2)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只有在作品中体现过的意图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图。
(3)评价:
他的观点为现代文本理论奠定了基础,对新批评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其割裂了文学作品与外部事物的关系从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
21、布鲁克斯的“悖论与反讽”:
(1)关于悖论:
①悖论指的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或者反过来,表面上真实实际上却荒谬。
总之是指表述上的一种矛盾状态。
②布鲁克斯采用这一术语,就是为了说明诗的语言是悖论语言。
③布鲁克斯把它作为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当然,他这样做显然是把悖论过度扩大化了。
(2)关于反讽:
①新批评把话语层面的“反语”概念提高到与语境相联系的“反讽”说。
②反讽指的是所说的话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恰恰相反,是语词受到语境压力造成意义扭转而形成的所言与所指之间对立矛盾的语言现象。
这也是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
科学语言的意义是单一的,但诗歌语言则是多义的,反讽鲜明地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这一特征,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扭曲。
(3)悖论和反讽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悖论在文字上就表现出矛盾的形态,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而反讽却是语言表层的意义与真实的意义的不一致。
(4)布鲁克斯将悖论和反讽两个术语都加以扩张之后,使二者的意义产生了重合,甚至连他自己也无法讲清二者的区别了。
22、布鲁克斯的“结构理论”:
(1)有机整体观:
①布鲁克斯认为文学批评主要关注的是整体。
②和谐整体就是一种有机整体,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
(2)布鲁克斯指出结构的基本原则就是对作品的内涵、态度和意义进行平衡和协调。
(3)结构是一种积极的统一,是通过解释矛盾、展开矛盾、解决矛盾而取得和谐。
因此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含有意义、评价和阐释的结构。
(4)布鲁克斯的结构理论包含了辩证法因素:
①他看到了各组成部分之间、每个组成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这是很深刻的。
②他又从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认识结构的原则,把结构看成是一种积极的统一。
这实际上是对兰色姆割裂构架与肌质的形而上学观点的否定。
23、威廉•燕卜荪的复义理论是什么?
(1)燕卜荪认为,任何语义上的差别,只要他能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都叫作复义。
(2)他将复义分为七种类型:
①一物与另一物在多方面都相似。
②上下文引起多种意义并存。
③同一个词却具有两个不相关的意义。
④一个陈述语的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义合起来却反映作者的复杂心理状态。
⑤一种修辞手段介于两种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
⑥累赘而矛盾的表述迫使读者自己去寻找解释,而这么多解释也相互冲突。
⑦一个词的两种意义是上下文所限定的恰好相反的意义。
(3)复义的性质:
多义性。
复义表明一个词是多义的,所有的词语都是一个多重意义的整体。
(4)复义的作用:
①复义是增强作品表现力的基本手段。
②复义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5)评价:
①贡献:
燕卜荪在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系统的研究复义问题,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②局限:
对于复义现象所作的分类并不严格,不能用语境理论来解释复义现象;
24、威廉•维姆萨特的新批评理论是什么?
(1)维姆萨特是美国新批评派最博学的理论家之一,他提出了“意图谬见”与“感受谬见”说。
(2)关于“意图谬见”说:
①所谓“意图说”批评就是把作家的创作意图作为评判作品的主要依据。
②“意图谬见”在于将诗歌、诗歌的起源和产生过程相混淆,结果是取消了作为批评的具体对象的文学作品本身。
③评价:
完全割断了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联,又走向了一种新的片面性。
(3)关于“感受谬见”说:
①所谓“感受说”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从诗歌的心理效果推演出批评标准最终只能导致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
②评价:
更进一步的割断了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4)他提出文学作品“具体普遍性”的理论。
①这一“具体普遍性”形成的原因有二:
一是与文学的语言性特征相关。
二是与文学表现的手段即细节描写联系在一起。
②他指出,不但整个文学作品是一个具体普遍物,就连作品中的一个艺术形象也是一个具体普遍物。
(5)对隐喻机制作了细致的分析:
①他认为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喻旨与喻体之间的相异性。
②隐喻也是一种“具体的抽象”。
③隐喻要强调的东西是复杂的,隐喻离不开语境。
(6)评价:
维姆萨特使新批评派的文本中心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化,使之与作者读者彻底割断了联系,必将因其极端狭隘性而走向衰落。
25、雷奈•韦勒克的作品结构理论是什么?
(1)韦勒克是新批评后期的核心人物,也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最博学的文艺批评家之一。
(2)韦勒克把文学研究的焦点归结为作品本身,并将文学批评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方面。
①外部研究是一种因果式的研究,内部研究是指对文学作品本身结构的研究。
②韦勒克看到了作家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地把文学看做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③然而他却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内部研究上,是新批评派的文本中心论形式主义。
(3)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作品结构理论:
①他将艺术品看成是一个完整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
②在强调结构、符号和价值三方面统一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文学作品结构的八个层面说:
a声音层面;b意义单元;c意象和隐喻;
d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歌的特殊世界;
e由叙述性的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有关形式和技巧的特殊问题;
f文学类型的性质问题;h文学史的性质问题。
(4)这一理论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把结构与价值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②突出了意义单元的作用;
③高度重视意象和隐喻;
④把作品结构与文学的历史发展紧密结合。
26、简述韦勒克关于“起因谬说”的种类:
(1)把文学作品看成创作者个人的产品,从而主张从考察作者的生平和心理着手研究。
(2)从人类社会生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条件中探索文学创作的决定性因素。
(3)从人类精神创造活动中探索文学的起因。
(4)以“时代精神”来解释文学。
27、艾伦•退特的“张力论”是什么?
(1)退特对新批评派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张力论”的研究,“张力论”也成为后来新批评派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2)他在《诗的张力》(1938)中提出,诗歌语言包含外延和内涵,外延指词的本意,即指称意义;内涵则指词的引申义,即众多的暗示和联想意义。
诗歌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3)张力是好诗的共同特点,在好诗中,内涵与外延同时并存,相互补充,最深远的比喻意义不会损害文字陈述的外延,他认为最好的张力诗就是玄学派诗歌。
(4)张力论被其它新批评派理论家扩展到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构架与肌质、韵律与技法等对立因素之间,成为细读法的有力手段。
28、R•P•布拉克默尔的姿势论是什么?
(1)布拉克默尔以其对新批评派细读法的出色实践和有关诗歌语言的“姿势”论而受到瞩目。
(2)“姿势论”认为,在诗歌语言中,文字暂时丧失其正常意义而倾向于变成姿势,而语言中的姿势是内在的形象化的意义得到了表现,即文字的表面意义被姿势的纯粹意义所超越。
(3)但姿势论是非理性主义诗歌语言技巧的理论总结,与新批评并不完全合拍。
29、填空题
(1)瑞恰兹首次运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并借助心理学研究试图建立一种科学化的文学批评方法。
瑞恰兹提出了“细读法”的具体阅读方法。
《实用批评》《文学批评原理》、《意义的意义》和《修辞哲学》。
(2)瑞恰兹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关键在于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语词和思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他认为文学作品是文学特性、想象和语言三者的结合,其意义不仅涉及到它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也涉及到对它的联想。
(3)“语境理论”是瑞恰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语境是指某个词句段与它们所处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瑞恰兹对传统语境理论的扩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共时性角度、历时性角度。
(4)科学语言使用的是符号,诗歌语言使用的是记号。
科学语言的陈述必须具有可验证性,而诗歌语言是一种“拟陈述”,是一种非真非假,仅仅为了表达和激发情感的陈述。
(5)艺术传达与艺术价值是瑞恰兹文学理论的两大支柱。
艺术传达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人们具有相同的心理和生理结构。
瑞恰兹认为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冲动的满足。
(6)艾略特认为文学作品有机整体观不在一部作品,而是着眼于整个文学,所有的文学作品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他提出了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为新批评派开辟了道路。
《荒原》、《传统与个人才能》、《玄学派诗人》和《批评的功能》。
(7)艾略特提出批评的标准应该是“外部权威”即文学传统,这也就是他所谓的古典主义批评原则。
他还提出“客观对应物”、“论玄学诗”的观点。
(8)兰色姆认为玄学诗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肯庸评论》《新批评》
(9)布鲁克斯的“细读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为形式主义批评辩护,二是悖论与反讽。
《怎样读诗》《怎样读小说》
(10)布鲁克斯的“结构理论”体现了“有机整体观”和“对立统一”的观点。
(11)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
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以文本为中心;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第三,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
(12)燕卜荪的“复义理论”又叫“含混说”,其中复义包含七种类型,其基本特征是多义性。
复义的作用是丰富作品的内容,增强作品表现力。
《复义七型》
(13)维姆萨特是美国批评家、诗人,是新批评派最博学的理论家之一。
他提出了“意图谬见”与“感受谬见”说。
(14)韦勒克是美国文论家,是新批评后期的核心人物,他把文学研究的焦点归结为作品本身,并将文学批评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方面。
他提出文学作品结构的“八个层面说”。
《文学理论》《批评的诸种概念》
(15)艾伦•退特对新批评派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张力论”的研究,他认为诗歌语言中有两个经常在发挥作用的因素:
内涵和外延。
诗歌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
(16)布拉克默尔以其对新批评派细读法的出色实践和有关诗歌语言的“姿势”论而受到瞩目。
利维斯提出“封闭阅读”的方法。
7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1、现象学文论是什么?
(1)20世纪上半叶胡塞尔创立现象学之后,其在文学理论领域的影响很大,产生了现象学文论。
(2)理论渊源:
现象学文论受到现象学哲学的影响主要有三:
①以严密的科学理性精神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以便使这种研究成为一门科学。
②以现象学的思维态度和方法确立文学研究的对象。
③将意识作为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主要对象。
(3)主要代表:
①波兰哲学美学家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
②法国哲学美学家杜夫海纳的现象学文论。
③日内瓦学派的理论与批评。
2、存在主义是什么?
(1)存在主义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源出于现象学,又是对现象学的超越。
(2)存在主义关注历史中的个人生存从而偏离了现象学的科学理性精神,转向了人文历史关怀。
(3)存在主义分为广义的存在主义和狭义的存在主义。
①“广义的存在主义”是指以存在为哲学基本问题并集中思考这一问题的哲学思潮。
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②“狭义的存在主义”是指以法国哲学家萨特为代表的哲学思潮。
3、荒诞派是什么?
(1)荒诞就是本源解体后人类面临的虚无困境,也即现代人的生存处境。
(2)荒诞派通常是指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戏剧流派。
(3)荒诞派文论指的是荒诞派剧作家的文论,主要是一种戏剧理论。
主要代表是尤奈斯库。
(4)评价:
①存在主义的荒诞哲学实际上是一种虚无意识,荒诞派文论虽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启示,却在文论思想上别开一路。
4、荒诞派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1)区别:
荒诞派特别强调以荒诞手法表达荒诞的喜剧原则,尤其是反传统戏剧的问题上表现出与存在主义相异的旨趣。
(2)联系:
荒诞派有一个存在主义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