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13980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

杭州市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杭州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哗众取宠,十分精彩,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天堂寨山谷里的猴子,或追逐嬉戏,或交头接耳,或相依相偎,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C.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了合作乐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D.纪实类的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2.下列作品与作者不相对应的是()

A.《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

B.《济南的冬天》——朱自清

C.《北京的春节》——老舍

D.《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3.欣赏下面书法作品,下面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是行书,精巧纤细,飘逸灵动。

B.(乙)是草书,纵任奔逸,急速张扬。

C.(甲)是楷书,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D.(乙)是隶书,笔意瘦挺,骨力遒劲。

4.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A.首联写出羁旅天涯的漫漫归途远在青山之外,我正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此两句既写大江两岸青山绿水的旅途景色,,又暗指船行镇江后尚需走驿道才能回乡。

B.颔联的“平”“阔”两字点出江水上涨、平缓无浪方显江岸宽阔,“正”“悬”两字指出江风和顺不猛才能孤帆高悬,缓行江上。

C.颈联把“海日”和“江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出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替代的自然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表现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D.尾联运用反问修辞,希望像北归的大雁一样插上强劲的翅膀快点飞回家乡洛阳,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B.这里有龙、凤、狮、虎,有白兔、彩蝶、有水中青莲、有雪地红梅、还有白云缭绕的天安门和牡丹峰。

C.是要去上海呢,还是去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D.“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厂长严肃地问,“同志们。

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       ,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

A.仿佛利箭般离弦

B.如同猛虎般出山

C.像陀螺样打转转

D.好似炮弹样出膛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她的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等。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和《孟子》《礼记》《中庸》合称“四书”。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文集。

D.《散步》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长年患病,但他一直在和病魔抗争。

他戏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短语结构类型上判断,热爱祖国、安排任务、看到长城、喷出火焰、出现故障是同一类型的短语。

B.《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径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C.《卖油翁》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驿路梨花》通过记叙云南哀牢山中路边的一个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体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了社会主义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合拢/笼罩   驿路/络绎不绝   模拟/大模大样

B.商酌/烧灼   无暇/闻名遐迩   呜咽/狼吞虎咽

C.点缀/辍学   俯瞰/五脏六腑   鞠躬/笑容可掬

D.殷红/殷切   肿胀/忧心忡忡   禁止/忍俊不禁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初中艰苦的学习中,你能否努力学习,能否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是中考成功的关键。

B.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C.微信提供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大到国际纷争,小到家庭琐事甚至单位工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

D.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陪他吃碗面

①我打电话给他,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他那儿了。

②他说:

“等等啊,等等啊。

”我这一等就是老半天,他也没反应。

我大声“喂喂”,他又说:

“再等一等,马上就好。

”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

“好了,我想起来了,你不用找了。

”心里感慨,真是老了!

一点都指望不上了。

③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

进门就见他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

我问:

“你的眼镜呢?

”他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说:

“不小心弄断了。

”我问:

“那你怎么不重新配一副去?

”他说:

“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的。

”我责怪他:

“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

④我急忙到附近的眼镜店给他配新的去。

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竟然还要等顺路?

真让人操心!

⑤再进门,只见他端着一碗面条出来,碗歪歪斜斜的,汤滴滴洒洒的。

我没来由地就生气了,冲他嚷:

“就不能盛少一点吗?

真是的,让人说多少次才能记得住呀?

⑥他呵呵笑着说:

“刚好,趁热吃。

⑦我没好气地说:

“没时间,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

⑧他坚持:

“就一碗面的工夫,耽误不了几分钟。

⑨我固执:

“等下次吧。

”说完,我就走了。

⑩虽说我人出了门,可是我的心好像还留在那扇门里。

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

⑪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

他看我进来,一惊,问:

“落下什么东西了?

⑫我说:

“我走到楼下发现肚子饿了,不想走了,吃饱了再回去。

⑬他突然高兴起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辣酱,说:

“吃吧,吃吧。

⑭小时候,肚子特别容易饿,放学回家就觉得饿,和邻居家孩子疯玩一圈后也觉得饿,甚至有时候刚丢下饭碗就想再嚼点什么。

他那时候只会下面条,水开了,捏一小把筒子面放进锅里,打两个鸡蛋进去。

然后捞面,切一把细葱末撒在面碗上。

我在面条上抹点辣酱,然后大声吸溜起面条,很快看见埋伏的鸡蛋,一咬,溏心蛋黄软乎乎的从嘴角流出来。

吃完了,我打着饱嗝,大声说:

“真解馋!

”他在一边,边看边笑。

⑮我偶尔想起来会问他:

“你怎么不吃?

”他说:

“我不饿,只有孩子才不经饿。

”我信以为真。

⑯我现在的吃相文雅多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声吸溜面条了。

我把面条分成两份,给他一份。

他忙挡住我说:

“锅里还有,这是你的。

⑰我说:

“我知道,锅里只有面汤,你一个人总是不好好吃饭,这样,我陪你吃一点,我回家还要吃的,饿不着,你放心。

⑱他这才把碗端过去,把辣酱又往我这边推了推。

⑲面条吃完了,面汤也喝光了。

他开始催我:

“赶紧回去,不然孩子该饿肚子了,小孩子是不经饿的。

⑳他说的孩子是我女儿,他的外孙女。

11.请以“我”为陈述对象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12.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修辞角度)

(2)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

(描写角度)

13.赏析标题“陪他吃碗面”好在哪里?

1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秋台风才是真正“狠角色”

付丽丽

①秋台风指生成于9月至11月的台风。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超强台风中,秋台风往往占到近一半,有时强度还会超过夏台风。

②数据显示,1949年至2018年,夏季台风生成个数815个,多于秋季生成个数792个,但是,秋季超强台风个数222个,高于夏季的148个,秋季超强台风占比28.0%,高于夏季的18.2%。

此外,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台风强度越强。

据统计,1951年至2010年中心气压较低的前20个台风中,秋台风就有13个,占65%。

可见,秋台风确实是“狠角色”!

③是什么造就了秋台风的“狠”呢?

这主要是进入秋季,太阳直射由北往南移,导致海水温度偏高。

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

夏至以后进入秋季,太阳直射又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热带海洋在已被加热了以后再次加热,海温条件更为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表现为强台风或超强台风出现概率更高。

④再就是冷空气,秋台风登陆后,如果遭遇冷空气这个“帮凶”,会激发更多降水,威力会更大。

秋台风和冷空气相互作用,导致台风变性为温带气旋,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产生更大的能量。

⑤台风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猛烈风暴,在哪里登陆就会给哪里带来较大的破坏。

在我国沿海,绝大部分台风是沿西偏北或西北方向登陆,直奔台湾、海南及东南沿海方向。

如果台风纬度再低一点,移向的偏北分量再小一点,一般登陆越南,如果纬度再高一点,移向的偏北分量再大一点,一般登陆日本。

由于台湾、海南以及东南沿海省份的海岸线与登陆台风的主流路径交角较大,所以最易“中招”,是台风登陆点的“首选”。

⑥由此可见,夏台风多在福建、浙江登陆,到了8月明显减少,从9月开始登陆点南移。

秋台风登陆地点偏南,尤其“偏爱”海南和广东。

专家解释,台风一般在副热带高压南侧活动,台风位置多由副热带高压位置来决定,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台风北侧云系受到副热带高压压制南移,导致路径也偏南。

(《科技日报》2019年9月23日)

15.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和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说明文想要说明的主要信息是秋台风在台风总数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数量,破坏性很强。

B.文章主要运用逻辑顺序,从秋台风的数量、生成原因、造成危害三个方面解说了它是一个狠角色。

C.秋台风与夏台风相比,登陆点没有发生多大变化,都在我国沿海附近。

D.秋台风厉害的原因主要是太阳直射的变化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其它原因倒是不太明显。

16.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17.“在我国沿海,绝大部分台风是沿西偏北或西北方向登陆,直奔台湾、海南及东南沿海方向”一句中加点的“绝大部分”能否删去?

为什么?

18.说起台风的话题,一位同学说:

“这简直是自然界中毁灭性的灾难,没有它最好”,你觉得他这话有道理吗?

结合你的所学,写几句话反驳一下他这种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②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③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

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④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

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⑤“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

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⑥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⑦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

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

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⑧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

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

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⑨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

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

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页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⑩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

“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19.选文中写到的“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有哪些?

20.第②段“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中的“百分之八九十的”能否去掉?

为什么?

21.解决“倒悬的错觉”的方法是什么?

22.结合第⑨段的内容说说作者具有怎样的品质?

2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作者为了调整“本末倒置”的错觉,往往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

(2)在太空中听到的神秘的敲击声会有规律地一直响个不停。

()

(3)作者认为这个神秘的声音很害怕。

但属于正常现象。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洋红

⑴各种红色之中,我似乎是最爱洋红。

⑵咱们传统的大红,红得有庄严的意思在里面,总像是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的样子。

而对大红,仿佛神灵在侧,你不敢贸然言语。

大红也喜气,但那喜气里有一种不可冒犯的凛然,含着秩序感。

说到底,大红令人拘谨。

⑶洋红就不一样了。

洋红,红得明媚,热闹,很有一股扑面的民风。

洋红像胆子大的花儿,可以乱开,春天开,冬天开,早上开,晚上开,山顶上开,溪水边开。

哪里都可以热闹,随时都可以热闹,一路缤纷没关系,没人拿眼睛唬着你。

⑷从前,在我们乡下,做喜事,最喜欢用洋红了。

⑸小孩子出世,年轻的爸爸要到亲戚家报喜,报喜时要送上喜蛋。

红红的喜蛋,蛋壳上染了洋红。

小孩子还没出世,乡下的外婆已经在准备小孩子的衣物了,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穿的戴的,一应准备齐全。

还会准备一大叠尿布,是白土布做的,栽成两尺见方的方块,染上洋红。

⑹我记得,从前我奶奶经常会给小鸡的鸡毛染上洋红。

那时的乡下,每到春天,几乎家家都会孵上一两窝小鸡,这样,左邻右舍的小鸡们在一起吃草啄虫时容易混淆,为了分辨出自家的小鸡,我奶奶就会买一点洋红放进碗里,然后一只只地染红小鸡头顶处的绒毛。

我和弟弟那时经常帮奶奶捉小鸡,毛茸茸的小鸡在掌心上挣扎,令人又心疼又欢喜,我们手上也沾满洋红。

⑺那些被点了洋红的小鸡、仿佛有了姓氏的孩子,在河边的阳光下啄食青草,好像一朵朵活泼盛开的花儿。

绿树青草与碧水之间,这一点一点轻快跳跃的洋红,让寂静朴素的乡下,也有了繁华生动。

⑻洋红是这样民间,它最有民间的热闹,不隔不硬。

像天使,可以入住千万家。

⑼齐白石画画,最爱用的颜料是洋红,也叫西洋红。

他笔下的梅花,不孤傲隐逸,不清寒冷艳,而是充满热闹和喜气,从中可见白石老人对世俗生活抱有一种饱满热烈的情意。

他画梅,用的是洋红。

他曾说:

“昔时之胭脂,作画薄施,其色娇嫩,厚施,色厚且静,惜属草产,年久色易消灭。

外邦颜色有西洋红,其色夺胭脂,余最宝之。

”与中国的胭脂相比,他还是更喜欢洋红,洋红更饱满,更有生命力。

⑽有一回,诗人艾青在伦池斋的一本册页上看到齐白石画的櫻桃,鲜艳可人,就想买,结果价格没谈妥,于是转身去齐白石家求画。

白石老人当即给艾青画了一幅櫻桃,可是,却没有艾青在伦池斋的那本册页上看到的好。

白石老人说:

“西洋红没有了。

⑾因为缺了洋红,即使是齐白石一手画就的画,也会逊色得叫人黯然。

⑿洋红,热烈,明亮,又有一种民间的亲和,最易打开人的心扉。

所以,吴昌硕用洋红,齐白石用洋红。

⒀初夏去乌镇,逛过茅盾故居,逛过染坊,走过小桥流水,走过悠长的街巷,临走买了一件麻布开衫。

瘦瘦长长的苎麻开衫,洋红色,穿上身,搭配白色长裙,特别入画。

⒁后来,有一个画家画我,我就穿了那件洋红色的开衫。

那幅画,画家很喜欢,画面热烈,人物像要从画里跳出来。

画家画我的洋红开衫,用的洋红颜料,是特意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明亮,生动。

⒂如果没有那件洋红开衫,那幅画,大约也会寂然朴素一些罢。

⒃我们住在民间,没有太多的大事要做,最惬意的时光是穿一件洋红的衣裳,或者披一件洋红的丝巾,沐浴着无边无际的阳光,悠然于垄上,做一个实实在在欢喜的人。

⒄把洋红当成姓氏,明亮地活着,热烈地爱着。

把自己散养在民间,在缓慢的光阴里。

24.我眼中的洋红有哪些特点?

请分点概括。

25.第⑵段一整段写大红,有何用意?

联系上下下文进行简要回答。

26.文中写了哪些与洋红相关的故事,请概括出其中三件。

27.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外邦颜色有西洋红,其色夺胭脂,余最宝之。

(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2)那些被点了洋红的小鸡,仿佛有了姓氏的孩子,在河边的阳光下啄食青草,好像一朵朵活泼盛开的花儿。

(从修辞角角度赏析句子)

2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自然引出下文对与洋红相关故事的叙述。

B.文章是一篇充满美感的作品:

景物之美、人情之美、民俗之美。

C.文章语言简洁平淡、自然质朴;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和慢节奏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三、句子默写

29.默写。

(1)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花阴》)

(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

(4)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首词多处化用前人诗句,请写出一句,相关原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

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

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

真是,实在。

③舅:

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

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3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____

②便要还家____

③子之哭也____

④苛政猛于虎也____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并: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为: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

C.于:

①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②苛政猛于虎也

D.去:

①停数日,辞去/②何为不去也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33.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

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

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②轩:

长廊。

楹:

柱子。

③赊:

远。

34.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_____ 和_____ 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_________时令的美丽景物。

35.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作文

3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汪国真的诗句,是否让你有些感慨?

请以“        让我怎么感谢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七、命题作文

37.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回顾第7题,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后,同学们对于“探索”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学校决定在“探索之旅”科技节活动中举行一个演讲比赛,请你参加,要求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参加演讲。

题目:

《让我们拥有一颗探索的心》

(2)很多同学喜欢“编”作文,今天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我们的任务是:

写故事。

题目:

《___________的故事》

要求只能在“调座位、鸡蛋、鞋”3个选项中,挑一个你感兴趣的,填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